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寧洛目光微凝,心中頓覺異樣。

這個時間點召集所有工匠?

很難不讓人心生懷疑。

寧洛看向龐叔,打量著後者的神色,卻見龐叔也是一頭霧水。

看得出來,這種突發狀況並不經常發生。

龐叔沒有違命,但還是問詢道:“軍器監大人可曾有說過,喚我們何事?”

紫玉搖了搖頭,沉凝許久,思忖道:“聽說......好像是要加急趕製一批法器,據我猜想,理當與龍武軍有關?”

龍舟巡遊過後,大齊龍武軍便要建立。

所以這法器多半是為龍武軍精銳所準備。

龐叔不明所以,心想著那也不急啊,等龍武軍編制成立之後,他們也早就將法器準備周全了。

但畢竟是軍器監大人的命令,匠人們別無選擇,只得親身赴會,方能洞明原因。

龐叔轉身囑咐:“我去趟地下,你可別亂跑啊,軍器廠重地,萬一給你闖進了什麼不能去的地方,你又沒有憑證,那可是要殺頭的!”

“哦哦。”

寧洛敷衍地應了兩聲。

紫玉瞟了眼寧洛,好奇道:“這位是?”

“就寒月那小子帶來的朋友。”龐叔語氣不耐,推攘著紫玉,催促道,“行了行了,趕緊走吧,別到時候咱幾個是最後到的。”

幾人轉眼不見了蹤影。

看得出來,龐叔也不想暴露寧洛的身份。

倘若讓旁人知道,他帶無關人等在軍器廠內進修,就算不至於受罰,但也難免會招惹些閒話。

眾人走後,徒留寧洛一人在煉器室中。

寧洛摩挲著下巴,垂首深思。

熘還是不熘,這是個問題。

對方是誰,對方想做什麼,對方的情報詳盡到何等地步......

寧洛對此一無所知。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那人至少有資格撼動軍器監大人的想法,從而才能讓軍器監召集眾人。

“那麼他,或者他們,也理當有能力監察軍器廠的出入口。”

“寒月說過,為了防止黑蠱之禍波及軍器廠,所以軍器廠管控尤為嚴格。”

“那麼如果我這時候逃出軍器廠外,恐怕不可能躲過對方的追獵。”

寧洛很冷靜。

越是這等關頭,他就越不能慌亂。

否則一旦露出破綻,他便在劫難逃。

畢竟他已經在元樞府突破了天道的規限,也觸犯了衛道者的底線。

所以衛道者一旦出手,就不可能留給寧洛逃脫的餘地。

這一點,寧洛自己自然再清楚不過。

“既如此,那就只能先留在這軍器廠裡,靜觀其變。”

“龐叔與我利害相關,除非衛道者挑明他們是來找我的,否則龐叔為了逃避追責,理應不會出賣我。”

“但還是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掀桌子這種事......

衛道者想來是不敢的。

即便太古龍皇曾經與天域道統挑起爭端,但衛道者依舊掩藏在歷史的塵沙中,從未現出過些毫身影。

這便足以證明,他們不敢堂而皇之地曝露人前。

加上江南書院重建之後,寧國公聲名享譽神州,此前的流言蜚語雖談不上不攻自破,但也沒法再將寧洛貶為過街老鼠。

那麼軍器監也就沒有問責寧洛,追查其行蹤的理由。

除非。

天域道祖親自出來站隊。

那就矛盾了。

所以,至少只要寧洛不暴露身份,他就是安全的。

一念及此,寧洛放平心緒,沒有絲毫慌張。

他環顧四周,忽然心道:“既然龐叔不在,那我倒是剛好可以借地一用,煉製些護身之物。萬一衛道者歇斯底里,直接掀桌,我好歹也有應對的餘力。”

而煉器之法,寧洛也已然摸清了門路。

法器更偏向功能性與特異化,適合製作諸如空幻鈴或者盾器那般的輔助器物,補足尋常交手之時不便兼顧的守備漏洞。

而攻伐之器,還是當煉製靈刀靈劍,如此方能承載修道者本人的力量。

一如寧洛的寰宇真意。

靈器與法器煉製之法有別。

後者祭煉,前者淬鍊。

最大的區別......

應當在於“烹調方式”的不同。

如要以烹飪相比,那麼法器的烹調方式,大抵可以算是燻烤。

先在食材上劃個花刀,醃製一陣子,再用天地靈物燻烤法器,從而使得它與真意同化。

而靈器,與其說是悶煮,倒更像是焯水。

雖然龐叔未曾親身演示,但寧洛本就在元樞府學的煉器著作中洞明了煉製靈器的要義。

煉製法器是加。

煉製靈器是減。

個中要義,在於不斷錘鍊壓縮靈金,並排出其中的雜質。

就像焯水時祛除多餘的血水一般。

靈器越是純淨無暇,其承載真意,導引修士內能量的效果便越好。

這一點對於靈脈來說也是同樣。

雜質較多的靈器,便是修士中的凡脈之體。

而純淨無暇的靈器,無疑可謂是天驕妖孽。

那麼如何淬鍊......

“同樣類比的話,就像是修士洗經伐髓,甚至是雷劫淬體。”

寧洛摩挲著下巴,心中隱隱有了些構想。

他自身破境之時,提升血脈的方法無非二者。

一是以洞天之法調校靈脈,改善靈體。

二是以調配寶血,將之煉入心脈之中。

換做淬鍊,想來也是同樣。

“既如此......”

寧洛眉毛一挑,忽然意識到:“那麼煉製靈器的本質,豈不就是材料科學?”

眾所周知,簡單的掌控核聚變,對寧洛穿越前的時代而言,早就並非難事。

然而“可控核聚變”這一完整概念卻始終沒法實現。

究其根源,還是在於材料的弱勢。

現今沒有任何一種材料能夠承受核聚變產生的過億高溫,所以材料很大程度上規限了科技的發展。

對於修行界的煉器而言,也是同樣。

緣何修士會另闢蹊徑,研究出法器一途?

緣何靈器明明泛用性更強,但在修行界卻不如法器出名?

原因自然也是在於材料。

材料不行,真意來湊。

但旁人不懂材料,可寧洛卻是稍懂幾分。

這個,就得屬於科技的範疇了。

也是寧洛的知識遠見。

事實上。

現代的鍛冶工藝與古代相比未曾出現什麼飛躍式的進步,更多是在諸多細節上的最佳化。

本質仍然都是滲碳法,只是現代工藝能夠做得更好,而且刀匠也有餘力更加追求器具的美觀。

眾所周知,煅燒的過程會讓鐵合金失碳,從而硬度降低。

碳含量越高,鋼鐵的硬度也就越高。

所以古人早先以草木灰覆蓋在金屬之上煅燒,以此達到補碳的效果,從而煉製出名刀寶劍。

明代《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滲碳法,則是將成型的器具置於容器中,填埋入木炭,豆豉,土末,這樣滲碳高效且穩定。

這種方法被稱之為“燜鍛法”,一直沿用至今。

煉器的另一法則在於鍛打,鍛打的目的則與燜鍛相反,是為了脫碳。

含碳量多,就越硬越脆。

含碳量少,韌性就越好。

所以才有了脫碳與增碳的說法,包括後續的淬火,都是為了在材料層面上精益求精。

更加高深的化學原理與物理法則,寧洛自然是不懂的。

但畢竟修行煉器又不是真的材料科學,內理本就有別,眼下的知識自然已經足夠。

他當下至少清楚,打鐵並不是像小說裡寫得那樣,極盡所能朝著金屬塊掄個成千上萬錘,就能得到想要的工件。

那要是能鑄造出可堪一用的兵刃,就有鬼了......

“不過對於煉器的鍛冶而言,碳含量其實並非需要考量的範疇。”

“因為萬法界有本就遠超藍星合金極限的天地靈金。”

“但增碳法和脫碳法,確實都有可取之處。”

“脫碳法需要摒除的,是器具之中贅餘的雜質以及其先天所帶的真意。”

“增碳法需要新增的,則是用以強化器具效能與真意適性的天地靈物。”

“......”

“呼......”

“我明白了。”

直到這時,寧洛才終於從儲物玉鐲中翻出了在天齊府貯藏的煉器著作,順便回朔陸川曾經教給他的煉器之法。

他的道路已然明確。

現在其他的煉器著作也理當解禁。

寧洛翻閱一通,瀚海般的神識轉瞬間一掃而過。

“唔......”

“陸川的煉器之法精於環境,倒是與陣道也有幾分匹配。”

“這麼說來,如若能夠佈下抽離真意的陣法,興許的確能夠對脫碳法有幾分幫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陣法......

寧洛倒是還真會一些。

只可惜,他對陣道的熟練程度,尚不足以用來輔助煉器。

而且眼下軍器廠中的環境也不容許他這麼做。

所以現在不急。

吸附真意的方式還有許多,就比如說寧洛的真元,就可以抽離一部分材料中的道蘊與真意。

現今追求完美大可不必,也沒有必要操之過急。

畢竟寧洛只是練練手的層次,還沒有真正做到整合五藝,將之融匯貫通。

“萬法界的煉器著作中,淬鍊一道倒是對淬火的工藝研究較多。”

淬火,其實原理還挺複雜的。

但大體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硬度與強度,但可能會損失些韌性。

某種程度上與增碳法有些相近。

但萬法界的淬火卻與之有別。

因為萬法界的淬火,其所用的“淬冷介質”既非水油,也非冷空氣。

而是靈液!

“果然,區別還是挺大的。”

“雖然科技工藝相近,但結果卻截然不同。”

“靈液淬火就沒有那麼多副作用,幾乎是完全的補正效果。”

“淬火,回火,退火,正火......”

“我大概,是明白了。”

“呼......”

寧洛閉目凝神,調息良久,隨後緩緩起身。

萬事俱備。

也是時候,該開闢一條新的道途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