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龍飛地,一代帝王鄉。天師揚故里,鳳凰落吉祥。”這段話是對豐縣的美譽,也是對其歷史的一種見證。

豐縣,又名鳳城、古豐、豐邑、秦臺,春秋時期屬宋,為宋王偃的都所,其歷史悠久,人文昌盛。

相傳遠古時代曾有鳳凰落於當地一棵梧桐樹上,因而得名為鳳城。至劉邦建立大漢朝,張道陵建立正一天師道,豐縣的名聲便變得傳奇起來。

豐縣位於徐州與應天府的中間位置,東連沛縣、北接金鄉,南毗碭山,西通單縣。四通八達,為往來交通要道。

豐縣雖然地理位置重要,但往年戰事波及不多,因而這裡人們安居樂業,生活穩定,加上當地民風純樸,與世無爭,讓人疑為世外桃源。

白居易曾用詩作《朱陳村》表達了對豐縣民俗的嚮往。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氳。

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採山上薪。

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

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生為村之民,死為村之塵。

田中老與幼,相見何欣欣。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

親疏居有族,少長遊有群。黃雞與白酒,歡會不隔旬。

生者不遠別,嫁娶先近鄰。死者不遠葬,墳墓多繞村。

既安生與死,不苦形與神。所以多壽考,往往見玄孫。

我生禮義鄉,少孤且貧。徒學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貴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為大謬人。

十歲解讀書,十五能屬文。二十舉秀才,三十為諫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親恩。承家與事國,望此不肖身。

憶昨旅遊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秦。

晝行有飢色,夜寢無安魂。東西不暫住,來往若浮雲。

離亂失故鄉,骨肉多散分。江南與江北,各有平生親。

平生終日別,逝者隔年聞。朝憂臥至暮,夕哭坐達晨。

悲火燒心曲,愁霜侵鬢根。一生苦如此,長羨村中民。

……

董家莊園到縣城也就五里來路,步行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達。

在董家莊,高峰和李奇坤聯手,不但順利拿下了莊園和土地,更是化解了一場矛盾,甚至還因此讓劉管家私自做主,在價格上便宜了一百兩銀,算是一場大豐收。

在劉管家的強烈要求下,高峰與李奇坤在莊園吃過午飯,講定三天內辦好轉讓協議和付款,倆人便向縣城進。

一路行來,李奇坤向高峰講述了不少關於豐縣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高峰聽得不禁嘖嘖咂舌,想不到一個的縣城竟有如此多的歷史典故和文化淵源。

可能真如白居易詩中描述的那般,“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要不是那位同學的介紹,高峰在前世時對豐縣的瞭解還真的不多。

世事因果迴圈,想不到自己竟穿越到了同學的家鄉,雖然早了他上千年,但仍有一種親切感,何況自己在此地生活了一個多月,身心早已融入當地的民俗之中,也算是個地地道道的豐縣人了。

行不多時,遠處一座城廓映入眼簾,赫然就是豐縣城了。

遠遠望去,縣城並不大,長寬各不過三四百丈,四四方方,顯得中規中矩。

及至近處,一股滄桑的歷史感撲面而來。“豐邑”這是建城時就使用的名稱,雖秦以後就改名為豐縣,但城門字跡並未做出修改,或許正是用它來作為歷史的見證。

城牆不高,約兩丈左右;牆體雖顯厚實,但與那些名城大州相比還差的遠。整座城牆略顯殘破,顯然是和平日久,人心思穩之下並未多加修繕。

唯一引起高峰注意的是護城河。前世高峰曾聽同學起過,它開挖城於戰國時期,是國內儲存最為完整的方形城河之一。

臨近觀看,果然儲存完好。河面寬逾三丈,河水清沏見底,環城而過尤如一條玉帶纏繞,環銜相扣,顯得十分美麗。

高峰無心觀賞風景,與李奇坤並步入城。

守城一名吏,似與李奇坤認識,雙方頭示意後便即放行,並無攔截驗證,高峰衣著鮮明,且與之並行,同樣暢行無阻。看來權、貴、富在任何時代都享有一定的特權!

進入城中,一條筆直的大道穿街而過,沿道兩側,房舍林立,人來人往,又是一番熱鬧景象。

縣城與鄉下又自不同。已是半下午,如邵集那般,鄉下已臨近罷市,就是攤販也大都開始收拾貨物準備回家,然而,此時縣城裡的人潮依舊洶湧,不見絲毫冷清地跡象。

各種售賣正在進行,吆喝聲、討價聲不斷,人流往來,或行跡匆匆、或駐足觀看,不一而足,從此一角可見大宋朝的經濟繁榮到了什麼程度,這還只是一座的縣城,真不知道如東京汴梁、南京應天府會是什麼景緻。

前身因家窮,沒有來過縣城,就算帶有前世的記憶,見過一些大都市,高峰也被這裡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裡路,很多東西親眼見到比憑空想像來得更為直接,撇開隱藏的一些陰暗面和歷史的情結,這種場面才是高峰最想要的生活。

人們安逸、生活簡單,生活中最多的就是平淡。“既安生與死,不苦形與神”,沒有高大上地追求就沒有更多地煩惱,就是偶有不快也改變不了生活的主色調。

縣爺召見定於晚上,高峰與李奇坤時間充裕得很,因此都不急著趕路,他們一邊欣賞街道風景,一邊交流心得,顯得愜意非常。

一路走來,一家家店鋪從眼前閃過。布店、糧店、珠寶店、雜貨店、文房四寶店等等皆有,店內更是物品齊全,琳琅滿目,令人暇不應接。

不過,物品再多再好,高峰和李奇坤也沒有進店的**,又不是女人,不具有那種逛街的天賦,從路邊瞄一眼就行了,進去細看倒沒有必要。

再往前,右前方有一座大的園林區,四周圍牆高欄,廳臺樓閣隱現。李奇坤介紹,這是“鳳鳴園”,傳當年鳳凰就落於此地,而晚上的中秋賞月活動也安排在這裡進行。

行近園區門口,果見門口左側一塊巨石上書“鳳鳴園”三個大字。

因活動時間還早,園區還未開放,高峰與李奇坤更沒有進去的想法,倆人直接從門口穿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