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阿哥覺得不對勁了。

之前一不留神,大阿哥出去了。

幹嘛去了?

他那個派去九皇子府的太監回來了?

這是要吃獨食兒?

三阿哥坐不住了,忙出來了。

果然也不在院子裡。

等到出了國公府,他就見大阿哥站在牆根底下沒動地方。

咦?

不會是憋不住了,那什麼吧?

忒不體面了!

京城廁所少,整個內城除了三處衙門設的廁所,就只有五個收費的廁所,旁處沒有了。

可人有“三急”,就有不少人街頭巷尾的隨處那什麼了……

三阿哥帶了輕鄙,湊了過來。

大阿哥聽到動靜,吃完手中最後一口雞蛋幹。

這是香辣味的,還挺有嚼頭。

比餑餑好吃。

三阿哥看到他的動靜,嘴裡吞嚥了一下,忙道:“這是吃的取回來了?大哥您這是?”

還真是吃獨食!

大阿哥挑眉道:“先嚐嚐……”

三阿哥也瞧見了馬車,眼睛冒光道:“這是送了一車?清了餑餑鋪子的庫房了?”

說完,他也不等大阿哥說話,一下子竄了過去,開啟馬車簾。

而後就看清馬車裡面,角落裡掛著羊角燈,下頭裡頭放了椅子,椅子下邊是有蓋的恭桶,旁邊還放著一個空的恭桶。

這是有味道的畫面。

難得沒有怪味。

還隱隱的有薄荷的清香。

三阿哥忍不住“噗嗤”一些,笑出聲來,道:“這老九,可真逗!這也太能折騰了!瞎講究,還放了花露!”

別處的淨房,進去衣裳燻臭了;這馬車裡的“淨房”,蹲一會兒,估計要鬧的一身香味兒。

拋費!

有錢燒的!

大阿哥見他沒好話,點頭道:“是啊,爺正要打發人回去呢!”

三阿哥挑著車簾的手一僵,訕笑道:“這來都來了,也是老九的體恤……”

大阿哥輕哼一聲,不再搭理他,叫人提了食盒,進了國公府。

三阿哥刻不容緩,立時上了馬車,舒服的眼睛都閉上了……

*

九皇子府,正院,上房。

九阿哥跟舒舒說起了老國公後天出殯之事。

舒舒也覺得意外,實是停靈時間太短。

要知道就像是郭絡羅家獨子那樣殤亡的,都停了七天才傳送。

九阿哥卻比較贊成,道:“本就不該厚葬,《禮記》上是有正經道理,可以教化人心,使得秩序穩定,可有些太過繁瑣的,折騰活人,大可不必!又不是唱大戲,非要將那孝心擺在人跟前掂量掂量!”

最討厭的是,親朋都要跟著折騰。

舒舒也覺得喪禮眼下形式大過於意義。

只是世情如此,大家也都從眾,生怕不齊全的地方,被人挑剔成不孝。

想到這個,她發現不對了。

“德二爺倒是挺有決斷的,可是不怕被非議麼?”舒舒問道。

簡辦是省事了,討好了宗親,也少花了銀子,可是也有隱患。

回頭旁人攻訐他的時候,一個“不孝”就撕巴不開。

九阿哥臉上帶了八卦,道:“爺想起一件事,尋思著他可能是破罐子破摔!”

舒舒道:“他們家還有旁的短處在?”

至於老公爺那一樁,人死如燈滅,就算翻篇了。

要是康熙再盯著此事,連這一支的兒孫也不放過,就顯得刻薄。

除非還有別的小辮子,德明才會如此。

這是曉得齊全了也沒用,家道中落無可避免,起不來了,就躺輸……

九阿哥小聲道:“德明的福晉,是明珠的長女……”

舒舒詫異,還真沒聽說過。

明珠家跟董鄂家也是姻親,平日裡有人情走動的。

那邊的三奶奶就是舒舒的姑表姐,康親王府的郡主。

根據舒舒所知,明珠家這一輩只有兩個女兒,一個女兒嫁入宗室,是溫郡王福晉;還有一個女兒嫁到漢軍旗李家去了。

居然還有一個長女麼?

“是庶出麼?怎麼沒聽人提過?”舒舒也好奇起來。

明珠嫡妻覺羅氏是英親王阿濟格之女,生前素以嫉妒彪悍聞名京城。

明珠家三子兩女,都是嫡出。

這明珠家,也不是尋常人家。

按照後世紅學家的說法,《紅樓夢》的原型,不是曹家,而是明珠家。

傳言,乾隆看了《紅樓夢》手稿,曾說過“此乃明珠家事”。

還有一件事,是舒舒曾關注過的,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京城什剎海邊景點“恭王府花園”,前身就是“和珅花園”,再前身就是“明珠花園”。

有人提及那就是“大觀園”的原型。

九阿哥搖頭道:“不是庶出,那位納蘭格格,是納蘭性德胞妹,康熙十年曾嫁入宮中待年,爺也是去年翻看董氏檔桉,才知曉此事……”

過後忙別的,就將這件事給忘了,今天才想起來。

舒舒好奇的不行。

關於明珠,後世的小說演義,都將他說成是大阿哥的母族親戚。

有說明珠是大阿哥舅舅的,有說明珠是大阿哥舅公的。

好像還有影視作品,比較狗血,在康熙、惠妃這對帝妃中間加了一個大才子納蘭容若,演繹著康熙棒打鴛鴦,有情人生離死別的纏綿故事。

實際上,很是扯澹。

明珠家的“納蘭氏”是鼎鼎大名的葉赫那拉氏。

就是前有“葉赫老女”,後有慈禧太后的那個葉赫那拉部的國主苗裔。

惠妃的“那拉氏”是烏拉那拉氏,是烏拉國主族人,與太祖大妃阿巴亥跟四福晉同族,說起來跟舒舒母族還有遠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原來曾經還有一個納蘭格格嫁入宮中待年……

“當時總共迎了六位滿洲貴女入宮,還增加了一個‘格格’位份,在福晉之下,小福晉之上……”

“當時宮裡主位除了皇后,就是兩位蒙古福晉,再後就在六位格格,惠妃母跟榮妃母當時還是‘小福晉’……”

“為首的就是鑲黃旗遏必隆家的格格,然後是正黃旗明珠家的格格,再後是正白旗瓦爾達侍衛家的格格,還有鑲紅旗華善家的格格、佟國璽家格格,最後是正藍旗李家的格格……”

九阿哥邊想邊講著。

舒舒想到那位巴林太福晉,道:“鈕祜祿家的格格,就是那一位麼?被太皇太后指去了蒙古?”

至於繼後入宮的時間,是在元後去世三年後,已經是康熙十五年了。

九阿哥搖頭道:“不是,巴林太福晉是康熙四年出宮的……”

舒舒囧。

康熙的後宮,居然養過那麼多“童養妃”?

董氏十來歲入宮,榮妃十來歲入宮,鈕祜祿家除了繼後跟溫僖貴妃之外,前面居然還有兩女入宮待年。

“那怎麼沒人提這六格格了?一個沒留麼?”舒舒道。

後世對於康熙前期的後宮,只曉得“三後”、“七嬪”、“四妃”。

這“六格格”,壓根就沒人提過。

九阿哥搖頭道:“留了兩人,華善家格格就是‘敬嬪’,李家格格是‘安嬪’,佟家格格就是十六年冊七嬪之前出宮的,內務府檔桉有記了一筆,其他三位格格出宮的時間沒提,應該在那之前就出宮了……”

康熙二十年後,“敬嬪”與“安嬪”也在宮裡消失了。

這“六格格”之事就跟著成了禁忌,沒人提及了。

舒舒聽著,手癢的不行。

好想要記一記。

不過她忍著了。

涉及到宮裡秘辛,他們夫妻私下裡說說沒什麼,留在紙面上就是沒事找事了。

提及這些出宮的妃子,九阿哥道:“爺現下才知道,當時宮裡待年的蒙妃,除了科爾沁部的慧妃之外,還有一位扎魯特部的格格,位份只在皇后之下,應該也是康熙十六年前出宮了……”

至於那位慧妃則是殤了,追封為妃,後補了同為科爾沁出身的鹹福宮妃入宮。

“能放出宮去,那肯定是沒看上,也不會因這個給德二爺小鞋穿,德二爺是不是想多了?”舒舒道。

要是康熙真在乎這些,隨便封個位置,養在宮裡就行了,不用放出宮去。

九阿哥挑眉道:“心虛唄,要是正常嫁娶肯定無礙的,結果那是什麼時候?老公爺革爵後,他們就給嫡子聘了宮裡退出來的格格,其他家退出來的格格,可沒有嫁到汗阿瑪眼皮子底下的。”

當時老國公那邊,應該也是存了噁心人的心思。

明珠夫婦疼愛女兒,捨不得外嫁,樂見其成。

只是他們也曉得輕重,厚厚地送了陪嫁,並不與那邊走動。

對外提及的時候,也是隱下這一位長女。

二十多年過去了,記得德明之妻是明珠之女的,已經沒有幾個。

要不是九阿哥看了內務府的文件,也不會曉得此事。

舒舒道:“皇上推行禮教,心裡未必在意那個,要不然的話,也不會讓郭貴人入宮。”

郭貴人就是宜妃那位姐姐,直接是寡婦身份入宮。

康熙的重漢學,感覺更多是給天下人看的,有“以漢治漢”的意思。

九阿哥點頭道:“是啊,只是這‘宮裡待年’挺有趣的,咱們怎麼沒趕上,要是你也十來歲就嫁給爺就好了!”

舒舒看了九阿哥一眼,道:“我還覺得‘宮外撫育’有趣呢!”

要是九阿哥打小養在董鄂家,早修理的直熘熘的。

九阿哥聽了,露出嚮往來,道:“那樣更好了,青梅竹馬的,聽著情分都深……”

說到這裡,想到舒舒跟福松姐弟倆都文武雙全,他就道:“那樣的話,爺說不得也拉得十力弓,岳父會教孩子,汗阿瑪不會教,爺都被耽擱了!”

他之前人前裝作不在意。

可一個大男人,有幾個不盼著自己勇武的!

既是勇武不了,就只能裝作不在意。

到了子一輩……

他看著舒舒的肚子,道:“等到小阿哥開蒙,請岳父教騎射,請老師教讀書……”

到時候碾壓堂兄弟們,彌補他的遺憾……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