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

挺拔的背脊,愈發地佝僂起來,整個人瘦得不成樣子,左眼還罩著紗布,臉色更是蒼白的緊,誰能想到一年前海風光無限的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如今居然淪落到了這步田地?

楊士驤一嗓子悲切過後,李鴻章只是略微感激地點了點頭,目光轉動,瞧向楊士驤身後。身後頭,除了老李的私人班底,就是幾個衙門的公差,除此之外再無半個人影。老李苦笑著的臉凝滯了一下,轉而自嘲一笑:“蓮府,我李鴻章已經成了天下罪人了,別人巴不得躲得遠遠的,你這新晉總督難道就沒點兒避諱的心思?”

這頭,楊士驤已經沉沉一揖作到了地上:“中堂十餘年提攜看重之恩,蓮府不敢忘卻半分……幼樵去了關東……其餘人等……”

老李擺手一笑:“知足了,我李鴻章落到這步田地,還有個楊蓮府記著我的好,也算沒在這北洋衙門白待過。幼樵留在關東了?留的好啊,他是想看看何紹明那條路子到底能不能走通……別說他了,就是我這把老骨頭也想瞧一瞧,這大清的活曹操是怎麼……也不知能不能撐到那一天。”語氣中帶著無盡的蒼涼。有道是哀莫大於心死,老李當職這天下第一督撫足足二十五年,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逢年過節李鴻章的私宅絕對是賓客不絕。甚至身份低的,走不上門子的,都遠遠趕了上千裡路,跑到李鴻章的老家送上禮物,圖的就是李鴻章能記得人家的名字。

可這會兒,時過境遷。老李談判甫一結束,朝廷明發的旨意就下來的,把老李來了個一抹到底,這會兒成了閒散。朝廷拿了他當替罪羊,再加上世態炎涼,這老李心裡頭能好受?

“中堂且寬心,蓮府想來,待風波一過,朝廷還是會重用中堂的。”

李鴻章嗤的一聲笑了:“重用?談不上了,給了安身立命的所在還差不多……再者說了,就算朝廷想用,我李鴻章也不想再賣這把老骨頭了。二十五年之功,結果就換來這麼個慘淡收場,心寒了……”隨即笑著指著自個兒的左眼:“瞧瞧,在日本我就差點兒送了性命,回到國內,還指不定有多少人想要我李鴻章的腦袋呢……”

“中堂!”“中堂……”

說話間,隨著楊士驤一起來的十餘人,已經不聲不響地圍了上來。

“中堂,不能就這麼算了,中堂為朝廷背這個罵名,朝廷怎麼著也得給個說法!”

“這是什麼世道?中堂一心為了這個朝廷,居然成了國賊,何紹明那個活曹操到成了嶽武穆?”

“說到底都是那小子謀算的,中堂且放心,有楊大人在,咱們大家夥兒跟那個活曹操勢不兩立!”

李鴻章連連擺手:“我李鴻章承大夥兒情,不值當,不值當啊……何紹明從發跡至今,從來就是佔著天下大義的名分,你們跟他鬥,這不是跟大勢違逆呢?聽我一句話,別鬥了。老老實實辦點兒實事兒,也算為國家盡了心力。總不能熬了幾十年做了這父母官兒,盡把腦筋轉到別人頭上吧?鬥來鬥去,誰輸誰贏,都是列強得了便宜還看了笑話。”隨即轉身望著漆黑的海面,沉吟一聲道:“我可不想有生之年,再踏足日本半步了……”

場面有些沉悶,誰都能想到,這一遭日本之行,李鴻章從身體到心理上,受了怎樣一種磨難。老大的帝國,居然就被這麼一個小小的島國打得認輸,丟了半個屏藩不說,還搭上了四千萬的銀子。作為全權談判代表,李鴻章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中堂,朝廷已經放下話來,說是要打算變法……南海康有為直接超品提拔為四品的戶部主事,頭些日子,他還組建了強學會。四下刊佈西洋變法之說,聲勢很是熱鬧。”眼見著李鴻章愈發悲涼,楊士驤急忙轉移話題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變法?”李鴻章長嘆一聲:“也該變變了……四萬萬泱泱大國,輸給了小小日本。若不是出了那麼個活曹操何紹明,還指不定賠多少銀子,割多少地呢。……康有為?正好要回京述職,我倒要瞧瞧這康聖人是個什麼人物。”

遼南,營口外海。

由海天之間的一片漆黑當中,隱隱浮動過來一處光點。須臾之後,汽笛聲大作,但見一艘遊輪正疾馳而來。

“看見燈塔了!”

“陸地,陸地!”

“母國啊,這就是母國的土地啊!”

甲板上層,一群穿著西式洋裝的華人,不顧船體的起伏,也不扶著欄杆,就這麼忘情地歡呼著。不少的人,已經雙膝跪地,雙目垂淚,朝著母國的方向膜拜了起來。即便是老成一些的,這會兒也都緊握著手,激動得不能自已。

這群人都操著閩粵口音,即便是說官話,也是方言味道十足。沒錯,這群人大多來自菲律賓。其中還有不老少是從美國繞道菲律賓,與大夥兒匯聚而後輾轉上了這艘法國遊輪。他們坐上這艘輪船都是本著一個目的,振興母國!而且,這些海外的華人子弟,大多都是振興社的社員。他們來自北美、南洋,有的人都是二代、三代華僑,打生下來,就沒瞧過母國風物到底是什麼樣子。只能憑著老一輩人的訴說,加上自個兒零散的想象,七拼八湊起來一副殘缺不全的畫卷。而今即將踏上母國的土地,怎能不讓人激動?

何紹明當日美國一行,引起的效應只能用風潮來形容。從前,大家夥兒都是逆來順受,個別性子急的,混了幫派。明面上打不過洋鬼子,那咱就背地裡下手。可怎麼鬧騰,到了最後吃虧的總是華人。何紹明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先是廢除了排華法案,而後攛掇著老美拿下了菲律賓,組建了華人政府。就是短短的兩年,海外華人的生活來了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洋鬼子還不好說,可面對那幫子土著,絕對是挺胸抬頭。

有政府、軍隊撐腰,沒什麼好怕的!

打哪兒會兒起,大家夥兒就對這位何大帥打心眼兒裡多了一分期盼。都想瞧著,這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母國大人物,還能做出什麼震撼人心的舉動。

何紹明沒讓大家夥兒失望!甲午一戰,逆流而上,硬是挽狂瀾於危難,憑著一己之力,將本已經沉到底的國勢給扭轉了過來。五萬虎賁,戰朝鮮、定遼南,屍山血海裡頭走一遭。於舉國皆降之時,吼出了一嗓子震動天地的不降!

母國幾百年來,就沒出過這麼個人物!提了心氣兒,漲了志氣!恰逢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巍巍華夏,也只有如此人物才能盪滌腐朽,從而振奮圖強!

大家夥兒此刻除了感念首次踏上母國,更多的想法,就是親眼瞧瞧這位已經被海外華人稱呼為‘民族之魂’的何大帥。

在鬧哄哄的一群人後頭,一老一少兩個人扶著欄杆,眺望著遠方,只是微微地笑著。於年輕人的舉動,並沒有加以阻止。

“一別經年,也不知如今遼陽是個什麼光景……”說話之人滿臉的希翼,此人卻是去了菲律賓一年有餘的伍廷芳。

“文爵先生起碼還實地待過一些時日,我連母國尚且是首次踏足,說起來可是比先生急切的多了。”

伍廷芳微微笑了笑:“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英雄輩出之時……李鴻章走了條絕路,張之洞、劉坤一不過是沿著李鴻章的老路罷了。怕是朝廷也意識到老路走不通了,開始張羅著變法……瓊昌,有他們在那兒比著,咱們這張畫布可得謹慎落筆啊。”

那年輕人卻是久在美國,主持振興社事宜的唐瓊昌。朝廷相當於割了關外之地給何紹明,而後什麼流官之類的一概不管,打的就是把何紹明晾起來的主意。幾千裡江山,沒了人手,不折騰上幾年能穩定下來?到那個時候,朝廷新軍編練完成,也就有了震懾的力量。無疑,這番齷齪算計,從一開始就註定要落空了。何紹明多年苦心經營,到了今天,總算是到了收穫的時候了。北美、南洋,兩個方向湧來的大批新鮮血液,直奔關東而來。

聞言,唐瓊昌只是自信地一笑:“文爵先生,久病難醫,非得緩緩而治不可。朝廷要想變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關外如同處女地,一張白紙一般,容得我們隨意寫畫。有咱們在旁邊督促著,那幫子書生能不著急?怕是要用猛藥啊……只是也不想想,腐朽之身,能抗的過去麼?”說著,信步走出去幾步,“就算大帥不動,來日這朝廷也得自個兒把自個兒逼死。”

這一番話對局勢的把握,分析的頭骨入裡,讓伍廷芳驚愕了好半晌。略一琢磨,伍廷芳便琢磨出了味道。變法,怎麼叫變法?不是發幾條政令,說變就變的。變法,代表著一個新興利益團體取代原來的利益團體。若是剝繭抽絲也就罷了,倘若疾風暴雨來這麼一遭,其頑固勢力反抗的程度可想而知。輕則,朝廷發現局勢不對,不得不取消變法;重則就是血流成河!這會兒他倒沒怎麼琢磨著朝廷如何,他怎麼也沒想到,二十八九歲的唐瓊昌居然有這等見識。強過自個兒太多了。他猶不相信,疑惑地道:“瓊昌這等說辭,可是自身體悟?”

就見唐瓊昌轉身,有些尷尬地笑道:“說來慚愧,文爵先生,這話都是之前大帥跟我說過的,我不過是個傳聲筒罷了。”

原來如此!伍廷芳慨嘆一聲,何紹明有這等對局勢的見解,何愁來日之中國?

(今兒的更新送到。明兒嘗試一下三更,而後每章暫定為3k,如此一來兄弟每日不過多了些許的壓力,也許還能承受得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