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高峰總算明白了。

村民聚在這裡是為了生計,只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東家臨走前答應的事情可能要變卦了,原因不言而喻,就是莊園一直賣不出去。

莊園無法出手,董家留下的管家等人自然著急,他們由此想到了一個犧牲佃戶利益來完成使命的方法,只是這件事恰好被揭穿了。

雙方糾紛的起因就在這裡,至於隨即生地宋二蛋的煽動事件,倒出乎了高峰的預料。

一般的糾紛在高峰看來實屬正常。雙方各自站在各自的立場考慮問題,沒有矛盾才是怪事,所以他沒有偏袒哪一方的想法。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把莊園買下來,有了新東家,矛盾自然迎刃而解,當然這必須是在他對莊園滿意的條件下。

然而,因為宋二蛋的煽動,情況生了轉變,性質又有了不同,高峰不敢輕易地下決判了。

事情的複雜性出了想像,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高峰不想暴露自己,他在默默地觀察,企圖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宋二蛋,此人是誰?是正義者?陰謀家?還是憤青?

翻遍歷史,高峰沒有找到這人的身影軌跡,他瞭解宋朝最有名的宋姓人物叫宋江,二者的年紀又不相符,難道這只是一個偶然?

此人膽大、心細、條理清晰,很會觀察形勢和利用形勢,從表面上看,他有一定的號召力,就是民眾的這次聚集應該也是他的手筆。

不過,僅從這些上面還無法做出判斷,至少到目前為止看不出他的用心和目的。

此人要麼隱藏的很深,要麼只是一時的腦出血,無論怎麼著,此人都不能等閒視之。

自古以來,那些善良的無知人們都是被利用的對像。他們或許生活際遇的艱難,甚至達到了生死由命的程度,但並不會想著去反抗,真正站出來反抗的都是那些打著所謂正義旗號的權術之士,用悲催的人們作為炮灰,為自己的成就奠基。

一代功成萬枯朽,無數貧賤人的鮮血擁起的只有少數人榮華富貴,大多數人最終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宋二蛋當然還遠達不到如此高度,但這是一個苗頭,既讓高峰看出了其中的可能含有一些隱密,又讓高峰看到了這個時代的人們生活已經十分窘迫,地主和貧民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也許只需要一個的火花,熊熊烈火就會燒亮整個大宋朝的天空。

雙方的交鋒還在進行,高峰拋開那些想法,又關注了起來。

面對群眾的激奮奮呼,最緊張的就是劉管家了,他沒想到事情會弄到這種程度。

不讓他管這件事倒是好事,他或許還會為之高興,畢竟他早就煩透了,換人替代還巴不得呢。

只是作為一個理智的人,最重要的是處理好當下,劉管事可不想在這個時候生事故。

佃戶們居然聚眾鬧事,無論事實是真是假,只要傳揚出去,最直接地影響就是房產的出售。

誰會在一群亂民居住的地方買房產,無論以後僱不僱傭他們,都不可取,那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的做法。

退一萬步講,就是有人敢在這裡買房產,價位上也會大受打壓,更不要完成東家的交待,為佃戶的事情新增附加條件了。

還有一個影響就是東家的名聲受到拖累。

東家堅定地附加保障佃戶的條件,有情感不棄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獲取名聲。

錢對這些大戶人家來,雖然是他們的立身之本,不可或缺,但相對名聲來,已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這也是很多大戶寧願捐錢、救濟,當善人,也不願意守著萬貫家財終老一生。買名聲只是一方面,求個心安才是關鍵。

當然,許多典故中也提到一些為富不仁之人,不過,那種人並不多,而且所謂的為富不仁也得視情而定,否則,一個家被敗光了,還不知道怎麼回事,這種人不叫善人,而應該叫傻子。

董家家主費了老大勁獲得了一些名聲,雖然已經搬走,卻也不敢自尋汙。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法還是有道理的,人到哪裡,訊息自然也會跟隨而至。

基於這兩,劉管家就不敢大意處置這件事,這一刻他的頭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管家不停地揮手讓眾人安靜,只是他的嗓子都扯破了,也沒有一個人聽他的,看來他的威望差的不是一半。

無奈間,劉管家厚著臉皮轉身道:“宋二蛋,你讓大家安靜下來,我有話。”

一直冷眼旁觀的宋二蛋,倒也沒有矯揉造作,甚至沒有一絲不情願的表情。他往前一站,很自然地一擺手,順勢往空中一壓,高聲喊道:“鄉親們,請靜一靜。”

效果出奇地好,此時的宋二蛋就像一名出色地指揮家,下面的樂隊再繁雜,他也能把大家攏在一塊,並隨著自己地節拍進行。

喧囂的局面在宋二蛋的指引下漸漸安靜下來,眾人的注意力都盯在臺上,就是高峰和李奇坤也不例外。

宋二蛋給劉管家讓開了身子,自己卻躲在他的身後,其神態自然,毫不做作,似顯光明磊落。

只是,別人沒注意到他的異常,高峰卻注意到了,他嘴角微翹的一絲抽搐,似在表達一種大度和譏諷:看你能出什麼好話來。

如在火爐上炙烤的劉管家,早就失去了之前的霸道神態和語氣,他上前一步道:“鄉親們,我知道你們對我不滿意,實際上我對自己也不滿意,但是為了東家的事情,我必須這麼做,這一希望你們理解,大家不是換掉我嗎?沒問題,回頭我就給東家寫信,讓東家另派人過來,這樣行了吧?”

先行勸慰一番,看效果不錯,劉管家接著道:“不過,事情總有個過程,就是東家派人來也需要時間,而在這之前還是由我了算,包括馬上就要進行的房產買賣談判,當然,請大家放心,這次談判還是秉承著東家的意願進行,絕不會讓大家吃虧。”

“又有人買房產嗎?希望能夠談成,這樣大家就有地種了。”劉管家的一番話立馬引來了眾人的聲議論。雖然類似情況大都以失望告終,但買賣上門還是帶來了一絲希望。換句話,有總好過沒有吧。

聽完劉管家的和一席話,高峰不由得暗暗為他贊。不愧是老江湖,以退為進做的十分到位,把一群目不識丁的農民忽悠得不知道東西南北,甚至摸不著頭腦,看來單純善良的人們還是鬥不過狡猾地老狐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