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還不是我了算?我讓它賺多就賺多,讓它賺少就賺少,其中的關鍵就是看你幹什麼。

高峰自然知道其中的關鍵,不過,他並不會出來,在楊邦乂和仇悆完全歸心之前,他不想讓他們瞭解的更多。

於是道:“做成什麼樣,就看你投入多少,這就是投資與回報的關係,因而,想賺大錢就得增加投入。”

聽到這裡,楊邦乂和仇悆大概明白了,高峰這是要開僻第二個縣城呢。楊邦乂問道:“大人準備怎麼投入?”

高峰笑笑講道:“此事簡單易行,我們只需在島上就地取材,建出幾個作坊來就可以大橫財。當然,無論是建設,還是生產,都需要人手,招收勞工上島才是我們的重中之重。”

不需要多解釋,楊邦乂和仇悆自然清楚其中的重要性,不過,仇悆還是問道:“大人準備用多少勞工?”

“一萬人。”高峰伸出一個指頭道。

“噓!”倆人聽得倒吸了一口冷氣。一萬人,這可不是個數目。

縣城實施展之策前,全縣也就四五萬人,實施展之策後,從各地轉移了不少民眾來,人口增加了一倍,也不過是十萬人,一個島上居然要抽走一萬人,這個缺口從哪裡補回來?

看倆人吃驚的模樣,高峰自然知道其中的困難,因而,他沒有直接移民,而是稱勞工,這種法起碼還能讓倆人接受。

更主要的是一萬人的需求他也是一種保守的法,在他認為,最好能移十萬人過去,那樣一切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只是,一萬人都有難度,十萬人更是想都不用想,高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示意他們不用擔心,高峰道:“之前南方有很多無家可歸的難民,我派人安頓了下來,這些人可以抽調去做勞工。”

看來高峰早就胸有成竹了,楊邦乂和仇悆無奈地搖了搖頭,他們現,無論如何也跟不上高峰的步伐,更不要越他了。

楊邦乂訕笑一聲,對高峰的提議不置可否,而是玩笑道:“大人做事如此周全,要不是我們清楚大人不會事先知道有這麼一座島嶼,還以為你是預先籌劃好的呢。”

這句玩笑話讓高峰臉色一紅,他確實事先知道,也是早就籌劃好的,只是沒有告訴這倆人罷了。

尷尬地笑笑,高峰講道:“此事先不通曉朝廷,畢竟朝廷對這種偏遠的島嶼不會感興趣,多了反倒惹他們煩。我們以船隊國外生意的名義去做,不會造成歧義。至於投入嘛?就由縣府出人,高家作坊出錢,雙方合作,共同受益。”

這個提議無可厚非,倆人倒是能夠接受。高峰又就一些細節性的問題與他們探討了一番後,便各自分開行動。

有了兩人的配合,後續就好辦了,高峰迅的把工作計劃佈署了下去,其建設濟州島的方案也大刀闊斧地開展了起來。

緩慢而有序的移民是前期的要任務,這個大家共同努力,反而不顯得難辦,真正難辦的是高峰在島上建設廠坊的事情。

他第一個要建的是一座造船廠。是造船廠,還不如是改造船廠。造船需要大量的材料和工人,還有內在的技術,高峰一時間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因而無法單獨造出理想中的船隻來。

大宋的造船技術和能力可以是屈一指的,其每年造船數能達上千艘,因而,向大宋造船廠購買船隻,然後進行改造遠比自己造船要省時省力的多。高峰走的就是這個捷徑。

不過,就算是改造,也要懂造船技術,否則定會改的面目全非。改造方案高峰可以拿出來,可具體實施,或實施過程中有需修改時,就需要專業人士來完成了。

對於專業人士,高峰早就做好了準備。他讓劉三狗前往南方的明州等地,這些地方是大宋的造船基地,有很多造船匠,高峰就是讓劉三狗去私下尋找有經驗的老船匠,透過一些特殊的辦法將其挖掘而走,從而充實到自己的隊伍裡。

高峰購買的都是大宋的商船,他要改造成的是軍商兩用船,這樣更符合他的利益需求。另外,對大宋因技術原因而無法達到的船體功能也進行了改造,帆纜的使用、船槳系統的完善等等都是改進的要。

第二個是一座玻璃廠。

玻璃早就被研究出來並在一些地方得到使用,可高峰真正讓它出現在外面的只有那些最劣質的氣泡玻璃,其餘的非核心人士根本就見不到,這也是為了保密而採取的一種措施。

但是,玻璃絕對是一個來錢的大戶,而且在這個時代,就是把它賣成天價也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畢竟它是稀奇之貨,高峰對此當然不能把它埋沒。

他在大宋不敢明目張膽的製作和銷售玻璃制品,但在這個島上就沒有什麼顧慮的了,只要在銷賣環節採取好措施,還是很保險的。

因此,玻璃將是高峰下一步的推出的重要產品,至於如何做,還得視情而定。

重展的還有一個坊和二個場。

一個坊為軍械坊。這是高峰早就想全力展的內容,只因條件限制才有所選擇的做出個別內容,但在這裡,他肆無忌憚,展步伐將快上無數倍。

二個場,一個是軍事訓練場,一個是養馬場。軍事訓練場是秘密訓練軍士所用,也是將來高峰自保的本錢,他必須把它做好。

養馬場的地位更為特殊,是高峰培育新型馬匹場所,他準備借鑑二戰時期日本培育東洋大馬的方法,用時十年培育出優良的馬匹來。

二戰前,日本馬的前身為蒙古馬。這是一種產於典型的草原馬種,其體格不大,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因它耐勞、耐寒,所以生命力極強。這種馬訓服後在戰場上不驚不詐,勇猛無比,歷來是一種良好的軍馬。

馬是好馬,只是個頭太,當時的日本人不滿意,於是其用時十多年,透過引進阿拉伯馬種進行培育,終於育成了高大的東洋大馬。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高峰的育馬思路正是借鑑這種方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