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呼聲,高峰不由得停下了腳。

實際上他並沒有多少憤要洩,這些人雖然可惡,卻沒有讓他吃虧,相反還佔了便宜,這一腳踹不踹無關緊要。

來的是一位老者,身旁還有那位少年,一看就知道他就是這裡的裡正了。

裡正是之前的法,因為沿襲的關係,在個別偏僻的地方也在使用,本地稱裡正,明這個村子比較古老。

既然決定在這裡建倉庫,對於有威望的裡正自然不能得罪,莫大叔代表一行人上前招呼。

“老者你好,我們路過此地,不想這幾位前來滋擾,不得已才傷了他們,勿怪魯莽。”

“傷得好,也讓他們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老者倒沒有袒護,反而憤聲討伐。

高峰一行卻聽出了玄外之音,莫大叔問道:“莫非老者與他們還有關係?”

老者頹廢地答道:“老夫周望,這地上的乃是孽子,驚擾了貴客,老夫給各位陪個不是,只是吾只有此一子,還望好漢們饒他一命。”

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周扒皮敢猖狂,乃是有這麼一個靠山。

莫大叔上前道:“老人家,不是我多嘴,此子做法不當,若任由其胡作非為,早晚會失了性命。”

周望無奈地嘆聲道:“誰不是呢?只是孽子心中有怨,老夫無力化解,才導致此種局面,如今老夫能做的唯有減少傷害了。”

這中間有故事呀!

莫大叔與高峰對視一眼後問道:“莫非他在此行兇還有不得已的緣由?”

“唉!”周望再次嘆聲道:“此事來話長。”

停住話頭,看了看地上躺著的一群人兒,他躬身問道:“不知貴客可否到寒舍一坐,權當歇歇腿腳?”

這老頭想訴訴苦水,高峰不以為意,反正回程還有的是時間,聽聽也耽誤不了多少功夫,不如去其家中一坐。

坐一坐或可從周望那裡取得建倉庫的便利,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向莫大叔頭示意後,高峰又對風默使了個眼色。

莫大叔對周望道:“相請不如偶遇,我們就討饒了。在下乃芒碭山管事,姓莫,起來咱們還算村鄰呢。”

這話不假,兩家相隔十多裡,也就一個多時辰的路程,是村鄰並無不妥。

周望大喜,道:“原來是芒碭山莫先生,失敬,失敬,也多有得罪。”

顯然他是聽過芒碭山之事的。

莫大叔客氣地回道:“都是村鄰,以後可相互走動。”

倆人這邊客套對話,那邊風默卻走到周亮身側,腳尖一踢,只聽“唉喲”一聲,周亮便醒來了。

等他看清形勢,才現自己的處境不妙,驚慌間問道:“你們想幹什麼?”

看到兒子醒來,周望終於放下了心,只是他的神色還是一收,喝道:“孽子,還不快謝過好漢們饒你不死。”

還可不死,周亮一陣狂喜,急忙跪地稱道:“多謝諸位英雄開恩,可定當痛改前非,絕不再做惡。”

信你是鬼。一行人根本沒人答理他,紛紛把頭扭開。

討了個沒趣,周亮也不著惱,他起身招呼那些弟。

吳玠和項充出手還是留有餘地的,周亮的幾名手下雖然飛了出去,卻沒有受多重的傷,之所以趴在地上不起來,實則是怕再捱揍。得到周亮傳喚,幾人都急忙爬了起來。

在周家父子的引領下來到周家,稍一打量高峰便皺起了眉頭。

按周望為裡正,兒子又四處打劫,周家就算不富裕,也應該為殷實之家,可他看到的卻是周家的寒酸模樣。

牆院房舍破爛不堪,家中陳設破舊,這種家庭也就一般老百姓的水平,有時候還不如富庶地區的百姓之家。

這是什麼情況?高峰有些不懂了,難道他們的錢財都被兒子揮霍掉啦?

人數較多,周裡正便拉出幾個條凳來,幾人在院內坐定,每人倒了碗白開水,算是茶飲。

周裡正直言道:“石渠鎮位運河之側,來往客商較多,本是富庶之地,只是近年來受害嚴重,各家飽飯已是不易,更無餘物招待貴客,老兒怠慢了。”

“老人家,這裡所受何害?”莫大叔問道。

最近並無天災大禍,周望卻言受害,實在令人不解。

周望看了一眼眾人道:“諸位皆是英雄人物,老兒若是得不對,還請莫怪。”

莫大叔鼓勵道:“無妨,我們不過是聽聽而已。”

周望猶豫了一下還是道:“我們是成也此河,毀也此河。”

“此話何意?”莫大叔驚問道。

周望嘆聲道:“此河乃南北大交通,每日過往船只不下千艘,因而其地十分重要。然而,為了保證此河暢通,兩岸百姓卻為之付出較多,不僅要保證所屬河域的安全,還要交納不菲的疏河費用,更有甚者還要為一些重要官船出苦力拉縴,如此層層盤剝,鄉民們已無餘力維持生計。”

嗯?高峰感覺到不對,好像不是這種情況呀。

他終於開口問道:“老人家,疏河費用不是朝廷財政支出嗎?再者,拉縴也應該付費的,就算是強徵的也不會很多吧。”

周望臉現悲切,無奈道:“按理應該如此,只是現今官府為了保證河道通順,把壓力全部轉移到沿河百姓身上了。”

“因何如此?”高峰接著問道。

“因為花石綱。”周望絕望地答道。

又是花石綱,連高峰都頭疼起來,這個玩意不光禍害了江南之地,連沿河百姓都禍害不輕,真是一條尋死之路。

周望接著道:“花石綱啟運之日,官府便有文書下來,要保證沿途河道的暢通,由各地派人上河巡防,同時徵收疏河費用,由官府統一清理河淤,而且每當有船隊抵達,當地還要出苦力拉縴,這個當然是免費勞力了。不瞞哥,這一來一回,不光耽誤了地裡的莊稼,還加大了百姓的支出,使得百姓生活日漸困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果然是一群該死的蛀蟲,借花石綱漕運之名義,做貪婪斂財之醜事,禍害的卻是兩岸百姓,如此上行下效,若還激不起民變才是怪事。

高峰無奈搖頭,又問道:“令子之事難道也與此有關?”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