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897年8月,世界因為遠東上演的一場三國演義而變得撲朔迷離起來。這一場日俄戰爭,本來就是一場主子放狗咬人的好戲碼。小小日本,資源匱乏,不過彈丸之地,又贏了一場幾乎沒什麼收益的甲午,全靠著英國人源源不斷的輸血,無數的低息無息貸款,加之暗地裡倫敦暗地裡收購日本的債券,這個小小島國,這才在三年間重新煥發出活力,並且敢於朝老大的帝國俄羅斯發起戰爭。

英國人到底援助了多少,恐怕也只有英國人自己與援助物件日本人知道了。可是毫無疑問的是,聽話的日本人將大筆的資金轉化成了戰艦、大炮,轉化成了幾十萬的陸軍,這樣瘋狂窮兵黷武,完全不顧國內經濟體系的極端勁頭,可以說是完全貫徹了英國人的意圖。

英國人這樣作為,等於是暗地裡消化了日本人甲午,乃至於二十年畸形發展的苦果。英國人也沒辦法,作為這個時代的世界霸主,英國人的殖民地遍佈全球。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比之所有國家海軍的總和還要多。明面上看日不落帝國風采一如往昔,可所有的戰略家不難看出,英國人已經無力為繼!

這麼老多的艦隊,平攤在廣袤的佔領地,頓時就顯得薄弱了許多。一旦某地發生爭端,必然導致英國從各地抽調大軍參與平叛。可在這個關頭,還得顧及歐洲本土的安全,還要防範帝國明珠印度的穩定,一層層顧慮因素剝離下去,真正能抽調的兵力又能有多少?

刻下正是如此光景,布爾人在南非風生水起,德意志在歐洲頻頻叫囂,老大的帝國一腦門子官司。幾番派遣大軍,卻彷彿陷入了泥潭。英國人在感嘆,流年不利,大英帝國的權威正受到強有力的威脅。也正是因為如此,英國人迫切需要自己的盟友俄國人,重新將目光以及戰略中心放在歐洲,幫著自個兒減輕獨立面對德意志的壓力。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有了這麼一場已經變了味道的日俄戰爭。

可當這場戰爭進行到緊要關頭,何紹明的突然加入,頓時讓本已偷笑的英國人,如同吃了蒼蠅一般難受。新興的共和國,完全沒了之前老大帝國的暮氣沉沉,國力蒸蒸日上,處事不卑不亢。對英國那一套拉攏分化彷彿早就看得剔透,一邊虛與委蛇,另一頭卻撲向了美國佬的懷抱。《中美泛太平洋聯盟》的簽訂,起初也就是讓英國人吃味一二罷了。一個北美工業大國,與一個擁有四萬萬人口的亞洲國家的組合,頂多算是資源整合。眾所周知,美國佬求財,國內孤立主義尚且是主流。這麼一個聯盟,更多的是為了商業往來,根本威脅不到英國人在遠東的利益。

可突然的參戰,猛然讓英國人驚醒,新興的共和國不但是個人口大國,更是個軍事強國!有著強力的軍事體系,有著無限的縱深,有著讓所有列強羨慕的兵員、人力優勢,再加上背後美國佬恐怖的財富支撐,這種組合,已經不止是威脅了!

幾天前對馬海戰的結果,狠狠扇了英國人一記耳光!此前對中美不屑一顧,甚至暗地裡嘲笑紛紛的政客、戰略家頓時如同火燒眉毛一般忙碌起來。忙亂的白金漢宮,將一份份質詢電報發出,又派出觀察員、外交官,奔赴亞洲、美洲。白宮需要弄清楚,中國人參戰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有沒有緩和的餘地?可不可以投入英國人的懷抱,轉而形成中日聯軍聯手對付俄國佬?美國人呢?究竟有沒有美國人的影子在裡頭?白宮此舉,是不是徹底摒棄了長久以來的孤立主義,打算爭奪世界範圍內的利益?又會不會這一切的背後,都有德國人在作祟?

事涉外交無小事!習慣了陰謀詭計的英國人,絕對不會相信什麼偶然因素。歐洲的每一場戰爭,背後沒有陰謀詭計?就是當初所謂的反法聯盟,還不是靠著英國人的津貼,一次次被打散,又一次次組建起來?

四天了,足足四天,反饋回來的訊息足以讓白金漢宮的政客們抓狂!該死的共和國只在海戰結束之後,發表了一份戰報,至今沒有任何宣告!而美國人在玩兒太極拳,一招推手,態度模稜兩可,誰也琢磨不清楚白宮背後的意圖。最可恨的是德國人,這個節骨眼兒上,威廉二世居然叫囂著要組建“中日德軸心”體系。儘管威廉二世的話大多數時候可以當作放屁,可這麼危險的言論一出,還是讓英國人出了一身的冷汗。真要形成了這麼個組合,英國人的霸權絕對蕩然無存。論國力,單單是美國就能跟自己持衡,論軍力,三國組合絕對要超越英國。縱然在海洋上,英國人還擁有傳統的優勢,可這只是暫時的。且不說三國加起來恐怖的工業能力,就單單是潛艇這種危險的玩意兒,就能讓英國人疲於應付。

這個時候,也不知是哪位情報官突然想起了一年前的事兒,突然翻了卷宗,愕然指出當初德國人在膠東吃癟之後,貌似有情報說是德國人花費巨資引進了潛艇技術……這麼說來,怕是德國佬已經掌握並且擁有了潛艇?他媽的,德國不是中國,一旦威廉二世真看好潛艇,估計用不了多久,英吉利海峽到處都得是德國潛艇的影子。

倫敦一番恐慌之後,驚愕的發現,昨天還自認為是一個壯漢的不列顛帝國,一覺過後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是個虛弱入骨、疾病纏身的垂垂老朽。日不落帝國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帝國百年霸主地位,正受到強有力的挑戰!

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

在任首相索爾茲伯裡侯爵皺眉不展。說起來索爾茲伯裡侯爵能坐在首相的寶座上,與他的前任有著直接關係。前任首相羅斯貝利也夠倒黴的,1894年甫一上任,便趕上了甲午戰爭。正是因為其在遠東事務的立場問題,隨著日本的慘淡收場,羅斯貝利也唯有在擔任首相一年之後便下課。索爾茲伯裡侯爵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繼任的。

毫無意外的,作為繼任者,索爾茲伯裡延續了前任的倒黴。先是布爾人在南非不消停,緊接著預想中的日俄爭端,因為中國人突然插手而變得失去了控制。現在索爾茲伯裡想的不是明年大選的時候能不能繼任的問題了,他在考慮距離自己下課究竟還有多久。

局勢幾乎完全失控,擺在面前的問題嚴重到了極致。世界的格局,就彷彿一張無形當中,由利益交織而成的蜘蛛網,往往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此前還算明朗的遠東,這會兒變得撲朔迷離,各類事務專家吵吵了好幾天也沒個頭緒。

泛太平洋聯盟體系,已經不由得他不正視。新來的危機尚且分析不明白,德國人在一旁又瞎起鬨,直搞得索爾茲伯裡侯爵焦頭爛額,至今也沒個頭緒。而另一頭,日本人幾乎一個小時一封措辭悲切的電報發過來。就差明說,英國主子再不拿出對策,日本可要真完蛋了。

可在這多事之秋,局勢沒有明朗之前,誰敢胡亂下決策?南非的戰爭如火如荼,已經牽扯了英國絕大的精力。萬一因為遠東,而導致一場萬劫不復的世界大戰,他索爾茲伯裡侯爵就是整個英國乃至世界的罪人。

“也許,該作出一個姿態?”索爾茲伯裡遊移著,終於拿起了桌上的電話……

1897年8月3日,對馬海戰五天之後,英國突然宣佈,介於遠東戰局陷入混亂,為了維護遠東的穩定,防止他國無視中立國立場,英國遠東艦隊將進駐對馬海峽。

訊息一出,世界震怖!

維護穩定?開什麼玩笑,英國人從來都是這個世界動亂的根源。恪守中立國條約?無稽之談!英國人還真以為自己是世界警察了。好嘛,感情英國人自己定的規則,對自己不適用,完全是給別人定的。遠東艦隊開赴交戰海域,這明顯就是干涉戰爭走向,說嚴重了跟參戰也差不多了。

沒誰是傻子,大家夥都知道日本人的背後是英國佬。暗地裡頭扶持也就罷了,這會兒旗幟鮮明地跳出來,到底是什麼意圖?

由於資訊滯後,年輕的共和國尚未知曉,那頭參戰國之一的俄國人已經不幹了。

英國人此舉,無疑刺激了沙皇脆弱的神經。沙皇透過外交途徑表達了對英國人的強烈不滿,威脅‘將重新考慮對英政策’。

什麼叫重新考慮對英政策?說白了,俄國佬對英國盟友擺明車馬捅刀子的舉動極其不滿!要是英國人不作出妥協,北極熊乾脆投向德國懷抱也不是不可能!

而就在沙皇措辭激烈的宣告發表之後,一支規模龐大的英國談判使團已經從倫敦出發,直奔莫斯科而去。與此同時,英國的遠東艦隊連夜起錨,跨過南中國海,直奔日本海而去。英國駐紮在遠東的外交官,也紛紛行動起來。東京、江寧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十九世紀末最後的幾年,已經完全脫離了歷史的軌跡。世界紛紛攘攘,局勢撲朔迷離,遠東甚至被評論家斷定為一個火藥桶。一個不小心,就會引發世界大戰!

(猜猜晚上還有沒有?另,月末或月初發一章免費以彌補重複訂閱的損失。)(未完待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