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趙佶覺得此事可怕,就是群臣也覺得可怕。

若僅僅只有一百萬兩還則罷了,關鍵是高峰還有很多生意,若這些生意持續下去,其財富也將源源不斷的累積,那將是個無法估量的數字。

甚至不用辛苦做生意,他只要再賣幾個秘方,就會有幾百萬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對大宋來將是不安的徵兆。

還別,趙佶此人別的事情不敏感,但牽扯到大宋安全方面卻敏感的多。此事不知道還則罷了,知道了就會多想,他先想到的就是國家安全和個人威脅。

“陛下,此事大可不必驚慌。”蔡京出言勸慰道。

我還不驚慌,有人已經冒頭了,再不驚慌就晚啦。不過,蔡京這樣,趙佶還是本能的回了一句:“太師有話直。”

蔡京是誰,趙佶的心思他早就瞧在眼裡,只是他仍然不慌不忙地道:“展副使並沒有全拿這個錢,而是把七成的收益都贈與了朝廷,他留下的一部分也不過是想開間分店。”

“此話當真?”趙佶的嘴合不上了,他掩飾不了那份興奮,幾乎是追問起來。

一百萬交給朝廷七十萬,高峰只留下一開店的本錢,無論這個本錢是不是留的太多,趙佶也無話可了。

他拿了大頭,嘴立馬軟了下去,就是之前的霧霾也一掃而空,此時他只有一個想法,若臣子們都是如此,大宋何愁不強大?而他的很多想法也能實現了。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趙佶焉能不高興?

他這邊打著算盤,那邊蔡京卻在繼續陳述。

“陛下,展副使已把酒方交給了臣下,只等外使離京便可公佈酒方了。相信酒方一出,大宋又會多出一類酒品,而朝廷也能多一份收入,如此為朝廷謀利的行為,怎麼是出賣國家機密和賣國求榮呢?”

蔡京的不溫不火,卻句句切中要害,只聽得宋徽宗趙佶頻頻頭道:“不是出賣國家機密,也不是賣國求榮,而是忠君愛國,高愛卿是個好臣子,該賞。”

趙佶和蔡京都如此了,底下臣子們自無二話,紛紛上前附和,好似之前他們沒有反對似的。

此時唯有倆人面紅耳赤,一個是王黼,一個是李邦彥。他們本以為板上釘釘的事,卻被蔡京幾句話駁得體無完膚,完全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不愧是太師,城府老的很,一個看似必輸的局,卻隱藏著這麼多後招,不服氣不行呀!

不過,他們也很納悶,這一系列手段裡面都有高峰的影子,他又是如何動堂堂一朝太師為他出面的呢?他們可不認為蔡京提拔了高峰,高峰就能遞上話,那一朝太師也太不值錢了。

原意他們是沒想搬倒蔡京的,但也沒想讓他過得舒服。蔡京的權勢太大了,若不藉機掰掉幾個爪牙,其他人很難在朝上有言權。王黼和李邦彥這次跳出來顯然是不謀而合。

只是千算萬算,還是棋差一招,不但沒殺成雞還賒把米,這就有得不償失了,他們可不認為趙佶或蔡京就這樣放過他們。

朝堂上如何紛亂已經不重要了,對高峰來講,他能平安的度過這一關才最重要,而之所以能度過這一關卻又與他的心謹慎不無關系。

與李奇坤和李普商討時,他們就認為此事並不可靠,關鍵是聯絡外使容易被人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賺錢是事,被人陰了才是大事,因而要確保安全只能在朝中找個靠山。

作為對朝中一抹黑的高峰,根本不知道找誰,而且也沒有什麼勢力可找。

想來想去只有一個人了,那就是蔡京。

高峰升任展副使是蔡京的功勞,無論個人成見怎麼樣,這個人情還是賣的,因此不可能把蔡京撇在一邊。

更重要的是蔡京他能聯絡上。張業是蔡京的人,只要到張業那裡討一封書信就能辦到。

見到蔡京就好辦了,把事情向他明,至於如何辦就聽他的吩咐。

請蔡京辦事當然不能全憑一張嘴,高峰已打定主意,賣的錢他只要十萬兩,剩下的全都送給蔡京和朝廷,至於他們怎麼分就不是他所關心的了。

有了這個利誘,蔡京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不但安排了自己的親信當了外使團的接待,還讓其帶領李普行事,其結果不言而喻,事情不但順利進行,而且大大過了預期,究其原因自然全是蔡京的功勞。

只是朝堂上的事情並非高峰想像的那般簡單,若是他瞭解到內幕,一定大大佩服蔡京作為權相的高明。

別看此事只是一樁生意,卻被蔡京利用得體無完膚,如果高峰早知如此,他寧願不要那十萬兩,也不去做那個出頭鳥了。

事情已經顯然。整個收益下來,高峰落了一成,朝廷落了七成,還有兩成落在了蔡京的口袋裡。

千萬不要以為蔡京看中了這二十萬兩才如此賣力,如果那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錢對他來根本不放在眼裡。

蔡京看中的是什麼?自然是朝堂上的權勢,既然手頭有這麼一個機會,他若不透過它做文章,也不配為三起三落的權相了。

蔡京雖然為六賊之,但與其它各賊並不合睦,或者不完全合睦。

先與他對立的便是太子的人,那是以李邦彥為的一幫勢力。

其次便是王黼的崛起。王黼本是他的人,近年來因漸成氣候脫離了他的掌控。

另外的便是一些散臣,他們誰也不投靠,因而誰也不幫襯,其中以童貫、高俅為代表。

至於朱勔、白時中之流則全是他的手下,都是看他的眼色行事的。

有了明確目標就好辦了,蔡京自然會讓人把資訊洩漏給王黼和李邦彥他們,他相信這倆人得到資訊絕對不會安穩。

果然如他所料,王黼和李邦彥跳了出來,也就是之前朝堂上生的一幕。

大家都矇在鼓裡,唯有蔡京心知肚明,而最大的受益者也是他。

當然,趙佶也是受益者,表面上看是最大的,其實不然,錢歸朝廷,可不是裝入他的私人口袋,也就是,他還不能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