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泰是光緒十六年生人,今年也不過三十二歲,名頭卻壓蓋廣東才俊,名揚珠江兩岸,在羊城可謂呼風喚雨,聲名赫赫。

作為立憲派出身的他,和那些士紳商宦一樣,期盼著參政議政。遺憾的是他們期望中的滿清政府先是利於預備立憲,拖延立憲時間,接著又是把皇親宗室塞進所謂的內閣中,導致十三位內閣成員中漢族成員只有四人。腐朽頑固的滿清貴胄們依然把持權政,像防賊一樣防著漢人,這一切包括壯志酬酬的楊永泰在內的所有立憲派人士失望透頂,也使得立憲派們在革命浪潮到來之際,反應微弱。

能夠以三十不到的年齡成為廣東諮議局的議員,楊永泰也算是官運不錯,可以稱得上前途遠大。可是進取心極強的楊永泰偏偏碰上了權勢頗重的兩廣總督張鳴歧,在廣東諮議局只能透過報紙揮灑激情,利用文詞書寫熱血。

早在武昌起義爆發之時,敏感智高的楊永泰就感到世道要變了。不過出身封建正統教育的他,也有著心底的不安,害怕改變,甚至內心深處還隱藏著對明主聖君的欺盼。對於熊熊燃燒的革命火炬造成的皇朝傾危,隱隱有些不捨,當然他也是對於那群新軍基層官兵掀起的革命信心不足,直到孫家軍兵臨廣州之時,才猝然發現,一切變得太快了。

偌大一個帝國,先是無力鎮壓四川的亂民,又是在武昌被一群起義民軍拖住了腳步,現在作為南方要地的廣州都丟了。而且,佔領廣州的竟然還是自己的老家軍隊,詫異不已的楊永泰愣是在家裡閉門數日,直到孫復抵達廣州,才猛然察覺時代的車輪已然開始了轉動。

智慧高卓的人,總是不甘心輕易的入世,一來是不願立於危牆之下,畢竟誰也不知道能夠笑道最好的是那一個;二來是想要找尋自己心中的主公,最主要的是有一個能夠給自己施展舞臺的勢力。楊永泰自是也不意外,能夠從高州這樣的地方走出去,名聞一時,楊永泰自然不認為自己比其他人差,可是孫復的突然崛起,讓他有些詫異之餘,還有幾分期待。

這不,在廣州被孫復拉進了國社黨,還成了黨內秘書處的秘書長,更是被孫復帶著身邊,日夜關懷備至。遇有事務,無論大小,皆詢問他的意見,可謂恩遇極佳,這一切都讓楊永泰心底頓時升起了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悟。

青年離家以後,楊永泰就鮮少回來,尤其是這幾年,這次隨孫復重歸高州,突然發現家鄉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說那些大小工廠,單是那縱橫交錯的平坦道路就足以讓人咂舌。沒有修過官道,不知道修官道的成本,尤其是像高州這樣的厚達數寸的洋灰道路,楊永泰雖然沒有什麼執政經驗,卻也知道洋灰路的本錢,說是寸土寸金許是誇張,但是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用銅錢偶就的路面。

仰望著眼前的潔白建築,楊永泰甚至無法相信它竟然只是一座小學堂,而且是數十所同等規模學堂中的一座。

這座不過三層高的建築,裝飾並不華麗,相反還很是簡潔。學堂內除了偶爾傳來的朗朗讀書聲,茂密的綠蔭裡傳出知了的鳴啼,在這炎暑未退之際,竟然能夠讓人不自覺的靜下心來。

讀書是神聖的,尤其是在這個華夏衰弱,夷狄猖獗的時代,更讓人渴望。楊永泰不知道孫家又多少資產,卻是感受到了孫家對教育的支援,能夠從高州走出去,楊永泰最是明白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先生,可找到你了。"急喘了兩口氣,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急切的說"少帥有事相請,現在五位將軍和陳督察、方小姐都已經到了,就等您了。"

楊永泰聞言眉頭一挑,心裡有些奇怪。五位將軍是目前軍中職位最高的人了,其中張德瑞是掛職武警部隊司令的少將,蔣、蔡、張三位是外來軍官,卻是軍中軍銜最高的三人,除了那個和孫復情同兄弟的朱晟,幾乎沒有人能夠和他們齊肩,這儼然成了軍中的奇怪現象,外來的軍官比本土的職位高,卻沒有實際領兵權。

按說,這五位將軍分為三部分的軍官,分別負責軍校、軍隊和武警部隊,鮮少呆在一起,就算是碰到了一起,也應該是軍事才對,可是偏偏還有警隊的督察和情報系統的方小姐。雖然楊永泰加入孫家勢力的時間最短,卻也知道那個陳姓督察是警察的剋星,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各地警察局的直接領導,不過他壓根就和軍隊牽扯不上丁點的關係。那位方小姐,楊永泰也是知道的,她以女子之身掌控孫家手下的情報隊,雖然沒有什麼正經的職位稱呼,但是地位卻極為特別,在和朱、蔡等人的交談中,楊永泰隱隱察覺到,這位方小姐似乎和孫復有著某種曖昧關系。

這幾位儼然是目前高州內部地位最高的幾人了,能夠牽扯到這麼多人,怕是真的要有大事發生了。

年輕人一身的軍裝,雖然沒有帶槍,但是筆直的身姿,讓楊永泰一眼就看出來此人是軍中人士,倒也沒有懷疑是有人虛言恫嚇。

"可是出了什麼事情,這麼急迫?"在年輕軍人的帶領下,楊永泰坐上馬車,突然問道。

揮去腦門的汗水,年輕軍人搖了搖頭,"我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不過方小姐來了後不久,少帥就下令召集了先生和幾位將軍,還有陳督察。"

輕頷了頷首,楊永泰細思了起來,看情況,應該是那位方小姐帶來了什麼讓少帥不高興的訊息。

馬車在一陣噠噠噠聲中,直奔孫家大院,往日的孫家莊現在已經成了一座小的城鎮,單是周圍的駐軍就有近千人,孫家大院也成了一處軍事要地,檢查幾位嚴苛,不過馬車似乎得到了某種允許,沒有絲毫的停頓,直奔了孫家大院。

沒有理會暑氣惹來的躁動和汗水,在年輕軍人的帶領下,楊永泰直奔了白樓。

會議室內沒有楊永泰想象中的遭亂,顯得幾位安靜,似乎專意等待某人似的。

隨手推開室門,只發出了吱的一聲,卻是把十幾只眼睛都吸引了過去,楊永泰稍顯消瘦的身姿還在保持著推門的動作,似乎受不了眾人的注視,臉色有些窘迫。

"暢卿來了,先坐吧!"孫復的臉色似乎不太好,不過還是第一時間解除了楊永泰的窘迫境況。

感激的忘了孫復一眼,楊永泰也有些後悔剛剛那麼隨意的推門了。輕手把門關上,楊永泰朝著孫復左手邊的最尾部走去,右邊的四人都是正經的少將,只有性質最為特殊的武警少將張德瑞坐在孫復的左手邊上。

"各部的補給既然已經到位,也該讓陳貴動一下了,還有欽廉兩地和雷州半島也該是接手的時候了。不過雲南獨立的事情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以後的部署,雖然現在他們只是控制了昆明的局勢,可是我們中間還擱著廣西,恐怕我們控制住廣西的時候,雲南大局已定了。"有些不甘心的孫復,期待著答覆。

楊永泰剛剛到來並不清楚事情的緣由,不過看完桌面上的檔案,算是明白了情況的緣由。原來是孫復孫少帥的大西南計劃因為雲南獨立碰到了坎,按照現在的情況,等到兩廣安定以後,怕是雲南也穩定了,孫家就再也沒有插手雲南的藉口了,除非甘冒天下之大不為,向雲南動武。

現在雲南在革命黨的煽動下,雲南軍隊先後在騰越和昆明掀起了起義的高潮,此時騰越義軍打的是風風火火,而昆明又已經落入義軍的手裡,這一切對於孫復的大西南計劃來說卻是影響極大,而且看得出孫復對現在的革命前景期望不大,或者說欲圖從中牟利,西南是他的根基所在,可是沒有雲南的西南根本就稱不上西南。

根據楊永泰對孫家軍隊的瞭解,廣西根本就無法阻擋它的步伐,可是就算是廣西再菜包,也能拖住孫家軍隊半個月的時間,足以讓雲南大局安定了。

對於蔣百里、蔡鍔等人來說,擊敗廣西軍隊毫不費力,可是道路的崎嶇和難行,註定了平定廣西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這也是他們不開口的原因。

"少帥,如果廣西不再是我們的阻礙,大西南就都不是問題了?"楊永泰放下手中的檔案突然起身,望著孫復問道。

清亮的聲音瞬間就驅散了房間裡的寂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孫復也是眼鏡一亮,"暢卿可是有什麼辦法讓廣西快速歸附?"

猶豫了一下,楊永泰搖了搖頭,無奈的說"我沒有辦法讓廣西快速歸附,不過卻可以說服一個人,讓我們插手雲南事務。"

孫復眼睛一轉,立即就抓住了重點,驚喜的說"可是陸榮廷?"

眾人聞言也是一片恍然,不過旋即又都皺起了眉頭,陸榮廷可不是什麼小角色,想要他歸附,怕是要費一番功夫。

"沒錯,正是陸榮廷"楊永泰搖著手裡的檔案說"根據情報,廣西巡撫沈秉堃是廣西的軍政主官,不過手下卻還有兩人手握軍權,可以與之媲美。其中一個就是廣西提督陸榮廷,陸榮廷手握廣西數十營舊軍,雄踞南寧,與沈秉堃分庭抗禮。而另一位廣西的布政使王芝祥靠著桂林舊軍,在廣西地位也不遜於沈秉堃。這兩人中,陸榮廷可以說是廣西地方的實力派,影響最大,也是和沈秉堃最是不合,只要我們能夠說服陸榮廷歸附,就足夠了。"

"嗯"贊同的點了點頭,孫復望著眾人詢問道"誰可以去說服陸榮廷?"

面對孫復的問詢,無論是蔡、蔣,還是朱、張都無法回答,他們都是軍人,要是打仗自是毫不相讓,可是說客就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疇。倒是陳則默有著這方面的能力,不過許是做了太多的狠辣事,陳則默有些沉默了,沒有發言。

眾人的反應讓孫復有些失望,不過也明白他們不是不願,而是沒有把握罷了。

"我去"深吸了一口氣,楊永泰沉聲說。

ps:隔了太久,一遍構思,一遍還要回顧一下,太費功夫了。今天只能還是單章了,慚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