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距離姜子牙上山修行已經過去了二十載,掐指一算,距離哪吒降世也不遠了。

哪吒初生之時,絕對的混世魔王一個,殺三太子敖丙,又以乾坤弓震天箭射死石磯娘娘童子,最終石磯娘娘死在了太乙真人手中。

這也是封神大劫之中,闡截二教第一次正面衝突。

最關鍵的是,衝突之中,石磯娘娘並無大錯。

反而是太乙真人強詞奪理,以“周興代商”,靈珠子必有大用的措辭來辯。

前世讀封神之時,總感覺闡教不講理,壓根沒有名門正派的氣度,但是此時以楊戩的視角,就能察覺出問題之所在。

那就是闡截二教的實力差距太大了,大到令人絕望,因此只能無所不用其極,顧不上堂堂正正,名正言順。

闡教算上燃燈道人、南極仙翁,也僅有兩位大羅修士,雲中子和十二金仙都只是金仙境界,極品先天靈寶也只有番天印和陰陽鏡。

而截教呢?

有四大弟子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有三霄仙子,有趙公明,俱是大羅境界。

此外還有聞仲、烏雲仙、餘元、火靈聖母、餘化,更有金鰲島十天君等一大批金仙。

截教輕而易舉能擺出萬仙陣來,金仙弟子數量已然超越百人。

論法寶,有極品先天靈寶中最頂級的可以演化二十四天的定海珠,有金蛟剪和混元金斗,還有其他一眾先天靈寶,威力遠在闡教金仙之上。

雙方的戰力完全不平衡,幾乎是一邊倒。

最終闡教是怎麼贏的?

全靠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親自下場,尤其是拿下三霄破九曲黃河陣這一役,後面更是四聖齊出破萬仙陣。

否則根本不是對手。

因此當封神大劫開啟之後,闡教面對截教,必須無所不用其極,想盡一切辦法獲取勝利的機會。

而截教卻在一開始,因通天教主的決策,閉關讀黃庭,處於全面被動狀態。

總之,當闡教已經下定決心,此次大劫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時,截教還以為是人情世故,心態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為何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明明和通天教主同是三清,也非要聯合外人來敵對呢?

關鍵就在於通天教主“有教無類”。

洪荒之中,截教一家勢大,遠超其他五聖門人弟子。

再這樣發展下去,大家都別玩了,等著通天教主做老大吧。

所以封神大劫,表面上是闡截之爭,其實是洪荒五聖人聯合對上截教,勢必要將截教的氣運打散,否則其他宗門根本沒有發展前景了。

只不過在封神大劫即將開始的這一刻,能夠看清形勢的只有五位聖人罷了,連通天教主都未必看的透,或者與他的道不合。

否則乖乖在封神榜上簽押完成,哪怕截教出大頭,將那群良莠不齊的弟子送上去,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順便還能清理門戶。

只要三清一體,就不懼西方二聖和其他挑戰。

通天教主還是太傲了。

李彌能分析到這一步,還是結合了前世的故事和這一世楊戩的見聞。

玉虛宮很快就到了,大劫將起,氣氛分外凝重。

李彌第一次見到了姜子牙,這位師叔的修行資質,果然很一般,放在赤縣神州堪稱頂級天才,放在洪荒真是不起眼。

一般而言,這等修行資質別說拜元始天尊為師,就是當闡教三代四代弟子都不夠格。

不過姜子牙的賣相極佳,一幅老神仙的風骨形貌,而且聰慧過人,堪稱一代兵聖。

怪不得被元始天尊選為封神主持人。

姜子牙上山修行二十年,堪堪羽化成仙,見到楊戩這位已經金仙的“師侄”,也是有些恍惚。

李彌倒是一點都不倨傲,對上姜子牙一團和氣,一口一個“師叔”。

畢竟封神大戰之中,還要在姜子牙賬下聽命,這時候自然要搞好關系。

這一次玉虛宮會議,闡教僅有金仙以上道行弟子可以參加。

也就是燃燈道人、南極仙翁、雲中子、十二金仙和楊戩。

李彌是唯一的三代弟子,修行短短一千八百年就證得金仙不朽,也足以令任何一位“師伯師叔”高看。

“封神大劫,以周代商,此乃天命!”元始天尊威嚴的聲音迴響在玉虛宮中:“凡是抵抗者,皆是不曉天命之人,難免封神榜上走一遭!爾等需小心謹慎,鬥法之時,亦需全力以赴,每一戰都要當做生死搏殺,切不可顧慮往日情誼!”

元始天尊定下了基調,一眾弟子紛紛應下。

如今通天教主命截教弟子閉關,如果沒人下山,最終哪怕周朝取代商朝,也根本填不滿封神榜上365個神位。

不過元始天尊早有計算。

第一是大商太師聞仲。

聞仲是截教四大弟子中金靈聖母之徒弟,截教正宗三代弟子。

而且此人不像是尋常修士,對商朝愛的深沉,必然不可能封山閉門靜讀黃庭。

有了聞仲,自然而然就能引出一眾截教弟子來填封神榜。

第二便是“因果律”強者申公豹。

一句“道友請留步”,堪稱無敵法門。

有此二人,堪稱臥龍鳳雛,必能讓截教付出代價。

不過聽元始天尊的話,卻並沒有徹底和通天教主撕破臉,將截教徹底一網打盡的意圖。

闡截之間衝突升級,以至於聖人親自下場,便是從趙公明開始。

趙公明這個角色至關重要,可以說完全決定了封神大劫的走向,是這場天地棋局中最關鍵的一枚棋子。

而燃燈道人,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最終燃燈也投了西方,做了佛祖,從結果倒退,其中自然有西方二聖的影子。

闡教表面上贏了封神大劫,實際上呢?

十二金仙全都被削去三花,封了五氣,燃燈帶著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文殊廣法天尊投了佛門,闡教同樣元氣大傷。

以李彌金仙初期的道行,想要改變大勢很難,但也不可能完全照著軌跡行動。

果不其然,按照元始天尊吩咐,此番封神大劫,闡教主事人正是燃燈道人,十二金仙俱要聽其指揮。

面對這位相貌清氣,古板嚴肅的燃燈道人,李彌的壓力也很大。

燃燈道人保底大羅金仙,很可能已經是準聖,雙方境界差距太大,暗中搞鬼的可能太小。

至於通知元始天尊?

李彌心中一念剛起,就得到了太上道印的警告。

若透露任何超越楊戩身份的訊息,就會直接被從封神世界踢出去,再也無法回返。

玉虛宮中剛剛商議完畢,紂王已然前往女媧宮進香。

來了,要來了!

元始天尊直接將女媧宮投影到玉璧之上。

紂王其人,登基以來,堪稱雄才大略,威武不凡,上限李世民,下限楊廣。

不過再蠢,也知道女媧宮中供奉的是人族創造者,怎麼可能不敬?

況且再不敬,也不會直接狂妄到在女媧宮中提豔詩。

“但得妖嬈能舉動,取回長樂侍君王……”

調戲聖人,純屬作死。

十二金仙面面相覷,完全不知道紂王發了什麼瘋。

不過這無疑是個大好消息,原本中立的女媧,肯定會加入周營,勝算又多了一分。

唯有元始天尊笑而不語,準提道友還真是不厭其煩,這等小事也要親自動手。

女媧娘娘大怒,直接命軒轅墳三妖前去亂商。

至此,封神大劫正式開啟,無量劫氣降於洪荒,凡應劫之人,全都被劫氣侵染。

即使十二金仙俱在玉虛宮中,也無法抵抗劫氣侵染,不過玉虛宮畢竟是洪荒聖地,聖人道場,還是削減了三成劫氣。

這劫氣最可怕的一點,便是令應劫之人容易被情緒所主宰,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仙神動輒修行以元會計算,又是有道全真,一般情況,都只會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正確判斷。

但是在劫氣影響下,情緒就會變得無法掌控。

仙神們的判斷力,有時候甚至連凡人中的智者都不如了。

因此一旦入劫,哪怕境界再高,法力再深,法寶再強,也有極大隕落的可能。

不過元始天尊的一點小小關照,讓十二金仙受的劫氣都少了三成,關鍵時刻便有可能救得一命。

楊戩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劫氣的侵染,不過李彌驚奇的發現,自己並不怎麼受劫氣影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像是隔著一層面紗,或者操縱一個遊戲角色,多了一層疏離感,卻也不至於被劫氣主宰情緒。

再一看,太上道印紫青光芒閃耀,顯然正在發揮作用。

李彌大喜,如此一來,封神大劫之中,“跳出劇本”,主動改變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爾等都下山去吧!”此間事了,玉虛宮弟子紛紛下山,回返自家洞天,等待著出場的那一刻。

李彌並沒有隨玉鼎真人回返玉泉山,而是攔住了太乙真人。

“太乙師叔,上次玉虛宮講道的靈珠呢?”李彌笑道。

太乙真人凝視李彌許久,這才展顏笑道:“那靈珠已經化作胎兒,師伯我正要前去收徒。”

“靈珠可是先天靈寶,如今化作修士修行,未來至少是金仙境界,大羅可期,不知太乙師叔可否允許晚輩同行,前去探看一番?”

李彌誠懇的問道。

改變第一步,就要從哪吒開始。

哪吒的故事也是個悲劇,鬧到了“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程度,最終藉助蓮花化身才終於重生。

如果說哪吒是凡人,那麼蓮花化身是不錯的提升。

然而哪吒卻是先天靈寶靈珠轉世,其肉身是修行路上至關重要的一步,萬萬不可有損。

說句不好聽的,蓮花化身也就是一具化身而已,一百個也不配和原本先天靈寶孕育而生的肉身媲美。

這也大大降低了哪吒的戰力上限,證大羅果位就千難萬難,戰力遠遠落後於楊戩,甚至還被孫悟空反超。

整個闡教三代弟子,也就哪吒和楊戩兩根頂樑柱,不管哪吒出生後的表現是有意還是無意,不管父親李靖和師父太乙真人盡沒盡到責任,至少李彌打算來管教管教這個熊孩子。

一路直奔陳塘關而去,倒也不算太急,哪吒還在她媽肚子裡呢。

而此時雲中子已經前往朝歌,欲除妲己。

表面上妲己的死活只在紂王的一念之間,實際上紂王這位“反派一號”,區區玄仙道行,怎麼可能跳出封神劇本?

這可是準提道人親自下場,負責引導的劇本。

整個封神大劫,六聖為棋手,後面還有一位鴻鈞道祖,紂王根本沒有自己當棋手的可能。

什麼《重生紂王之……》,只要聖人還是聖人,紂王根本不可能有自主權。

只能在劫氣影響下,成為一個任由本能驅使的“野獸”。

李彌最佩服,如今也最忌憚的就是燃燈道人,唯一一個以非聖人之身,影響了棋局走向,拉太上和元始下水,最後直接轉投佛門的狠人。

一路上,太乙真人和李彌交流了許多道法,互相見識和道行都有所增長。

包括玉鼎真人在內,十二金仙主修的都是闡教法門,從開闢大道衍生出來。

而楊戩主修的是《八九玄功》,算是鬥戰護教功法,於其他大道涉獵極少。

太乙真人本以為楊戩入道修行短短兩千年,於大道領悟應該非常貧乏,卻沒想到這位師侄卻是個妙人,諸般大道皆有涉獵。

兩人一路交流,到得陳塘關時,已經好的如同多年老友一般。

此時李靖夫人殷氏已經懷胎三年六個月,卻始終無法生產出來。

靈珠顯化,絕非凡胎,殷夫人也算受罪了。

太乙真人提前準備好乾坤圈和混天綾,等待哪吒即將降世,立刻將其拋入殷夫人懷中。

到得夜晚子時,殷夫人生出來一個圓球。

李靖提劍一砍,肉球兩分,跳出來個粉雕玉琢的娃娃,右手乾坤圈,肚皮混天綾,正是靈珠子。

第二天天亮,有侍者稟告:“老爺,外面有兩位道人求見!”

李靖連忙請進來。

只見前面一位中年道人,放蕩不羈,肆意灑脫,後面一位青年道人,英俊神武,儀表堂堂。

李靖也是有見識的,連忙問兩位道人名諱。

“貧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

“貧道是玉泉山金霞洞楊戩,太乙真人師侄。”

太乙真人道出來意。

李靖心中一嘆,如果有選擇,他真希望自己的小兒子拜青年道人為師,至少看起來是個有模樣有規矩的。

但只見那楊戩道人笑而不語,毫無收徒之意。

最終太乙真人給靈珠子起了“哪吒”的名字,匆匆離去。

李彌卻留了下來。

太乙真人和李彌早有約定,李彌可以留下來照看靈珠子,但不得提前授予玉虛法門。

哪怕是靈珠轉世,七歲之前最好也不要修行,否則有傷未來成就。

李彌笑著答應了。

李靖雖不知道這位楊戩道人的道行,但至少肯定比自己高,於是在城中立下一處道觀,給李彌修行。

李靖忙於軍務,腳不沾地,殷夫人的兩個兒子金吒木吒都已經上山修行,身邊只有哪吒這一個小兒子,自是驕縱。

偏偏哪吒又有諸般怪異,不容於陳塘關的小夥伴們。

最終,哪吒只能找到自己的師兄,整天都是笑眯眯的楊戩道人。

怪不得哪吒被養成了混世魔王,問題兒童,一個親爹一個師父都在最關鍵的時刻疏於管教。

一般的幼兒,七歲之前根本沒什麼能力,七歲再開始修行非常正常。

但哪吒不是一般幼兒,而是靈珠轉世,三歲就有長生真君道行,五歲就相當於真仙了。

這樣的孩子,生有神異,根本和普通孩子玩不來,若無人教化指引,自然而然就會走上肆意妄為的道路。

不過李彌適時填補了這個空白。

以同門師兄的身份,不斷開導哪吒。

並且給哪吒講了許多故事,從天夏界到赤縣神州,不同主角,不同時代,但一個個都精彩紛呈。

化身故事大王的李彌自然而然得到了哪吒的喜愛,幾乎整日都來他這裡報道。

哪怕沒走上歪路,哪吒也是個標準的熊孩子,精力無窮,想盡一切辦法搗亂,只要能讓李彌出醜,就能開心一整天。

不過李彌也根本沒有給哪吒任何機會,哪有有乾坤圈混天綾又如何,被李彌輕鬆鎮壓,哪吒就像翻不出佛祖手掌心的猴子,一顆無所畏懼的心終於有了極限。

李彌適時給哪吒科普了一番洪荒的歷史和大能典故,讓他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再適時指點哪吒一些修行的技巧,不至於任由本能盲目的發展。

哪吒不愧是靈珠轉世,修行資質遠超李彌所見任何人,哪怕只是最粗淺的修行和指點,七歲這年就到了玄仙境界。

李彌安心帶了七年熊孩子,這一日,卻遲遲等不到哪吒前來報到。

大劫之中,一切天機推衍之術全部失效,哪怕聖人也無法算盡一切。

不過李彌心中一動,直接往海外飛去。

果不其然,九灣河上,哪吒攪動混天綾,熊孩子已經快樂的玩起了水。

混天綾直接攪動大海,東海龍宮震盪,巡海夜叉前來探看。

陳塘關近海,龍族多有欺壓凌虐人族之舉,雖然稱不上“人龍不兩立”,但血案亦是數不勝數。

哪吒直接拿起乾坤圈,將巡海夜叉砸死。

三太子敖丙終於出現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