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雖然還沒登基稱帝,但他儼然已經開始幹皇帝的活。

傅天仇擢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任內閣首輔,除協助皇帝執政外,統管官員任命升降之事。

由南直隸都司都指揮使劉守銘,頂替他兵部尚書的職位,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學士,為內閣成員之一。

其手下指揮同知,頂替他都指揮使的職位,總領南直隸都司軍務。

除此之外,常州知府曾櫻被提拔為戶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務,同為內閣成員之一,只待完成賑災事宜,即可前往南都赴任。

其他各部尚書、侍郎等官員,皆在南都各級官員中任命,空缺出來的官職,則是從南直隸各府縣地方官提拔。

傅天仇對南直隸的官員十分瞭解,有他親自把控,基本都能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不會出現德不配位,或浪費人才的情況。

南都的官員並非能力不行,才沒能成為京官,他們之中大部分能力都不差,只是因為黨錮之爭,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的這批官員,大多都是剛正不阿,不願與閹黨同流合汙的,因此在京師根本站不穩腳跟。

三天之後,新朝廷組建完成,在第一次正式朝會上,朱由檢親封李慕為大明國師,楚軒為少師,作為李慕的副手。

李慕順勢提出建立斬妖司,招募天下正道修士,清掃天下妖魔,鎮壓大明氣運的建議。

這個建議沒有受到任何阻力,幾乎是他提出的瞬間,就全票透過。

畢竟斬妖司不參與政事,只為國家斬妖除魔,保國家風調雨順,凝聚國家氣運,自然深得百官擁護。

於是朱由檢在李慕的建議下,封燕赤霞為斬妖司都指揮使,他當年也是手底下管著幾百號人的六扇門總捕頭,執掌一司問題自然不大。

鄭吒被封為斬妖司都指揮同知,相當於燕赤霞的副官或者說助理,張傑和夏侯將為都指揮僉事。

他們四人,就是斬妖司的最高領導班子,受國師府直接統轄。

而李慕又直接對皇帝負責,任何人無權調動與干涉,屬於皇帝的直屬部門,地位極高。

其他空缺的職位沒再從峨嵋弟子中任命,而是留給以後加入斬妖司,立下功勞的成員。

都指揮同知本該有兩人,都指揮僉事本該有四人,之所以只封一半,也是這個理由。

留有上升空間,才能讓別人有奮鬥目標,充滿幹勁,否則就會躺平擺爛,反正再怎麼拼也不會升職,那又何必那麼拼呢?

國師既帝王之師,既然當了國師,就要幹國師該幹的事。

李慕在朱由檢閒下來後,就開始教導他和王妃修行。

為了讓他們儘快感受到修行效果,更加信任自己,李慕親自出手,輔助他們快速掌握入定狀態。

然後從鄭吒在普渡慈航那訛詐來的天材地寶中,取出兩枚百年朱果,讓他們很快就練出第一股靈力,進入練氣初期。

只是耗去兩枚朱果,對這批天材地寶的影響不大,依然足夠培養出兩個金丹修士。

這些天材地寶,他自然不會再隨意用在土著身上,留著培養兩個輪迴強者他不香嗎?

有了第一股靈力,朱由檢和王妃就能開始雙修,日後也無需李慕再隨時教導,只需按部就班積蓄靈力即可。

雙修的快感,可比單純的歡好要強烈不知多少倍,體會過雙修的感覺後,朱由檢對其他凡俗女子再無興趣。

如此一來,大明朝第二位只娶一個老婆的皇帝,便要新鮮出爐。

……

在新朝廷高速運轉,全力準備著起兵事宜時,關於千年蜈蚣精意圖吞噬大明國運,獨霸人間的傳聞,如風一樣開始在世間傳播。

與此同時,信王殿下於應天府組建斬妖司,招募天下奇人異士加入,齊心協力滌盪群魔,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的訊息,也同時向外蔓延。

收到此訊息的普渡慈航,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京師朝廷同樣高速運轉起來,除南直隸外的各都司,紛紛接到聖旨,命他們起兵討伐叛逆。

同時發詔令昭告天下,信王朱由檢與兵部尚書傅天仇,勾結魔道妖人意圖謀反,天下忠臣義士人人得而誅之。

此詔令一出,天下譁然,各都司都指揮使卻是一個頭兩個大。

雙方都說對方是妖魔,他們不知道該相信誰,也不知道該不該起兵。

相對來說,南直隸傳出來的訊息,更加具體詳細,有鼻子有眼。

而京師傳出的訊息,只是那麼一句詔令,沒有任何解釋。

但京師朝廷又佔據大義名分,若他們不起兵,就是抗旨不尊,這讓他們陷入兩難之境。

楚軒和蕭宏律都在事先分析出了這個情況,是以他們提出建議,讓李慕帶著傅天仇,各個都司跑一遍,以入夢之法跟各都司官員面談。

傅天仇見各都司官員為難,便明言可以不要求他們相助,只需兩不相幫,靜觀其變即可。

他們可以派出細作探子,甚至親自出馬,在峨嵋弟子與妖魔決戰時,到一邊旁觀。

這個提議各都司官員就比較容易接受了,最終議定,他們先奉旨起兵,但不急著向南直隸發起進攻,可以在路上拖延時間。

就算到達南直隸邊境後,也主要以拖延為主,直到正魔之戰打出個結果。

如此一來他們既沒有抗旨,也能避免貿然跟南直隸開戰,錯殺好人。

就在李慕和傅天仇搞定各都司之時,對南直隸來說最大的轉機出現。

這個轉機就是,聽到傳聞的天下各路正道修士,紛紛往南直隸匯聚而來。

雖然如今道消魔長,真正的修行中人已是越來越少,但一些歷史悠久的宗門教派,依舊還有修行者存世。

而一些已經在數百年前正魔大戰中滅門的門派,也有些許殘存的傳承被人得到,製造出一個個再世弟子。

這些正道修士,都是被“峨嵋派”三個字吸引過來的。

相信他們的人,是趕來加入斬妖司的,質疑他們的人,則是要親自來會會這所謂的蜀山劍仙。

……

在正道修士於南直隸聚集時,天下妖魔也紛紛往京師匯聚,前去投奔普渡慈航。

等到大勢已成,普渡慈航才驚覺,這局勢與數百年前的正魔大戰何其相似?

原本他是打算悄悄咪咪,不動聲色的吞噬掉大明氣運,化為真龍,成就大乘期,從此獨霸人間。

可他做夢都沒想到,如今竟然發展成正魔兩道各自匯聚,眼看就是一場曠世大戰的局面。

而魔道的主要對手,恰恰又是那蜀山峨嵋派,就是他們一手將局勢推動到如今這一步。

四百多年前是魔道挑的頭,如今卻輪到正道主動掀起正魔大戰,可見他們定是有著很大把握。

這讓普渡慈航一度有些心神不定,他怕自己步了魔道先輩的後塵,在正魔大戰中隕落。

可最後終究還是野心戰勝了理智,他距離吞噬大明國運,化為真龍只有一步之遙。

若現在放棄,等正道將朝堂上那些,化身文武百官的小妖全部清除,並重新恢復朝綱。

那麼他耗費數十年,一點點吞噬而來的氣運便會潰散,重新歸於大明。

到那時大明政治清明,氣運凝聚,正道大興,他別說再也沒這個機會,恐怕還得隨時面臨正道的追殺。

不能放棄,絕對不能放棄,反正這一次的正魔大戰,不是他一家面對正道。

他還有黑山老妖的冥界大軍,陰陽法王的陰陽界群鬼,海公子的水族大軍相助。

再加上天下妖魔的投奔,這一次魔道的贏面很大,自己未必會隕落。

蜀山餘孽人數不多,頂級強者估計也沒幾個。

否則他們又何必搞出那麼大動靜,匯聚天下正道的力量?直接殺到京師來誅滅自己不就行了?

想到此,普渡慈航心下大定,他一方面聯絡黑山老妖和陰陽法王,讓他們帶兵前來京師助戰。

一方面派出座下弟子,去接收各地趕來投奔的妖魔,將它們安排在京師城外,西南方向六十裡外的燕山之中。

一時間,燕山上妖氣沖天,幾乎遮蔽天幕,令方圓數十裡不見天日。

……

南都應天府,大明太祖皇帝當年在位時,設立的拱衛司衙門舊址,被朱由檢分配給燕赤霞,作為斬妖司的臨時駐地。

等到日後回到京師順天府,再重新安排正式駐地。

斬妖司校場之中,此時已是人滿為患,雖無人大聲喧譁,卻也是人聲鼎沸。

聚集在此的人中有僧有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他們三五成群,東一簇西一堆的湊在一塊高談闊論。

總的來說,來此的道門修士,以龍虎山天師派,閣皂山靈寶派,茅山上清派、神霄派、清微派等宗門為主要代表。

佛門則是以五臺山顯通寺,鎮江金山寺,杭州靈隱寺,洛陽白馬寺,姑蘇寒山寺,開封大相國寺,嵩山少林寺等寺院為主要代表。

雖說這些門派都因當年參與正魔大戰,使得門中高人隕落殆盡,許多術法神通失傳,卻也並未徹底斷了傳承。

只是如今也基本是日薄西山,便連各派掌門掌教、住持方丈,最高修為也不過元嬰期,一個化神老鬼都沒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也是這個時代道消魔長最明顯的情況,魔道如今不乏化神期大妖。

各派能靠著祖上餘蔭,守住宗門不被魔道消滅,已是用盡全力,哪還有實力去斬妖除魔。

而其他散修,雖無宗門派別,卻也各有傳承。

此時各大派高修聚集在一起,一些散修便紛紛上前,曲意結交。

便如其中一名身背長劍,身穿札甲,十分活躍的年輕人,便四處刷著存在感。

“在下崑崙派後學術士知秋一葉,見過張天師。”

正跟茅山宗神霄派當代掌門,打聽太乙上人訊息的龍虎山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看著面前這個年輕人,臉上浮現出幾分詫異之色。

“你是崑崙弟子?”

知秋一葉連忙道:“正是。”

張國祥納悶的道:“素聞崑崙派向來一脈單傳,講究一陰一陽,門中通常是一男一女,一師一徒,你師父呢?”

知秋一葉聞言一呆,撓頭道:“還有這說法?”

心裡又暗戳戳的添了一句:“難怪會斷了香火,這麼玩不斷才怪。”

張國祥更加納悶,追問道:“你身為崑崙弟子,竟然不知道這件事?那你崑崙鎮派之寶日月金輪你總該知道吧?”

知秋一葉訕笑道:“實不相瞞,在下只是機緣巧合下,獲得一份殘缺的崑崙派傳承,從此便以崑崙弟子自居,並不知曉天師所說的情況。”

“呵呵呵……”

聽到他這句話,與張國祥交談的幾位高道,紛紛笑出了聲來。

張國祥也是哭笑不得的道:“原來如此,少俠倒是好氣運,這次正魔大戰,還需少俠多多出力,重振崑崙派聲威。”

他這完全是出於修養,才給了這麼一句,換個小輩怕是鳥都懶得鳥他。

當年正魔大戰,崑崙山、華山、峨嵋山、五臺山、青城山等諸多仙山被打崩。

這裡說的是那種,處於雲端之上的浮空仙山,而非大地上那些同名凡山。

各派傳承多被深埋地底,也有部分散落人間各處。

不乏有氣運不凡之人,機緣巧合下獲得這些傳承,這才發展出許多小門派和散修。

其中燕赤霞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他獲得的傳承雖不全,卻也相對較為完整,包含了修行功法、劍訣、法術等各方面。

雖然欠缺核心功法,無法提升境界,但因為他資質不凡,基因鎖開啟程度夠高,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如燕赤霞這樣的人,天下可說是鳳毛麟角。

更多還是那種只得到一點皮毛,也就是所謂的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的散修。

因此大宗派的人,並不會太把這些人當回事。

事實上,知秋一葉得到的傳承也不差,只是同樣沒有得到核心的東西。

不過他年紀輕輕,便已修得相當於金丹後期的修為,只比各派掌門掌教弱了些許,已可算是天縱之才。

似乎是看出張國祥等人並未將自己看在眼中,知秋一葉恭敬一禮後,便自行走開。

然後他來到一群身著白衣,揹負長劍的男女圈子旁。

知道老一輩瞧不上自己,他便試著跟年輕人打交道。

“崑崙派後學術士知秋一葉,見過諸位道友,不知各位來自何門何派?”

詹嵐、李蕭毅、零點、趙櫻空、澤蘭等人紛紛扭過頭來,神色古怪的看向知秋一葉。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