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意說難盡,離杯深莫辭。

船的懷抱,本來就應該在大海。不知走了多遠,已經看不到的碼頭,他才轉過頭去,遙望了那一邊,揮了揮手,不知是在和誰告別。

鄭和。

永樂年間最有名的宦官,之一。

人高馬大,智勇雙全,正是年好時光,卻歷經數戰,是因為家族與明朝的戰爭,成為俘虜的他,不幸被淨身入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保劍鋒從磨礪出,深得成祖賞識與信賴。

第一次出海遠行。

等待他的是未知,或許還有戰爭。

大船旁邊,隨行的小船,是年老婦人,還有兩名穩婆。鄭和也不曾苛待她們,確切的說,除了住行,衣食比在陸地還要好上很多。

第一站,閩南,虎門。

休息調整了一翻,再次揚帆,。

各船指揮有條不紊的執行著座船的命令,船隊浩浩蕩蕩的行駛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上,只是各船若有若無的都和寶船保持著一些距離。

寶船上,穿著飛魚服,手持繡春刀的錦衣衛一臉肅穆的站在飄揚的龍旗下面,船艙裡鄭和換下威嚴的官服,換上整潔的便裝,坐在桌案邊認真的處理文案,誰能想到這個一身儒雅的中年人會是在戰場上經歷刀光劍影,功勳赫赫的將軍!也正是因為這樣,各衛船指揮才能被鄭和如指臂使的指揮!

不然,這些朱棣精挑細選的精英武將,怎麼會服服帖帖的聽話,雖然這其中有朱棣的告誡,但身為閹人的鄭和,之所以能讓人信服,都是自己一刀一槍的拼出來的!應天府,皇宮,朱棣合上錦衣衛的密奏,“姚廣孝的弟子…”

大明也是奇人輩出。

劉備得了臥龍又遇龐統,最後還是沒能得江山。今洪武有劉伯溫,成祖有姚廣孝。許多人暗自心中比較兩人誰才是明朝第一謀士?

但成祖推倒建文帝坐穩了大明江山,這謀士姚廣孝,可就不是等閒之輩了。

他倒也是個奇人,雖是僧人,卻心在君王,跳不出三界外,倒是儒釋道貫通。

“姚廣孝的弟子難怪如此不凡,此人尚可信。”

嗜殺成性的成祖朱棣,對這心中的第一謀士,還是很是尊重的。

再說海上的船隊,也有不少陸軍,水土不服。

“鄭將軍,王將軍病情已日益加重”

“前方應該到爪哇塗國了,遇最近港口靠岸停泊。”

武人不多話,做事雷厲風行。

爪哇塗國的海岸上,浩浩蕩蕩的船隊慢慢靠近,就好像要將這海洋上的小小島嶼碾碎一樣!戰戰兢兢的國王和臣民零散的在海灘上跪迎天朝上國的船隊,鄭和下船宣讀成祖的敕封詔書,頒發金印金冊,使其歸於教化!面對天朝的威嚴,精幹的將士,國王識趣的接受了冊封,並且表示將向船隊提供一應生活所需以及呈上給皇帝的供品,另外表示將盡力救治病重的王將軍。鄭和好言安撫國王之後,留下一部官兵以一百戶率領護衛王將軍,另外留下錦衣衛一部以及願意留下交易的商人和冒險的探險者。船隊,再一次駛入茫茫大洋,身後是深入爪哇塗國國民內心的對大明的讚歎與敬畏!

鄭和一幹船隊已經離去許久,爪哇土國的的公主還在暗自神傷,這段短暫的戀情就這樣無疾而終。

副使王景弘就留下了當地一個山洞養傷,正和給他留下了些許人馬。

爪哇土國內亂,西王勝利以後,殺了鄭和一百餘人,鄭和大敗西王軍隊,又懾於大明,接受冊封,恢復貿易,鄭和也是立功一件。朱棣接到密報,對此甚為滿意。

臨近的三佛齊王國,自唐宋以來,與中原大國歷來交好,一直到了大明,中原朝代更迭幾番,三佛齊國的國王也換了不少,兩地友好建交貿易卻一直未斷。洪武皇帝時期,還有數次進貢,今鄭和做為正使出訪,三佛齊國也是必經之地。

一直到至今,印尼的爪哇三寶壟都有鄭和的廟宇供奉,裡面有鄭和和他的夫人,不知夫人是後人的幻想還是當時的爪哇公主。

那劉家港岸邊的女子,時常的站在海邊,等著那遠方的船隊歸來……

明朝的故事結束了,又來了一個坊間野史,也不知道是什麼什麼寓意,反正就是讓人心中產生了一種印象。

故事是這樣的:

聆音者,身長七尺,躬耕於隴畝,然有鴻鵠之志。

戰亂年,江南古鎮,群雄並起,一時間,硝煙彌漫,烽煙四起。

民不聊生,大廈將傾,神州各地,揭竿起義者,數不勝數。尤以兩方勢力最為強盛,名聲在外。

是時,有一坊間串話:

南有神君,北有仙翁,

入其一派,吃喝不愁。

神君仙翁,民心所向,

匡扶正義,替天行道。

千羽者何人?

少年時期,師從鬼谷派,以謀略著稱。

傳聞此人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文採斐然,辭藻華麗,縱使滿空星斗難掩其光,雖是文人卻不失銳氣,視野開闊,胸中有溝壑。

中原以北,仙翁千羽素有名。

眾人皆以為仙翁已半百,不知千羽是剛及而立之年。

隱士居茅廬,一篇討伐當朝權貴檄文,一夜聲名天下知。

文不加點,驚醒當朝主,君王空有治國心,卻無迴天力。

面對群雄爭霸,兵支皇城,當朝君王最後於後花園一棵樹上自縊了去。

自此,亂世梟雄,群龍四起的混亂時代拉開帷幕。

歷史更迭,世道艱難。

一山不容二虎,古來有之,歷朝歷代,往事歷歷在目。

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王朝已傾,群雄逐鹿,內亂紛紛。

地盤割據,佔山為王者甚多,一時間一場血雨腥風,一觸即發。

王朝如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彼時需一人,一統江山,平民憤,安民心,順 yi。

期間以仙翁千羽實力最為強盛,投筆從戎十年,民心所向,一呼百應。

帝歷三十五年,聆音不忿於躬耕隴畝,久聞千羽勝名,隨攜一鄉壯丁,投奔千羽麾下,千羽一方,名聲在外,實力大增。

平定各地勢力後,江山一分為二,南派神君,北派仙翁,割河相據,從此天下只此二君。

山雨欲來,正在醞釀,等待著的是一場更大的血雨腥風。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同月有圓缺,歷朝更迭,亙古不變。

江山更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換舊人;歷史即是如此。

千羽聆音江邊結盟,歃血為誓,共進退對抗外敵,贏得短暫的勝利之後,各居一方,江南聆音,江北千羽,以長江為界,互不進犯。

時有西里涼兵馬,兇勇悍戰,北有胡人,善於騎射,南方蠻夷之地更是地勢險要。

中原各方勢力稍有穩定,此時擴張,絕非最佳時機,江南江北雙方均在整頓兵馬,休養生息,伺機而動。

山雨欲來,或躍在淵,或飛在天。

但此時,潛龍,勿用。

人間正道,滄海桑田。

群雄並起,虎視眈眈。

江南土地,幅員遼闊,此時正值初夏時分,聆音修整兵馬,探子來報,東有倭寇進犯,遂起兵抵禦外辱。

大敵當前,戰鬥正酣,探子又報,後有北方胡人進犯;探子再報,西涼兵馬進犯。

聆音嗚呼哀哉,我命休矣,腹背受敵,苦果難捱,遂破釜沉舟,一決生死。

未果,據地已被破,三面受敵,四面楚歌。至此時,寡不敵眾。

胡人聯合西涼,越過江北防線,夜渡長江,突襲聆音城下。

本以為千羽居江北,江南安枕無憂,只需休養生息,防範蠻夷,如此卻是措手不及。

看來聆音的確非天下之主命。

就在他腹背受敵,四面楚歌之時,那江上飛渡船隻,遙遠可見“千”字大旗。

有盟友前來,將士士氣再起,一鼓作氣兩軍夾擊外地,敵軍潰散。

千羽前來援救也不無道理。

所謂臥榻之側 ,豈容他人鼾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今日西涼與胡馬佔了江南,明日就是我江北覆滅之日了吧?

所謂兄弟一心,天下平分,暫時友好盟約就這般維持了許久。

至於一山不容二虎,誰吞併了誰,或是一坐江山二人平分秋色,那就是後事了。

許多年以後,聆音仍是躬耕壟畝、悠然自得。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何曾見半分高堂遠志?

倒是羽國,擴土開疆,千羽稱王。

時光的流逝就像是一個漏斗一樣,不管千羽用什麼方式去忘記,往事卻都會在心裡閃現不曾離去。

這樣的故事一個接著一個,生生不息,千羽已經記不清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反正就是這樣的在腦海裡倒騰。

或是好幾世了吧,千羽這樣想著。

一旁的露葭一直看著千羽,明白了千羽的心裡事,原來一切的一起的都是這樣的,總是有著寓意,這樣的寓意就是發生的事情不能忘。

不管前世今生,都不能忘,因為它可能是未來的一個事情的真相。

或者也會帶來一種結果,這樣的結果讓彼此懂得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這就是成長,這就是聯絡,這就是人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