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偉老實的退了下去,高峰耳根子終於清靜了。

他面向眾人道:“剛才陽兄有句話,估計大家也都是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必須要當官,實際上我想的是,這句話不全對。”

“當官可以造福黎民,可以報效國家,這沒錯,可是朝廷只有那麼幾個官位,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去當官,那麼不當官就不能造福黎民、報效國家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還有數以萬計的百姓,他們沒有人當官,但是一個國家的建設和強大,能離開他們嗎?當然不能。”

“換句話,如果人人都去當官,那誰來種地,誰來搭橋,誰來教書,誰來看病……當然是沒有人。”

“正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來到世間,兩眼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兩眼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可到頭來回憶回憶,我們做了什麼?又給這個世界留下了什麼?答案是,什麼也沒留下,除了一具朽骨。”

“長河漫漫,日月如梭,我想沒有人願意稀裡糊塗過一生。那怎麼辦?或者如何實現在世間瀟灑走一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也是今天我們要面對的事情。”

高峰洋洋灑灑,帶著眾人繞了一大圈,講了一大通道理,直到最後兩句大家才明白,他是要勸人做事呢。

對於高峰的這種法,當然沒有人反對,實際上大多數人也很茫然,他們不知道如何去做。

一些世俗的觀念已深埋到骨子裡,沒有人願意去觸碰,他們寧願生活在幻想裡,也不願走出來面對現實。文人,已成為這個時代的最大累贅。

不過,大家還是在認真的傾聽高峰講述。他的那些道理出了大家的認知,或者出了以往的慣性認知,既有新奇的成份,還有客觀的成份,無論認不認可他的觀,聽聽還是受益的。最主要的是有了楊偉吐血百升的先例,誰也不敢上前觸犯他。

高峰繼續道:“報效國家和造福百姓實則有很多途徑可行,就是名揚青史也很容易,只看你走不走了。”

聽到這裡,趙念終於忍不住打斷道:“高兄之言振聾聵,我等深以為然,我想請問,如何不做官實現此等宏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做事。”高峰十分簡潔地道,“揮所長,盡心做事。”

“可我等所長盡在於此,如何做事?”趙念納悶地問道。

高峰笑笑答道:“非也,趙兄,汝所並非所長,而是知識,知識是文化,所長乃技能,二者不可混淆。”

“嗯?還有區別?”趙念不懂了。

不僅他不懂了,就是其他文士也不懂了。在他們認為,知識就是能力,沒有知識何談一切,高峰卻知識代替不了技能,這讓大家無法理解。

高峰解釋道:“知識是基礎,是做事的必備條件,只是它還代替不了做事,只有掌握了技能才能做事。比如,做官需要識字,但不是所有識字的人都可以做官,為何?因為你還不會為官之道,這個為官之道便是做官的技能。同樣的,也不是所有文人都能寫出經典詩賦,能寫出來的都要具備相應的本領。以此類推,其它行業亦然,也就是,有了知識僅僅是具備了做事的先決條件,至於能不能做事,做不做成事,還得看你做事的技能。”

聽這麼一,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家都還在基礎上徘徊,根本還不具備做事的能力。

“那如何才能具備技能呢?又如何知道哪項技能適合自己?”趙念又問道。

高峰講道:“回答你這兩個問題,只需兩句話、四個字,一是培訓,二是興趣。具備技能需要培訓,也就是,我想幹啥先要學啥。至於幹什麼,還得看你的興趣,有興趣才有動力,沒興趣勉強做來也不會有成績。有道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人在這麼多行業裡總能找到適合自己而又有興趣的工作,那個工作就是你實現人生抱負的一個舞臺。”

高峰轉了一大圈子,總算出了自己的目的,就是讓這幫文人下海找事做。

別看文人在大宋牛,實際上他們的地位相當尷尬,為何?因為文人太多了。

文人都是衝著當官去的,可冗官早已成為朝廷的巨大包袱,因而不可能所有文人都有一席之地。

那些沒盼頭的文人怎麼辦?他們不願意同農工商同流合汙,又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只能如行屍走肉般得過且過。

好的,娶個有家勢的娘子,吃上軟飯,混個人模狗樣。差的,只能靠賣字畫、幫人寫書信為濟。

這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卻沒有人願意打破它,主要是因為文人骨子裡的那份自尊在作祟。

高峰來之前就有預謀。他先用實力把那幫文人的傲氣打擊的一無是處,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那文彩根本拿不上檯面,更不要幻想著實現抱負了,人家高峰如此才華都還在一個縣城窩著,你們那些半瓶水就靠邊站吧。

隨即他就開始動員宣傳,讓這些自信心早已喪失的人重新看到希望,他們不是不行,是沒給他們行的機會,而機會在哪裡,就在高峰隱晦提出的地方。

此時高峰根本不可能提出讓這幫人去工商行業,那會直接把事情搞糟的。

他的法很簡單,具體幹什麼,你們自己去選,總不要等死就行。

高峰這麼一鬧,實際上就把這幫人逼進了工商的死衚衕,而他最樂於的就是看到文人走進這個領域。

工商領域雖然寬大,卻還是大量缺乏人才,特別是這幫有文化的知識分子,簡直是奇缺無比,可是大宋的‘文人’這棵大樹輕易觸碰不得,他也沒有這個膽量敢去碰,最好的辦法只能讓它自己去選擇了。

實際上,一千、道一萬,高峰還是在為自己下一步當縣太爺打基礎,若能在縣城裡提前收攏一批文人,其展大計將毫無阻礙的順利進行,甚至還會大大縮短年限。

因而,高峰最後了一句:“本縣半年後將舉行人才交流會,會上會提供不少職位,諸位若是感興趣或有意向,可以前來報名和諮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