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間,劉備休養生息,讓被戰亂破壞的大地恢復了平靜,百姓重新恢復了活力。

改造了一大批舊世家和舊軍隊,在新得的兗州、豫州、司州、涼州和益州等地建設學院和宗派,傳播大同之道……

雖然沒有戰爭,但卻有一場思想層面上的戰爭。

任何不能認同大同之道的人,哪怕道行在高,家門再高,也要全部清退。

紛紛替換上了這麼多年間,劉備親手培養的年輕俊傑。

期間也有無數世家豪強反叛,然而在新生的大漢面前毫無任何抵抗能力,輕鬆被鎮壓。

如司馬懿之輩,也只敢兢兢業業的在劉備麾下工作,而且還要表現的更加進步。

但是他加入劉備陣營的時間太晚了,如今諸葛亮是劉備大將軍府長史,漢尚書令,註定是未來的丞相,文臣之首。

而司馬懿如今卻只是一個小小的酒泉太守,在蠻荒之地教化一群羌人。

這還是他主動請纓,要求前往偏遠艱苦之地歷練的結果,否則連太守都當不上。

畢竟整個赤縣神州,也只有一百多個郡,劉備治下只有七十多個,哪裡夠分啊?

司馬懿悔不當初,出仕之時他猶豫了,若是當初直接選擇投奔劉備,至少也能混個九卿之位。

而在修行境界上,也被拉開了差距。

司馬懿如今剛剛度過二九天劫,在道法榜上勉強排43位,以他的資質,本應該牢牢佔據前十。

而諸葛亮,已然反超張角,佔據了道法榜首的位置,成為了赤縣神州第一個度過三九天劫的大修士。

如今劉備張角兩軍,實力幾乎是3比1,甚至是5比1.

張角擺爛的傾向非常明顯,因此劉備也選擇了休養生息,整合內部,不急於進攻,一統天下。

等到一甲子時間過去,兵精糧足,一切準備都做好了之後,劉備終於號召天下,開始了對黃巾軍的決戰。

此時的劉備麾下,文有諸葛亮、賈詡、魯肅、周軒、陸遜、馬良、葉長生、孔融、諸葛瑾、鍾繇、荀攸等謀士,武有關羽、趙雲、黃忠、馬超、太史慈、魯達、岳飛、姜維、張遼等猛將,可謂是將星如雲,謀士如雨。

有厲兵秣馬培養出的精銳大軍千萬,人均元嬰道行,自都伯(統率百人)以上,皆為長生果位。

這樣一隻精銳大軍,即使放在西荒界,也足以和天朝帝國碰一碰,碾壓其餘絕大多數國度。

更有農兵民兵輔兵,加起來上億。

最後的大決戰,並不顯得波瀾壯闊,反而是波瀾不驚。

幾乎是平穩的推進,戰鬥也顯得非常“紳士”,幾乎回到了上古的春秋時代。

黃巾軍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失敗,他們也不怎麼狂熱,大多數都會在劉備大軍抵達時,戰敗後投降。

張角一改每次衝鋒在前,主動開戰的態勢,反而坐鎮鄴城不動。

高居武將榜第二的呂布,成了一眾漢朝武將的對練。

除了關羽,其餘黃忠、趙雲、馬超、岳飛等將,多次主動向呂布邀戰,互有勝負,卻無傷亡。

很顯然,呂布也手下留情了,他早就等著投降的那一刻了。

但是百多年高居武將榜首的驕傲,讓他不能隨便投降,最好還是劉備親自來招降,最少也要是關羽親至。

畢竟敗給關羽不丟人,也全了他溫候心中最後的驕傲。

短短三年,劉備軍西線將太原牢牢圍困,中軍已經瀕臨鄴城,東線已經藉助海路殺至幽州。

全線勝利。

而在鄴城,眼見兵已至,張角主動選擇了和諸葛亮一戰。

張角自有天機榜以來,一直高居道法榜首,直到最近一次,才被諸葛亮反超。

張角對於爭天下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但是被一個小輩反超,卻是面上無光。

他要用這一戰,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諸葛亮欣然應戰,只要張角敗了,鄴城這座大漢僅次於兩京的繁華大都會便可瞬間拿下,不需要再以無數將士的鮮血來奪取。

更何況如今他和張角同在太極道人門下,也算是同門師兄弟,能讓師兄有個善終,也是極好的。

兩人自然而然前往高天之上,免得波及到了百姓。

這一戰,兩軍陣中不知多少人在圍觀,其重要性雖然說不上一戰定乾坤,但也是至關重要。

“中黃太乙,撒豆成兵!”隨著張角的一聲呼喊,無數裹著黃巾的“天兵天將”降臨,瞬間一人成軍,精銳程度還在劉備軍之上。

重要的是這樣的軍隊,悍不畏死,殺之無用。

諸葛亮也毫不猶豫的召喚了陰陽五行八卦陣,於此陣中,幾乎立於不敗之地,也最契合諸葛亮的性格。

雙方你來我往,道法變幻萬千,殺得天昏地暗,戰鬥持續了七天七夜。

最終還是諸葛亮稍勝一籌,以陰陽雙珠力壓太平要術,將張角打落塵埃。

張角敗後,只得一聲長嘆:“天命在漢不在黃,從今日起,貧道專心修行,不再是大賢良師了!”

說罷,毫不猶豫的駕雲至上九霄,前往八景宮而去。

張角的突然離去,直接讓鄴城防線雪崩,劉備適時發起總攻,不到三日便徹底打下了這座大都會。

過程之中,稍有殺戮,戰爭烈度遠遠遜於六十年前。

按理來說,漢軍和黃巾軍剛剛開啟總決戰,黃巾軍坐鎮主場,這片土地已經被統治了百餘年,真要發狠,必然是一場接一場的血戰。

然而現在,一帆風順,如同摧枯拉朽,一路望風而降。

呂布萬萬沒想到張角這個大賢良師居然如此輕易的就降了,連忙也投降,生怕被打成死硬份子。

伴隨著張角的離去和呂布的投降,大漢只用了十年時間,就追亡逐北,掃平天下,徹底覆滅了黃巾軍。

於帝都雒陽城中,受禪臺上。

劉協將大漢帝位禪讓於劉備。

自此,綿延了二百五十載的人道爭龍結束,所有的蛟龍氣運都全部消散,集中在了劉備身上。

劉備稱帝之後,發表了祭文,上承炎帝血脈,下啟大同世界,從今日起,大漢便是一個永遠昂揚進發的王朝。

赤帝舟終於活了過來,認可了這場人道爭龍的精彩和烈度,也認可了劉備繼承赤帝血脈傳承的資格。

整個赤縣神州上空,赤紅如火的雲霧瀰漫在整個天空,天地靈機再次劇烈提升。

劉備身上的蛟龍命格終於再進一步,升級成了真龍命格。

無數赤色雲霧化作一隻只火鳥,融入他的身軀,劉備的道行也一路突飛猛進,從二劫真君,到三劫真君,到大乘修士,再到成就神仙!

與此同時,新生的大漢帝國,已然升格成了仙庭。

天道人道合二為一,共同支撐起大漢仙朝的氣運。

每一尊神位,都代表著無限的可能,蘊藏著獨特的力量。

只要大漢仙朝不斷昇華,不斷奮進,所有執掌神位的人,都可以源源不斷的提升道行,不但可以輕鬆度過天劫,更是能夠輕易突破凡人極致,成就神仙!

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中,天仙最高,神仙次之,西荒界外神,都可歸於神仙之中。

然而即使是靈機遠高於赤縣神州的西荒界,想要成就外神也難度極大,每一位外神高舉神座,都會得到包括三柱神在內所有外神的關注。

然而大漢仙朝,只要一步步升格,就能自然而然將一大批官員推舉到神仙境界,無比神奇。

這力量和許可權,自然來自於已然隕落的赤帝。

赤帝已經是金仙道行,赤帝舟全盛時期,亦是上品後天靈寶,如今正在逐漸恢復,但是距離中品後天靈寶還有一段距離。

在執掌了赤帝舟,得到了赤帝傳承之後,劉備不但一躍成為神仙,更是知道了許多辛密以及他的使命。

赤帝來自山海界,一個遠勝赤縣神州的大世界。

在那裡,百族共存,不過數千元會之後,人族已然成了天地主角,佔據了山海界腹心最繁華富饒之地。

北方黑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東方青帝,中央黃帝。

人族五帝互相征伐,合縱連橫,已然征戰上百元會。

赤帝曾經聯合白帝黑帝共同討伐黃帝,一路高歌猛進,儼然是五帝之中的霸主。

然而最終卻還是被忍辱負重的黃帝瓦解了三帝聯盟,最終抓住機會,徹底將赤帝隕落。

最終,赤帝只來得及以赤帝舟將自己最後一支血脈後裔送出山海界,等待著一個機會。

若後人不行,也可在諸天萬界之中傳承下去,若後人有資格,便可得到自己的傳承,終有一日,殺回山海界,代替自己,繼續五帝之間的爭鋒。

最終的目標,便是那顆至高無上的大羅道果。

劉備看的是熱血沸騰,又壓力山大。

他不過是被赤帝傳承一路催生到的真仙境界,距離大羅道果還有玄仙和金仙兩大境界差距。

而其他四帝,最少也已經入道數百元會,都到了金仙後期,境界遠在自己之上。

和這群山海界的猛人爭奪大羅道果,還真是沒有什麼自信。

不過幸而還有太極道人指點。

從赤帝舟這裡,劉備知曉太極道人必然有著極其高妙的師承,背景不在山海界五帝之下。

劉備心中亦有不少疑惑,想要向太極道人請教。

想到就做,劉備親自前往八景宮,拜見太極道人。

如今的劉備已然是大漢天子,赤帝傳人,真仙境界,李彌親往八景宮門外迎接。

劉備驚奇的發現,自己已經到了真仙境界,居然還是無法勘破太極道人的虛實。

這無疑印證了赤帝舟的訊息,也讓劉備心中安定了許多。

“朕如今得了赤帝傳承,方之山海界奧秘,不知宇宙之中,山海界有多麼強大?五帝的金仙道行,又有何說法?”劉備好奇問道。

李彌幸好在西遊世界扮演五莊觀清風道童之時,知曉了不少大能奧秘,如今才能對劉備輕鬆解釋。

“宇宙於混沌之中誕生,歷億萬元會,最終演化諸天萬界。”

“諸天者,皆為大能開闢,一天之主,可謂天尊,諸天位格,遠在其他世界之上。”

“萬界又分大千、中千、小千世界,其中山海界算是大千世界,赤縣神州如今只是小千世界,但正在向中千世界演化。”

“仙神之後,有真仙,真仙之後有玄仙,待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方可日月同輝,天地同壽,謂之金仙。”

“金仙之後,便是大羅金仙,放眼諸天萬界,亦是一方大人物。”

“大羅金仙之上,還有混元大羅金仙,亦稱聖人,諸天萬界之中,也僅有數聖,尊崇至極。”

“至於聖人之上,貧道亦無所知曉。”

劉備聽得目眩神迷,原以為赤縣神州已經是宇宙中的中心,如今才知,不過是諸天萬界中的一方小千世界罷了!

倒是山海界,已然是大千世界,五帝金仙道果,於仙神之中可稱強者。

今日方知修行竟有如此多境界,自己只是井底之蛙而已。

心中的驕傲瞬間少了許多,劉備誠摯的請教道:“敢問太極道友如今道行如何?”

“貧道如今是大乘修士,距離羽化成仙亦只有一步之遙,但需赤縣神州升格成為中千世界,方可羽化成仙!”

所有無法孕育仙人,只能承載凡人的世界,都是小千世界。

那些羽化飛昇之後就必須離去的世界,比如玄真界,也算小千世界。

如大鴻界、西荒界,這些可以仙凡同在的世界,就算是中千世界。

能夠承載金仙,甚至可以孕育出大羅金仙的世界,才有資格稱作大千世界。

山海界如今算是中千世界的極致,等到五帝中的勝利者證得大羅金仙道果,便可自然而然叫做大千世界。

李彌如果現在飛昇,就會被迫離開赤縣神州,前往一個中千世界。

屆時想要回返赤縣神州,都會變得非常困難。

而在西荒界,有三柱神在,李彌也不可能在那裡羽化飛昇。

最好的辦法,還是等到赤縣神州升級成為中千世界,再羽化成仙不遲。

“敢問赤縣神州如何才能升格?”劉備繼續請教。

“最快的辦法,自是吞併其他小千世界。”李彌笑道:“赤帝舟啟用之後,赤縣神州便可於無盡虛空之中周遊,一路吞併小千世界,逐漸升格,赤帝舟便可逐漸恢復,待得赤帝舟恢復到中品後天靈寶,赤縣神州自然而然便成了中千世界。”

“這一路上,自然有天魔阻道,土著抵抗,陛下切不可馬放南山,還需砥礪前行,終有一日,需要前往山海界,參加五帝之戰,這便是赤帝傳人的命運。”

“雖然遠遠落後於其他四帝,但若是能僥倖得勝,便可一躍成就大羅金仙,放眼諸天萬界,也是一位大能。”

“這是一條前路坎坷,卻有無限希望的道路。”

李彌的一席話語,聽得劉備熱血沸騰,大羅金仙,誰不想做?

“敢問道友,可願助朕一臂之力?”劉備激動的問道:“凡朕所有,皆可供道友。”

劉備識人之名可謂天下無雙,眼看太極道人提起山海界五帝也無多少尊敬之意,又能輕鬆講述諸天萬界大勢,可見其師承至少來自一位大羅金仙,如今只不過是歷世修行罷了。

若是錯過了,單憑赤縣神州一眾修士,如何能勝過其他四帝?

因此劉備敢於付出所有,只要能得到一個機會。

至少在人道爭龍之中,若非自己提前得到了太極道人賜予的《赤旗大同經》和《五星戰世決》,如何能贏得最後的人道爭龍,成為大漢天子,赤帝傳人?

劉備經歷最艱苦的三場戰鬥,兩戰徐州,一戰劍閣,皆是面對曹操,若非有《赤旗大同經》,最終得天下者大機率是曹操。

只此一點,劉備就不知道要承太極道人多少情誼,更別說如今麾下還有許多文武,都是太極宗門人。

“既然如此,今後便以師兄弟相稱。”李彌笑道。

劉備大喜,連忙口稱“師兄”。

當初在八景宮中,他可是差點要拜太極道人為師的,如今漲了一輩,自然是賺大了。

“貧道於天夏界入道,又前往神洲界修行,才來到赤縣神州,等到赤帝舟啟動,先將此二界融合。”李彌笑道:“除此之外,貧道更探得玄真界、提亞世界,皆是小千世界中的極致,更有後天靈根存在,若能將其盡數融合,升格中千世界指日可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聲師兄叫的真不冤,太極師兄早就把後續一切都準備好了!

“舍此之外,還有一張英靈榜,需由陛下執掌!自人道爭龍以來,凡曾經名列天機榜者,其真靈皆在榜中,陛下可將其封為神靈,執掌神位,未來隨著仙漢一步步強盛,亦可成就神仙,一路晉升上去。”

“只不過英靈榜上真靈,其再難透過自身修行提升境界,一切都仰仗於仙漢和英靈榜了!”

李彌將一張閃耀著無數璀璨星光的金榜交給了劉備。

其上有無數藍色星辰,少許紫色星辰,更少數則是金色星辰。

“藍色星辰者,未能名列天機榜,但亦是英靈,未來可做仙漢天兵,紫色星辰者,天機榜上有名,但在十名之後,可執一方副神之位;金色星辰者,天機榜上前十,可做一方主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