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正為知縣多年,是名親民的好官,他在任期間,可以是盡心盡責,雖沒有改變縣城的貧困局面,卻也贏得了不錯的口碑,在他手下絕對沒有一個冤案出來,而他對待各方的溫和性情,也贏得了各方的擁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在這個時候他卻要調走了,來了一個很有爭議的高峰。

不錯,展之策是高峰提出來的,只是他當初建議展之策時也不過是嘴上,並沒有實際辦上一件事。

治理一個縣,是複雜而又複雜的事情,牽扯到方方面面,一個不心就會誤入歧途,那可不是光靠嘴上就能管用的。

高峰很年輕,也很有能力,既能提出展之策,又能賺錢,還能寫詩誦詞,這些都是優,可他會管人嗎?他會審案嗎?他會治縣嗎?更有可能者,他能把士人拉住嗎?當年他可是把全體士人都得罪了。

如果這些都可以忽視,卻有一不能忽視,那就是整個高家都在縣城,而且建立了龐大的作坊,高峰會不會以權謀私就是人們最擔心的事情了。

人都是自私的,特別面對巨大的利益誘惑,基本上沒有誰能夠躲避,高峰亦然。高峰以商起家,商人的那種奸滑自利絕對會影響到他的舉動,如此之人做一縣之,而且是在家門口,眾人已能想像他將何去何從。

拋開這些不,平和慣了的古人最怕的就是變法改革。王安石變法,結果越變人們的負擔越重,最後不了了之,失敗就失敗吧,還失敗的不徹底,好東西沒保留下來,壞東西保留了一大堆,也就是,無論變法成功與否,受苦的還是人民。

細數歷史上的變法,就沒有幾個成功的,更沒有多少惠及民眾的,因此,變法改革是那些生活安逸的人們最不想看到的一件事。

高峰只是一個毛頭子,他提出來展之策,看似合理,卻沒經過真正的驗證,誰也不知道可不可行。

谷正在臺上還好,他比較溫和,做事不激進,因而民眾雖然聽了在試行展之策,卻還沒有多少切身感受。大家最怕的就是高峰一上臺就大刀闊斧地幹一場,最後勞民傷財,卻無疾而終。

最終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高峰以一個年輕的商人,毫無經驗,做一縣之長,肯定幹不好。

……

高峰一直把谷正送到城西好遠,才被谷正勒令停身,他只能向谷正揮手告別。

谷正要趕往南京與張業交接,還要在那裡熟悉一段時間情況,至於何時回縣城指導展試,一時半會還不清楚。

谷元和谷芷欣沒有跟過去,教育學社的事情根本不可能離開,而他們在此地生活習慣了,也不想離開。更主要的是高峰在此間,谷芷欣早晚要嫁過來,她不想多奔波,而谷元則需要留下來支援高峰。

高峰還讓倆人住在縣衙內院裡,他則在前院選了間廂房住下。倆人答應下來,卻哪裡多住,谷元平常在教育學社,谷芷欣在薈萃樓,因而大部分時間都是高峰和荊春在縣衙居住。

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他怎麼燒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他知道,他沒有多少資質,就是有些威望也與做知縣無關,能不能取得民眾的認可和支援還需要大量的工作要做。

其次便是縣班子的和睦。楊邦乂沒有到任,能不能與他尿一個壺裡還不敢保證。王節對他來是老縣丞了,這次沒有得到提升,心中肯定不滿,會不會搗亂還有待觀察。還有一幫衙役、捕頭和書吏,他們會不會陽奉陰違又是個未知數。

要實施展之策,若這些存在問題,肯定落實不下去,他必須想出一個招來。

當然,這些都是縣內的事情,如果連這些都擺不平,那他也啥都不用做了。

最關鍵的地方還不在這裡,上下級關係,左右縣鄰的相處都需要進行安排,而最最核心的就是朝廷那一塊。

朝廷只了一個展試,並沒有明文規定試什麼?也就是,朝廷還沒有放權。

展試,白了就是一種改革,改革就需要動一些原有的制度,否則就是一句空話,可如何動,動到什麼程度,就需要雙方鬥智鬥勇了。

你若把一個縣城改成資本主義,肯定是不行的,朝廷也不答應,絲毫不動也無法取得成效,如何選擇適中,就是高峰要考慮的問題。

所有的事情在腦中轉了一圈,高峰把一件事放在了位,那就是安扶人心。

民眾都好辦,大宋朝最大的好處就是民風純樸,多年的封建統治下,人們習慣了逆來順受,只要有口吃的,沒有人願意出來惹事。就是一些有勢力的家族也不會明面上與官府鬥,那是一種找死的做法,沒人去犯這種傻。

一千,道一萬,最需要安扶的還是體制內的人,而當其衝的便是王節。

當天晚間,高峰便請王節來到董家酒樓,同時來的還有兩名班頭和兩名書吏,班頭一個叫任霸,一個黃四;書吏一個叫史遠,一個叫劉陌,四人也是縣城的名吏,掌管著縣城的刑獄、述訟、稅賦和卷宗文書。

縣老爺有請,就算他之前曾是平民,而且受過轄制,幾人也不敢不來,那是會被穿鞋的,況且高峰後來還是展副使,經常出入縣衙,一幫人與他早就熟識。

酒菜上好,幾人恭喜了高峰一番,便敞懷痛飲起來。

高峰要的也是這種效果,他沒想著讓人怕他,卻要防著有人陰他,展露真性情才是他最需要的,就算有話直他也可以接受。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高峰突然冒出了一句:“你們知道為何駟馬大車可以跑出千里,而一條蠅上的螞蚱卻只能在原地蹦達嗎?”

幾人不知高峰何出此言,互視一眼後,史遠答道:“因為駟馬齊心,朝一個方向努力,所以才跑得遠,而螞蚱跳動方向不同,力量均衡之下,誰也跑不了。”

“這話的好。”高峰向他稱了聲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