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靈山聖境,金色佛光環繞,普照八方。

靈山之上有一寶剎,神聖莊嚴,雄偉且巨大,名喚大雷音寺。

陣陣梵音禪唱,自大雷音寺中響起,傳遍靈山四周。

大雄寶殿之內,如來高坐蓮臺,呈丈六金身法相,身綻無量佛光,胖乎乎的臉上帶著澹澹笑容,盡顯慈悲祥和。

如來左右兩座稍小的蓮臺上,站著文殊、普賢兩位脅侍菩薩。

觀音卻是不在,她的道場在南海珞珈山紫竹林潮音洞,若無大事一般是不來大雷音寺的。

而文殊普賢乃是如來的脅侍菩薩,相當於助理一樣的地位,自然常伴如來左右。

如來與左右脅侍菩薩之下,諸佛陀菩薩或跏趺而坐,或肅然靜立。

大殿左右,十八羅漢尊者姿態各異,或坐或躺,一動不動,宛若一尊尊凋像。

諸佛菩薩之後,是八部眾、十八護教加藍以及西天二十八祖。

八部眾和十八加藍無需贅言,知名度還是挺高的。

而對於西天二十八祖這個組合,許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若單獨說其中的幾個名字,就耳熟能詳了。

如一祖便是摩訶迦葉,二祖為阿難,他們都是如來親傳弟子。

其他人名不經傳,但二十八祖卻是鼎鼎大名。

二十八祖叫菩提達摩,就是那個在嵩山面壁九年,創出七十二絕技,建立少林寺的達摩祖師。

成佛作祖之後,他的七十二絕技,就被他演化為七十二神通,十分厲害,比之地煞七十二變,更加長於戰鬥。

達摩排行老末,修為也不是最高的,但戰鬥力在西天二十八祖中,卻是毫無爭議的第一。

在西天二十八祖身後,有五百阿羅漢靜坐蒲團,李慕的三師兄金身羅漢沙悟淨,便在其中。

五百阿羅漢再往後,就是三千護法揭諦。

這大雄寶殿之內,修為境界就沒有低於金仙的。

金仙是進入大雄寶殿的保底境界,大羅才算有點話語權,可見如今的佛門底蘊之深,實力之強,遠非天庭可比。

此時文殊菩薩正向如來問詢道:“我佛,近些年來,佛門香火大盛,卻不知是何緣由?”

如來微笑著望向諸佛中的一位,緩聲道:“此乃旃檀功德佛之功。”

唐三藏大惑不解的望著如來道:“弟子這數十年來,一直在靈山聆聽我佛妙法,從不曾外出,如何是弟子之功?”

如來笑道:“你三十餘年前收的關門弟子,這十幾年來遍行南瞻部洲,降妖除魔,濟世救人,弘揚佛法,普渡萬民。”

“其活佛之名天下皆知,以至佛門香火大盛,實乃功德無量。”

“法海?”唐三藏恍然大悟,歡喜的合什宣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恰在他話音剛落之時,殿中諸佛菩薩皆是神色一動,齊齊望向南瞻部洲方向。

普賢菩薩雙目發亮的道:“這是有我佛門弟子證得果位,突破大羅了,卻不知是哪一位。”

如來掐指一算,不由心下大悅,笑道:“方才還在說他,這就又給了我等一個驚喜。”

唐三藏又驚又喜的道:“是弟子那小徒兒證得大羅了?這怎麼可能?即便他是天之慧根,可這才短短三十餘年啊!”

如來微笑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你那關門弟子,前世乃摩呼羅迦王。”

“因他前世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因而被阿彌陀佛(接引聖人)勒令轉世重修。”

“今世之法海,自入你門下,一心秉正,功德加身,得回前世法力,因而短短三十餘年便證得大羅,此皆乃你教化之功。”

聽完如來的解釋,諸佛菩薩恍然大悟,或合什、或豎掌誦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摩呼羅迦,本為大蟒蛇神,乃八部天龍眾之一,排行老么,摩呼羅迦王為其眾之首。

“旃檀功德佛,法海功德圓滿,當封正職果位,便由你這個做師父的,去將他接引回靈山吧!”

唐三藏欣然道:“弟子謹遵法旨。”

……

鎮江府境內的揚子江中有一座島嶼,島嶼上有一座金山,那金山寺便坐落於金山之上。

在白蛇傳中,白素貞和小青水漫金山,調的就是揚子江水。

這洪荒世界的金山寺,宏偉壯觀至極,整座山都被掏空,金山寺就在山腹之內,山外則到處都凋刻著巨大的佛像。

臺階從寺門口一直延伸到揚子江中,若不會飛的話,出入就只能藉助渡船。

此時的金山寺上空,佛光普照,金蓮朵朵,時空長河顯現出來,無數個法海自長河中跳出,沒入山巔李慕之身。

金山之上,金山寺群僧對著山巔叩拜不已,白素貞等人則是喜動顏色。

證道大羅,從此成就唯一,不在過去,不在未來,只存在於現在。

這對一名修士來說,意義是十分重大的。

因為世間有一種手段,可以直接從時空長河中,抹除目標的過去或未來。

當過去的你被抹除,現在和未來的你,便會就此消失,不復存在。

很簡單的道理,你在過去就已經死了,自然也就不會存在現在的你。

而若未來某個時間段的你被抹除,那麼當現在的你活到那個時候,就必死無疑。

一個是“你已經死了”,一個是“你死定了”。

可是一旦證道大羅,成就唯一真我,過去未來都不存在,這種手段就再也對付不了你。

就在李慕突破大羅的瞬間,體內一股法力憑空而生,同時轉世記憶封印也就此破碎,一股屬於前世的記憶,湧入李慕腦海。

他這才明悟,原來法海的來頭這麼大,並不是什麼毫無根腳的普通人族。

不過不管他前世是什麼,今生都只是人族法海。

說得再深一點,無論他置換的角色是什麼情況,他永遠都只是李慕。

就像旃檀功德佛即便得回了前世記憶,他也不再是金蟬子,而是人族唐三藏。

那股屬於摩呼羅迦王的法力融入李慕體內,沒有半點違和排斥之處,順利與自身法力融合。

而李慕那剛剛突破到大羅初期的修為法力,也開始迅速提升,且根基穩固無比,並無絲毫虛浮之處。

八部眾之首,至少都是大羅起步,像排名靠前的天眾之首大梵天、帝釋天,龍眾之首那加王,都是準聖大老。

而老么摩呼羅迦王,也有大羅中期的修為。

不過尋常大羅,跟走以力證道的李慕沒法比,法力不是一個量級。

因此李慕自身的大羅初期修為,加上摩呼羅迦王的大羅中期修為,最終也只將李慕的境界推到大羅後期,跟他師父唐三藏相當。

當然,只是境界相當,實際戰力的話,他打十個唐三藏不在話下。

當李慕突破結束,異象剛剛消失,天空再度亮起佛光,還伴隨著令人心境祥和的梵音禪唱。

仰頭望天,只見天空之中,一尊端坐蓮臺,腦後金色光輪普照四方的佛陀憑空浮現。

李慕見到這佛陀,連忙站起身來,腳下一朵白雲凝聚,託著他往天上飛去。

來到那尊佛陀面前,李慕雙掌合什,深深一躬,道:“弟子法海,拜見師父。”

唐三藏面帶微笑,道:“不必多禮,法海,你前世本為摩呼羅迦王,因嗔蟲入身,多嗔好鬥,毀戒邪諂,被阿彌陀佛勒令轉世重修。”

“今生你自拜入佛門,一心秉正,伏魔降妖,普渡濟世,今功德圓滿,我佛如來遣為師來接引你回靈山,受封大職正果。”

李慕合什道:“全仗師父十年教導,弟子方有今日福報,南無旃檀功德佛,南無釋迦如來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讀作“那摩”,意為皈依、禮敬。

唐三藏欣慰宣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你且隨我來吧!”

恰在此時,又一團佛光亮起,一肥一瘦兩道身影在佛光中顯現。

隨後那團佛光化作一團金色雲朵,拖著兩人朝唐三藏飛來。

人未至近前,一尖銳一敦厚的呼喚聲便先傳來。

“師父,好久不見師父,徒兒想死你了。”

“多年不見,師父一向可好?”

李慕定睛望去,臉上頓時露出了笑容。

只見那金雲之上,一身披袈裟,頭戴鳳翅紫金冠的猴子,與一肥頭大耳,袒胸露懷,頭戴佛字僧帽的豬頭,滿面喜色的望著唐三藏。

唐三藏臉上也露出歡喜之色,笑道:“悟空,八戒,你們也來了。”

孫悟空與豬八戒湊到唐三藏身旁,就是一陣寒暄。

師徒三人敘完思念之情,孫悟空饒有興趣的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慕,笑吟吟的道:“師父,這位是?”

唐三藏道:“為師給你們介紹,這是法海,為師三十多年前收的關門弟子,前世乃是八部眾中的摩呼羅迦王。”

“如今他功德圓滿,如來佛祖派為師來接引他回靈山,受封大職正果。”

唐三藏說完,李慕合什對孫悟空和豬八戒躬身道:“弟子法海,見過大師兄,二師兄。”

孫悟空眼中金光一閃,興致勃勃的看著李慕道:“你就是摩呼羅迦王?俺老孫知道你。”

“聽說你神通廣大,且十分好鬥,有機會咱們師兄弟切磋切磋。”

李慕哈哈一笑,道:“慚愧慚愧,跟大師兄你這位鬥戰勝佛相比,小弟還差得遠,不過大師兄有命,小弟定然不會掃了你的興。”

孫悟空聽聞此言,原本強裝出來的一本正經立時破功,原本的人模人樣又變回了一副猴樣,高興得手舞足蹈:“好,小師弟甚合老孫脾氣,你這個師弟俺老孫認下了。”

豬八戒也咧開長長的豬嘴笑道:“老豬也聽說,你不僅好鬥,還好吃,嘿嘿,有空來我的淨壇廟坐坐,我那別的沒有,就是四方供奉受用不盡。”

李慕笑容更盛,也不跟豬八戒客氣,笑道:“二師兄給小弟臉,那小弟得兜著,等去見過佛祖,小弟就去拜訪大師兄和二師兄。”

孫悟空歡喜的抓耳撓腮,連聲道:“好好好,既如此,那俺和八戒就在峨嵋山道場等你,你可要快些來。”

唐三藏哭笑不得,笑罵道:“你們兩個夯貨,法海重修一世,好不容易學好了,你們可別再把他給帶壞。”

豬八戒嬉笑道:“瞧師父這話說的,那哪能呢?”

李慕也道:“師父放心,弟子會把握好分寸,不會掃大師兄二師兄的興,卻也不會壞了自身修行。”

唐三藏滿意的緩緩點頭,道:“那是再好不過,悟空,八戒,你們且先回自己的道場,為師帶你們師弟去靈山見佛祖。”

“好嘞,師父慢走,小師弟記得來找我們哦!”

“一定來。”

李慕給白素貞等人傳了個音,便即跟在唐三藏身後,往靈山而去。

等在下方的白素貞一行,見李慕就此跟著唐三藏離開,不由有些慌,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浮上心頭。

便在此時,他們耳邊都響起了李慕的聲音,頓時心下大定。

“你們且在此稍候,本座去靈山見如來佛祖,受封大職正果,事畢後便來接你們前往本座道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靈山,大雷音寺。

唐三藏帶著李慕於山門前降落,此時他已穿上袈裟,戴上毗盧帽,跟在唐三藏身後,往山門行去。

鎮守山門的四大金剛見到唐三藏,紛紛合什豎掌宣道:“南無旃檀功德佛。”

唐三藏也合什宣了聲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許多人都將四大天王與四大金剛搞混,還有人以為這是同一撥人。

在正統神話中的確如此,可在洪荒世界,這實際是兩撥人。

四大天王乃是天庭天門守將,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

四大金剛則是大雷音寺山門守將,分別是神通廣大潑法金剛,法力無量勝至金剛,毗盧沙門大力金剛,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唐三藏與四大金剛見過禮後,為首的潑法金剛笑望李慕,道:“摩呼羅迦王功德圓滿,得成正果,可喜可賀。”

李慕合什道:“多謝金剛,不過貧僧如今乃旃檀功德佛親傳弟子法海,已非摩呼羅迦王,南無阿彌陀佛。”

四大金剛亦齊聲宣道:“善哉善哉。”

說完不再遷延,將唐三藏接引法海歸來的訊息,層層報上大雷音寺,待得寺內如來法旨下達,師徒倆方才上山。

進入大雄寶殿,唐三藏向如來繳了法旨,徑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李慕獨自站在大殿中央,面對如來的丈六金身,合什下拜道:“弟子法海,拜見我佛如來。”

如來微笑頷首道:“法海,你奉阿彌陀佛法旨,轉生東土,重修一世,今喜皈依,秉我迦持,甚有功果。”

“今加升大職正果,汝為大威天龍明王菩薩,仍統御摩呼羅迦眾,可在天目山開闢道場。”

如來禪封一定,此資訊立刻傳遍三界六道,所有佛眾齊聲宣道:“南無大威天龍明王菩薩。”

對此果位李慕還是十分滿意的,這可不是小白龍敖烈那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的雜號菩薩,而是擁有明王果位的菩薩。

八部眾中的老六,迦樓羅眾之首,迦樓羅王金翅大鵬,便是大鵬明王菩薩。

而對於如來給他指定的道場,李慕同樣十分滿意。

因為天目山就在杭州境內,這裡可以說是他的起步之地,信眾基礎很好,距離金山寺也不遠。

李慕叩首謝恩,又與諸佛菩薩一一見禮,跟三師兄沙悟淨寒暄之後,即拜別如來與師父,離開靈山,往南瞻部洲返回。

回到杭州天目山後,李慕憑著土靈法則,在山中深處開闢了一座規模不下於金山寺的洞府。

隨後他前往金山寺,將白素貞、小青、小雪、向左、向右、智珠等人接到了天目山。

待他們安頓好,熟悉了環境,李慕便帶著他們往峨嵋山孫悟空的道場而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