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甫正和童夢瑤說完話,見她預設了他家的做法以後,就領她上樓了。在一間臥室裡,他們看見了虞淑瑾和陳芸茜。還有兩間臥室裡沒有人。他們又上了三樓,在露臺上找到了陳效邦。把童夢瑤交給了陳效邦後,陳甫正就下去了。

陳效邦和童夢瑤在露臺上一邊看遠處的夜景,一邊又討論了一回家裡的經濟管理方式。他們此時的心境很平和,就像是在議論別人家的事情一樣。陳效邦也沒有了怨言,可能是因為有童夢瑤跟他做伴的緣故。

因為第二天早晨七點就要出發,陳效邦決定早點兒睡。他領童夢瑤進了自己的臥室,用眼神徵詢她的意見:“你想和誰睡一間屋?”童夢瑤點點頭,表示要和他在一起。就在這時,她的手機響了,是童致遠來的電話。

“姐。”聲音依然很響。

“嗯。”

“你男朋友是不是到過瑪裡呀?”

“他以前就是在瑪裡留學的。”

“我有幾個恩格麗語學習的問題想問他。”

“現在嗎?”

“不,等你們回來再說。”

“好吧,你先準備一下。”

童夢瑤關了手機,對陳效邦說:“想不到你還很忙,放假了還得教人家學恩格麗語。”陳效邦一笑:要他教別的不一定行,要他教恩格麗語那還不是小菜一碟!童夢瑤撒起嬌來:“我們先洗澡吧。”

睡前陳效邦又去問陳甫正和虞淑瑾:“今晚我要和夢瑤姐睡,可以嗎?”

“這得問童工程師自己吧?”陳甫正說。

“她已經同意了。”

“那你們什麼時候結婚呢?”虞淑瑾問。

“就這半年內吧!”

得到許可的陳效邦回到臥室,童夢瑤坐在席夢思上。屋裡有點冷,陳效邦就習慣性地開啟了空調;可是童夢瑤不高興了,硬要關掉,陳效邦只好照辦。等兩個人睡下後,童夢瑤又喊冷,陳效邦又想開空調,童夢瑤又撒嬌了:“不用開空調,人家想你抱嘛!”

“誰想我抱呢?”陳效邦很納悶。

“我想你抱!”童夢瑤邊說邊靠近陳效邦。

“原來是你想我抱,那還不容易嗎?”陳效邦乖乖地抱緊童夢瑤。

“我現在好想做一件事呢!”童夢瑤說。

“我也一樣,好想做一件事。”陳效邦笑了,並且把她抱得更緊。

“你先叫我。”

“師姐。”

“那我們的師傅是誰呢?”

“梅工。”

“就算是吧,只是別讓他知道了。”

“他也沒有當自己是我們的師傅。”

“不管他當自己是什麼,對我們來說都是重要的,明白嗎?”

“明白。”

他們甜蜜地想著:“只要努力工作,我們的賬戶上的數字就會由負變正,再由小數目變成大數目;太好了!”

一個溫馨的夜晚過後,接著就是長長的旅途勞頓了。本來,童夢瑤還以為陳效邦會支持不住,沒想到他還挺能吃苦,不但沒有讓她操心,還一路上照顧她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下了火車,他們又去搭汽車,等到了童夢瑤的故鄉——狄岡鎮那個簡陋的車站,就見童致遠和他的女友一起站在那裡。大家見過面,就回了鎮上的家。這裡是祖屋,現在僅是童致遠和女友上班的時候住著;童夢瑤的其他家人一般都住在奶牛場。奶牛場離狄岡鎮約有十五裡,因為天快黑了,就決定先在鎮上安頓一晚。

童致遠在狄岡鎮的中心小學當老師,教四年級的語文和恩格麗語。他的女友王菁是他的同事,教美術的。

對於陳效邦來說,住在鎮上就像住在一個古老的旅店裡一樣。一切陳設是那麼簡陋、陳舊,彷彿用過了好幾百年了。

王菁煮了羊肉水餃,算是對陳效邦的熱情招待。也許是因為很長時間沒有好好吃東西的緣故,陳效邦覺得很好吃。因為室內沒有廁所,晚上睡覺又有不方便之處。童致遠的房間顯得整齊一些,於是就讓陳效邦和童致遠睡一間屋,童夢瑤和王菁睡一間屋——臥榻還是臨時鋪的。

童致遠和陳效邦聊得還算投機,最後還向陳效邦請教了幾個恩格麗語學習的問題。童致遠的問題如下:

1.單詞“riter”和“author”的區別在哪裡?

.句子“You- can -go.”和“You- may- go.”是不是意思一樣呢?

.句子“Can –you- speak- English?”對不對?

4.“標準恩格麗語”轉譯成恩格麗語是不是“standard- English”?

陳效邦解答如下:

1.“riter”是“專門寫作者”“作家”的意思,偏重於職業。如: Garcia_ is- a -riter. “author”是“作者”的意思,偏重於某本書或某篇文章出自何人之手;此人不一定是專業作家。如:The –author- of -this –poem- is- Margaret.

.這兩句話的意思不同。“can”表示“有能力”“辦得到”的意思;“may”則是“被允許”“不再受約束”的意思。

.這句話在語法上雖然沒有錯,但不符合習慣。應該是“Do- you- speak -English?”

4.應該轉譯成“correct -English.”

童致遠又向陳效邦說出了自己的困惑:無論他怎麼努力,看多少語法書,他的恩格麗語水平都似乎很難有所提高,不知道自己的學習方法出了什麼問題。陳效邦說,為了學好恩格麗語,只是看語法書是不夠的,一定要多看原文著作。如果要學會說恩格麗語,那就一定要和瑪裡人直接交流才能比較有效。

第二天.童致遠就借了一輛三輪車,將童夢瑤和陳效邦帶到奶牛場去了,王菁騎輛腳踏車也跟去了。

奶牛場在山間的一個湖邊,房子建在山腳下,是一個二層樓,顯得比鎮上的房子寬敞得多。為童夢瑤和陳效邦準備的房間也像那麼回事,還專門買回來一張席夢思,臥單被子也是新的。童夢瑤還特意要童致遠帶他們去看了新建的廁所。原來廁所很簡單,所謂的移門其實只是一扇竹片編織的簡易門,並沒有滑槽,使用時必須用手搬動。

離童夢瑤家三百米遠的地方還有一棟房子,那是她叔叔家的。爺爺奶奶兩家都住,有時是一家住一個,沒有規律,反正不遠,走起來也不累。

奶牛場那裡除了奶牛之外還有一匹馬,山坡上有一群羊。在陳效邦看來,童夢瑤家裡應該很有錢才對。但實際上呢,正如她的父親童愛華所說:“那都是空架子,賺不到什麼錢。”

童愛華夫婦很勤勞,一天到晚忙裡忙外。童夢瑤想幫著做點什麼,也被勸住了:“你是工程師,不用做這些了。多帶小陳去到處轉一轉,休息休息。”童夢瑤看得出,家裡的一切,在他們回來之前都清理過一遍,目的是要給陳效邦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下午,童夢瑤領陳效邦上了山頂,從高處往下看,那匹馬顯得很小。忽然,陳效邦說:“師姐,我能不能騎一下那匹馬呢?”

“當然可以。”童夢瑤說。

其實,連童夢瑤自己也沒有騎過那匹馬,但為了滿足陳效邦的好奇心,她還是把他扶上馬背。因為擔心陳效邦的安全,童夢瑤一直牽著韁繩。

“我們到山坡上去吧!”陳效邦騎在馬上,很有些興奮。

童夢瑤看了陳效邦一眼,媚笑起來,接著,她就牽著韁繩朝山坡上走去。等過了一個山坳,小路平坦了些。陳效邦又要童夢瑤一道騎在馬上。童夢瑤猶豫了一下,但見四處無人,便答應了。走到一處有岩石的地方,他們停下來。童夢瑤站到岩石上去,就爬上了馬背,坐在陳效邦前面,手裡還握著韁繩。

馬兒一直很乖,兩個人騎在它背上,它也似乎沒有抱怨。陳效邦把手叉在童夢瑤的腰間,就像在給她量腰圍似的。童夢瑤有些緊張,不敢回頭,生怕驚動馬。陳效邦輕輕地低下頭去,慢慢吻了童夢瑤的頭髮。到了一條小溪旁,他們下馬了。

兩個人坐在水邊,讓馬在一邊休息。溪水很淺,潺潺流淌著,就像在奏樂。

“如果是夏天,我肯定要喝溪水。”陳效邦看著清澈見底的溪水說。

“溪水一般不能喝,井水才能喝;那邊就有一口井。”童夢瑤指了指不遠處。

“但我看溪水也很清澈呀!”

“味道不一樣,有點鹹,最好不喝它。”童夢瑤說完就起身帶陳效邦走到井邊。

“你以前是不是在這裡喝過水?”

“我經常在這裡喝水。”

“難怪你這麼熟悉。”陳效邦說著就擁抱了童夢瑤。

童夢瑤偏過頭,看著井裡的倒影。

“我都不想走了。”陳效邦說。

“為什麼?”

“在這麼寧靜的地方,又能擁抱你,我都不知道我還需要什麼別的了,好像這就夠了。”

“這只是個偏僻的山溝,不值得你留戀。”童夢瑤說著就想拿開陳效邦的手。

陳效邦不但不肯鬆手,還加大了力氣,童夢瑤只好靠在他胸前。等他們親近了一陣,便重新上馬,沿原路往回走。快要看見奶牛場的時候,童夢瑤就下馬了,手裡繼續牽著韁繩。

等童夢瑤和陳效邦回到奶牛場,王菁就過來給他們拍了一張照片,拍完照片就和童致遠回她家去了。

童夢瑤和陳效邦在家裡住了五天,因為天氣一直還算好,又不太冷,幾乎每天都要騎馬去山間玩一陣。當他們動身回鹿亭的時候,包袱裡多了一張照片:陳效邦騎在一匹馬上,童夢瑤則牽住馬的韁繩。(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