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何紹明覺著任重道遠的還不止是代表著輿論的報紙。現時的報紙,大多都有一些政府人物的影子。除了何紹明控制的幾家大報紙,其餘如同雨後春筍冒出來的,要麼是看不慣新政府的道學先生募集資金成立的,要麼是覺著有利可圖的商人合資而成,但無一例外的是,其背後都有著大人物的背景。這些大人物透過自己的影響力、權利,給予一定扶持,而後透過報紙來宣揚自己的政見。

當大多數報紙都是這種一邊痛罵,一邊呼籲不要戰爭的時候,可以想見,政協裡頭到底是怎麼個光景。民意如此,,徒呼奈何!

甲午一場戰爭,而後關東軍順勢南下,這一切彷彿都跟老百姓沒關係。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如歷史上一般的改朝換代。誰當皇帝跟自己沒關係,反正交一樣的稅,整天還得土裡刨食,一樣還得算計著柴米油鹽。甲午當中關東軍的奮勇,只讓民眾認識了何紹明,都知道這位武曲星能耐大,能保護老百姓不讓小日本欺負。而隨著何紹明定鼎中原,民眾的期望值提升了一點,開始琢磨著改朝換代是不是能免幾年錢糧……而至於所謂的民心民氣,半點也無變化!

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一如既往的……“小農!”何紹明有些憤恨地吐出這個字眼。幾千年來,國朝整個社會的代名詞,就是小農思想!老百姓為了滿足個人溫飽,在一小塊地上自耕自作,無約束、無協作、無交換,甚至有的人一輩子都沒離開過自個兒的出生地。這樣長期形成的一種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是極其可笑而可怕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樣的小農意識,追求相對較低,只要超過了旱澇保收,吃飽喝足略有結餘的目標,就會產生富有安逸的感覺。只要天下太平,沒有天災人禍,老百姓也就沒有了從前那種吃苦耐勞,不幹活就要餓肚子的危機感。有了結餘就開始琢磨著享受。心態更是飄然自得,不可一世。琢磨著“沒有我哪來的小富”,連罵幾句老婆,踹兩腳自家的狗都以為比總理大臣的能耐還大。

而由於小農生產方式是典型的個體行為,自家的地、自家的犁、想下地就下地,想種啥就種啥。所以,沒有規章,也不懂得什麼是制度,不需要約束,哪來的自律。有小農意識的人一般很隨心所欲,公私不分、上下不分、內外不分、輕重不分,不用說作為一個主官應肩負的責任,就連作為一個人與社會相處的標準分寸都談不上。這也就造成了兩種病態,一個是‘官本位’,另一個更可怕,叫‘千里做官只為財’。

還不止如此,整個社會形態,風調雨順的時候養尊處優,一旦出現了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叫天不應,求助無門。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宗派親族,只相信同姓同血緣的本家人。從而就出現了‘結黨營私’‘任人唯親’。有些時候何紹明甚至覺著已經故去還揹著罵名的李鴻章有些可憐,一場國戰,參戰的是北洋,而同時作為清朝一大軍事力量的南洋卻高掛免戰牌,並且處處掣肘。如此,甲午怎能不敗?

歸結起來,小富即安、缺乏自律、宗派親族,何紹明頭一次覺著,這小農思想是如此的恐怖!他甚至開始認為,即便沒有滿清布起了滔天的黑幕,民眾也會自甘墮落跳出另一個黑屋子,寧肯暗無天日,也不願抬眼瞧世界。這樣而產生的所謂民意,是多麼的可笑、可怕,甚至在後世那個舉國烽火八年,犧牲了幾千萬人的國戰中,委員長讓人家從南京打到了重慶,已經到了亡國滅種的最後關頭,而這個時候委員長想的不是如何抗爭,想的是怎麼騙老美的援助,怎麼削弱自己的死敵。而普通民眾,只要戰火沒有燒到自己家門口,就彷彿戰爭跟自己沒關係一般。偏安吧,安逸吧,如果日本人沒有愚蠢的偷襲珍珠港,抗戰到底如何結果,尚且不得而知。

五十年後尚且如此,而何紹明此時要面對的這種小農思想,則更加強大。何紹明開始反思,這樣的民意還要順從麼?眼前擺的兩條路很清楚,一是順從民意,百年之後被老百姓恭恭敬敬稱一聲國父。而後眼瞅著國朝這艘失去舵手的小船在滔天巨浪裡頭迷航。運氣好,撐到風平浪靜之後飄到了陸地;運氣不好,要麼觸礁要麼被風浪打翻。二一個,自然就是逆天而為了。何紹明可以想象得到,不論最後結果如何,他能否憑著一手之力強行將這艘大船引導入正確的航道,他在國人心裡頭的那點民氣,絕對會蕩然無存。這等於是在跟民意作對,是在跟民主作對。

而要徹底改變這種小農思想,除了要普及現代教育,更加主要的是要徹底擊潰小農經濟體系。而無論是教育還是工業化程序,沒有十幾二十年根本就看不到效果,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何紹明所身處的時代,偏偏是個列強崛起,國朝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期。這是一個混亂的年代,更是一個投機的絕佳機會。依靠著對歷史脈絡的把握,何紹明只要把握住多次機遇當中的一次,便可以一改百年淪喪!時間太緊迫了,容不得何紹明喘息,更容不得他耐心等上二十年,而後順應民意一展拳腳。

只是一瞬間,何紹明已經拿定了主意。機遇稍縱即逝,不容有失!“來到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本身就是逆天而行,自個兒一直以來都是在逆天而為,無論是改寫甲午還是終結滿清,都是如此。穿越以來乃至於後世,自己不是一直在等著這個機會麼?等著依靠自己的努力,一雪百年國恥,重塑國魂的機會!而現在機會觸手可及,自己究竟在猶豫什麼?去他媽的罵名,去他媽的形象,老子只要對得起天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無愧於心了!”

回神,睜開眼的瞬間,已經丟失了半年的銳氣彷彿驟然間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只是當瞧著在一旁柔聲讀著報紙的妻子的時候,何紹明莫名地心頭一堵。自己已經抉擇了方向,國父的光環很可能沒了,還有可能留下類似於‘獨裁者’‘民主之敵’的罵名。自己無所謂,可家人……對於家人,也唯有道一聲‘謝謝’‘抱歉’了。

家國天下,有得必有失,難兩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