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城外,大雪連天。如果這個時候誰稍微測試一下溫度,肯定會驚訝地發現,還沒到冬至,這個時候的氣溫竟然已經下降到了零下二三十度。這樣的天氣裡,就算穿著這個時代最好的皮毛衣裝,從暖和的屋子裡甫一出來,立即就會被打得渾身冰涼。

可就是在在這種天氣裡,文廷式文大翰林卻感覺內裡有一團火,彷彿要撐破胸腔迸射出來一般。腦門子,更是現出了汗珠子。他心裡頭急啊,出京之前,已經風聞聖主被囚,帝黨領袖翁同龢也被鎖拿了,整個北京城天翻地覆,抵擋份子人人自危。他能想象到,只要時間一久,等慈禧掃清了朝廷裡所有的羈絆,帝黨,乃至於光緒,都再也無法翻身。

這種焦急表現在他臉上,更表現在他身上。糾結著眉頭,手足無措,來回地踱著步子,眼睛始終盯著前方還在敘話的翁婿二人。

良久,他終於忍不住了,一跺腳,就要上前。

一隻手拉住了他,回頭一瞧,卻是始終淡定的張佩綸。與文廷式不同,張佩綸心裡頭要平穩得多。他宦海浮沉幾十年,歷經波折,心裡頭的信條也就變成了‘盡人事聽天命’。此番千里迢迢從天津跑到關外,圖的就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此刻,後黨復辟,慈禧重新掌權,二十營的北洋練軍也入了京城,連停戰的條件都應了下來,在他看來,已經是無可挽回。

何紹明走了一條根李鴻章完全不同的路子,前方到底如何,張佩綸心裡沒有數。不止是他,恐怕就是何紹明自己,眼下也沒數。畢竟,妄圖用一人之力而逆天改命,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眼下整個歷史已經變得不太一樣了。很有可能,何紹明所熟知的歷史不再重現。那麼,他穿越以來最大的優勢就將殆盡。此後種種,只能憑著自己的能力,還有一些運氣了。

張佩綸微笑著拉住了文廷式,而後輕輕搖了搖頭。

“張幼樵,你這是什麼意思?”文廷式氣急敗壞道。這二人分屬帝黨與北洋,而北洋這個強藩又是慈禧的支持者,是以,二人之間交往淡,且彼此很有戒心。眼下後黨逼宮,文廷式急在心裡,自然就把怒氣轉嫁到了張佩綸身上。

“文大人,稍安勿躁……您此刻前去會有用麼?”

文廷式一甩袖子,急道:“怎麼沒用?本官有今上血書衣帶詔,天下臣子見此,如同見皇上……”

張佩綸仔細地聽著,眼見文廷式越說越激動,卻只是笑而不語,待到最後才插嘴道:“文大人,書生意氣……書生意氣用不得啊。一封詔書而已,這種時候,全憑本心,人家願意信這是真的,那這就是真的;人家要是不信,你就是說死了,甚至把皇上請過來,那也是假的!”

“你……你這是什麼意思?”文廷式已經氣得臉色發白。

“什麼意思?呵呵。”張佩綸收手,隨即側身望著遠處交談熱烈的翁婿二人,似自言自語道:“誒呀……以前大家夥兒覺著這大清是有點兒不對,可怎麼琢磨也沒琢磨出哪兒不對,都尋思著,興許就是應了那句‘雌雞司晨’。都想著,也許,這聖主出來了,這天下也許就變好了吧?可結果呢?……失望啊,此戰過後,無論結果如何,這大清都得變天了……”

張佩綸的話可謂字字誅心!彷彿一連串的刀子一般,扎在文廷式的心頭。是啊,聖主出來了,也沒好到哪兒去,反而……這大清,難道真要變天了?

這頭場面尷尬了下來,一片寂靜;連帶著那頭,氣氛也有些沉悶。

翁婿二人敘話良久,終於話鋒一轉,說到了點子上。

“紹明,你這是何苦呢?現下誰都瞧出來了,皇上不頂事兒,這天下,還是老佛爺的。你此番的舉動,就是以卵擊石啊!”

“我知道你有能耐,而且大了去了。從朝鮮一路殺了個屍橫遍野,你這頂子,絕對是貨真價實的鮮血染紅的。年輕人,恃才傲物本沒什麼。可現在你已經進了這官場了,官場講究什麼?和光同塵!這大清朝就是那麼回事兒,搞不好了,也壞不到哪兒去。可你從籍籍無名一路走到了權利頂峰,到了這個時候,你再鶴立雞群,不是等著人家參劾麼?”

“有句話,是你岳父我這麼多年官兒當下來,總結的。官場上,講究的就是個臉面。大家無論私下怎麼鬥,表面上可都留著面子,誰也不先撕破。為什麼?誰撕我臉皮,我跟誰拼命。你呀……諸軍皆敗,你獨勝,功勞全在你身上,錯兒全是別人背。這已經是掃了大家夥兒的臉面了……你別張嘴,聽我說完!不但如此,你還把那四個混蛋給砍了,這不是打朝廷一耳光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你現在確實威望十足,全天下人都看著,盼著你何大帥打勝仗。你要總是打勝仗也就罷了,可你想過沒有,一旦你敗了呢?我告訴你,一旦你敗了,立馬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北洋、朝廷那些人,可眼睜睜看著呢,就等著抓你小辮子!”

“沒錯!你何紹明能耐,你看不上那些混吃等死的老家夥。你是不是覺著有天下百姓擁戴,就沒人敢動你了?你知道袁崇煥怎麼死的麼?冤死的!可他死的時候,旁邊兒圍著上萬的老百姓,等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朝廷要想壞你名聲,有的是路數!”

“再說說現在,我就不信你瞧不明白現在的形勢。老佛爺執掌權柄幾十年,肅順能不能?鬼子六厲害不?結果怎麼樣?還不是一個個都敗了?想當初曾公也跟你一樣,手握重兵,可結果呢……再說皇上,年輕,衝動,志大才疏,這些事兒大家夥兒都心知肚明。也就是那幫子腐儒捧臭腳,想做什麼名臣。名臣是那麼好當的麼?有幾個名臣是好下場?”

“紹明,你聽岳父一句……算了吧,別跟著翁同龢瞎起鬨了,沒前途。搞不好,就是家破人亡。就算你不考慮自個兒,也替我閨女考慮考慮,替我外孫女兒考慮考慮。你只要不入關,怎麼都好說,他日的成就,絕對不下於李鴻章!”

長順這話算是掏心窩子了,實打實地在替何紹明考慮。不清楚未來如何,站在這個時代背景,處在這麼一股子風氣之中,這番肺腑之言,也算是極其明智了。何紹明穿越以來最大的轉變,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後世,世人都罵李鴻章是國賊,試想,李鴻章已經算是一時人傑了,他尚且做不好,那麼假設你不清楚未來,你能辦得比他好?

就算你知道未來,歷史軌跡就是那麼好扭轉的麼?整個大清官場,卻如長順說的一樣,都在混日子,你不混,你就會被排擠出去。好不容易上位了,還得防範來自各處的明槍暗箭,還得處理好自己政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整天的經歷都花在了扯皮上面,還有精力辦事兒?

聽著這番話,何紹明心裡頭感動,大冷天,心裡頭一直都暖洋洋的。除了欣慰於眼前的親情,更欣慰於,還好他沒走李鴻章的老路。幸好,他熟知歷史,幸好,他從一開始就跳出圈兒外,不在這渾渾噩噩之中,幸好,他還有著一個中國人的良心。幸好啊!

長出一口氣,恭敬地給長順鞠了一躬:“岳父,女婿讓您費心了……您說的這些,小子都明白。李鴻章說的明白,這大清就是個紙糊的破房子,他在不停地裱糊著,拆東牆補西牆。而後大家夥兒都在內裡閉著眼等死,過一天是一天。這些,從一開始我就知道……”說話間,何紹明抬起了身子,臉上已經掛上了一抹苦笑:“我也想過過安穩日子,嬌妻美婢,家財頗豐,閒時撫琴弄棋,寄於山水之間,神仙也不過如此……只是,只是我還有良心,一個中國人的良心。我不能眼瞅著國土淪喪,自個兒卻搞什麼和光同塵。有些事兒,總要有人去做啊。”

“紹明……”

“您聽我說完。”這回輪到何紹明不容插嘴了。“我曾經有一個噩夢,在夢裡,對面那個蕞爾小國,就是那個被咱們整整壓制了三千年的島國,突然就打上了門,而且還打贏了。逼得咱們割地賠款,朝鮮沒了,臺灣沒了,就連遼南也是用了三千兩銀子才贖了回來,裡外裡賠款兩億三千萬,加上利息,總攻賠款四億多。那個惡鄰,就是靠著這筆款子,買輪船,辦軍隊,此後整整欺壓了咱們五十年,五十年啊!直到五十年後,咱們才用幾千萬人的性命,把這個島國趕走。岳父,你說,我能眼睜睜看著噩夢成真麼?”

“那到底是噩夢……”長順到底還是這個時代的人。這個時代有一個特徵,整個社會,被儒家的風氣包裹著。儒家講究個家國天下,這家,始終放在國家之前。

“岳父,我這次入京,不是為了皇上,更不是為了什麼帝黨。我就是為了自己的良心,我就是要告訴天下人,中國,還有可戰之軍!只要關東軍一天不倒,日本人,一天也別想騎在咱們腦袋上!”

長順久久無語。這些道理他何嘗不明白呢?自保與報國之間,怎麼抉擇是個問題。這個時候,明顯就是,報國反受其害,自保倒是有功。眼前,自己女婿就如同榆木腦袋一般,怎麼說,也聽不進去。抱著一個念頭,就打算撞南牆了。嘆息一聲,道:“紹明啊,我顧及你的臉面,始終沒有說……眼下這全軍都傳著,說你是大清的曹操啊。”

何紹明微微笑了笑:“曹操怎麼了?他愛新覺羅家把天下弄的一團糟,還不許別人站出來收拾山河了?我瞧著,這天下也該易易手了!”

震撼!此言一出,震得長順直發傻。這什麼意思?挑明了要造反啊!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個兒女婿竟然是這麼個心思!

良久,長順無力地搖了搖頭,對著何紹明一擺手:“到底是老了,比不上你們年輕人,這耳力愈發的差了,回頭也該告老還鄉了……紹明,你且去吧,我攔不住你,也沒法兒攔住你。我就要求你一件兒事兒,好好待凝香……”說著,不待何紹明反應,已經轉身往回走了。片刻之後,長順石破天驚的一嗓子喊了出來:“開啟城門……放關東軍進城!”

一八九四年十二月七日夜。吉林練軍退出錦州城內,放關東軍進城。時,吉林將軍長順百般勸阻,揚言與何紹明決裂,依舊無法攔阻。長順迫於萬多關東軍的武力威脅,只得在其過城之後,致電朝廷,將詳情告之,並請朝廷降罪。

京師,紫禁城,慈寧宮。

連日來大展拳腳的太后老佛爺,總算睡了一個安穩覺。停戰的照會已經發了過去,談和的全權大臣李鴻章也進了京城,除了北面還有個何紹明不安生,這天下,總算是太平了。李鴻章本就受制於慈禧,從前鼎盛的時候尚且如此,此刻實力大損,名望大損,又怎麼拗的過老佛爺的旨意?

老佛爺睡得香甜,值更的太監宮女總算松了口氣。這位主子,出了名的睡不實成。夜裡頭總是有精神頭,坊間傳聞,這老佛爺就是夜貓子託生。這話雖說有些誇張,可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尤其是前幾日,皇帝差點兒跟老佛爺撕破臉皮,這老佛爺一宿一宿的不睡覺,可著勁兒的折騰人。光是太監宮女,就有好幾個倒黴的。

眼下聽著鼾聲都起來了,看來是今兒算是消停了。

幾名垂立的太監宮女正打著哈欠,偷偷養神,就聽外頭‘蹬蹬蹬’急促的腳步聲響了起來。

領班的太監當即就急了,捏著嗓子斥責道:“外頭是誰啊?仔細這點兒,驚擾了老佛爺,小心拔了你的皮!”

“碰”的一聲,門被推開了,走進來的卻是一臉寒霜李蓮英。

這麼大動靜兒早就驚擾了慈禧,她剛剛轉了身子,就聽李蓮英哭訴道:“老佛爺,大事不好,文廷式帶著皇上的詔書,找了何紹明,眼下何紹明帶著關東軍已經過了錦州,眼瞅著就要叩關啦!”

“啊?”大吃一驚之後,一瞬間,慈禧臉色已經蒼白如紙。

(二更送到~這標題大夥兒看膩了吧,呃,我盡力在明天結束,換新章節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