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情報,十萬大山中有五位金仙,荒離原上有十八位金仙,只要能請動十位出手,這次就算超額完成了任務。

當然,為此白奇國需要付出非常多的代價,邀請異族參與人族內戰違背了許多原則,但是為了戰勝黃帝,別無選擇。

博父一步就能越過三萬裡,大江大河在他面前如同溪流一般,大山在他腳下如同土堆一般,任何艱難險都無所畏懼。

他穿越了已經荒廢幾萬年的赤炎國邊境,距離十萬大山不遠了。

就在此時,李彌感應到了博父的存在。

位於赤縣神州北方的迷陣,可以讓博父如同“鬼打牆”,走不進來。

但是這已經無意義了,當博父回去上報,白帝親至,還是會發現仙漢的。

畢竟這麼大的一片疆域,而非是一個人,李彌道行和白帝同階,如何藏得住?

於是在劉備和諸葛亮得到通知的同時,博父也正式走進了赤縣神州。

一瞬間,博父恍惚了,這化外蠻荒之地,怎麼出現了一個人族大部落?

幾乎在同時,劉備也感應到了博父的存在。

作為仙漢天子,任何踏上赤縣神州土地的強者,都會被人道氣運真龍所感知,除非其境界遠遠超出仙漢氣運,或者使用了遮蔽氣運之法。

仙漢的挪移法陣已經一路從赤縣神州越過十萬大山修到了荒離原最南方河口處的大城——永安城。

對於人族強者的到來,仙漢自然早有預案。

儘管有太極道人幫忙遮蔽,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隨著仙漢不斷發展壯大,想要一直藏下去,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仙漢大鴻臚陳群直接透過傳送陣前往幽州迎接這位外來的神秘金仙。

陳群如今也已經是玄仙中期,雖然道行在九卿之中並不起眼,但是也算是穩紮穩打,未來可期。

博父驚奇的發現,這個人族部落,遠比他想象中更加繁華。

這也並不奇怪。

在個人偉力可以超凡長生,甚至毀天滅地的情況下,文明的發展就並不重要了。

五帝爭鋒已經超過了一個元會的時間,但是在此期間,人類的文明並未完成超級進化。

只是勉強從部落文明,進化成了封建國度。

而且都是軍國體系,一切都為了戰爭的勝利。

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不是普通的國人,而是一位位強大的仙人神人。

天生神聖者庇護人類,卻也對普通人無所求,人人嚮往強大,卻從沒有人在乎文明。

但是這個新發現的人類部落不一樣。

這裡的人類似乎充滿了安全感,他們不需要擔心野獸,不需要擔心異族,也不需要擔心大修士的欺凌。

他們生活的如此幸福,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突然湧現在博父面前,一個新世界的大門轟然對他開啟。

在即使是人族五國的仙神,對於普通凡人的態度也分為兩種:一種認為人族和仙神同源同種,因此要給予他們最基本的庇護,另一種認為神人有隔,一日不成仙神,就根本沒有什麼權利。

而博父,便是認同人族的一位仙神,但即使如此,他對凡人的態度也充滿了居高臨下的恩賜和俯視心態。

而且這個人族部落的地盤和實力,都遠比他最初想象的還要大。

在陳群的帶領下,博父來到了雒陽城。

然後他就見到了仙漢的高層。

仙漢天子劉備——金仙初期。

仙漢丞相諸葛亮——金仙初期。

仙漢大將軍關羽——金仙初期。

仙漢車騎將軍張飛——金仙初期。

仙漢司徒龐統——金仙中期。

五位金仙,還有一位金仙中期,這在整個山海界,也算得上一個大部落了,而且正是白帝最希望的打手。

展現在博父面前,也只是仙漢不到一半的頂級戰力,更有太極道人這張底牌。

現在的仙漢,雖然戰力還是比不上五帝國度,但已經相差不遠了。

不過還沒有到徹底攤牌,高舉赤帝旗號,加入五帝爭鋒的時候。

博父驚奇的知道了這個大部落的來源,正是八萬年前敗亡的赤帝後裔。

他們最後的血脈,乘坐著一件名叫“赤帝舟”的靈寶逃離了山海界,直到最近才剛剛回返。

怪不得居然還藏著如此一支精銳的人族力量,一直不為人知。

所有的訊息都是對的,唯一被隱藏的,就是劉備得到了真正的赤帝傳承。

不過博父絕對想不到,這支小小的赤帝後裔,還有加入五帝爭鋒的雄心,只以為他們偏安一隅,只求自保。

而且距離五帝爭鋒分出最後的勝負已經不遠了,黃青黑白四帝的道行無限領先,最終的勝利者,只可能在四帝之中誕生。

一旦勝利者獲得了最高的天道權柄,一舉證得大羅金仙果位,那麼其他所有仙神對這位勝利者而言,都根本不再是威脅。

也正是如此,四帝誰也不能退縮。

白帝最後悔的,就是當初阻止起反對赤帝聯盟時跳的太高,太過認真,最終原本被打壓的奄奄一息的黃帝,卻藉著討伐赤帝的機會迅速崛起,最終佔據了赤帝國度最大的一塊,成長到今日,道行已經領先於其他三帝,幾乎不能制。

為今之計,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將黃帝擊敗,鎮壓,甚至擊殺,否則大羅無望。

為此,白帝甚至敢於向異族求援,何況是赤帝遺脈呢?

劉備很好的扮演了“桃花源”中,“不知魏晉”的角色,任由博父痛斥黃帝的罪惡,將當初赤帝隕落的屎盆子全都扣到了黃帝頭上。

不過和事實偏離也不大,最終赤帝正是被黃帝親手斬殺,不過在博父的故事中,完全抹去了白帝“抗赤先鋒”的作用,而是將白帝說成了被矇蔽的熱心人士。

不過劉備這邊並沒有鬆口,還是不願意回返中原,加入五帝爭鋒。

博父並不急,今日發現赤帝後裔,五位金仙,已經是極大的驚喜了,後續有的是時間慢慢來想辦法。

最終博父勉強在雒陽城中呆了三日之後,就匆匆回返白奇國。

“什麼?赤帝後裔?”白帝是一名劍客,對於金之道的領悟,已經近乎於道,距離證得大羅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但是山海界的底蘊不足,只能孕育出一份成道之機。

唯有統合所有山海人族,甚至山海萬族,方能將這份成道之機從未定變成既定。

因此儘管五帝在上古之時都是道友,如今卻也不得不兵戎相見,只為了更高的道果。

“正是。”

“既然能從山海界外回返,又南下征伐十萬大山,必是能征善戰之輩,不知可有人得了赤帝傳承?”白帝沉吟道。

“陛下,難道您忘了當初赤帝黃帝歸原之戰的結果?黃帝若非吞下了赤帝本源,何至於能壓制陛下?”博父提醒道。

“不錯。”白帝連連點頭。

黃帝最讓人忌憚的,便是這一點。

在其他四帝還精純於五行之中自己對應的道之時,黃帝已經同時修行五行之道。

在吞併了赤帝本源後,黃帝道行大漲,徹底壓過了其他三帝。

而且這也意味著,其他三帝根本無法退出爭鋒,否則下場必然是被黃帝吞食本源,統合五行,連退而稱臣都難以做到。

赤帝多年修行的本源都被吞噬,即使有些傳承留給後人,也不足為慮了。

反而其赤帝後裔的身份上,有許多文章可以做。

白帝雖然是一名劍客,不如黃帝那麼有城府心機,但是畢竟執政十多萬載,對於權柄之道的領悟非常深。

“陛下,可‘興亡繼絕’,重建赤霄國。”博父提醒道。

“哦?”

“天地分屬五行,人族分屬五國,當初滅亡赤霄國便是最大的錯誤,我國佔據赤霄國的土地還不到五分之一,最富饒的都被黃帝拿下了。”

“如今若能興亡絕繼,於原址重建赤霄國,則那仙漢天子必然感激陛下,從今往後,唯陛下馬首是瞻。如此以來,攻守之勢易也!”

這“興亡繼絕”之策,正是博父這些天想出來的妙招。

藉著重建赤霄國的機會,將戰略態勢恢復到赤帝滅亡之前,而且新成立的赤霄國算是白奇國的附屬國。

“黃帝必然不可能答應,如之奈何?”

“陛下,當初您和黃帝白帝本為同盟,共同對抗霸主赤帝,為何反目?”

“自然是黃帝擊殺並吞併了赤帝本源,壞了規矩。”

“當初赤帝強盛之時,連續擊敗黃帝三次,最後一次甚至將黃帝逼入絕境,生擒了他,卻也宴請一番,將其放回。”

“如今重建赤霄國,不但白帝必然答應,甚至青帝都會心動。如此三帝合一,黃帝必然無法違抗大勢!”

最初的五帝之爭,只是君子之爭,大道之爭,赤帝走的是爭霸路線,就是將其他四帝全部打服,然後讓對方自然而然的拜服。

畢竟人族之外,尚有外族,赤帝之心,不僅僅是人族內部爭奪,更是考慮到了人族整體的利益。

不願意因為五帝之爭,而讓人族的血流幹。

彼時的人族五國,內部互相征伐,對外卻也不斷開拓,打的萬族節節後退,不斷敗逃。

然而自從黃帝擊殺並吞併了赤帝本源之後,五帝之爭就變質了,升級了。

自此,剩餘四帝不得不將所有的國力都投入人族內部戰爭之中,因為這已經從爭霸之戰,升級成了你死我亡的生存之戰。

縱使青帝一直以來保持中立,對於黃帝恐怕內心之中也並不認同吧。

而赤帝後裔的歸來,無疑就是改變的機會。

白帝心動了,他思考了一段時間後,採納了“興亡繼絕”之策。

同時派出了兩路信使,前去聯絡黑帝和青帝。

暗潮開始湧動起來。

仙漢並沒有急於加入人族內戰,能夠藉著天演造化經不斷擴張地盤的機會是非常難得的。

天演造化經並未保密,幾乎是任何異族都可修行,四帝要不了多久就能得到。

留給仙漢的時間不多了。

仙漢大軍繼續南下征戰,不斷掃滅荒離原上的異族,同時向海外仙山征伐。

海外仙山的修行資源,還在荒離原之上,尤其是可以煉製洞真仙丹和凝真仙丹的天材地寶。

反而是一轉金丹和三轉金丹的丹材,山海界中非常欠缺,更別說六轉金丹了。

這意味著仙漢並不能大規模爆出金仙初期的仙神,還是需要慢慢提升高階戰力。

荒離原對於仙漢完全是一劑大補藥,整整千年時間開拓消化,都徹底吃撐了。

這裡生活的異族,要麼戰死,要麼遠遁,要麼開始勞教,並不斷轉化成人族。

荒離原放在整個山海界,也是非常難得一處沃土,能夠養育萬億子民。

在千年征戰之中,仙漢的金仙數量也不斷增加,雖然大多數都是靠一轉金丹,但也有好幾位自行突破,還有十多位已經接近了金仙境界。

若非是靠諸般仙丹,若非是靠仙漢氣運,萬萬不可能提升的如此迅猛。

當然,也少不了李彌百年一次八景宮講道的功勞。

總之,仙漢還在不斷快速提升實力之中,終有一日,將堂堂正正開啟北伐,加入五帝爭鋒。

但是劉備萬萬沒想到的是,短短三年之後,博父就回來了。

天上掉下了一塊大餡餅,白帝將為赤霄國“興亡繼絕”,以劉備為赤帝傳人,重建赤霄國!

劉備也是被白帝的騷操作騷斷了腰,縱然白帝提議,那麼黃帝如何能答應?

事實上黃帝堪稱五帝之中第一智者,面對白帝黑帝青帝三帝共同的意願,他自然不能硬抗。

否則如果青帝也加入黑帝白帝的同盟,那麼黃龍國根本無法以一敵三,他自己也不可能一人獨佔三帝。

但是赤霄國大半故土早就在八萬年中被黃龍國徹底消化了,心懷故土之人早就被遷移走了,如今的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曾經赤霄國的故事,更不知道赤帝是何人。

如此一來,赤霄國固然可以重建,卻只是名義上罷了。

藉此機會,黃帝也可以插手新生的赤霄國內政,重點是化解青帝的敵意。

五帝之中,青帝最長,也是第一個修行到金仙後期的,儘管與世無爭,卻也無人敢於小看。

只要青帝不參戰,哪怕以一敵二,黃帝也有自信擊敗黑帝白帝同盟,而赤霄國?不過是四帝的玩具和傀儡罷了,並無多少意義。

當然,如果時間足夠長,那個劉備足夠雄才大略,自然是有重新建立起赤帝認同的機會,但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黃帝有自信,可以在萬載之內,徹底橫掃寰宇,一統天下,並且證得大羅金仙道果!

面對天上掉下的餡餅,仙漢高層商議了許久。

對於五帝國度,儘管有了基礎的認知,但卻是霧裡看花看不透。

最終不得不向太極道人請教。

“去吧,這是難得的展現文明的機會。”李彌笑道:“無需保留,也無需緊張。”

赤霄國,面積還在荒離原之上,更是被開發了十萬年的沃土,生民千億。

就這樣直接砸在了劉備和仙漢的頭上。

在四帝共同的見證之下,赤霄國重建了。

但是劉備只有金仙初期的道行,還不配冠上“赤帝”名號。

四帝中,青帝是一老者,一身草木芬芳,謙和有禮;黃帝是一中年,威風凜凜,霸氣四射;白帝是一青年,鋒芒畢露,無堅不摧;黑帝是一女帝,面容清冷,如冰山寒梅。

四帝已經很久沒有齊聚了,在這赤霄國重建的典禮上,保持了難得的和氣。

劉備壓力很大。

雖然同是不朽金仙,但是初期和後期的差距太大了。

尤其是四帝,都已經是金仙巔峰,距離大羅只有一步之遙。

若是放在西遊世界封神世界這種頂級大千世界,或許五帝會是關係莫逆的道友,早就證得了大羅金仙道果,但是在山海界中,他們不得不大道爭鋒,爭出一個成道之機。

而四帝也自然將劉備的道果看了個清楚。

雖然道果之中有火之道的成分,但並不純粹,有強烈的人道氣運加持,使得其道果徹底和所謂的“大漢仙朝”繫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雖然是赤帝後裔,卻並非真正的赤帝傳人。

這樣的赤霄國,無足為懼。

並非四帝不知道人道氣運的妙處,但這只是對資質一般的修士而言,對於修行資質頂級的大能而言,人道氣運反而有毒,不願意去沾染。

毒點就在於道果不在純粹。

比如四帝,都是精純於自己對應的五行之道,哪怕是黃帝,也是走的兼修五形道路,如此一來,人道氣運就是最大的毒,對於他們證得大羅金仙道果而言。

除了劉備之外,其他人中倒有些許人傑,但也大多依靠人道氣運和丹藥之力,這種修士,固然道行高深,卻也並不被四帝怎麼看重。

按傳統的修行觀念,修士應該不假於外物,去偽存真,才能真正做到極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仙漢修士走了不少捷徑,未來並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做出了判斷之後,四帝對於仙漢都失去了警惕,不再擔心什麼。

然而這正是仙漢悶聲發大財的機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