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堂中一如院內清貧,除了書籍和基本的生活用具外,根本沒有多餘的物件。

趙明誠謙意地道:“寒室簡陋,招待不周,還望大人海涵。”

這份謙意趙明誠也就只對高峰去,別人還真得不到這個榮幸。

趙明誠本為宰相之子,什麼世面和人物沒見過,雖然趙家後來落了勢,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明誠結識的依然是有層次的人物,因而一般人還真沒被他放在眼裡。

再者,他致力於金石研究,大量的金錢和精力都花在了那上面,對一些禮儀和俗事也就放任了,因而,那種寒室的辭他都懶得去。

趙明誠這種態度,至於別人怎麼想他才不會去管,反正又沒有人去惹他,他樂得逍遙。

當然,對高峰又是不同,主要還是因為高峰對他的恩惠,還有,高峰下一步就是他的上司,此種情況下就算不落俗拍馬,他也會做出禮節性的客套來。

高峰自然不會在意趙家的簡陋,他坦然道:“趙大人就不要客氣了,高某此番前來,一為趙大人繼任送行,二想與趙大人合作。”

他沒有出第三個來意——見見李清照,實際上這才是他這番前來的主要原因,至於其它,他真的不太在意。

“大人要與下官合作什麼?”趙明誠不解地問道。

若第一件事還能理解的話,那第二件事就出乎趙明誠的意料了,他不知道高峰葫蘆裡賣得什麼藥。

高峰笑笑道:“趙大人編纂的《金石錄》至今沒有刊印,我想與大人合作刊印發行,你看可好?還有—”

根本不等高峰完,趙明誠便打斷了他:“大人也對《金石錄》感興趣?”

《金石錄》確實是趙氏夫婦的嘔心之作,可那也僅限於兩人,真正對此感興趣的人並不多,如今聽到高峰對此感興趣,趙明誠就如遇到知己一般。

只是他知道,高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商人,雖然官做得很大,也有能力擒住宋江,可是從士農工商這個角度來,他還是把高峰劃到工商的行列裡去,不為別的,只因高峰的起家就是從這裡開始。

至於高峰也能吟幾首歪詩,講幾個不著調的故事,搞一些不入流的曲藝歌劇等,在趙明誠眼中還上不了檯面,畢竟他身邊有才華的人才太多了,僅一個李清照就是超越高峰的存在。

一個商人,對一本枯燥至極的書籍感興趣,當然超出了趙明誠的預料。只是,他馬上就明白了,高峰這哪裡是感興趣,明顯是一種商業的運作,這是要拿他的書賣錢呢。

趙明誠問完後便是一怔,因為他不知道後面什麼好。自己的辛苦勞作,居然被高峰覬覦,他心中有份不甘,他甚至懷疑高峰之所以推薦他入仕就是這個目的,只是他現在還不敢把這句話出來。

對於趙明誠的問話,高峰沒有回答,只是笑了笑,這更讓趙明誠認定所慮不錯,他的情緒一下子低落下來。

感受到趙明誠的變化,李清照忙在一旁提醒了一句:“相公,高大人語尤未盡,還是讓大人把話完吧。”

趙明誠這才醒悟過來,原來高峰還有後話,只是被他無理的打斷了。

趙明誠忙拱手道:“請高大人繼續。”

高峰豈能看不出趙明誠的心思?不過,他沒有明,而是道:“趙大人致力金石研究,可謂碩果累累,特別是《金石錄》,已比肩歐陽公的《集古錄》,稱得上是金石研究的先者。只是從古至今,金石多不勝數,雖有二冊,也不過是九牛一毛,還有大量的金石沒有收集和摘錄,對此趙大人不覺得遺憾嗎?”

這番話雖未解答趙明誠的疑問,卻也到趙明誠的心裡去了。

歐陽修的《集古錄》共十卷四百多篇,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總計有千種。

《金石錄》三十卷,著錄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來的鍾鼎彝器的銘文款識和碑銘墓誌等石刻文字,著錄拓本有二千種。

《集古錄》和《金石錄》合起來著錄的也不過三千多種,這還不排除二者重複的內容,也就是,還有大量的金石種類並沒有被記錄下來。

作為一名長期進行金石研究的人員,趙明誠自然希望把《金石錄》再次完善。只是趙家財力再雄厚,那也是趙挺之在位時的事,現在可沒有太多的資金供趙明誠來揮霍,因而,金石的研究也只能停步不前了。

趙明誠近段時間之所以醉心於仕途,也與此不無關系。沒有金錢為繼,趙明誠清閒了下來,他想找事做,也就對仕途充滿了渴望,無獨有偶,高峰為他提供了這個平臺,使得他心想事成,而他也因此對高峰充滿了感激。

只是,仕途再美好,對已有了成就的金石研究來,趙明誠也不想放棄,當高峰提起這個話題,他自然是有共鳴的。

看趙明誠頭認可,高峰繼續道:“趙大人,合作出書只是一件事項,完善《金石錄》才是最終目的,我想趙大人也會有此番考慮吧。”

趙明誠當然有此番考慮,只是他並沒有好的辦法,所以才決定轉移到仕途上去,以希望取得一些便利。

只是他更清楚,那不過是一個美好的想法,能不能成行還有待考慮,所以他對此並不報多大希望。

聽了高峰的這番話,趙明誠倒是心中一動,他感覺出高峰有好主意,於是問道:“大人,《金石錄》是我夫婦的嘔力之作,我們自然想它盡善盡美,還請大人不吝賜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來趙明誠動心了,高峰含笑頭,道:“完善《金石錄》需要大量的金錢和古物,還需要大量的人才和精力,如果單靠一家一院根本難成大事,我的想法就是把此事規模化,除了出書外,還要辦博物館,搞展覽會,必要時還需要進行相關徵集和募集,總之一個目的,那就是籌集足夠多的金錢和古物來做此事,這樣才能令《金石錄》留有更豐富的內容。”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