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熱議的話題更大的自然是“羊吃人”的事情。

西夏和遼國一直是大宋心頭的一根刺。

党項人李元昊脫離大宋自建國號大夏,宋人稱之為西夏。自西夏建立以來,宋夏之間就戰爭不斷。一方為了維持政權,一方為了收復國土,雙方膠著了近百年,雖宋軍越來越佔優勢,但因遼國的存在,三國鼎立之勢一直無法打破。

更因西夏的存在,大宋的邊境駐紮了大量的軍隊,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都是巨大的消耗,因而大宋的對外政策中很重要的一塊就是針對西夏。

西夏的經濟是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對外貿易受大宋的影響很大,其貿易的中最大兩項,一是青鹽,二是牲畜。

西夏的青鹽十分有名,其品質純淨,價格便宜,因而深受大宋民眾的喜愛。宋夏對恃之時,青鹽交易受限,於是走私者比比皆是,甚至大宋軍中也開展走私活動。

西夏的橫山之北和河西走廓有大片的牧場,盛產優質馬匹和牲畜,馬匹對大宋限制輸入,但牛、羊、驢、騾,駱駝等的交易量還是不菲的。

西夏有先天的優勢,也有無法迴避的弱,大宋一直在考慮如何限制西夏的展,只是政策與執行間的折扣太多,很多事情也只是想想,或者表面上做做,實際上並沒有多少成效。

宋遼關係更為複雜,澶淵之盟前,宋遼間戰事不斷,直到結盟後,兩國才難得的有十多年的和平。當然,這只是大規模戰爭不再爆,實際上衝突還是不斷的,一些打穀草活動仍在繼續,只是沒有上升到國家級別的戰事罷了。

兩國關係走到這一步,表面上大家都還算滿意,可實際上對宋朝來很是不甘。它最大的念想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得不到這個它寢食不安。

燕雲十六州是大宋的門戶,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線,沒有它,大宋的大門始終是向北方敞開的,特別是汴梁城,簡直無險可守,作為帝王,實際上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可是打又打不過,要也要不回來,朝廷只能憋屈的忍受著。它不忍受也沒有辦法,其軍事荒廢,遼國又有騎兵的優勢,相較之下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大宋沒把握打仗,遼國更沒把握打仗。

兩國盟約之後,遼國掌權的貴族傾向漢文化,事事都向大宋學習,其心性也慢慢變得平和,因而有種厭戰的情緒。

再加上朝廷**昏庸和國內的幾次動亂,其國力已衰弱到歷史的最低,如此狀態就是想打也打不起來。

兩國都不願意作戰,表面上還有裝出友好的架式,宋朝廷想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已經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就只能得過且過,因而沒誰再去提起兩國間的爭端。

可是高峰這個異端出來了,而且給大家打了一針興奮劑,他用一種“羊吃人”的概念告訴大家,不用戰爭也可以消弱敵人,甚至搞垮敵人。

這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此法無疑是當前最合適最有效的辦法,做做生意就能讓敵人完蛋,還有比這更理想的嗎?

一時間,趙佶和蔡京等幾個重要的謀臣開始商討起來,結果自然是既樂觀又有所擔心。

樂觀的自然是認為此法可以一試,就算最終達不到目的,也不會虧本,更主要的是經過此舉,就算削弱不了敵國,敵國也不會輕舉妄動了,畢竟對敵國來這是一項重要的生財之道,沒有誰輕易放棄。

擔心的是怕敵國不上當,或者北方草原廣袤,養再多的羊也動搖不了其根本,若是既讓對方賺足了錢財,又達不到效果,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討論來討論去,誰也不敢拍板就這樣做,可這樣也不行呀,成不成總得拿個結論出來。

最後大家還是共同想出了個辦法,那就是試行。試行的物件就是遼國。

之所以選擇遼國是因為兩國間停戰已久,相互貿易往來頻繁,多一個羊毛的事情不會引起懷疑。而且遼國貴族很會鑽營,若突然間冒出如此一項大利潤的生意,他們自然會不遺餘力的促成。再加上大宋對燕雲十六州的覬覦之心,很是樂於見到其倒黴。

西夏與大宋目前還處於戰爭時期,特別是前兩年,童貫和种師道剛剛率軍在古骨龍大敗西夏,大軍已經逼近了橫山之側。此時宋夏間的貿易已經停止,若突然間冒出來個收取羊毛的事情,本是正常的也會引起懷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選定了試國,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朝廷負責派商人與遼國人接洽,全力收購羊毛,羊毛再轉手給高峰,至於高峰怎麼去做,他們連管都懶得管了,反正只要能收錢就行。

此事高峰當然樂見其成。他本是透過這兩件事來轉移朝廷視線的,果然此事已起,朝廷對他派船出海之事理都不理,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他就放心了。

再者,這兩件事對他來都是利大於弊好事情。行貨幣不光能讓他大賺特賺,還能促進縣城的大額交易,此為大好。後一項更厲害,他紡織並製作出羊毛襯來,此物一出帶來的效益絕對不止一,那可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好東西。

朝廷的回覆一時半會沒有下來,高峰也沒閒著,他這時又出了一項便民的新舉措,那就是打井。

他這個井自然不是那種土井,而是用鋼管在地上打出來個孔,再用塑料管插進去的用以取水的井。這種井叫壓水井。

其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大氣壓力把水排上來。

其結構也很簡單,除了出水的管道之外,只需加一個井頭既可。

井頭是鐵製,下面連通地下水管,中間使用一個活塞,活塞往復運動就可排出空氣壓出水來。

這種井關鍵就在於有一個閉水閥,它相當於一隻單向閥門,活塞向上運動時,它開啟,水就壓出來了;活塞向下運動時,它關閉,水位靜止不變,如此反覆操作就可把水壓出來。

打這種井,沒有後世的機械,完全靠人力把鐵管夯入地下,還是費一些工夫的,不過,它成本不高,家家戶戶都可以有一臺,因而用起來十分方便生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