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十八,關東軍乃至於整個中國軍隊在朝鮮半島過江後第一個重要的據點,也是目前最大的物資中轉站義州陷落!

義州於關東軍的重要性就不用再提了,總之,義州被日軍第三師團佔領後,關東軍第三師立即陷入了腹背受敵,物資匱乏的窘境。作為日本陸軍首席智囊的川上操六,當即將近八千人的日軍一分為二,一部駐防鴨綠江,徹底隔絕兩岸關東軍的呼應;一部向南擴充套件就駐防,使用一切手段壓縮關東軍第三師的生存空間。

局勢驟變!

這還不算完,就在義州宣告陷落的幾小時之後,更大的危機向何紹明席捲而來。

公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十八日拂曉,清晨海面的迷霧還沒有散盡,數條小舢板從迷霧之中橫衝破出,而後轟地一聲靠在了莊河花園口的灘塗之上。

舢板還未曾停穩,上頭裝得滿滿當當的日軍官兵已經跳了下來。頭纏著白布條,手提著武士刀的日軍軍官嗷嗷地叫著,後頭無數的日本兵神情緊張,一個接一個地往下跳。

霧氣未散的後面之後,此次登陸作戰的日軍艦隊的船隻已經依稀可見。各炮艇來回遊弋著,兵船貨船來回更迭,運送著大批的日軍上岸。大批大批的日本兵攀著繩網,落到各式各樣的小艇上面。剛剛落定,水手已經迫不及待地加足馬力,開向灘塗。

海面上,滿眼可見的艦艇,到處飄揚著旭日旗,並無一艘清國艦船加以阻撓!

事實上,日本聯合艦隊搭載著第二軍已經在海面之上盤旋了足足三天。這三天的時間,電文往來不斷,等的就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訊息。早在那次聯席會議之上,川上操六就重新制定了徵清方案。第一軍主力,在山縣有朋的帶領下正面強襲關東軍,而川上本人則帶著第三師團餘部橫穿狼林山脈,直撲關東軍大後方義州,而後,第二軍登陸遼東,分出一部北上直撲安東,整個全盤計劃一切都圍繞著朝鮮北部的何紹明以及他的關東軍展開著。按照這個方案,即便是第一軍有所閃失,只要拿下關鍵的戰略點義州,而後第二軍北上配合第三師團徹底阻隔鴨綠江,何紹明的關東軍在外無援軍內無補給的窘境下,勢必土崩瓦解!

也就是在十八號凌晨,當川上透過有限的一臺無線電將偷襲成功的訊息告知大本營,不到兩小時之後,第二軍立即展開了遼南的行動。

本來登陸行動就是一場秘密行動,講究的就是個突然性。而在海面停泊了三天時間,即便停泊點再隱秘,有這三天的時間也足夠清國軍隊探析洞察,並以此展開有根據的佈防了。第二軍上下,上到大將大山岩下到普通的日本兵,所有人都揪著心。

大本營早就通報了,這些日子,旅順、遼南一帶,集中了清國幾十個營的兵力。只怕他們甫一上岸,準備多時的清軍就會用瘋狂的活力進行阻擊。大本營與第二軍都認識到,登陸戰,勢必要遭到一定程度的抵抗。

率先登陸的挺身隊的百餘名日本兵,一邊小心地在攔腰深的海水中跋涉著,一邊時刻擔心著遭到清軍的子彈與炮火。晨霧未散,視距極其有限,所有的挺身隊員都堅信,方才海軍那幾分鐘的火力急襲,根本就不會給灘塗陣地上的清軍造成太大的損傷。說不定,現在清軍正端著步槍瞄準等著自個兒穿破迷霧,而後進行射殺呢。

根據情報,這裡駐紮著叫做捷勝軍的一營步兵,是金州副都統聯順派出的住手部隊。除了裝備了洋槍,還有三門行營炮。只要對方全力抵抗,若要拿下這片灘塗,日軍勢必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挺身隊的隊員,出發前幾乎都存了死志,寫了遺書,打算著就算是死也要為天皇盡忠。在他們之後,還有一波幾百人的挺身隊等著進攻的訊號。可以這麼說,第二軍就是打算用這幾百人的犧牲,來建立一塊灘頭陣地,為後續部隊登陸做好登陸場。這一點,所有的挺身隊員都知道,他們也時刻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可直到他們踏上沙灘,依然沒有一聲槍響。

帶隊的日軍軍官有些愣神,按照他的心思,恐怕這會兒居高臨下的清軍早就該開火了。由不得他考慮清軍究竟在做什麼打算,搶佔灘塗要緊,當下一揮手,後面的日軍慌忙地開始標記登陸場,而軍官則帶著其他人直撲幾百米外控制灘塗的丘陵。

百餘名日軍士兵握緊了步槍,沒命地奔跑著,覬覦搶在清軍開火之前爬上丘陵。周圍的一片寂靜讓所有人都很不安,大家心裡頭都在不住地琢磨著,該開火了吧?現在該開火了吧?剛才不開火,應該是因為霧氣太大,阻隔了視線。現在已經上陸並且發起攻擊了,清軍也該開火了吧?

日軍等待的槍聲始終沒有響起,百多名日軍旋風一般地奔上了丘陵,入目的是三門完好的行營炮,彈藥箱亂七八糟地丟棄在地上。丘陵上頭,構築防線的設計牆才修築了一半,丘陵下頭散落著幾處清軍的營房。一杆寫著捷勝軍的大旗歪歪扭扭地插在那兒,四周一片凌亂,武器彈藥、各式糧草散落一地。

所有人都在納悶兒,這是唱的哪一出啊?空城計?

再朝遠處看,眾人恍然大悟,就見幾百個人影亂糟糟地朝西南方向退卻。其逃跑的速度,比之方才日軍衝擊的速度猶有過之。

這幾百捷勝軍,看到日軍之後,一槍沒放,毫不猶豫地拔腳就跑了!

百多名登上丘陵的日軍,除了個別的還因為緊張而半跪在那兒端著槍警戒著,其餘人等無一不相顧愕然。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麼個結果!直到幾分鐘之後,帶隊的軍官才緩過神,哭笑不得對著周圍人等道:“給海上發信號吧,就說……清國奴無敢戰之輩!我登陸挺身隊,未遭一槍抵抗,順利控制登陸場!”

公元一八九四年十月十八日。

日本徵清第二軍登陸遼東,在這一帶佈防的十幾個營清軍,聞風而逃,有的退往復州,有的退往金州旅順。訊息傳來,朝野震動,舉國震動!

日軍已經踏入大清龍興之地,只要日軍攻陷旅順,那麼渤海灣就會對日本徹底敞開,日軍就可以順勢登陸直隸!真到了那個時候,日軍萬一突入京畿腹地,就得跟三十多年前一樣,逼得光緒、慈禧跑路。

花園口是遼東半島東側的一個小海灣(今大連市莊河縣西南),西南距金州約八十公里。海灣寬闊,為沙底,適於受錨。日軍選擇的登陸地花園口,就是遼南的要害之地。距離金州不過八十公里的距離,再往南,就是號稱亞洲第一要塞的旅順。往北,則可以沿著復州大道,直撲奉天。

兵鋒指向奉天,那可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朝野上下的震動可想而知。不過這也就是面子上的事兒。最要命的,旅順一旦陷落,整個渤海就等於徹底向日軍敞開了。日本聯合艦隊可以以旅順為依託,搭載著陸軍,肆無忌憚地在渤海灣各處口岸登陸。狠一點兒就是直接登陸直隸平原,直撲京畿!求穩,可以沿著水路南下,登陸威海,徹底拔掉北洋水師的最後一點根基。

一旦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就是處於絕對下風了。日本人憑藉著水路優勢,來去自如,而大清卻只有招架的份兒!除非大清上下一心,遷都,動員全國,而後在京畿平原之上與日本決一死戰,寧可將惶惶大清打爛了,也不投降!可事實上,暫時掌權的光緒根本就沒這麼大魄力,即便是有,他後頭可還有慈禧看著呢。老佛爺一早就放下話了,要是戰事真糜爛不堪,光緒就得乖乖交出大權,回院子裡休養去。早在三十多年前,英法聯軍剛剛登陸大沽口,咸豐皇帝便一溜煙地跑到承德避暑去了,而後就是割地賠款,這可是有先例的。別指望這一次會例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朝廷裡,帝黨上下已經不是震動可以形容了,也許用恐慌二字更加確切!甫一接到訊息,便連連電飭李鴻章,要求李鴻章趕緊拿出辦法來籌防。並且要求李鴻章與東北三將軍儘快拿出防守遼南、鞏固旅順並且痛擊登陸之日軍的辦法來。

李鴻章的回電極快,間隔不到一個時辰,便回電說,如今北洋水師遭遇慘敗,早就傷了元氣,雖然還有定、鎮二艦,可眼下還在船廠裡頭修著呢,根本就沒法兒出戰。另外,淮軍上下,遭遇接連的失敗,士氣低迷。軍械、糧餉、彈藥之類的就沒有一樣是足的,眼看著就要冬天了,士卒兵勇連過冬的服飾都沒備齊,拿什麼跟日軍拼命?叫了一通苦,李鴻章最後做了斷言,金州旅順若沒有關內大軍支援,根本就守不住。而北洋水師大多數艦船如今剛剛修復一半,又不能出海作戰,是以他老李也是沒主意。

實際上,李鴻章這會兒也在犯著難。日軍登陸花園口,距離金州不過八十公里的路程,無論是從關內還是從鴨綠江調集援軍,根本就來不及。擺在他面前就是一道選擇題,究竟是保船還是保旅順。而他腦子裡頭佔上風的想法,還是保船要緊,是以,給水師提督丁汝昌的電令之中特別叮囑其要相機進退!

李鴻章的話噎得朝廷啞口無言。開戰以來,帝黨上下一力將北洋放在最前頭,北洋屢屢慘敗,帝黨雖然唏噓不已,可潛意識裡頭還有那麼點兒偷著樂的意味。可到了如今,北洋徹底殘了,根本就無力抵抗登陸遼南的日本兵,帝黨又懊喪萬分,不停地咒罵著北洋怎麼就這麼不禁打!

北洋是指望不上了,朝廷又連忙去電朝鮮,詢問關東軍戰況如何。何紹明幾時可以結束朝鮮戰事,能否抽調兵力回師遼南?

朝野之間,已經有呼聲讓何紹明率軍歸來勤王,朝鮮再怎麼說也是番外之地,比不得遼南龍興之地、京畿門戶來得重要。還有另一種隱隱的聲音冒頭,是不是該跟小日本商量商量不打了?開戰以來,花錢如流水,本就糜爛不堪的大清財政已經接近崩潰。再打下去,還不知道要花多少。就更別說搭上的人命了。小日本求的不就是朝鮮麼?化外之地,給人家就是了。即便是搭上不老少的銀子,也不見得比現在接著打下去花的多。

只不過現在是帝黨當道,全國主戰,並且前頭還有何紹明的宣川大捷給撐腰,這種呼聲只是隱隱約約的,兵沒有浮上檯面。大家現在都在等著,帝黨在等著朝鮮的好消息來穩定人心,其餘人等也在等著,用以觀望風色。

帝黨上下,光緒以降,如今已經視關東軍何紹明為救命稻草,就等著何紹明接了電令即刻拔營回師遼南,也好保住龍興之地。否則,大清敗了不說,他光緒的帝黨也得玩兒完!發往朝鮮的電報一封接著一封,卻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根本就不見回信。

大殿裡頭,人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或是連連扼腕,或是猜測紛紛。帝黨領袖翁同龢早沒了多年的涵養功夫,就在大殿之內團團轉著,龍案之後,年輕的光緒皇帝額頭現汗,眼巴巴地瞅著大殿外頭,就盼著朝鮮來的電文趕快到來。

蹬蹬蹬一串的腳步聲傳來,所有人都迴轉了身子,光緒更是激動地站了起來。七老八十老得不成樣子的額勒和布,哆嗦著身子,臉色蒼白,幾步搶到在地上,顫抖著聲音喊道:“皇上……小日本從元山跨狼林山脈偷襲義州……葉志超、衛汝貴煽動盛軍潰退……如今……如今義州已經落入倭人之手,何紹明……關東軍腹背受敵,大事不好啊!”

還沒等他把話旅順,就聽上頭‘誒呀’一聲,光緒仰面栽倒在地。

“皇上!”“皇上!”

“快傳御醫……”

整個大殿之內頓時亂做一團。這一噩耗,瞬間將此前帝黨上下的樂觀澆滅。局勢驟變!甲午,已經不是原來的甲午了!

(活著回來啦,今兒要辦太多的事兒了,提前更了。下月承諾爆發~)(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