現在張兄已經把自己的想法毫無保留的告訴了主標。

在面對這個人的脾氣之後,他更加遊刃有餘的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希望你能夠好好在六合線上幹出一番成績,別老是想著跑到海外去,如果你需要什麼人才儘管對我開口。”

“不知道殿下有沒有清楚在燕王府有一個叫做鄭和的人。”

正好這個時候跟朱高志一樣的年紀。

“這樣一個人我怎麼可能會記住。應該是燕王府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吧?”

朱標笑著說道。

“我就是打聽這麼一個人。如果有他的話,將來培育出來就能夠代替我開闢海疆!”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因為人手的問題,他如果要開發六合線在這裡坐鎮的話,海外就無法照顧到。

想要照顧到海外就必須要鄭和這樣的人才。

“我會幫你問一下,你就安心的在六合縣發展,我很看好你,將來你要做出成績的話,有你的好處。”

在他的眼裡面,說有想要建立功勳的大臣,無外乎都只有一個特性。

那就是建立光宗耀祖的成就。

然後衣錦還鄉。

對於大多數做官的人無外乎就是這一點,所以朱標也理所當然的認為是這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他肯定不會明白一個人有民族自豪感,而做出的選擇是何等的宏大。

已經遠遠超出儒家固有思維的認為方式。

在他的心目之中,也同樣流淌著這樣的血脈意思。

所以說,他很想要做的就是成就一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舉動。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

這一點就淋漓盡致的咱現在了。兩人的談話之間。

“其實殿下你誤會我的想法了,我所做的,如果說出來的話,大多數做官的人都會嗤之以鼻。”

朱標聽到他的話表示非常詫異。

“沒想到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朱標表示非常的愕然。

“殿下,我所想做的只是為生民立命,為萬世而開太平。”

有些話說起來容易,但是想要做到就非常的困難。

這一點誰都清楚,所以說說話容易,想要把說的話做到卻是難上加難。

但是朱標對張松非常有信心。

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著說道。

“那我就等待你立下萬世功勳!”

接下來他們又談了很多話題,一直談到下午都方心未艾。

“我必須要回皇宮了,還有很多事情等著我去處理!”

對於朱標而言,雖然說他不是正式的皇帝,卻要協助朱元璋處理很多朝政,一些差不多的事情都是他在處理。

畢竟他在將來要繼承大位,成為大明皇帝。

早早的參與朝政,可以鍛鍊他處理事情的水平。

就在他即將離開的時候,張松喊住了他。

“你應該注意一下身體和飲食,有空的話來我這裡幫你檢查一下身體。”

張松說這話。有深刻的言外之意。

但。朱標並不懂他話外之意是什麼意思。

一臉懵逼的看向張松問道。

“我不知道閣下是什麼意思,我身體好好的……”

張松當然不會告訴他是一個非常短命的太子。

如果說對他說真話,無異於會讓他感覺到腦殼發疼。

每一個聰明的人都不會把真話這樣子對一個人說。

“你記住我的話,並且按照我的話做就行了。”

張松只能告訴他這麼多事情,其餘的他根本就不想多說,因為多說無益。

朱標操作,他點了點頭並沒有再過多的追問。

在他走了之後,林真真朝著張松吐了吐舌頭。

“沒想到這個人是太子殿下,我聽說之前你對他說了很多不友好的話,也不知道他會不會計較。”

雖然說表面上大家都知道,主要是一個非常儒雅的人,但儒雅只是他的外表,誰也不知道他內心真實的想法。

畢竟即將做皇帝的人,哪個人的心裡面不是非常的陰暗。

只要坐上皇帝這個位置,誰也不會變得非常的友善,如果說做一個皇帝太過於仁慈。

將來肯定會被大臣們騎在頭上拉屎。

很簡單。

因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做皇帝之後肯定會殺一部分大臣,讓他們。成為以儆效尤的典範。

張兄只是笑而不語,因為他很清楚,說什麼都沒有意義,唯一有意義的就是。把想要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至於其他的事情,他根本沒有多想。

因為歷史上朱標早就夭折,他從來沒有當過皇帝,所以說沒有歷史試卷可以參考。

現在對於張松而言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至於以後會發展到何種地步,只能夠到時候再說。

張松所選拔的人才已經馬不停蹄的開始了,新一輪的六合發展。

從農業到手工業小作坊等等佈局開始。

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六合朝氣蓬勃的展現在大明所有人的面前。

在朱元璋親臨朝政的時候,他詢問戶部今年的財政。

戶部尚書走出,對朱元璋恭敬的禮拜了一聲。

“陛下今年所有的縣財政收入都是赤字,只有張松所在的六合,非常的不錯。六合縣總共上繳白銀,一百多萬輛!”

朱元璋聽到這個數字,都嚇得瞠目結舌。

雖然說他聽說張松在六合幹得不錯,但至於怎麼個不錯,他確實從來沒有見過。

全國有幾百個縣,如果每一個縣都像張松這樣的財政收入。

那套老豬在睡夢中也會笑醒。

“之前不是有人立報說張松是一個貪汙腐敗的傢伙,如果腐敗的話,怎麼可能會有如此的政績?”

朱元璋一直沒有追究李善長和胡文勇兩個人的過錯。

完全是想等到以後慢慢跟他們理論。

現在終於是跟他們理論的時候,所以。朱院長這句話完全就是針對他們說的。

朱元璋這話讓兩人嚇得汗毛倒豎。

真正的脊背發涼。

曾經他們可是非常清楚。

早晚朱元璋也會找他們算賬,因為兩位大臣在張松管轄的地盤上走過。

雖然說張松有很多地方令人費解,但是卻把六合縣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且是全國第一的縣城。

就單單憑這一點,他張兄就足以在皇帝面前樹立威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