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沒生下阿哥,我們爺要臉,要不請封側福晉的摺子怕是都遞上去了,哪裡還有我們娘幾個站的地方?!”

三福晉還在喋喋不休。

沒有側福晉,只有側夫人。

你們只是小小的貝勒,不是郡王。

舒舒在心裡提醒了一句。

反正她是長教訓了,以後三福晉這裡,還是謹言慎行,別胡亂說話。

要不然話,保不齊什麼時候一口黑鍋就下來。

要不是三福晉在等她嬤嬤回來,舒舒都要端茶送客了。

這一位堂姐,不可交還是不交好了,就是面子情吧。

正想著,外頭有了動靜。

是四福晉與五福晉到了。

兩人跟著三福晉的嬤嬤回來,看來應該是打太后宮過來。

舒舒忙起身相迎,三福晉坐著,笑容有些勉強。

怎麼旁人都去了太后那邊?

倒是將她的失禮給襯出來了。

早知道,剛才就不給在這邊扯閒話,直接去太后宮才是。

四福晉對三福晉頷首道:“您這是記錯了大門吧?才在這邊下車了?”

三福晉聽了,矜持的點點頭,道:“可不是麼?忘了去太后宮要走大北門,還當是這邊宮門,進來才發現不對勁,就來九弟妹這裡打個站兒。”

五福晉則低聲跟舒舒解釋道:“皇祖母傳你們過去呢,四嫂同我坐車腿腳也木了,也想要熘達熘達,就走過來了,你快加了衣裳,咱們過去吧……”

舒舒就告了一聲罪,進屋加了一件大氅,還拿了口罩。

等到她拾掇好出來,三福晉打量她兩眼道:“怎麼不換鞋?”

舒舒道:“又不是旁處,可以了!”

她腳下穿的也不能說不是旗鞋,就是船底,一寸高,走路舒服。

這腿著過去太后宮,不管是走西邊,還是走東邊,都是一里多地,難道非要踩著花盆底過去?

見她戴口罩,三福晉皺眉道:“怪模怪樣的?又沒有香燭味兒,還戴它做什麼?”

這是說她之前在直郡王府坐夜時戴過這個。

舒舒看了三福晉一眼,學著她的樣子打量兩眼,道:“三嫂您就別操心旁人,眼角都有皺紋,說不得就是操心太多的緣故……”

三福晉聽了,卻沒有急著回話,而是打荷包裡拿出個玻璃手鏡來,對著鏡子看了好幾眼,才瞪了舒舒一眼,繃起臉來,道:“哪裡有什麼皺紋,你那是什麼眼神?”

實際上舒舒並沒有扯謊,三福晉是個人前愛笑的性子,因此二十來歲,眼角已經有了有些不大明顯的魚尾紋。

舒舒懶得搭理她,挎了四福晉的胳膊,道:“不知道嫂子們今兒過來,要不然該我過去等著的。”

四福晉笑著拍了拍她的手,道:“是我們失禮,今兒直接過來了……”

舒舒笑道:“這是嫂子們的孝心,太后娘娘肯定歡喜。”

四福晉笑道:“娘娘說了,中午開席,讓我們見識見識‘福壽喜’,你是不知道,這陣子在外頭‘福壽喜’可是火了,得了宮裡賞賜的人家誇起來,真是一堆一堆的話,說不愧是御菜,開啟了一條街都能聞到味兒……”

舒舒聽了,不由笑了。

想起那個名字來。

佛跳牆。

可見這味道的霸道。

方子遞過去,御前的材料也好,師傅也好,都不是二所能比的,肯定比二所上次做的更好了。

三福晉見她們說說笑笑,跟身邊的五福晉小聲道:“瞧瞧,沒心沒肺的,也不知道誰近誰遠……”

五福晉只當聽不見。

就因為有了遠近,才更要周全。

舒舒已經在旁跟四福晉唸叨:“沒來的時候,覺得能長長見識,園子好,過來了守在屋子裡也憋悶,想的就是要是嫂子們在就好了,咱們湊到一起摸牌也是好的。”

四福晉入宮多年,自然也跟著到園子裡住過,道:“季節不對,三月份就好多了,四、五月的時候不少花都開了,六、七月滿池荷花,更是盛景。”

三福晉在旁撇撇嘴道:“三月份還是算了吧,那蛤蟆聲,‘呱呱’的,震得人耳朵疼,總有成千上萬個蛤蟆在叫;四、五月份蟲子多,紗窗根本不當用,六、七月的蚊子能吃人!”

四福晉笑道:“三嫂只看好的,總比宮裡的阿哥所強,哪裡有十全十美的地界呢?”

三福晉則是帶了嫌棄道:“那這樣住著也太不方便,幸好咱們往後不用住進來,攏共才多大地方?又是太后、太妃,又是毓慶宮那邊,這也太不方便……”

舒舒在旁,都聽不下去了。

這園子還小?!

西花園佔地四百七十四畝。

有整個紫禁城內廷那麼大。

可是紫禁城內廷還分了東西六宮、寧壽宮、阿哥所、後三宮、御花園什麼的。

旁邊的暢春園佔地八百五十畝。

紫禁城一千零八十畝。

只對比這三處面積,就曉得康熙為什麼選擇到院子裡避喧聽政。

寬敞多了。

妯裡四個,帶著丫鬟宮女一堆,也就沒有什麼避諱的,就直接走了池子東邊的道路。

將要到底的時候,舒舒看到東北角有個小院子,三合院結構,總共加起來十來間房。

這應該就是伴讀所。

十五阿哥還沒有入學,可是十二阿哥、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已經開始上課了。

上課地點,並不在西花園,而是在暢春園的無逸齋。

伴讀所對面,就是一組建築,沒有院子。

宮殿上都掛著匾額,有澹泊為德宮、閒雅存誠宮、謙尊堂等。

其中最大的建築,澹泊為德宮,面闊五間,進深兩間。

大家進來,進了東次間。

太后在炕上坐著,炕幾上放著葉子牌。

九格格原在炕邊坐著,見嫂子們進來,起身相見。

舒舒跟在三福晉身後,也對太后見禮。

太后對三福晉點點頭道:“辛苦你了,大老遠的折騰一回……”

三福晉恭敬說道:“昨兒就該來的,就是想著皇祖母挪宮勞乏,怕是打擾了,沒想到今早過來忙忙活活的,忘了應該從這邊門過來,進了園子方醒過神來。”

太后笑著說道:“這邊跟宮裡不一樣,咱們在宮裡只走一個神武門,這邊一圈都是門……”

三福晉笑著點頭道:“是啊,地方大,沒人領著,都要蒙了。”

早有宮女搬了圓凳過來,舒舒在幾個嫂子後頭坐了。

九格格等著大家都坐了,沒有往炕邊坐,而是挨著舒舒,在圓凳上坐了。

舒舒望向這位與自己同庚的九格格。

兩人名為姑嫂,可說起來九格格是九月生人,比舒舒還要大些。

估摸九格格也想到這個,兩人相視一笑,少了約束。

“九嫂先頭怎麼不過來,皇祖母一早就唸叨了……”

九格格小聲道。

同樣是太后撫養,九格格的口碑與五阿哥截然不同。

五阿哥人人都誇的時候,就是”敦厚“、”溫和”,誇不出旁的來。

這位九格格,卻是眾所周知的聰慧過人,是諸格格中學問最好之人。

或許,這是基因的強大力量。

九格格遺傳到康熙聰慧勤奮的那面了?

那五阿哥是隨了誰了?

舒舒心中納罕,亦是小聲說:“頭一回到園子裡來,也不知道章程行事是什麼,原想著拉你九哥過來一趟,可是他往園子裡聽差去了,就剩下我一個,也不敢動地方……”

九格格眉眼彎彎道:“那明兒我去找九嫂玩……”

這位嫂子待太后孝順,九格格心裡自然對她有好感。

舒舒察覺到了,拉了她的手,只覺得柔若無骨,帶了歡喜道:“那可說好了的?到時候叫人砸了冰,咱們釣魚給皇祖母做魚湯。”

這還是早上九阿哥走前跟她提了一句,讓她釣魚打發時間,就是別在外頭太久,兩、三刻鐘就好了。

九格格露出意外來:“池子裡水都沒化,也能釣魚麼?”

舒舒笑道:“我也沒釣過,反正是你九哥說的,說是冬魚最肥,更好吃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見姑嫂倆頭碰頭的說話,相處投契,太后慈愛的看著。

三福晉幾人也都住了聲,聽她們姑嫂說話。

聽到舒舒提起魚肉,太后笑道:“吃魚好,吃魚好,早先最不耐煩吃魚,嫌棄有刺,換了做法,酥魚還真挺好吃的……”

太后開口,姑嫂倆人就不說小話了。

舒舒看著太后,笑著說道:“還有一種吃法,比酥魚更好吃,明天跟九妹妹釣上活魚來,您就能嚐嚐了!”

太后忙道:“釣著玩就行了,別動灶,出了年咱們再吃!”

舒舒想了想,道:“那就都風乾了,出了正月做魚鯗……”

太后好奇道:“有酥魚好吃麼?”

舒舒道:“應該差不離,左粥下飯菜,做好了裝罈子裡,出門帶著也方便。”

太后笑著點頭道:“這個好,能做路菜!等出了正月,咱們就準備起來,省得到時候在船上吃喝不方便,或不順口什麼的。”

舒舒曉得,自己隨太后出行,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服侍老太太順心。

尤其是康熙那裡,肯定要看她表現。

她便道:“您有什麼想吃的、想玩的,只管吩咐,孫媳婦到時候可是過來當差的。要代額娘好好孝順您,要是哄不好您,額娘怕是要打板子了……”

太后“哈哈”笑道:“有你們在跟前,皇祖母的心情就比吃什麼、玩什麼都爽快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