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

在封神世界化身楊戩從頭到尾參加了封神之戰,並且在戰後做了千年勾陳大帝的李彌,只能說四帝圖樣圖森破了。

雖然在修行之上,仙道比神道更加純粹,上限也更高一些,然而對於絕大多數中人之姿的修士,神道卻有著保障。

那就是超越了自己的資質極限之後,憑藉神道氣運,依然可以繼續提升道行。

固然因此不得自由,需要受到規則束縛,抹不開人情世故,但是卻也創造了無限可能。

最重要的是,李彌需要透過傳道大千來提升傳道度,增進自身道行,那麼究竟是一兩個超級天才重要,還是一萬個中人之姿重要?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大漢仙朝的存在,給李彌提供的傳道度,遠遠超過了一兩個所謂的天才。

仙朝》宗門》徒弟。

在傳道效率上,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

因此當五帝還在為一道成道之機打的頭破血流之時,短短千年,李彌已然積攢了3秭傳道度,足以演化三道成道之機。

這才是太上道印的正確使用方法。

千年時間,不但在山海界的傳道收穫越來越大,整股時空支流當中,李彌也已經用三百傳道化身,傳道了一小半。

而只要大漢仙朝能夠不斷提升位格,不斷擴大疆域,哪怕是一群資質下愚之人,也能不斷提升,更別提自己還有從一轉金丹到六轉金丹的速成仙丹了。

不求做到天庭的程度,哪怕只有天庭十分之一的位格,堆也能堆出來一位大羅金仙境界的天帝。

這就是平臺的重要性,哪怕對於仙神也不例外。

而修行的資質,何時才是盡頭呢?

別說天夏或者神洲界的天才了,就連仙漢這群高層,曾經也是赤縣神州最頂級的修行天才,到了如今的山海界,即使啟用了赤帝血脈,卻也泯然眾人,並不怎麼出彩了。

哪怕是最出類拔萃的諸葛亮,也無法跟五帝相比。

而五帝放到封神世界西遊世界,卻也只是一般般而已。

而李彌就不一樣,雖然悟性還在五帝之上,卻從來不仰仗悟性,而是靠傳道勤勞致富。

只要傳道傳的勤快,傳道度攢的多,早晚能夠證得大羅金仙果位。

未來緊緊抱住太上大腿,那可真是未來可期,準聖都有很大希望。

道行到了這一境界,也算是一生無愧了。

至於混元大羅金仙,那就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奮鬥和努力了,還要看諸天萬界的大勢,以及歷史的程序。

赤霄國重建之後,劉備才發現,自己名義上是赤霄之主,實際上卻只能掌控十分之一的國土。

原本黃龍國兼併的土地,有一半沒吐出來,剩下的一半,也提前冊封了三王——翼王、忠王、定王。

聽這名字,就知道是怎麼回事。

三王俱是金仙中期,道行還在劉備之上,名義上歸於劉備統治,卻根本不聽指揮。

反正劉備也沒有赤帝稱號。

而原本白奇國佔據的疆域,還有一位大都督在,名義上每年都會上供給赤霄國一比賦稅,實際上卻只是九牛之一毛。

還有一塊黑冰國的飛地,同樣也只是名義上服從,最後劉備真正能直接管轄的,只有在廢墟上重建的赤霄城,靠近赤縣神州的一片荒原和零散的部落,其中還摻了不少沙子。

劉備險些被氣笑了,天上是掉餡餅了,卻是一塊過期發黴有石子的餡餅,最大的好處,反而是赤霄國主的身份。

劉備直接委任司空周軒為赤霄都督,以魯肅為赤霄府尹,開始在這一帶建立文明統治的樣板。

雖然在四帝看來,人道仙朝不足為懼,但是對於普通的人族而言,卻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時光如梭,轉眼又過去了兩千年。

仙漢的疆域又擴大了兩倍有餘。

荒離原徹底被納入了統治,變成了腹心之地,海外仙山也被一一踏平征服,西北方向,穿越了無盡荒漠,進入了琉璃山,東北方向,跨越重重阻礙,進入了夏暮林海。

天演造化經很快就被四帝國度發現了,除了有些佛系的青帝,其他三帝同時調整了戰略,開始了對萬族的征服和轉化,人族內部的戰爭烈度反而下降了。

黃龍國雖然被圍在中心,卻絲毫不影響黃帝大軍透過邊境殺入萬族腹地,兩千年間,幾乎是人族對於萬族的超級征服戰爭。

兩千年後,曾經山海萬族,只剩下了一千個,而且其中許多是被追殺逃命的。

最終,曾經如同一盤散沙的萬族聯合了起來,否則萬族都要被人族徹底吞併消化掉。

三位同樣是金仙後期的異族大能站了出來。

一位是夔牛尊者,一位青丘國主,一位是檮杌惡靈。

夔牛尊者力大無窮,泛海揚波,呼風喚雷,所到之處,大海為之分開,大地為之震顫。

青丘國主老謀深算,奇計百出,籠絡了幾乎所有異族強者,團結在了一起。

檮杌惡靈永遠不會疲憊,有著無限高昂的戰意,一旦被他盯上,根本無法擺脫。

除了這三位強者,還有許多隱居的異族大能紛紛出世,整個山海界都亂成了一鍋粥。

自從四帝同時出現,為赤霄國興亡繼絕之後,人族內戰幾乎停止了,轉而變成了對萬族的征伐。

如果不算上一開始的偷跑佔據的荒離原,仙漢的戰果遠遠不如黑帝白帝,更別提黃帝了。

畢竟五帝爭鋒的勝利者,最後也要統治萬族,如今有了《天演造化經》,可以直接將萬族變成人族,那麼自然對萬族的戰爭就沒有任何後遺症了。

兩千年間,仙漢的最頂級的一批強者,紛紛證得了金仙不朽,迄今為止,第三枚也是最後一枚三轉金丹都獎賞了下去。

如今仙漢有金仙中期三人,金仙初期五十二人,玄仙三千,真仙五萬,比起三千年前,已然強盛了無數倍。

不過伴隨著萬族的凋零,除了青木國,黃龍國、白奇國、黑水國的國力也有大幅提升。

許多被征服的異族金仙,紛紛選擇了“打不過就加入”,搖身一變,成了人族一部分。

一時之間,整個山海界竟無一方樂土。

不,青木國倒是非常安靜,甚至不曾發起對外界的征伐。

其他三帝心中始終有疑惑,但是李彌卻已經透過太上道印知曉了緣由。

如果說這是一場文明遊戲,其他三帝選擇了征服勝利,那麼青帝就選了科技勝利。

青帝,甚至於整個青木國,都在栽培一顆太古神桑。

這顆太古神桑被種植在青木國最隱秘的地方,有重重大陣庇護。

太古神桑之種,甚至源於山海界誕生之初,混沌之時。

若能將其催生至極致,便可自然而然演化成道之機。

而這條成道之機,獨屬於木之道,和其他四帝並不相悖。

因此一個元會以來,儘管其他四帝打生打死,青帝卻始終閉關自守,等待著太古神桑長成的那一天。

不過若是被黃帝知曉,也會造成一場災難。

在其他三帝都還侷限於自己對應的道時,黃帝已經盯上了整個五行之道。

所以青帝一直都在保密,儘量遮掩整個青木國的秘密。

兩千年時間,李彌也在這股時空支流之中傳道大半中千世界,迄今為止,還未發現一個能和山海界相比的,而且差距都非常大。

李彌可以斷言,山海界就是這股時空支流之中最強大的中千世界,當它突破升級大千世界之時,時空支流將會隨之打破,李彌也就能觀測到真正的諸天萬界。

兩千年時間,李彌又斬獲8秭傳道度,總傳道度來到了13秭,甚至距離以《開天造化功》證得大羅金仙果位所需的成道之機也不遠了。

如今差的,反而是對於大道的領悟。

五行、輪迴,最後的六條大道,尚未從一界之法則,過度到諸天之大道。

這讓李彌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戰略,加深對於五帝的觀察,以及對於五帝爭鋒的介入程度。

如今現存的青黃黑白四帝,對於五行之道的領悟,還在李彌之上,其中黃帝吞噬了赤帝本源,對於火之道的領悟,已然不亞於曾經的赤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彌雖然不需要吞噬其本源,卻也需要儘可能讓四帝全力作戰,展現大道玄妙,以作參考和對照。

至於輪迴之道,正在全力參悟。

李彌表面上整日於八景宮中悟道,實際上大半元神都分散在三百傳道化身之上,不斷輪迴變化,同時兼顧傳道事業。

其中匪夷所思的故事,足以編成數十本精彩紛呈的長篇小說,但是和大羅金仙道果一比,卻又顯得太過於平淡無奇了。

……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又是三千年過去了。

曾經輝煌一時的萬族聯盟,徹底煙消雲散了。

夔牛尊者被黃帝親手擊殺,做成了夔牛鼓,一件下品先天靈寶,也算奇珍。

青丘國主不得已帶著全族投奔了黑帝,修行《天演造化經》。

檮杌惡靈被白帝斬殺,並將其祭煉成了一柄檮杌劍,同樣是下品先天靈寶。

仙漢亦誅殺鎮壓並降服了共計七位金仙中期異族強者,成長到了幾乎不亞於四國的程度。

唯一欠缺的,就是頂級強者。

四帝任何一位出手,赤霄國都根本無法抵抗。

至此,除了極少數絕地禁地,山海界萬族全部消亡,變成了人族一家獨大。

雖然還有許多異族存在,但是他們都在修行《天演造化經》,向著人類變化。

這也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然而當異族滅絕之時,便是五帝爭鋒終末大戰開啟之時。

面對黑帝和白帝的同盟,黃帝毫不猶豫的發起了全面進攻。

對於勝利,他已經充滿了信心。

而在青木國中,太古神桑距離完全體亦只有一步之遙,青帝所有的心神都傾注在這顆太古神桑之上,對於外界的紛爭,根本不加理會。

白帝迎戰黃帝,雙方決戰七天七夜,白帝被打的大敗而歸,天下震動。

一直以來,雖然黃帝強於其他三帝,但大家都是金仙巔峰,並無碾壓的可能。

但是現在,戰況卻是一邊倒。

黃帝不但已經將土之道和火之道修行到了極致,而且木之道、水之道和金之道也已經登堂入室!

這意味黃帝已經不再只是侷限於五行之一,而是五行並重!

如此一來,五行相生相剋,白帝在鬥戰之時,無限被壓制,根本無法取得勝機。

白帝倉皇逃竄的同時,也向黑帝和青帝發出了警告,如今的黃帝,已經天下無敵,單挑誰也不是其對手了!

黑帝大驚,和白帝的同盟再無任何隔閡,兩國親如一家,緊緊抱團。

青帝依舊不為所動,當他選擇了太古神桑這條道路之時,就已經不在乎外界的紛擾了。

然而白帝和黑帝的聯合,對上黃帝依然落於下風,只是勉強還能維持局勢。

在三千年前,黑帝加白帝的戰力還要勝過黃帝。

“他距離大羅金仙道果已經越來越近了!”黑帝咬牙切齒道。

如果說其他的帝王勝利,失敗者還有生機,然而黃帝的五行之道還未平衡,必然要靠吞噬黑帝白帝青帝本源來達成。

後退無路,前進沒有可能,白帝和黑帝已經被逼到了絕境。

然而青帝到底在幹什麼?

白帝和黑帝想要聯絡青帝,卻突然發現青帝消失了?

不,整個青木國所有的金仙,已經人去樓空。

“難道青帝也造了一件飛舟,從山海界中遁走了?”白帝驚道。

“不可能,五帝位格,天道所鍾,亦被天道束縛,如何能從山海界中逃脫?”黑帝冷靜的回答道:“青帝道兄必有謀劃,但是我們已經指望不上了!”

“那赤霄國主劉備,至今也才金仙中期,還未得到赤帝位格,也根本指望不上了!”白帝嘆了口氣:“如此,唯有拼死一搏了!”

金仙初期金仙中期,雖然都是金仙,但是對於五帝之間的爭鋒,其實並沒有什麼影響。

如今青帝遁去,山海界的棋局之上,也只剩下了黃帝和黑帝白帝之間的戰爭。

對於仙漢而言,山海界的局勢也到了“危急存亡之秋”,若是黑帝白帝勝出還好,尚有喘息之機,若是黃帝勝出,那麼就一切無望。

仙漢自回返山海界,全力壯大了六千年,卻還是趕不上這場五帝爭鋒。

留給他們發育的時間太短暫了。

唯一的指望,就是太極道人了。

劉備帶著諸葛亮,聯袂前來八景宮,希望李彌能夠出山。

這三千年間,李彌終於將傳道事業開拓到了時空支流中每一個中千世界,也終於將輪迴法則推衍到了大道境界。

將所有心神從傳道分身之中收回,李彌終於恢復了完整戰力。

雖然表面上一直在八景宮中閉關,但實際上,對於山海界的一切狀況,都在李彌掌控之中。

如今正值最終之戰,也到了李彌出動收割之時。

在李彌的指引下,仙漢按兵不動,等待著黃帝和黑帝白帝最終之戰的結果。

三帝相約決戰於龍首丘,這是曾經人族和異族決戰之地,人族先祖在這一戰大獲全勝,佔據了山海界中最膏腴之地。

而現在,人族最強的三位帝級強者將上演最終決戰,決出一位未來的大羅金仙。

李彌變化一隻烏鴉,站在了戰場的邊緣之外,靜靜的觀看著這場大戰。

而山海界中,至少有上百金仙的目光遙遙投向這片古戰場。

這一戰,對於山海界至關重要。

“兩位道友,時至今日,終於可以全力一戰,不再有任何顧慮了!”黃帝笑道:“只可惜青帝道友不在,以至於無法完美收官。”

“黃帝,你也太傲了吧?根本沒有將我和黑帝放在眼裡!”白帝緩緩拔劍,這一刻,他拋去了所有帝王的考量,化身最純粹的劍客。

“呵呵,你們兩個井底之蛙,哪怕能夠證得大羅,也是最低階的大羅金仙,在將五行奧秘盡數掌握的朕面前,你們根本就毫無反抗之力,命運只能任由朕主宰!”皇帝輕輕一推,現了頂上三花,開了胸中五氣。

只見胸中五氣,份數五行,色成五彩,已然相生相剋,化作了一方五行玉盤。

其中央黃土,南方赤火,已然成型,唯有東方青木,北方黑水,西方白金,尚有缺憾。

正是金仙不朽本源,天道之賞賜,五帝之位格。

當其徹底補完之時,便是成道之機應運而生之時。

以五行之道證得大羅,放在所有大羅金仙之中,也算強大,未來還有向準聖乃至聖人進一步前進的可能。

也正是如此,黃帝才對黑帝白帝如此輕視,卻又勢在必得。

如今的黑帝白帝,已經不再是他的對手,而是證得大羅金仙果位的資糧。

山海界天道曾經的饋贈,早就已經註定了代價。

五帝位格者,終將互相吞噬,勝利者最終以五行之道證得大羅金仙,進而將山海界從中千世界推進到大千世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