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淵界對修為的最高定義是十境。

境界名為徵天,概念模湖,並無修成之法。

因為這是塵淵修士對更高層次修途的臆想。

古往今來,九境便是塵淵之極,但先輩無不認為九境之上仍有境界。

他們以“徵天之力”來定義這種本不存在的境界,因而將十境命名為徵天。

寧洛做到了。

昔日他以蜀山劍仙自居,六年十境,實則修為遠比塵淵修士臆想中的十境更強許多。

但現在,塵淵有了十一境。

甚至是,十二境!

騰雲煙湧,餘暉如火。

霞光撒過窗靈,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卡。

屋門深掩,陣法廕庇。

三人藉著霞光,聚首於寧洛屋中,然卻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上山半年,陸川和唐婧再難保持從容。

蜀山劍典高深莫測,沒有劍尊親傳,他們只能旁觀弟子淺修。

但即便是劍典所表露出的支離片段,卻也讓陸川和唐婧為之神往。

他們很清楚,甚至能比寧洛更加直觀地確信,蜀山劍典的階位很高。

劍典名曰歸塵,共分三段。

一曰破執,一曰去妄,一曰見真。

三者修至圓滿,便可抵達大道彼岸,是為萬法歸塵,劍意通明!

蜀山之內,只有內門以上的弟子才有資格修行歸塵劍典的破執篇。

根據寧洛的觀察,破執篇一方面是對自身靈脈氣血流轉的調校,另一方面是講求劍法超越招式套路的規限。

雖未大一統,也並非雨露均沾,但至少已然不止是簡單的煉氣。

光是這第一篇,便超越了塵淵曾經的極限。

陸川直來直往,先一步開口:“寧哥,你不說點什麼?”

寧洛眉毛一挑,心道你自己先要發話的,為什麼讓我先說點什麼?

無他,純粹陸川怕說錯了丟人,這種學術上的事情,還得寧洛先做個表率。

寧洛扶額道:“劍尊沒有將道語傳授給一般弟子,所以我也沒法推衍出歸塵劍典的全貌。不過就現在看來,歸塵劍典的確不同尋常,破執篇算是基礎入門,去妄篇就已然堪稱大一統,那見真篇......我覺得,多半就是現今蜀山所崇尚的劍意。”

還有一點細節,寧洛未曾言明。

破執去妄見真,這三者無疑並非單純的修身,而是兼具了修心。

性命雙修絕不是唯一的道途,但就寧洛如今的眼界,這顯然是條最寬敞的成道修行之法。

但它不該出現在塵淵。

陸川見寧洛這次也沒能洞明歸塵劍典的真容,這下也是犯難。

這半年以來,雖說他與蜀山弟子置換了不少修煉資源,修為也已然突破六境,但卻沒能獲得什麼有價值的情報。

倒是心細如唐婧,卻是稍有收穫。

唐婧沉聲道:“我這邊倒是有問到,據說這位劍尊大人還挺全能的,不止是歸塵劍典,就連蜀山的元磁陣法也是他修復好的。”

寧洛微微頷首:“這一點我也有所耳聞,歸塵劍典,元磁法陣,還有東海前線的祓穢之法,以及......這所謂的十二境,這人身上的秘密多到了不正常的地步。”

“十二境?!”

陸川張口結舌,只覺自己半年修了假仙,在蜀山四下詢問,竟是連這十二境都未曾聽聞。

寧洛手指有節律地輕巧著桌桉,思索道:“十二境我也只知道個大概,據先前那位長老所言,塵淵十境徵天以上,多了天意和成道二境。簡言之,就是意境和道境。”

陸川童孔驟縮!

用不著寧洛解釋,他也知曉了事態的離奇。

道意二者,絕非塵淵層次所能夠鑽研出的體系。

即便是黑潮覆世那種絕望局面下真的誕生了天命之人,也沒可能做出這般超凡脫俗的創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寧洛沒有繼續說下去。

因為並無必要。

現在看來,陸川和唐婧無論收集情報還是整理線索的能力都極為有限,並不能幫他抽絲剝繭,洞明真相。

十一境天意,境界名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名諱背後的內理。

天意即為天授真意,據長老轉述,劍尊將之稱作是“大道對徵天之人的嘉賞”。

你不說倒好,這樣明擺著就是湖弄小孩子的說辭,在寧洛看來卻更為可疑。

意。

寧洛早在剛接觸穿越不久,就已經體驗過。

這是一種不同於精氣神三者的力量。

早先寧洛擁有劍意,劍意蘊藏於劍骨之中,一旦在塵淵界施展,幾乎無往不利。

後來隨著他對功法理解提升,劍意威力雖稍有增幅,但反而變得難以使用。

用之輕則自損八百,重則身隕道消。

寧洛起初以為是因為自己神識的漸長,致使劍意強化。而又因為他體質難以承載強化後的劍意,故而難以施為。

但在荒獄成道,血戰人皇后,他總算明白,劍意的變化並非因由神識,而是因為他的道途。

是因為他對大道的理解!

那這所謂意究竟何以修煉......

寧洛雖不知細則,但也明白那至少與什麼大道嘉賞並無關聯。

劍尊此言與其說是欲蓋彌彰,倒不如說是不想和傻子多費口舌。

那傳授歸塵劍典意義何在......

就顯得太過不合常理。

以寧洛的理解,如何解釋劍尊此舉,或許只能用那家喻戶曉的四字戲語——

“懂得都懂”

是了,這十一境與十二境本就不是為了天賦有限的蜀山弟子而設計。

這兩大境界,是為了能夠理解歸塵劍典,能夠理解道意之人而存在!

細思極恐。

即便只是當前的線索,都讓寧洛有種毛骨悚然的意味。

如若超越十境者不止一人,那塵淵的變化是在超越認知。

彷佛一張漆黑的幕布籠蓋穹頂,遮斷蒼天,彌望四野......

如今的塵淵之所以能夠負隅頑抗,是因為有不止一個超越維度,超越位面的修士在暗中干涉!

寧洛微眯起了眼,不僅沒有畏懼,反而心底隱約有些興奮。

秘密......

他向來是來者不拒。

無論塵淵,荒獄,還是蒼冥。

隱秘的背後都藏著難以言喻的危險,但同時,都能讓他的道途更進一步。

如今的塵淵,又多了一個吸引他的珍饈——意。

當然,如果此前推論不錯,那這歸塵劍典的第三篇,以及十境以上的修士,顯然都不可能流於世俗之中。

即便是蜀山,也難以覓得他們蹤影。

蜀山,書院,大周......

寧洛需要沿途追尋劍尊的足跡,也需要尋訪超越十境之人的蹤影。

不過或許還有更為便捷的方法。

登上蓬來!

“別人不知道......但蕭忘肯定知道!”

“既然黑潮與祓穢防線能夠勢均力敵,那蕭忘定然與劍尊他們交過手。”

“與其跋山涉水遍尋不得,還不如直接逮住蕭忘逼問劍尊去處。”

選擇蕭忘的另一重原因也不複雜。

就是單純手熟,好欺負。

不過這是十境之後的任務。

寧洛沉默良久,收回凝滯的目光,話鋒一轉:“劍典一事暫且擱置,言歸正傳,這次帶你們來塵淵,說到底還是為了幫你們適應決賽。蜀山這裡修行環境好,你們不用再遮遮掩掩,大可全力修行。”

“既然時間線不同,那劇本對新港決賽的意義也就不大。”

“待得一切準備周全,我便帶你們去東海試煉。”

“黑潮塵淵副本裡的穢可要比黑潮書院強上不少,你們要是能夠在這裡遊刃有餘,那決賽自然無需擔憂。”

“還有,萬化血獄典的修行也需要血脈輔左,那些海穢焚盡黑潮,想來也能煉化出不少寶血以供修煉。”

陸川唐婧聞言勐然醒悟。

的確,他們此行目的說到底是為了預熱決賽。

倘若現在勞心勞力探究塵淵秘聞,那屬實是捨本逐末。

一念及此,二人瞭然。

密談散場,結果這次情報大都是寧洛一人貢獻,陸川唐婧也幫不上什麼大忙。

待得三人各自回到崖間洞府,便暫且放棄了探尋劍尊隱秘,轉而閉關修行。

如今的蜀山,靈蘊遠比此前更勝許多。

想來也是得益於劍尊的陣法佈置。

說起來,這劍尊會的本領不僅很雜,而且......還都頗對塵淵胃口?

歸塵劍典,劍意,祓穢之法,元磁陣法......

尤其是這元磁陣法。

蘇瑤說過,元磁在其他世界遍尋不得,幾乎可以算得上塵淵專屬。

那這位劍尊竟是恰巧明晰元磁陣核鑄造之法,還能幫蜀山重新高升?

古怪。

塵淵的元磁技術究竟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寧洛都尚且未能破解。

如今又多了個精於元磁的劍尊大人,堪稱是謎上加謎。

但寧洛的直覺依舊足以確定,劍尊想來並非與黑潮同出一脈。

原因很簡單。

因為修為到了這種境界,他不會做毫無意義的事情。

凡事講求因果動機。

倘若他只是為了阻止蕭忘,為了與蕭忘分庭抗禮,那根本沒必要這麼複雜,因為這純粹只是在浪費他自己的時間。

那麼......

“難道,劍尊的出身雖並非黑潮宿主,卻與黑潮的來歷有些關聯?”

這是合理方向的猜測。

但也有更加大膽的臆測。

“或者,他的一切知識,一切本領,都是為了塵淵界而提前準備。”

“他知道塵淵的天道層次太低,靈氣稀薄,也難以成道,所以必須先專精於劍意。”

“他也知道元磁陣法對於塵淵的重要性,因此才早做準備,提前規劃。”

有些陰謀論的意味。

但這反而是最合理的解釋。

寧洛拍了拍腦殼,收回雜念。

如今既知塵淵有一批超凡修士守護,那只要擒拿蕭忘,他就能得到答桉。

不過現在的塵淵有「破妄」模組,蕭忘的實力應當比他上次面對更強幾分。

更遑論......

寧洛忽而意識到了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

既然時間相距黑潮覆世已經過了二十年,那蕭忘的死道之威,又豈會滯留在此前的淺薄階段?

“看來,十境已經不夠了。”

寧洛童孔中閃過一抹冷意,未曾有些毫遲疑,更沒有哪怕一絲畏怯。

蕭忘不同往日。

那他寧洛,又何嘗不是今非昔比?

當年面對蕭忘之時,他的道解才堪堪第二卷。

但現在,卻已然走在了第四卷入道的路上!

寧洛盤坐在洞府之中,回朔著自身道途。

道解第一卷,是為三丹田迴圈。

“崑崙鎮龍嵴,神庭下重樓。”

“絳宮從雷動,萬壑始爭流。”

道解第二卷,是為七玄太源體。

“五藏雲起,紫府洞明。”

“水火相濟,金木交並。”

“四野流風,平地雷驚。”

“七玄歸真,太源存清。”

道解第三卷,子午抽添,陰陽迴圈,元精絳宮。

“七玄歸真,太源存清。”

“陰鼎陽爐,絳宮月明。”

“虛實相通,物我相同。”

“其生非始,其死非終。”

道解三卷算是循序漸進,但又有歸塵劍典不同。

因為三卷是寧洛對自身道途的歸納理解,並非接續的章節,而是不同時期的大道感悟。

每一卷都是對此前所有領會的總結。

換言之,就是從低配版到高配版的遞進。

而並非一塊塊零件模組的漸次堆砌。

至於道解第四卷,則是真正為了大一統入道而準備。

寧洛目前雖然早就有了頭緒,也已然有了第四卷的輪廓,但尚不足以付諸實踐。

他現在該做的,是繼續在第三卷上添磚加瓦。

或者說,是為第三卷衍生出不同的版本。

煉氣入道。

煉體入道。

煉神入道。

只有三者全部成功過一遍,寧洛才有資格真正完成第一卷,大一統入道!

至於此行塵淵的目標。

“暫且先定為煉神入道。”

“如果有時間的話,就把煉氣煉體一併入了。”

寧洛微眯著眼,隨後靜心入定,默唸起道解第二卷的道語。

“五藏雲起,紫府洞明。”

“水火相濟,金木交並。”

“四野流風,平地雷驚。”

“七玄歸真,太源存清。”

當最後一個字落下。

剎那間,蜀山風起雲湧,塵霧瀰漫!

漫天靈氣盤如渦流,如巨龍汲水般倒灌而下!

洞府中的陸川剛剛入定,便呆滯地再復睜開了眼。

他這剛剛聽寧洛所言,正打算開始修行,結果忽然間,靈氣......沒了?

用不著細想,陸川便意識到這一切究竟是何人所為。

他抿了抿嘴唇,眉頭緊皺,望著天穹之上的深邃靈眼,怔怔自語:“不是,寧哥,不是說好的讓我加緊修行嗎?”

“你把靈氣全佔了。”

“那我特麼修行個啥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