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正在想三阿哥之事,沒有留心到康熙的注視。

他並不是很想要求情,可是不聞不問的話,未免太薄情了些。

畢竟他年幼的時候,也曾得過榮妃的照顧;這些年來,三阿哥待他也恭敬。

他就思量了一下,道:“汗阿瑪,三阿哥是皇家阿哥,打小又是汗阿瑪親自教養的,馬家那邊雖是外家,可也親近有限,萬沒有因皇子外家牽扯到皇子阿哥的道理。”

康熙看著太子,有些心梗。

是啊,三阿哥是他教養出來的,所以三阿哥才理直氣壯,口口聲聲說“父之過”。

太子也是他教養出來的,若是太子不走正路,是不是也跟三阿哥一樣,心存怨望,認為是“父之過”?

他垂下眼,想起三十五年御駕親征時,每次給太子寫信,太子總是延遲回信,三封回一封就不錯了。

自己叫人給太子送了大魚,太子送自己什麼?

叫人往軍前送雞蛋,結果到了就是一地的雞蛋片兒。

還有壓斷的漁網、粗糙的小刀……

自己親征回來後,為什麼處置了幾個毓慶宮屬人?

太子親手做的小刀,劣等的呈送御前,好的反而掛在那幾人的腰上。

自己思念太子,寫信給太子,讓太子收拾幾身舊衣裳送過去,這樣自己思念太子的時候,也能睹物思人。

結果呢?

太子叫人呈了新衣裳,說是舊衣已經賞人。

自己命內大臣查此事,又是那幾個屬人,穿著太子舊常服,出入擷芳殿跟毓慶宮無禁忌……

再想起這些,康熙覺得沒有意思起來。

他看著太子,聲音有些悠遠,道:“要是朕就罰了呢?朕的道理就不是道理麼?”

太子怔住,看著康熙說不出話來。

康熙想到了索額圖,想到了太子的舅父,道:“若是問罪赫舍裡家的時候,算到你身上,你也覺得朕無理?”

太子啞然,好一會兒,道:“可兒子是汗阿瑪的兒子啊,這遠近親疏,自然父子之情排在舅甥之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康熙點點頭,道:“你說的也對,放心,朕心裡有數,不會因馬家的事兒遷怒到三阿哥身上……”

也不會因為榮妃的事情厭惡三阿哥。

就如同,他沒有因為赫舍裡家的事情,遷怒於太子一樣……

他是帝王,心懷天下……

*

北頭所,正房。

經過最初的慌亂跟忐忑,三福晉已經澹定下來。

宗人府就宗人府吧……

自己家三爺是皇子,又不是什麼悖逆的罪名,皇上還能殺兒子不成?

最糟糕的結果就是一擼到底,成了光頭皇子。

那又如何?

三十七年封爵之前,不就是光頭皇子麼?

到時候說不得皇子府的供給,又是內務府負責,比現在還能省心些。

既是最糟糕的結果,也不過如此,那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裡外衣裳預備四身,褻褲多兩條,乾淨的鋪蓋一副,蚊帳收拾一個,還有蚊香別忘了……”

她恢復了清明,也是合格的皇子福晉,有條不紊地吩咐下去。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筆墨紙硯與三阿哥書桉上的幾本書,也都給裝上了。

外頭的馬車已經預備好了,三福晉吩咐總管太監道:“將這邊的東西都收拾了,搬回貝勒府。”

三阿哥不在這邊,她一個人住在外頭也不妥當,也不方便。

一會兒去宗人府送完東西,她就直接回貝勒府了。

總管太監應了。

這邊馬車一預備,五所那邊就得了訊息。

舒舒這邊已經吃完烤魚跟烤羊肉,妯裡三人正在吃西瓜。

聽說三福晉要回城了,妯裡幾個也覺得心安了。

這應該是找到了人了或有了準確訊息,如此就好,要不然的話,這也叫人不踏實。

正好孩子們醒了,舒舒就叫人抱到正房來。

妯裡三個擺弄了兩刻鐘的孩子,眼見著孩子打瞌睡,舒舒就也跟著打瞌睡。

春困秋乏夏打盹。

吃飽了,就容易犯困。

十福晉吃的多,也被帶了睡眼朦朧的,就跟七福晉各自家去了。

舒舒睜開眼睛時,就看到九阿哥手中拿著蒲扇,坐在炕邊給自己扇扇子,臉上滿是糾結。

她看著好笑,道:“爺怎麼了?被三貝勒給堵門了?”

她尋思了一下,要是三阿哥在銀錢上不死心的話,許是會去內務府跟九阿哥“訴苦”。

就算這次的九萬兩泡湯了,那有什麼?

只要厚著麵皮盯著九阿哥這個“財神”,還怕沒有下一回。

那位爺,有銀錢釣著,是個能屈能伸的。

九阿哥一副牙疼的表情,說了三阿哥拘押宗人府之事。

“爺當時汗毛都起來了,老三是什麼成色,爺是什麼成色,爺有自知之明!可沒想到汗阿瑪慣孩子的時候是真慣著,罰也是真罰!”

九阿哥說到這裡,吐了口氣,道:“這樣看來,爺前兩回,也好懸啊!”

舒舒翻身坐了起來。

昨日少給銀子,就是懲戒了,怎麼還罰第二輪?

“三貝勒昨晚吃酒了?酒釀喝多了?”舒舒道。

借酒發瘋,以退為進,然後適得其反?

舒舒猜測著。

之前就是為了怕有人借酒鬧事,她才叫人不預備燒酒跟黃酒,而是只有點兒酒味的酒釀。

現在想想,還真是免了是非。

九阿哥嗤笑道:“一直塞著吃東西,不管旁人怎麼轉桌,快子都沒停過,沒喝多,一杯酒釀都沒喝完,真要是渾身酒氣,成了酒蒙子,說錯了話,汗阿瑪能跟他計較?就怕財迷心竅,生了怨憤了,說了不好聽的!”

舒舒看著九阿哥道:“那爺方才為難什麼?”

九阿哥帶了不樂意,道:“四哥囑咐我別瞎打聽,然後早些去園子裡請見,主動認錯,再代三哥求情,可這稀里湖塗的,爺到底哪裡錯了?”

舒舒覺得自己好像明白大概的意思。

要的是態度,不需要眼明心亮。

御前的訊息,稀里湖塗更好。

舒舒道:“真要說起來,確實是因昨晚爺擺酒引來的,爺過去認錯是態度,代三貝勒求情也是態度……”

她這樣一說,九阿哥明白了,點頭道:“曉得了,省得老爺子處置了老三,回頭心疼了,再將爺給埋怨上,爺先過去,堵上這個嘴……”

說著,他就起身,道:“那爺先往園子裡請見,方才回來看到有人挑擔子賣菱角了,叫人放前頭冰鎮上了……”

說著,他風風火火地走了。

舒舒的心,略顯沉重。

之前的時候,皇子阿哥即便有不遜的時候,康熙也多寬容,真正懲戒的時候不多。

結果這兩年,也算連上了。

三阿哥降爵,八阿哥降爵,三阿哥又拘押宗人府。

康熙對年長皇子的耐心,正逐漸消磨。

可是今年才三十九年,離“九龍奪嫡”的時候,還十來年呢……

眼下這些皇子阿哥,有一個算一個,即便不親近太子,可是除了大阿哥之外,也沒有其他人去惦記那個座位。

有像三阿哥這樣,想要藉著跟毓慶宮的親近,成為未來的議政王爺。

有像四阿哥、八阿哥這樣,想要憑藉實打實的功績,成為日後的“賢王”。

還有像七阿哥這種,前程早定的,只做“保皇黨”的。

還有像五阿哥這樣,很滿意富貴閒人身份的。

下頭的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壯志雄心的,想著也是跟歷代宗室王公那樣,帶了八旗征戰,到了戰場上給自己跟子孫後代賺前程。

這三阿哥真要問罪,眼下天家父子兄弟其樂融融的局面就要被打破了。

前朝連著後宮,後宮四妃失了平衡,皇上會不會將佟妃再抬起來?

舒舒腦子裡亂糟糟的,莫名想到了公府那邊。

要是“三爺黨”沒有了,那一支就算沉寂,也不會牽連問罪。

雖說兩房去年鬧了不少嫌隙,可是血脈同源,也是相互扶持的關係。

真要一房敗了,董鄂家在正紅旗的地位就會被其他家族所取代,往後珠亮他們的前程都會受到影響。

這會兒功夫,九阿哥已經進了暢春園,到了清溪書屋門口。

眼見著值房還有官員候見,他不由納罕。

不都是上午這些官員,陛見或陛辭,怎麼這會兒還沒見完?

值房負責記錄的是個眼熟的筆帖式,九阿哥就直接問道:“這是翻了多少牌子,都排到下午了?”

平日的時候,都是在早膳前或者午正之前見完。

那筆帖式,道:“有些本是明早要見的,挪到眼下了……”

九阿哥點點頭。

明天是什麼日子?

五月二十二,好像也不是什麼祭禮的日子……

那是老爺子不耐煩早起了,預備著睡個懶覺?

他正猶豫著,要不要明天中午再來。

畢竟他只是走個過場,不好耽擱這些官員候見。

在京的官員還好,這次見不著還有下次;要是外放官的話,真要耽擱了,下回就要三五年之後了。

結果梁九功出來了,看著剩下的幾個官員道:“皇上口諭,爾等明早再遞牌子進來。”

那幾個官員都躬身領了口諭。

梁九功說完,又望向九阿哥,道:“九爺,皇上傳呢……”

九阿哥聽著,心裡忐忑。

聽著諳達這口氣,有些沉悶。

自己還沒叫人傳話呢,汗阿瑪就要傳了,預感不大好……

不會這會子憋著邪火,要找人發散吧?

九阿哥身子就有些重,很是不想去,道:“我也沒有什麼大事,若是汗阿瑪忙著,明兒再過來也是一樣的。”

梁九功沒有接話,示意九阿哥跟著。

九阿哥閉上了嘴,老實跟上。

有三阿哥那個前車之鑑在,自己還是小心些,別也失儀了。

等到進了清溪書屋,九阿哥就察覺到康熙的異樣。

平日裡康熙盤腿坐在炕上,精神抖擻的,後背筆直,現在卻是扶著炕幾,似有疲憊之處。

就好像雄鷹一下子被淋成了落湯雞,透著幾分寂寥。

九阿哥見狀,不由心軟,臉上就帶了關切。

康熙抬起眼睛看到他,右手不由自主地握了握,道:“朕沒事兒,就是昨晚沒歇好,有些乏……”

換了往常,九阿哥聽了這話,肯定要罵三阿哥兩句,可眼下卻不敢胡說八道了。

康熙見他臉上變來變去的,半晌不吭聲,道:“內務府有事?”

九阿哥聽到這個,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道:“汗阿瑪,馬家抄檢的事情跟三哥去宗人府碰到一塊了,外頭說什麼的都有……”

“馬家人不無辜,既是敢伸手,怎麼處置都是應該的,三哥他是被氣湖塗了……”

“您也曉得他積蓄不多,素來看重銀子,這半年來,兒子這裡也有待哥哥不恭敬的地方,可三哥看在銀錢面上,都沒計較……”

“昨天就著紅利多問了兩句,是顯得太認錢了些,可這也不算大錯處……”

“兒子心裡,其實也矛盾呢,不大喜歡三哥的算計,可是也擔心其他哥哥跟弟弟的粗心……”

“民間有句老話,叫‘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必定窮’……”

“像三哥這樣曉得攢錢的,不敗家,往後也不擔心他‘寅吃卯糧’,落了虧空……”

“可是其他哥哥、弟弟們,兒子能跟他們借出錢來,旁人也能借出來,手鬆的厲害,分家銀子下去,也沒有置產的想法,胡亂就花掉了……”

“兒子曉得,汗阿瑪‘望子成龍’,心裡盼著兒子們文武雙全,德行比聖,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我們只有一半隨了汗阿瑪,還有一半隨了各自生母,這資質就有了差別……”

“如今兒子也當了阿瑪,看著豐生跟阿克丹兩個,心裡也盼著他們成才,可是想想他們出生的艱難,兒子就只能開解自己了,平平安安就好……”

“三哥的小毛病,照兒子看,就是憋的,小時候養在外頭,回宮以後,上頭的兩位哥哥都優秀,還尊貴,下頭還有個愛較真的弟弟,他在中間襯著,除了玩命唸書,也沒有別的選擇……”

“可這孩子不叫玩怎麼行?心裡憋屈都沒有個疏散的時候,一來二去的,就有些小毛病,只看好的唄,又不是太子爺,真要十全十美了,到時候為難的,就是汗阿瑪您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