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開天功最變態的,卻是要同時參悟修行至少十五條大道對應的法則。

正是三清和十二都天神魔。

在真仙玄仙階段,李彌需要藉助宇宙法則,於身軀之中塑造三清元神虛影加上十二都天神魔真形。

三清和十二都天神魔對應的大道,都是諸天萬界之中最頂級的大道,選取其中任何一條作為方向,都堪稱雄心壯志,志向遠大,同時選取十五條,幾乎就是個瘋子。

哪怕是手握太上道印的李彌,心中也稍稍有些猶豫。

不過最終李彌仔細盤算之後,還是決定繼續修行《開天造化功》,直到證得大羅金仙果位。

大羅金仙之前所需的各項資源,以太上道印的等級應該都可以解決,畢竟根據李彌推測,手中的太上道印至少也是先天靈寶,很可能是極品先天靈寶。

將太上道印的潛力發揮到極致,培養出一位大羅金仙,還是有可能的。

但是再高的準聖或者混元大羅金仙,就有些痴心妄想了。

屆時的《開天造化功》,那可就是真一路奔著盤古去了。

在大羅金仙果位之前,還算是打基礎階段,接觸的是法則而非大道,還可以貪上一貪。

在往上,就不是李彌一個人自己的奮鬥,而是要考慮到諸天萬界的歷史進程。

不過只要有太上道祖在,就不是什麼大問題,總能庇護周全。

到了仙神境界,想要再透過鍛鍊或者運轉自身元氣來提升境界,完全屬於痴心妄想。

唯一正確的道路,就是領悟並掌控法則,藉助大道的外在顯化,淬鍊提升自身道果,方能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所需的時間也極其漫長。

哪怕是西遊世界,金仙也都算是一方人物,真仙玄仙的道行都是以元會計算。

不過也有快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孫悟空,只在菩提老祖門下修行了數百年,就直接證得金仙道果,堪稱神速。

李彌也不貪,爭取在一元會的時間內,晉升金仙。

接下來還有第二門功法——《八九玄功》。

這也是一門可以直指大羅境界的功法,李彌早早修行了《入門篇》,卻遲遲無法開啟正式修行。

如今終於羽化成仙,《八九玄功》亦可走上正軌。

這門功法對於如今的李彌非常關鍵。

先不論開天功十八種大道化身是否能夠修行完成,最後的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尋常的修士,哪怕精氣神再強大,也經不起如此玩命,說不得便在融合中直接爆炸,形神俱滅。

唯有《八九玄功》,可將保障將諸般大道化身融合為一的修行。

“太上道印,斡旋造化,我選擇推衍——《八九玄功》!”

於滿室紫青煙霞之中,李彌再次醒來,面前的景色相當眼熟,正是玉泉山金霞洞。

李彌化身三眼青年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楊戩。

而這一次,不再是電影模式。

金霞洞中的靈機層次,和西遊世界五莊觀也相差無幾。

如今楊戩已經隨玉鼎真人修行十年有餘,是正兒八經的闡教三代弟子,對於洪荒大勢已經有所瞭解。

不出意外,這裡是封神世界,時間節點應該是封神之前兩千餘年。

封神大戰之時,包括楊戩師父玉鼎真人在內的闡教十二金仙,都還未證得大羅果位,不過楊戩已經追趕上來,亦證得金仙道果。

這意味著楊戩從真仙到金仙,也只修行了短短的兩千年。

雖然速度比不上孫悟空,但是孫悟空可是西遊的主角,一生中充滿了“被安排”的痕跡,絕非正常修士的修行的軌跡,楊戩的速度已經快的出奇了。

更重要的是,修行八九玄功的楊戩,幾乎是封神之戰中,闡教三代弟子第一人,無論是道行還是戰果,還勝過了好多位師叔。

最終成為了闡教在天庭之中最頂級的打手,混的相當不錯。

如果說太上道印能演化天夏界,神洲界,乃至赤縣神州,西荒界,李彌都信。

但是西遊世界,封神世界,都是有聖人級數的大能,絕非一枚太上道印所能演化。

雖然自己現階段扮演的楊戩只是真仙道行,不能隨意離開金霞洞天,但是元始天尊這位師祖,真要是長時間待下去,肯定還是能見到的。

那麼自己如今所在的世界,到底是真實還是虛妄?

是歷史投影還是黃粱一夢?

不要怪李彌想法太多,自己經歷的諸多世界,天夏、水滸、三國、西遊、封神,實在是被安排的痕跡太過於明顯了。

在西遊世界,他侷限於五莊觀,在封神世界,他侷限於金霞洞天,世界的真偽,還是懸而未定。

不過李彌也不會浪費時間,抓緊修行《八九玄功》。

八九玄功代表的就是變化之道,千變萬化,不離本源。

而本源,正是證得金仙果位的關鍵。

萬物皆有本源,哪怕世界也是如此。

相比起自身修行,最快的方式反而是奪取世界本源,化為己用。

西荒界的一眾外神,就在這麼做。

不過這就有點墜入了魔道,而修行之正途。

而李彌正在修行的《八九玄功》,是絕對的道門正宗,所有的本源都來自對於變化之道,變形分化法則的掌控。

如同沙裡淘金,雖然效率很低,但是積少成多,也非常可觀。

《八九玄功》正式入門之後,變化法則的大門才對李彌真正展開。

絕非僅僅只是變獅子變老虎,變魚變蒼蠅,而是生命本質層次上的變化,哪怕仙神亦無法識別。

和水變油,點石成金,也相差不遠。

在這個過程中,李彌也領悟了許多物質的玄妙,深入瞭解其本性。

當然,修行過程中,時刻伴隨著極大的痛苦。

更有沉醉變化之道,最終丟失本性的風險。

怪不得必須是先天不滅體方可修行,否則就會在一次次變化之中,最終丟失本性,失去道果,前路斷絕。

金霞洞天之中,只有楊戩和玉鼎真人師徒二人,閒來無事,李彌時常前去請教。

畢竟這可是一位貨真價實的金仙,能聽從其指點,可是難得的機會。

除了《八九玄功》,李彌也請教了許多大道玄妙。

玉鼎真人不愧是元始天尊高足,於大道之上的領悟遠超此時的李彌,李彌但有所問,必有收穫,一問一答,教學相長。

當然,李彌也始終沒有鬆懈《八九玄功》的修行,洪荒之中,靈機是西荒界的足足萬倍有餘,在這裡哪怕是個沒有任何修行法的凡人或者妖族,都有望靠時間慢慢堆積至仙神境界。

而李彌於《八九玄功》的修行速度也非常迅猛,百年之內,已然修成了八變。

這八變,都是真正的變化,哪怕是尋常的金仙,也無法看破。

這速度或許比不上正牌楊戩,但也得到了玉鼎真人的讚揚。

這一日,李彌正在修行《八九玄功》之時,周身紫青雲霧瀰漫,突然間卻回返了赤縣神州八景宮。

算一算,悟道之機居然持續了整整百年。

更讓李彌驚奇的是,現實世界居然也過去了百年。

這意味著什麼?

很顯然,要麼是太上道印模擬封神世界太過吃力,無法維持1天就是一年的時間比例,要麼就是封神世界真實不虛。

但如果封神世界真實不虛,自己怎麼可能取代二郎神楊戩?

百年時間,李彌的傳道度不但沒能增長,反而只剩下了54京。

算一算,這百年修行,正好燒掉了李彌100京的傳道度,足以祭煉十件上品後天靈寶了。

以往的李彌,只有神魂前往其他世界悟道,根本無法將道行帶回來。

這一次卻全然不同,於金霞洞天中苦修百年,《八九玄功》之上的一身道行居然全都繼承下來。

是因為仙神的層次已然不同於凡人,無法分離?

但如果是這樣,自己應該是真身出現在封神世界,絕不應該是變化二郎神啊!

李彌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歸結於太上道祖的考驗。

不過李彌現在卻無法施展《八九玄功》,他的身體扛不住。

正宗的先天不滅丹,可以修行《八九玄功》的前提條件,需要消耗整整10京的傳道度。

對於現階段的李彌還是勉強可以接受,李彌直接以太上道印煉成一顆先天不滅丹,然後服下。

接下來,李彌的仙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彷彿變成了經混沌磨損,又經歷開天闢地而不滅的星辰。

當先天不滅丹徹底消化之後,李彌於封神世界百年修行的道行終於全部承載。

這對李彌是個極大的好消息。

封神世界金霞洞天不但靈機是如今赤縣神州的萬倍以上,更有闡教金仙玉鼎真人親自指點,修行效率遠超在赤縣神州。

唯一消耗的便是傳道度。

如今赤縣神州和西荒界加起來,每年能給李彌提供將近1京的傳道度,基本和在封神世界的消耗持平。

這等於是燒傳道度換道行,非常值得。

即使不算戰力,只算道行,李彌如今也算是真仙中期了。

最多再往封神世界進修五百年,便可晉升玄仙,這速度,比坐火箭還要快。

在修行《八九玄功》之時,《開天造化功》的修行亦沒有落下。

李彌不斷向玉鼎真人請教,對於三清十二都天神魔對應的大道,已經有了更加深入和成體系的瞭解。

如果說太清道德天尊最根本的大道是太極,那麼玉清元始天尊最根本的大道便是開闢,上清靈寶天尊最根本的大道便是毀滅。

三清合一,便可毀滅洪荒,重開地火風水,重啟新宇宙。

保持著掀桌子的能力。

十二都天神魔,對應的則是宇、宙、輪迴、金木水火土等十二條大道,更加落於實際。

無論修行哪一條大道難度都非常大,一路之上更有無數的競爭者,爭道者。

真要是將這十五條大道盡數執掌,那可真的就能直接重現盤古,開天闢地了。

李彌如今根本不敢貪求大道,只要能將十五條大道對應的法則盡數搞定,最終拼湊完成三清十二祖巫,然後組合盤古真形,藉此證得大羅金仙果位,就心滿意足了。

不過李彌也有優點,他傳下的十八門功法,幾乎將十五條大道全部包攬。

最缺的,反而是元始天尊的開闢和靈寶天尊的毀滅大道。

所以成十二祖巫易,成三清難。

若非李彌一開始就算是太上門下,這條太極之道也是千難萬難。

李彌出關之後,第一時間召集赤縣神州一眾仙神修士,前來八景宮聽講。

這一次,有資格前來聽講的修士,足足三千人。

也算是八景宮中三千客了。

其中,已經有包括劉備、張角、關羽在內的三十二名仙神。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玄真界的大乘祖師。

這些大乘祖師早就夠了飛昇資格,只是被玄真界的末法時代耽誤了,遲遲不得飛昇。

當赤縣神州晉升至中千世界後,他們紛紛滿足了飛昇條件,有六十五位大乘祖師成功羽化成仙。

然而其中三十六位,直接按照宗門指引,飛昇前往了祖師所在的世界,並沒有留在赤縣神州。

而大漢仙朝也並未阻攔。

事實上,所有的大乘祖師,李彌都提前佈下了暗手,他們飛昇前往的世界,座標已然暴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基本都是中千世界,坐落分佈在無盡虛空之中。

赤帝舟早晚要發起遠征,前往征服這些世界。

所以這些飛昇的玄真界大乘祖師,無意中充當了帶路黨的角色。

剩下的二十九位新晉真仙,倒是選擇留在赤縣神州。

他們基本上出自散修或者中小宗門,歷史上要麼沒有飛昇祖師,要麼飛昇祖師沒有留下指引。

畢竟這個世界前途遠大,總比前往沒有祖師指引的“上界”要安全的多。

諸葛亮早就可以羽化成仙,只不過為了凝聚太上元神虛影,始終沒有選擇躁進。

此番八景宮中三千客,熙熙攘攘,熱熱鬧鬧,彼此之間難得聚會在一堂。

不過當太極道人出現後,所有人都瞬間肅立,不敢喧譁。

太極道人身上威儀極重,玄妙非凡,道行之高深,包括劉備在內,所有仙神都看不透。

“今日貧道講述‘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