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藩的歸來像是一盆蜂蜜,澆到了孫復的頭上,興奮的他幾宿沒有睡著,沒有人會比他更為林寶藩的倖存喜悅了,就算是林家的親舊也不見得有孫復這麼高興。

海軍急劇壯大,可是孫復卻發現自己的忠心者在海軍中的比例有所下降,甚至比當初薩鎮冰率隊歸來時都要低。這個比例的降低並不是說閩系或者粵系的壯大導致的失控,而是艦長級的軍官裡對孫復死忠的人太少了,最重要的是嫡系海軍將領缺乏一個領頭者,蘇順的職位太低,威望也不夠,根本擔不起這個責任。

只有林寶藩、林繼祥這兩個昔日月兔級巡洋艦的艦長才夠資格,像二林這樣的人才是自家的根底,而薩鎮冰就算是再忠誠,到底是隔了一層,孫復對他永遠不能徹底放心。

"你是說你們漂到了臺灣,被一家漁民救了,然後又遇上了日本警察,那個日本警察被漁民殺死了,你們就被迫上山了?"聽完林寶藩的講述,孫復也漸漸對林寶藩這段時間的經歷有了條理。

"是的少帥,那個漢子叫藍疆,他有一個獨子叫藍濤,正是他們父子救我和季良幾人,如果不是他們,我們不是渴死在海上,就是被日本人殺了。"

點了點頭,孫復明白藍疆父子對林寶藩的恩情,如果不是他們的捨命相護,林寶藩和陳世英等人要是落到了日本人手裡,怕是連死都不能做主了。

"你們現在再山裡抗戰,情況怎麼樣了?"

"很不好。"林寶藩痛苦的說道"原本有一百多人,後來在那些日本警察和軍隊的絞殺下,只剩下三十來個精壯的漢子,老弱不是被抓就是病死了,現在我們和一些土著部落聯合,依然被日本人壓制了下來,我這次逃出來,也是為了求救兵的。"

安慰性的拍了拍林寶藩的肩膀,孫復打心眼裡佩服這個小夥子,竟然敢橫遊臺灣海峽,這要不是逼急了,誰也不敢做這九死一生的事情。

"先休息兩天,我已經開始準備戰爭了,季良和藍疆等人不會等太久的。"

狠狠的點了點頭,林寶藩極力憋著自己眼裡的淚水,可是怎麼都無法忍住,淚珠還是低落了下來。

嘆了口氣,孫復也沒有再安慰,畢竟開戰時間大事,自己也沒有太多的時間準備了,要不然臺灣那邊是扛不住的。

緊急召集令傳遍了六省三軍,數十位軍界高官集聚茂名,一時間將星閃爍,亮瞎了不少人的眼睛,也啟用了許多青年的熱血,讓徵兵處突然火爆了起來。

南洋巡閱使官衙正在重建,孫復只能在家裡的大會議室裡召開了戰前會議。

"唰"一走進會議室,十數名將官和重要的高階軍官,全體起立,等待著孫復入席。

這裡面的將官包括了四總部五大兵種司令部的所有長官,以及南洋艦隊和陸軍各師的長官,可以說聚集了南洋巡閱使屬下的所有高階軍官,是建軍以來,人數最多的一次大型會議。

和以前相比,現在的四總部總長級人物,和五大司令部的司令級軍官,都已經掛了將軍銜,而且除了空軍司令朱兆槐和安全總長陳則默僅僅是少將,其他的已經全部成了中將。為了體現對空軍的重視,朱兆槐的少將是掛著中將銜的,他也是軍中唯一的特例。

"都坐吧!"揮手讓眾將官入座,孫復也步入了主位,相比於以前,現在的軍事會議無意要正規了許多,也嚴肅了許多。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林寶藩上校安然歸來,並且報告了一個好消息,海軍吳應科大校和陳世英上校以及其他四名官兵都還活著,他們就在臺灣和臺灣人民一起反抗日本人的殖民統治,林寶藩歸來就是來求援的。"

孫復話音一落,眾將官臉上就掛滿了笑容,尤其是薩鎮冰和程璧光這兩位海軍將軍,更是興奮的難以自制。

"攻臺事宜我們已經準備了快半年了,現在萬事俱備,東風也到,該是動手的時候了!"自從東海海戰之後,西南就有機會從日本人身上咬下一塊肉,可是孫復卻從沒有這麼做過,一直等待的就是復臺的機會,現在機會來了,自然不會再放過了。

"啪啪..."一陣激烈的掌聲表達了眾將官的激動和興奮,復臺不僅是軍人的榮譽,還是穩妥妥的戰功,一戰下來,少說也會有百兒八十人升官晉級。這次戰爭對陸軍十個師的師長誘惑力最大,他們都是大校師長,只差一點就能當將軍了,沒誰會喜歡一個雙槓四星的大校,那個純金星的少將都比他有誘惑力。

"攻臺是必然,但是我們也要做好遇到意外的準備,尤其是會不會有外國人插手,這必須有完全的計劃,絕不能有絲毫的大意。"警告了一下激動地軍官們,給他們的興奮降了降溫,孫復才說道"現在先讓蔣總長講一下現在的軍備情況。"

打仗自然要瞭解自己的實力,這比打仗本身更重要。

"諸位,自從少帥響應武昌起義以來,我軍相繼光復了粵桂黔滇湘閩六省,發展到今天,已經擁兵十五萬,威懾南洋。"

回憶起這些成就,蔣百里頗有感慨,當初誰能想到一個窩在茂名不敢露頭的小勢力,今天會發展成全國僅次於中央政府的第二大勢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陸軍十個師是絕對的主力,全部裝備了最大口徑155毫米的榴彈炮,和數百挺的輕重機槍,戰力最為雄厚;其次是海軍陸戰隊的兩個旅,第一旅是山地旅,旅長德魯,善於複雜地形作戰,第二旅是新編旅,旅長雲暉,抽調的是全軍最精銳的兵士,善於登陸作戰。加上六個獨立騎兵團、南洋海軍所部,正規軍十五萬,這是我南洋巡閱使帳下最精銳的兵士。"

蔣百里說的這些,幾乎每個南洋人都知道,根本沒有意義,不過所有人都沒有厭倦,聽著這般的成就,他們心裡就很舒服,而且有種虎視天下的自信。當然了,他們聚精會神的重點,還是聽接下來的彙報,那才是他們真正想知道了。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我們南洋巡閱使屬下的六省都是實行的正兵、警備兵和民兵相結合的軍事制度,正兵十五萬我已經說過了。各省的警備兵按照省面積、人口的大小多寡,擁有數量不等的部隊。按照警備司令部下轄部隊的標準,每個省最少有十二個營以上的警備部隊,現在據統計,六省擁有一百一十營的警備兵,每營約六百人,也就是說一年中我們已經編練出了六萬六千人的警備部隊,這是南洋巡閱使治下的第二大主力。"

喝了口水,蔣百里等眾將官的情緒漸漸平復下來,才接著說道"民兵是最後的防線,也是規模最龐大的一群,說實話,到現在我也不敢確定到底有多少民兵,因為他們每時每刻都在增長。"

"以邊疆線上的十三個州府計,每府都有三十個連左右的民兵,當然了,內地的民兵數量相對要少一些,但是最少的都均府也有十二個民兵連,據目前的數量統計,南洋巡閱使屬下已經在冊的民兵連有一千二百七十三個,總兵力達二十三萬人。"

"..."一時間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早知道民兵發展的很快,可是沒想到竟然已經超過了正規軍的數量,而且這麼驚人。

和正兵、警備兵不同,民兵是沒有軍餉的,他們主要是平時耕作,到了閒時練兵,民兵連的軍官大部分都是舊軍淘汰軍官士兵,還有一些是退役的正兵,所以民兵連的水平也不盡相同,有的戰力強些,有的則虛弱不堪。不過有一點可以保證的就是每個連都必須有成年男子充任,不允許有超齡和低齡人出現。

蔣百里介紹完軍隊的規模,不過是為了鼓舞士氣,畢竟攻臺戰役必然會很艱難,如果沒有一定數量的後備軍,誰也不敢保證這場戰爭會不會中途夭折,甚至是慘敗收場。

"朱司令也給大家介紹一下空軍的情況!"孫復有意提高朱兆槐的地位,在蔣百里坐下之後,點了朱兆槐的名。

相比於那些軍力龐大的陸海軍,空軍的力量實在是寒酸,至今都沒有超過萬人,在各部中是力量最不起眼的一個,甚至連剛剛組建不久的海軍陸戰隊都比他一個兵種要龐大的多。

"空軍和陸軍不同,它的人數是最少的,但是我們也是最精銳的。"當了這麼久的空軍司令,朱兆槐對空軍的感情一點都不輸於薩鎮冰對海軍的感情。

聽了朱兆槐的話,所有人都贊同的點了點頭,蔡鍔則是腹謗不已。空軍的兵員最早都是從他的陸軍中抽調的,挑選的時候,要求每一個都必須是讀過書的人,結果相當數量的小學畢業生都被朱兆槐抽走了,這件事一直被蔡鍔惦記著。

"空軍現在主要有六個大隊,其中表演大隊不負責戰鬥,第一、二大隊是偵察大隊,第三大隊是攻擊大隊,而第四、五大隊是對地轟炸大隊。"沒幾句話,朱兆槐就講完了,向孫復敬了個禮,就自顧自的坐下了。

一片目瞪口呆的將官心中一陣暗艹,雖然他們早知道朱兆槐不愛說話,可是沒想到他竟然這麼乾脆,兩句話一撩,自己就不管了。

孫復也詫異的看了一眼朱兆槐,擔心他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什麼的,平時少語也就算了,可是到了軍事會議上,他也這麼乾脆,這樣太寡言了吧!

海軍的事情在六省是傳的最熱的,在座的眾人,根本不用多說,他們就清楚到底有多少東西,他們甚至能夠叫得出每一艘軍艦的名字,喊出每一艘艦船的編號。

...

終於輪到陸榮廷了,眾將官再次精神高度集中了起來,對他們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後備力量。後備力量除了兵員以外,還有武器的供給和庫存,這關係到戰爭的持久度和自身的能夠達到的火力密度。

"南洋巡閱使屬下有三家兵工廠,一座在大理兵工廠,是由前雲南機器局遷移過去擴建的,目前主要生產槍支彈藥和小炮;另一座是廣州兵工廠,由福州機器局和船政局的武器製造部分聯合原廣州兵工廠合併而成,主要生產槍支和山野炮,以及彈藥;最後的則是高州兵工廠。"有心人聽懂了陸榮廷的介紹,這三座兵工廠最重要的無意是高州兵工廠,它肯定有著某種不便透露的秘密,才讓陸榮廷沒有在這裡細說。

"三座兵工廠能夠每月能夠生產子彈八百萬發,各式炮彈十萬發。由於數月以來,我們都沒有經歷過大戰,彈藥消耗不多,現在的庫存還是很豐富的。"陸榮廷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毛瑟步槍庫存十二萬支,馬克沁重機槍庫存八百挺,輕機槍一萬挺,山野炮庫存三百多門,槍彈五億粒..."

槍支的庫存不多,不過在座的軍官也都能理解,畢竟有那麼多民兵連和警備營,武器的庫存肯定不會很充盈,不過聽到五億粒彈藥的時候,軍官們還是有些底氣了。只要攻臺不陷入拉鋸戰,那五億粒槍彈也差不多夠用了。

...

"這次攻臺,陸軍是主力,海軍則負責掩護,還有擔任封鎖臺灣島的使命..."

一通安排,孫復就準備宣佈散會,對於這次的會議來說,目的不是為了制定戰略戰術,純粹是為了個將官們鼓氣的,這麼大的戰事是南洋巡閱使設立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孫復人生中第一次大戰,無論是從軍心的角度,還是為了自己那被迫推遲的婚禮,這場戰爭必須勝利。

戰略的制定由參謀部負責,孫復自然不會在這裡討論,到時候只要有參謀總部制定出作戰計劃,然後讓各部執行就是了。

等到散會之後,孫復刻意留下了薩鎮冰、程壁光和朱兆槐,把他們帶到了自己的小辦公室裡了。

"朱司令給兩位介紹一下現在空軍裝備的飛機吧!"孫復的話讓薩鎮冰和程壁光都是一愣,心裡猜測大約是準備給戰列艦裝備偵查飛機了。

朱兆槐提前已經知道些訊息了,他明白孫復關注的重點在哪裡,自然不會什麼都說出來。

"空軍裝備的有偵察機兩種,戰鬥機一種,轟炸機兩種,最早的一批飛機已經全部移交到了表演大隊,現在裝備的都是最新式的飛機。"

"偵察機的主要提升的是航速和靈活性,戰鬥機增加了攻擊能力。轟炸機有兩種,一種是早些時候的轟炸機,當時由於發動機設計的有些問題,無法攜帶太重的物體,所以只裝備了十公斤和二十公斤級的兩種炸彈;現在的主力轟炸機使用的是浮山嶺出來的發動機,能夠達到一百六十馬力,裝備有兩臺發動機的'小龍';轟炸機,能夠攜帶兩枚一百公斤級的炸彈,或者五枚五十公斤級的炸彈,對地攻擊能力很強。能夠摧毀防護較弱的炮臺,而且能夠攻擊炮兵陣地,以及其他重火力點。"

程壁光對朱兆槐的介紹沒什麼感覺,他只關心什麼時候會有飛機上艦,讓戰列艦也有足夠大的視野。

倒是薩鎮冰,腦子裡全是海軍的事情,一聽到朱兆槐的介紹,就有種奇妙的感覺,好像這種武器應該是海軍的一樣。自嘲的笑了笑,薩鎮冰有些怪自己太貪心了,什麼都想著往海軍拉。

"兩位對空軍有什麼感覺?"孫復有些期待的看著兩人,希望他們能夠提出有建設性的一件,哪怕不完善,甚至是愚蠢的也行。

很遺憾,兩個人都是要面子的人,沒有足夠成熟的思想,他們是不會開口的,尤其是不明白孫復的意思的時候。

失望的嘆了口氣,孫復也明白了,指望老一輩的海軍發展新事物,希望不大,他們的思想已經僵硬了,對戰列艦戰術很精通,但是卻缺乏足夠的創新精神。

"我準備把飛機裝到船上去,兩位怎麼看?"

程璧光微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能夠在戰列艦上裝備一艘能夠在水上起降的飛機,那戰列艦的安全範圍肯定會擴大很多的,這事我極力贊成。"

獨臂扶額,薩鎮冰總感覺有些東西在腦子裡晃過,卻怎麼也找不到蹤跡,最後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的贊同。

雖然已經失望過來,可是見自己都提醒到了這個份上,兩人還是沒有想到另一種戰術,孫復還是忍不住再次嘆了口氣。不過程璧光能夠提到水上飛機,也不算是全部僵化,這兩個大將還是能用的。

"我讓馬尾造船廠改造了一艘萬噸貨輪,上面全部鋪上了木板,可以容納三十多架轟炸機。以後會有一款內部能夠裝有機庫的輪船,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給飛機提供一個起降平臺,和後勤基地。"

"這艘裝備飛機的輪船,就叫飛機母艦吧!第一任艦長就讓林寶藩來做,你們沒意見吧?"

開玩笑,薩鎮冰正在發愁怎麼安排林寶藩,孫復都給他準備好了位子了,怎麼可能反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