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觀中靈機一般,李彌若是放開修行先天功,怕是很快就能將此地鯨吸一空,影響他人修行,於是神魂默唸《太陽金真九煉法》,觀其中奧妙。

太陽不僅僅是現實中的太陽,更是哲學意義中,道之陰陽中的陽,某種意義上而言,也算是歸於陰陽大道之下的一種修行法。

別看太極拳立意之高,太極之道還在陰陽大道之上,但太極拳再牛逼也只是奠基武學,《太陽金真九煉法》卻是直指陽神,太上親傳的存思法。

雖然只涉及到神魂層面,不涉及身軀層面,但陽神境界,遠在天人之上。

其中道韻綿長,若非對道家思想有深入的研究,甚至無法理解其含義。

然而《太陽金真九煉法》於李彌而言,卻沒有任何障礙,彷彿天生就該他修行一般。

這正是李彌聆聽太上講道的福利,雖然什麼都沒聽懂,但是神魂之外的金絲銀帶道袍,卻已然沾染了大道韻味,天然和《太陽金真九煉法》完美契合,修行起來,事半功倍。

其無邪思境界,正是收束雜念,心靜無為,將神魂回返天真無邪的狀態,然後於心神之中存思大日,自成一輪小太陽。

此太陽成,則無邪思初成,自此便可神魂出遊,想要回返,只需存思太陽即可,瞬息而返,簡直就像是開了傳送門一樣,安全性大增。

守常真人之所以神魂離體之後無法回返,就是在於此世靈機太過低下,神魂受到世界規則的壓制極大,因此縱然是自身的神魂和身軀,卻無法輕鬆合一。

最合適的解法,就是於心神中存思觀想,成一道標,用於牽引,就像是扯著線的風箏,自能安全回返。

但如此一來,神魂離體的範圍就大大縮減,遠不能和靈機旺盛的世界相比。

但是《太陽金真九煉法》卻沒有這等限制,不需要這根無形的“線”。

無邪,正是《太陽金真九煉法》最基礎也最初的修行要求。

李彌之前以神識修行《先天功》,雖然做到了專注,但是距離無邪還是有一段差距。

此番於《太陽金真九煉法》上修行,對於李彌也是全新的體驗,就像是徹底從戰士轉職法師,武道轉成仙道一般。

太陽對於絕大多數神魂而言,都是極其暴烈的,因此縱使修士神魂離體,也必須選在黑夜,也就是夜遊,等到道行不斷精進之後,才能逐漸選擇在黎明、黃昏、陰雨天出遊,以至於最終的日遊。

《太陽金真九煉法》在第一階段的無邪思境界,便可直接日遊,太陽不是最大的恐怖,反而是能量的源泉,其功法之霸道,由此可見。

李彌入定足足五個小時,終於收攝了所有雜念,心神定於一,進入了無邪狀態。

無邪思的修行,自此才剛剛開始。

李彌試著於心神中存思大日,按照自己心中的道賦予其形象,然而只是剛剛完成了一輪火球的雛形,稍微冒出一點欣喜,就從無邪思的狀態跌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彌從入定中醒來,嘆了一口,天真無邪,收束雜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真的非常有難度。

尤其是現代人見識的光怪陸離的事情太多太多,接受了太多無意義的資訊,生活中有著無數的資訊來源,因此整個大腦都被迫接受了海量垃圾資訊,很少有空間去歸納整理,去思考,去安靜下來。

而無邪的要求,卻遠在其上,要求做到極致的專注,整個大腦,整個神魂,只在做修行一件事,不能有任何喜怒哀樂之情緒,更不能有任何其他的想法和念頭,哪怕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而這,還只是九室存思的第一室而已。

只此一點,《太陽金真九煉法》的入門難度,就還在《先天功》之上,非天生道種,難以入門,怪不得是太上他老人家為文始真人量身打造的存思法。

李彌不由想到,等到將來傳道度有富裕了,還是要創造一門更易入門,更普適的存思法,用於傳授弟子和同道。

一日夜間,李彌又進入無邪狀態三次,每次堅持時間越來越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

最終,勉強在心神之中,留下了一輪紅色的火球。

心中的太陽,不是簡簡單單的將現實中的太陽搬進來,而是真正的創造,是用自身的道,去一點點存思出來,任何在道上的不足和疏漏,都將會呈現出來。

沒有任何捷徑去走,必須做到自身的極致,才能將心中的這輪大日創造出來。

這對李彌而言,是一段極有意義的修行之旅,自身的短板清晰的映照在心中的太陽上,也讓他對於未來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第二天,處理完了緊急事務的守常真人主動登門拜訪,這次只有他一人。

李彌和守常真人於茶桌兩側相對而坐,清澈的山泉水配上清香的山茶,白色的霧靄精靈,於明亮的陽光照耀下起舞。

“道友可知我彌留之際,最想交代的事情是什麼嗎?”守常真人問道。

“不知。”

“我想將道門協會會長的位置,交給你。”

“真人太過看重李彌了。”

“舍你之外,無人能扛起道門大旗。”守常真人嘆了口氣:“自從太極拳出世以來,我道門紛紛轉修,不過一月時間,如今已有三成蘊養出太極真氣。整個天夏範圍中,修行太極拳的普通人也超過百萬,還在不斷攀升。在這種情況下,佛門自然不可能無視。”

“山雨欲來風滿樓啊,根據我得到的訊息,接下來佛門就要‘敲打’道門一番,立下規矩。”

“什麼規矩?”

“太極拳不可輕授,只有領了道士度牒的人才能得傳;道士度牒每年不得授予超過五百人。”

“太極拳已經流傳開來,想學還沒辦法?”

“只要我們道門鬆口,自有辦法將‘太極拳’404,影象文字影片,一概封殺,今後縱使有人私相授受,也能限制住規模。”

“好一個規矩!”李彌知道自從妙相前來老君山試探之後,佛門必有下文,卻沒想到等待著自己的卻是如此嚴苛的規矩。

真要按這規矩辦,自己的傳道度還怎麼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