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獅白象眼看打不過孫悟空,只能提前召集三弟,給孫悟空一個教訓,也算是草草完了劇情,反正這五百年已經瀟灑完了。

然後就是三妖集結,對戰齊天大聖。

三名金仙巔峰大妖,加上陰陽二氣瓶,對戰齊天大聖孫悟空,絕對是一場巔峰對決。

而最終的結果,用兩句詩來形容,正是“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有了佛陀菩薩出面,沒有了背後靠山,獅駝嶺三妖不但打不過孫悟空,也逃不掉。

最終,青獅、白象、大鵬,俱在金箍棒下化作爛泥,重入輪迴。

雖然在輪迴之中,三妖都會得到地藏王菩薩的照顧,不至於被打入畜生道,再也無法出頭,但這也只是佛門最後的溫柔罷了。

然後,在獅駝嶺和原獅駝國遺址上,唐三藏一步步走遍了這片大地,將所有亡魂生靈盡數超度。

四萬八千妖魔,其中罪大惡極者七千二百,盡數形神俱滅,連再入輪迴的機會都沒有;有吃人罪行者一萬八千,被打入輪迴,還要在地獄之中走一遭。

剩餘罪孽較淺的妖魔,也都要用餘生來贖罪。

三年時間,不僅僅是唐三藏,佛門也有諸多菩薩羅漢前來超度亡魂,最終整個八百裡獅駝嶺的妖氣徹底淨化,這裡重新變成了一片歡樂祥和的國度。

從其他地界遷移而來的百姓,幸福的生活在這裡,對佛祖感恩戴德。

整個獅駝國,都成為了地上佛國。

一個完美的童話,一個標準的大團圓。

至此,唐三藏立下的第三宏願:“獅駝不淨,誓不西行”,終於達成了。

儘管只是區區一地,然而將獅駝嶺淨化的功德也堪稱天文數字,將金蟬子的道行再度推高一截。

金蟬子終於獲得了足夠的成道之機,以慈悲之道,證得佛陀果位。

到了這一步,曾經如來於取經人身上設下的封印盡數瓦解,唐三藏已經不再是凡夫俗子,而是貨真價實的佛陀了。

剩下的劫難,對於有一位佛陀一位大羅的取經小組,真的就只是小小的風波罷了。

然而唐三藏知道,真正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當取經小組抵達靈山之時,就是唐三藏揭開所有汙穢之上的光明面紗,向現行佛法發起挑戰的時刻。

唐三藏在全力完善屬於自己的佛法。

世間不該再有淨土,幸福並不該在來世。

若有淨土,則必有特權,淨土再廣大,也遠遠不如苦海。

唯有將整個三界都變成淨土,那才是真正的佛法。

善良必須得到表彰,罪惡必須得到懲罰,不僅僅是今生,更要最及時,遲來的正義就會有大半光輝暗淡,何況是來生?

而宏願之道也必須得到改良,扭曲的宏願之道,事實上已經將佛法修行者綁架了,讓他們失去了善惡,失去了慈悲,成了純粹的道行境界追尋者。

整個靈山都已經偏離了正軌,到了不得不變革之時。

不過唐三藏知道,自己一人的力量非常薄弱,根本無法完成靈山的變革,只是自己師父如來的那一關,就不可能跨越過去。

但是“流血變革,請自我始”,唐三藏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將道行置之度外,哪怕一身佛陀道果,也完全可以捨棄。

而孫悟空對於無量山的解化終於迎來了關鍵突破,雖然在宇之道的領悟上,還無法超越如來,但是背上的無量山,已經徹底被他化解,反而成了自己無量金身的一部分。

不但解開了所有枷鎖,反而獲得了成長,哪怕再次面對如來,也絕不會那麼輕鬆的被鎮壓了。

這一次,孫悟空終於有了和如來的一戰之力,這也成了他心中最大的底氣。

呵呵,靈山諸佛,聽起來大氣,卻又如何能跟齊天大聖比?

只待完了此次“西天取經”,便向如來老兒告辭,回返花果山去!

靈山之上的如來面色不虞,唐三藏這個取經人抵達靈山之前,本該一直是凡夫俗子,如此才能彰顯南贍部洲百姓之“誠心”,如今金蟬子提前一步證得佛陀果位,不但讓後續劫難的功德瞬間打了水漂,也讓“西天取經”的傳奇性大大削減。

這對於佛門大興是極大的不利,效果至少削減了三成。

但是如來也沒辦法,整個“西天取經”都是在三界大能關注下舉行的,他總不可能在完成了一大半的情況下再換主角吧?

如來很痛心金蟬子的不成熟。

到了靈山,完美“西天取經”,將佛法傳播至東土,一個佛陀果位不是水到渠成的美事?

如今雖然提前成佛,卻也大大破壞了“西天取經”,和佛門眾多大能便起了齷齪。

畢竟不知多少佛陀菩薩羅漢,都等著東土百姓提供香火願力呢!

這段時間,燃燈和彌勒都先後來,對於金蟬子的“獨走”表達了不滿。

如來現在也不能做什麼,只能等到大劫終了,金蟬子不再是大劫主角,再慢慢調整。

終於,唐三藏出長安二十年後,取經四人組排除萬難,歷經艱難險阻,終於抵達了終點站——靈山。

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都喜笑顏開,終於修成正果,前途有望。

孫悟空一臉好奇,東張西望,只當是來靈山旅遊的。

唯有唐三藏,八風不動,神情嚴肅。

一路上先有金頂大仙之路,後有接引佛祖渡人,終於抵達了大雷音寺,大雄寶殿。

唐三藏開口道:“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賜回國。”

如來故作慈悲姿態:“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瀅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義不仁,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之孽,罪盈惡滿,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許多碓搗磨舂之苦,變化畜類。有那許多披毛頂角之形,將身還債,將肉飼人。其永墮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

孫悟空聽得只想冷笑,四大部洲,俺老孫可是逛了個遍,唯有西牛賀洲百姓最是悲慘,那東土百姓,最多也就是窮困潦倒,卻不像你這西天極樂,動不動就成了妖怪食糧!

這如來老兒,真是會給自己臉上貼金!

卻見唐三藏雙手合十,面帶悲憫之色:“我佛慈悲,卻不知為何一路行來,越近靈山,越是妖魔叢生,百姓困苦不堪,生靈有倒懸之急,依貧僧所見,反倒遠不如東土?”

孫悟空震驚了,臥槽,俺曾經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也不過是敢腹誹一兩句罷了,你這唐長老卻這樣猛,直接在靈山大雄寶殿,一眾佛祖菩薩面前放大炮?

唐三藏話音剛落,整個大雄寶殿都寂靜了。

一眾佛門大能還以為自己是幻聽了。

如來也萬萬想不到還有這一出,一時間竟然瞠目結舌,無法回答。

卻不料唐三藏緊接著再次發問:“億萬年來,佛門豢養妖魔,以眾生為食,使眾生沉淪於苦海,無法掙脫,不得不將香火願力盡數供上,卻只能高舉僧人進入淨土,如此之舉,是否符合慈悲之道?”

如果說唐三藏放的第一炮還可以說是“耿直”,那麼第二炮就可以說是直接“炮打靈山”,直接對準了所有高高在上的佛陀菩薩。

雖然佛門豢養妖魔,收割眾生願力,可以說是眾人皆知的潛規則,但是潛規則決不可放到明面上,今日卻被唐三藏徹底戳破了。

若是被三界眾生知曉,曾經的香火願力有多麼旺盛,那麼今後的怨力反噬就有多麼恐怖。

真到了那一步,就是淨土沉淪,佛陀入滅,都不一定能夠化解了。

“億萬年來,佛門以大宏願之道修行,只知賺取香火願力,只考慮自身道行,可曾還有慈悲之心?”

“依貧僧之見,今日的佛法已經步入歧途,成了邪法,妖法!”

“真正的佛法不在於有多少佛陀菩薩,不在於靈山是否金碧輝煌,而在於天下眾生是否幸福安康,在於我等僧人是否真正慈悲為懷!”

“如今這靈山極樂淨土,只是少數權貴的淨土,卻不是芸芸眾生的淨土!他們的未來,就在廣大苦海之中,何時苦海化作淨土,方才是佛法大興之時!”

“佛祖欲要穿大乘佛法到東土,倒不如先讓西牛賀洲眾生脫離苦海,變成人間樂土仙境,再去度化東土不遲!”

唐三藏慷慨激昂的在大雷音寺大雄寶殿大鳴大放,整個靈山上下所有神佛都驚呆了。

聽到最後一句,眼看佛法和靈山的正義和慈悲都被徹底否定,如來終於忍不住了:“你這孽徒,已經被六慾天魔所惑,淪為佛敵!”

說罷,直接一招如來神掌,對著唐三藏當頭拍下。

唐三藏不喜不悲,雙手合十。

死在師父手中,正是他所求的犧牲。

然而孫悟空如何能夠接受?剛才唐三藏的話簡直是振聾發聵,讓孫悟空心中的正義感徹底被激發出來,這一刻的他似乎沒有被壓在無量山下五百年,回到了曾經在天庭之上放肆桀驁的模樣!

“如來老兒,既然唐長老有疑惑,何不辯出個勝負,非要直接下狠手呢?”孫悟空一手托住了如來神掌:“佛法越辯越明啊!”

如來不可能和唐三藏去辯論佛法,尤其在鐵一般的事實面前。

“你這猢猻,五百年佛音禪唱也無法化解你的野性!”

說罷,如來再次施展掌上佛國,然而卻突然發現,無量山脫離了他的掌控。

“如來老兒,那無量山如今已經姓孫了,還是換一座吧,哈哈!”孫悟空放肆的聲音迴響在大雄寶殿之上。

這一刻,如來終於發怒了。

他必須第一時間將金蟬子和孫悟空鎮壓,再將這件醜事控制在靈山內部,這是佛門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

一張和天地一樣大的佛掌,瞬間從高天之上壓下,這一次,換作了須彌山。

須彌山之大,還在無量山之上。

而且不留任何餘地。

就在此時,孫悟空直接變化無量金身,陡然和天一樣高,雙手握緊金箍棒,再次將全身道果和力道融合在一起,打出了最終絕招:“開天闢地”!

曾經在凌霄寶殿,他只能打出一招,將如來入滅一次,如今的他,已經可以連續打出三次!

如來對於“開天闢地”這一招也早就揣摩了五百年,有了化解的辦法。

雖然還是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損傷,卻也不至於瞬間入滅。

況且對於已經掌控輪迴之道權柄的如來而言,入滅一次,也根本不是什麼問題。

孫悟空連續打出三次開天闢地,一次比一次威猛,整個靈山都搖搖欲墜。

最終,如來的金身終於寸寸瓦解,化作道道佛光散去。

但是包括孫悟空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對於如來根本不算什麼,下一個瞬間,如來就將完美迴歸。

連唐三藏都沒有預料到,一路上表現的像個得道高僧的孫悟空,他心中的野性和反叛根本沒有褪去。

只不過這一次靈山之上向如來出手,不再是肆意妄為,不再是隨心所欲,而是代表著苦海之中的芸芸眾生,向高高在上神聖非凡的滿天神佛討一個說法!

在飄渺高遠的天外,輪迴之道內部,如來剛剛重整旗鼓,恢復如初,卻遇到了一位不速之客。

這是一位年輕的道人,卻從未被如來見過。

然而如來卻驚訝的察覺,這位年輕道人在輪迴之道上的造詣,並不遜於自己多少。

這是一個大道之敵!

“貧道李彌,見過世尊!”超脫於三界之外,李彌終於可以恢復本真。

而且整個西遊世界大道的源頭,都已經被他摸索清楚了。

沒錯,西遊世界的大道,並非是真實諸天萬界的大道,而是太上自身感悟所化的大道。

也正是如此,整個西遊世界的大羅金仙,乃至於執掌大道權柄的道君,都比真正的大羅和道君要差上一籌。

也正是如此,李彌才有了和如來論道,爭鋒的可能。

現在,如來根本沒空回返靈山了,在輪迴之道之中,他必須和李彌完了大道之爭。

勝利者將執掌輪迴之道權柄,失敗者成為喪家之犬。

這一戰將非常漫長,不可能在短時間分出勝負。

第303章 炮打靈山,開天闢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