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後,赤帝舟終於回到了山海界。

李彌以太上道印紫青雲霧將其覆蓋,以避過山海界中四帝和其他大能的感知。

最終,赤帝舟穿過了界域壁壘,降落在了蠻荒之中,位於原本赤帝疆域最南端的一片荒野群山之中。

赤縣神州先後吞併了諸多世界,在中千世界中已經算大的了。

然而和山海界一比,還不到千分之一的面積。

山海界的面積,幾乎相當於封神世界西岐之地了,相當廣袤。

靈機層次約是赤縣神州的百倍,和封神世界亦相差百倍。

山海界最中心,是由五帝建立起的,以人族為主體的五大國度。

然而在這五國之外,還有上萬智慧種族,其中不少發展出了文明。

然而如此廣袤的世界,迄今為止也未曾孕育出一位大羅金仙,距離晉升至大千世界還有一步之遙。

李彌第一時間在整個赤縣神州邊界,佈下了隱蔽和防護法陣,以免被四帝察覺。

現在的赤縣神州和大漢仙朝根本沒有和四帝抗衡的資格,必須先猥瑣發育。

在山海界,李彌終於不再憋屈了。

他變化金翅大鵬鳥,在山海界中迅速周遊偵查了一圈。

曾經的赤帝疆域,已經盡數被四國消化。

尤其是中央黃帝,佔據了最廣闊富饒的一大塊。

如今北方黑帝和西方白帝結盟,共同對抗中央黃帝,而東方青帝,正處於中立狀態,其他三帝都在爭取。

如今中央黃帝勢大,即使黑帝和白帝聯手,也只能維持均衡,而青帝自然不可能加入黃帝陣營。

除了人族內部的征戰,還要時時刻刻提防萬族的入侵,畢竟人族佔據了山海界最繁華富饒的土地,被萬族所眼紅羨慕。

還好,距離赤帝戰死已經過去八萬三千年了,黃帝雖然強大,總算不至於發展到一家獨大,即將一統的情況。

否則大漢仙朝和劉備毫無機會。

五帝功法對應五行,而且都已經修行到了極致,絲毫不亞於李彌傳授的十二都天神魔中的五行法門。

若能將五帝功法合一,倒是有望再進一步,證得大羅金仙果位。

然而普通金仙和大羅金仙之間差距遠非這一點,五帝必須建立起仙朝,藉助仙朝氣運統一人族五國,進而統率山海萬族,最終才能孕育出一尊大羅金仙果位。

在這條道路上,只能有一個勝利者。

山海人族五國,並無多少特殊之處。

反而是萬族之間,非常奇妙。

有的一“人”便是一族,堪稱神獸,道行高深,其中不乏金仙境界的,甚至有不亞於五帝的大能。

有的數量高達萬億,比起人族還多。

甚至無法將他們統一歸為妖族,千奇百怪,根本無法歸類。

然而萬族之間,卻幾乎沒有生殖隔離,可以任意通婚,孕育後代。

如此孕育出來的後代,有的兼父母之長,有的兼父母之短,每天都有新種族的誕生。

怪不得居然能發展出來上萬種族,山海界的天道太奇怪了。

簡直就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實驗室,百無禁忌。

沒有一個統合的妖族概念,因此其他任何種族都不是山海界人族的對手。

數量多的不如人族能打,能打的沒有人族數量多。

而且人族五帝都是金仙後期,山海界最頂級的大佬,足以庇護人族。

因此哪怕人族內部連年征戰不休,但是對抗外族,也是節節勝利。

八萬年時間過去,赤帝的地盤早就被瓜分並消化乾淨了,曾經的赤帝後裔,已經忘掉了赤帝的榮光。

因此現階段赤縣神州想要發展,只能先統合周圍的異族。

但是一直以來,大漢仙朝都秉持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甚至連魔修都被嚴厲打擊,除了楊柳樹和世界樹,以及精靈等少數種族,絕大多數異族只能擔任二等公民。

少數種族還能咬咬牙消化掉,如今這麼多異族,最後到底是誰消化誰?

主體種族的問題,迫在眉睫。

否則就難以發展,李彌更是難以傳道。

如果向萬族廣傳大道,最後反而將人族給滅了,李彌的道心都要動搖。

李彌只能開始了在山海界的調研,研究其萬族演化的深層奧秘。

越研究就越驚奇。

李彌可以確認,山海界絕非自然演化,而是某位大能的試驗田。

萬族之間,表面上千差萬別,內中卻有著同樣的基本特性,以至於只要是異性,體型外貌器官差距無論有多大,都毫無生殖隔離。

而且任何突變新生命,大都能活下來,不至於畸形,其中更是誕生了許多強者。

人族也不例外。

甚至人族的同化性更強,任何人族和異族的後代,都保留了人形,只不過帶著特異之處。

諸如異瞳、血脈、秘術等等。

這些異人雖然普遍受歧視,但也強者輩出,其中不乏修行到玄仙乃至於金仙境界的。

總之,李彌的考察收穫極大,也讓他誕生了新的靈感。

能否將萬族在保留其種族特性的基礎上,全部變化為人族?

這顯然是一個大膽的構想。

大羅金仙固然能創造生命,甚至創造一方世界,但是也要遵守基本道理。

諸天萬界中的每一個種族,都是無數年傳承演化而來,難以改動。

不過在山海界,對應的法則被模糊了。

而李彌不但是金仙後期,更是將《八九玄功》修行到了極致,於變化之道領悟極深。

如果真能將萬族全數變成人族,哪怕只是做到異人這一步,也是極大的進展。

這意味著李彌的傳道事業將不再侷限,而且人族也將在諸天萬界快速壯大起來。

哪怕第一代的異族心中並不認可人族身份,但是只要幾代人過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族的文明就能贏得勝利,徹底完成感化。

如此一來,李彌的道心才算是不受影響,同時還能最大程度完成傳道事業。

畢竟太上他老人家立下的可是人教,人才是傳道根基,其他種族,只是點綴。

大漢仙朝在短暫的調整,適應新世界的靈機之後,開始了新一階段的征服和探索。

根據太極道人的指示,毫不猶豫選擇了向南,向著萬族領地發展,而非回返人族腹地,赤帝故土。

不過山海界中,強者數不勝數,當年真是玄仙滿地走,真仙不如狗。

如今的大漢仙朝,放在山海界中也就是一個大部落的規格,必須小心謹慎,遠遠稱不上無敵。

李彌悟道二十載,最終完成了《天演造化經》。

人類是天生的近道者,於修行之上最為容易。

因此諸界萬族,修行最好的方式都是變化成人族。

《天演造化經》正是一部指導山海界萬族變化人類的功法。

這不同於妖族變人,那只是外表層次的變化和偽裝,而是真真正正從本源層次的變化。

萬族變成人族的過程中,其原本的種族特長也能保留最強大最有特性的一點,作為天賦異能施展。

根據種族的強大與否,最強的天賦異能相當於真仙法術,最弱的天賦異能純屬搞笑,基本沒有任何價值。

從此以後,他們的後代就全都天生是人類,並且可以修行李彌傳下的諸般道法。

搞定之後,李彌第一時間將《天演造化經》於大漢仙朝帝都雒陽城立下傳道碑。

劉備大喜,至今赤縣神州中還有將近十分之一的異族,心向王化,卻因異族身份不被信賴,只能當二等公民。

而且接下來十萬大山中將面對的是一個又一個稀奇古怪的異族,有了《天演造化經》,大漢仙朝就有了征服和治理的手段了。

《天演造化經》的修行難度也是最低的,修行所需資源也並不多,最大程度做到了普適性。

至少在山海界,有三成左右的萬族都可修行入門。

至於剩下的,天資太差,在血與火之後,也只能當二等公民和奴僕,為大漢的事業添磚加瓦了。

大漢仙朝再次開始了征服戰爭。

雖然規格上只相當於大部落,但是大漢仙朝連續征戰數千年,早就被打造成了戰爭機器,所有將士都聞戰則喜,拼命立下戰功,要麼一路修行,羽化成仙,要麼就戰死之後化身英靈。

兩種方式,都算長生,如何不令人為之瘋狂?

因此大漢不怕戰爭。

曾經金仙境界的四帝令人生出不可抗衡的恐懼,然而元魔界亦有三位金仙級別的天魔,不也是被太極道人反手鎮壓?

大漢仙朝在一次次征戰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不斷變強,無所畏懼。

第一戰,就擊垮了一個中型部落,雖然只有八十萬族人,其中卻有足足三千仙人級數的強者,幸而沒有一位金仙境界,否則大漢仙朝還真的難以吞下。

只要有金仙強者所在的部落,就一定是山海界中的大部落,山海界雖大,萬族也只孕育出了一百二十多個金仙,算上人族,共計兩百出頭。

聽起來這個數字多的有點不可思議,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都如此受重用,區區一個山海界,何德何能孕育出兩百多位金仙?

洪荒其實不缺乏強者,開天之前,亦有三千混沌神魔,其中最弱也是大羅境界,上古之時,強者無算。

然而每一位聖人的誕生,都意味著世界本源被極大的佔據,等到洪荒六聖齊聚,原本不算什麼的金仙,已經非常難以證就了。

山海界好就好在沒有大羅金仙,而金仙已經不朽,日月同輝,天地同壽,因此一直不曾死去,只會越積累越多。

不過在李彌看來,除了四帝和少數強者,大多數都是冢中枯骨,在山海界這個菜雞世界安逸了太久,和洪荒世界的殺劫層次根本沒法比。

而且大漢仙朝根本不急,有的是時間。

李彌也正是開始了向大羅金仙道果發起衝擊。

至關重要的一步,便是《開天造化功》,造化盤古法身。

這是將三清元神和十二都天神魔真形融合一體的至關重要一步。

難度也遠遠超過了李彌的想象。

即使以李彌的悟性,在大羅金仙道果面前也顯得不夠看了。

怪不得諸天萬界,不知多少英傑,最終都被困在了大羅金仙道果之前,始終無法證就。

這一關的難度,遠超此前修行路上任意關隘。

越過去,就可以在諸天萬界這個棋盤之上,當一個小小的棋手,越不過去,哪怕是金仙不朽,亦只是棋子而已。

李彌對於自己的認知還是非常到位的。

以自己變態級數的悟性,只要能走上修行道路,所在世界不是末法世界,成仙還是不難的。

但是想要證得大羅金仙果位?大半都是依靠太上道印,透過積攢和燃燒傳道度的方式,補足了財侶法地的不足。

如果說金仙還徘徊在法則的境界,那麼大羅金仙就真正開始接觸到了大道。

不是一直以來那種朦朦朧朧,霧裡看花的感覺,而是真真切切的觸控到了大道。

整個諸天萬界,大道也是有數的,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早有強者佔據了大道源流,留給後來者的機會也越來越小。

沒辦法,修士永遠都是貪得無厭,或者說修行之路根本沒有盡頭。

在凡俗世界,成仙已經是修士們最大的願望,然而在封神世界,聖人之下皆螻蟻。

哪怕到了聖人境界,還是不自由,不能隨心所欲。

而世界所能容納的大修士數量是有極限的。

封神世界,就屬於被鴻鈞道人加洪荒六聖給霸佔差不多了,幾乎無法再騰出來一尊聖位了。

整個山海界所有資源加起來,也只能供奉出一位大羅金仙。

幸而李彌在封神世界,曾經聽了元始天尊講道,曾經當了天庭勾陳大帝,並參悟盤古幡和誅仙四劍千年。

對於如何證大羅金仙道果,已經有了頭緒。

關鍵還是在於傳道,在於教化。

然後藉助海量傳道度,化作薪柴,演化成道之機,將自身執掌的諸般大道融合為一。

對於三清十二都天神魔大道的領悟,李彌自信已經差的不太遠了。

尤其是玉清開闢大道和上清毀滅大道,已經反超了太清太極大道。

但是大羅金仙道果不僅僅是對大道的領悟到位了就可以。

而是要在大道之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烙印。

如果將每一條大道比做一家上市公司,那麼合道者就是大股東,留下烙印的大羅金仙就是小股東,修行對應法則的真仙玄仙金仙就是散戶股民,連法則都接觸不到的修士,那只能算是消費者。

從股民到股東這一步,就是要由客變主,由一界到諸天萬界。

整個諸天萬界體系,大道都是唯一的。

譬如太極大道,想來太上早就佔據了最大的股份,說不定就是合道者,如此一來,留給其他大羅金仙的份額就非常小了。

而李彌最蛋疼的是,需要拿下三清十二都天神魔加變化之道,共計十六條大道的烙印許可權。

如此方可證得盤古法身,成就最強大羅。

尋常大羅金仙,只證得一條大道,強者也就是三五條。

而李彌卻是同時要在十六條最頂級的大道之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烙印,其難度遠超其他仙人。

而且李彌也可以繼續推衍下去,《開天造化功》再進一步,怕不就是真的要化身盤古,再次開天闢地了。

且不說李彌有沒有這個打算,屆時整個諸天萬界的強者怕不是都要變成李彌的生死大敵,報阻道之仇。

因此《開天造化功》,李彌最多也只敢修行到大羅金仙這一步,再往後,就要選一條沒有被合道者佔據的大道,當做主修大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只希望這方諸天萬界還處於上升期,最頂級大佬的位置還有空缺。

否則,自己就只能安心抱太上大腿,當好太上弟子了。

對於自己最大的金手指太上道印,李彌在封神世界見多識廣,尤其是接觸過太極圖、盤古幡、誅仙四劍三大至寶之後,對太上道印的猜測再高一層。

恐怕已經超越了極品先天靈寶的層次,進入到了先天至寶的層次。

如此強大的靈寶,也只能是至強者擁有,自己這枚一路被安排的棋子,何時才能得見太上?

不過想來已經不遠了,封神世界中的刻意不見已經說明了許多,等到自己證得大羅金仙果位,想來就是相見之時。

李彌的見識是超脫了山海界的,十六條大道,現在他就有自信在其中一半以上留下烙印,最欠缺的反而是成道之機。

比如山海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加上暗中潛藏的變化之道為顯學,因此人族才演化五帝,五帝藉此爭奪唯一的證道之機,成就大羅金仙。

李彌是外來者,無法從山海界借得太多成道之機。

而且李彌也不能去佔據這個名額。

因為藉助山海界的證道之機成道,就要被山海界所限制,所束縛,再難超脫。

如果是洪荒世界這等可以孕育多位聖人的世界,李彌自然不會抗拒。

但是山海界這樣區區一個中千世界,李彌自然不會和它繫結。

那麼李彌如何來達成自己的成道之機呢?

只能靠開掛了,就是傳道度硬燒。

一條大道的成道之機,太上道印明碼標價——10000垓,也就是1秭,10的24次方。

1秭傳道度可以祭煉一枚中品先天靈寶,亦可演化一條成道之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