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斬亂麻的搞定了鳳巢中域外天魔之後,李彌第一時間前往三萬裡之外的神人王座,從碧落神人之中,再找出了三十二位被吞噬一空的傀儡,其中甚至包括神人王最鍾愛的小兒子。

在無盡的悲痛和恐懼之中,如同落水之人拼命要抓住一顆稻草,這一刻,太極真君成了碧落神人和大妖唯一的希望和保護者。

於是十日之後,碧落天宮的下一次會議,幾乎所有碧落神人和大妖都出席了。

如今碧落神人中有長生果位七人,半步真君十六位,碧落大妖有長生果位四人,半步真君九位,總體而言,是一隻不容小覷的勢力,尤其是佔據著碧落之上,這裡是蘊藏著九天真英,是神洲所有修行清氣法的修士必須獲取的珍寶。

李彌在碧落天空之前留下了一面照應壁,凡是碧落神人或者大妖,皆可拉著族人前來此處映照,若是映照如琉璃般清澈,則是真正族人,若是漆黑一片魔影,則是徹底被魔染。

有此一寶可辨認被魔染的族人,碧落神人中對於域外天魔的恐懼終於放下了,心中對於太極真君充滿了感激,於是在李彌的主持下,碧落神人和大妖聯名和李彌代表的人族簽下了新的盟約。

從今往後,碧落神人和大妖各提供少量碧落木和中層區域,任由人族修士前來採擷九天真英;作為交換,碧落上層也有少許區域劃給碧落神人大妖開發,也允許他們前來碧落天宮落腳休整。

從今往後,碧落天宮就將永遠坐鎮碧落上層,成為這充滿危機的神州邊緣之地,唯一的家園和庇護所。

碧落神人和大妖將和人族建立聯盟,在最關鍵的時刻,會聽從太極真君的詔令,下凡參戰;而太極真君也代表人族,保證碧落神人大妖的生存權和不受域外天魔侵犯。

得此盟約,蠻荒妖魔最大的一支助力已經被轉化成了人族盟友,戰略形勢獲得了極大逆轉。

李彌親手煉化了近百域外天魔,對於這只從無盡虛空中侵入神洲界的魔影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

連結不同世界之間的,正是無盡虛空,這裡非常危險,一般而言,只有到了仙人層次,才能夠安全飛躍。

但是域外天魔不同,他們絕大多數直接誕生於無盡虛空,如同蝗蟲一般,侵入和吞噬所發現的任何一個世界和生靈。

神洲界被域外天魔發現的時間並不長,只有短短數萬載,但是已經滲透的無孔不入,此次神州大劫,就是域外天魔的收割之時。

幸而域外天魔並沒有統一的首領和組織,還處於聯合打獵各自為戰的狀態,透過無數域外天魔的記憶和影像,如今活躍的長生級數域外天魔大概還有九位,剩下五位都被李彌直接幹掉了,可謂是當之無謂的第一天魔清洗者。

但是現階段域外天魔已經放棄了大本營,全面由明轉暗,想要將他們全部揪出來,難度更大了。

無論是蠻荒妖魔還是海中妖皇,其中定有域外天魔的影子,但是人族修士中就沒有了嗎?

要知道千百年來,步虛真人都要前來碧落採擷九天真英,方有可能證得長生果位,而域外天魔就盤踞在碧落上層,想要暗中魔染人族修士並不難。

不過在大陣破滅之前,人族一直有半步真君坐鎮天門,並有一件祖天師張道陵留下的珍寶甄別域外天魔,因此能夠潛入人族的域外天魔並不多,但肯定會有。

畢竟,時間太漫長了,足夠域外天魔佈下棋子。

總之,如今人族的局面就是內憂外困,如同行走在萬丈懸崖之邊,隨時都有跌落無盡深淵的危險。

但是隨著李彌的道行精進,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轉變。

一力破萬法,一人斬群魔。

只要道行和戰力能夠碾壓,再多的敵人,也不過是虛妄。

從碧落之上回返後,李彌並沒有回老君山,而是暗中潛伏到了大名府。

無論是域外天魔還是三大仙山,如果接下來有大動作大手筆,最大可能就是應在此處。

果不其然,雖然明面上沒有什麼大動作,但是蠻荒妖魔已經暗中聚集了五位妖皇潛伏於大名府附近,更有一道大陣籠罩軍陣,使得敵人難辨虛實。

此陣以魔氣驅使,卻顯得極其高明,縱使長生真君誤入其中,亦難逃脫而出。

比起碧落上層埋伏李彌的那次殺陣,少了肅殺之氣,卻更多出了些陣法玄妙,一看就知道是陣法大家所布。

更妙的是,李彌從中嗅出了送上“神仙殺劫陣”和“混淆顛倒陣”的那位野道人的味道。

至於這位野道人的來歷,李彌也有所猜測,應是遼國後方,對應“大金”部落的,“古魔”部族所出魔君。

曾經的李彌,面對這位古魔根本不敢靠近,境界的差距太大了。

如今有了大鴻界的一次電影模式,李彌也對古魔的境界做出了基本的判斷,應該是困於劫法境界的一尊魔頭。

無論是一九天劫還是四九天劫,都不是現階段的李彌所能抗衡的,他必須先證得長生果位,或者執掌天級法寶,方可戰而勝之。

不過幸運的是,此番大劫之中,那位古魔應該不可能覺醒,四九天劫,不是那麼好度過的,一困就是幾百上千年難以寸進,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

整個神洲界,迄今為止唯二的超出長生真君的強者,就是飛昇的祖天師張道陵和這位神秘古魔。

李彌無論證真形和陽神,都已經有了路徑,對於大道的領悟亦絲毫不差,但是最缺的就是時間。

至少在此番大劫終結之前,難以證得長生果位了。

至於祭煉天級法寶,反而更現實一些。

一件天級法寶,需要十萬億傳道度,一萬億是一兆,十萬億就是十兆。

如今隨著李彌攪動神州風雲,一年所獲傳道度已經突破了一兆,目前已經積攢了三兆,同時也沒有太多其他的消耗所需,因此最多七年,就能祭煉出第一件天級法寶。

有了天級法寶,哪怕古魔甦醒,亦不足為懼。

有了大鴻界的一段經歷,李彌對於法寶的境界和稀有度也認知的更加深刻。

哪怕是仙凡同居,道法極其昌盛的大鴻界,天級法寶的數量都是極其罕見的,許多大乘修士都不可能執掌,羽化成仙之後,有了漫長的時光,才能做到慢慢普及。

法寶後面是靈寶,靈寶又分做先天靈寶和後天靈寶,其中差距更是天壤地別。

李彌唯一所知的,就是大鴻界樓觀道的鎮教之寶,是一件極品後天靈寶。

所以眼界和閱歷是非常重要的,真正見識過仙人的風采之後,一位劫法期的古魔就不那麼顯眼了,至少在羽化成仙的陳延英面前,不過是一招就能解決的垃圾貨色。

但是對於現階段的神洲界,卻是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哪怕當初的祖天師張道陵,飛昇之前也無法將其徹底解決,最終只能佈下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了事。

李彌證得純陽之後的下一步,自然就是真形。

所謂真形者,是指本性如一,不壞不滅,哪怕有諸多化身法象,但要永恆不變的根本。

對於神洲修士,這可以說是最難的一環,難度甚至在陽神之上。

主要原因,還是神州修士偏科,修行符籙之道,首重神,次重氣,最忽視的就是精。

根據李彌的情報,絕大多數神洲修士證真形,都是透過修行法象來模擬替代,真形修士一個個都可以放出法象,動輒如同山嶽般大小,戰鬥起來威猛無比,和符籙之道截然不同。

但這是曲線救國,縱使證得真形,亦難將精氣神三寶合一,真正證得長生果位。

但是李彌根本不需要走這一步,八九玄功的七十二變,其實入門篇修行的正是真形不變,甚至要求還在真形之上。

若是李彌只修八九玄功,此刻已經算證得真形了。

但是李彌如今的主修功法,其實是開天功。

開天功中對於精的要求,同樣極高。

在神話故事中,盤古開天闢地死亡之後,清氣上揚為天,其中元神化作三清,濁氣下沉為地,其中精血化作十二組巫。

李彌如今修行的開天功,真形對應的,便是十二都天神魔。

幸而只需形成其中一座都天神魔,便可凝成真形。

但是這難度,已經堪稱變態,別說是尋常步虛真人,哪怕是劫法真君,也難造化。

幸而李彌已經修行了八九玄功入門篇,算是夯實了基礎,從八九玄功不滅真形的基礎上,再演化十二都天神魔其一,非常難,但並不是無法入門。

天地有清濁,魔自然而然層出不窮,根本不可能有徹底淨化的一天。

十二都天神魔,都是最頂級也最強大的魔影,若是有朝一日能夠修成十二都天神魔身,便有了逆反盤古真身的一線可能。

當然,那都是仙人境界之後才需要考慮的煩惱,現階段,需要面臨的抉擇就是凝聚十二都天神魔中的哪一位。

十二祖巫,各有對應的大道,強弱亦分明。

最強者帝江、后土,中游祝融、共工,最差者翕茲、奢比屍。

只要修成其一都天神魔之身,便可自然而然獲得其對應的神通,對於修行對應的大道,是極大的助益。

李彌思考了很久,終於定下了自己第一尊都天神魔之身,正是十二祖巫中的燭九陰。

燭九陰又稱燭龍,開眼為晝、閉眼為夜,一吹氣便是寒冬,一呼氣便是炎夏。

除了個人戰力極強,重點其對應的道法,是較為罕見的宙之道,也就是時間之道。

宇宙之中大道三千,卻偏偏以時間和空間來命名,足可見宇、宙兩道的重要性。

宇便是天地之道,李彌如今對其造詣頗深,遠超同境界修士,但是於宙之道,卻極少有涉獵。

宙之道最明顯的,便是紫青道印中每一次悟道之機,無論是電影模式,還是親自體會,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時間比例,這一點是非常罕見的。

比如以高維通道相連的神洲界和天夏界,雖然靈機完全不同,但是根據後續飛昇者提供的訊息,時間比例卻是嚴格的一比一完全沒有任何差別。

而且修士鬥戰之中,無論各種源流,極少有時間停滯這般高深道法,至於時光倒流,更是聞所未聞,連大鴻界中也不曾聽過。

因此可見一點,宙之道,放眼諸天萬界,也是極其高深,難以接觸的大道。

如今能藉著凝聚十二都天神魔的機會提前接觸,絕對是難得的機會。

李彌對於燭九陰,無論是形象還是本源大道,都只有最表面的理解,因此還需要不斷的觀摩各種形態的魔神,領悟宙之道的玄妙,方能真正證得真形。

因此這一步驟的修行,需要時間。

在修行的旅途中,並不是越快越好,每一步都要走的紮紮實實,道基深厚,方可在今後的道途之中走的更遠更久。

許多急功近利之輩,雖然能夠一時領先,但後續早晚會付出十倍百倍的代價,甚至於永遠無法再晉升一步。

李彌變化一普通老道模樣,靜坐於大名府城中一座道觀,整日參悟大道,同時等待著神州大劫之中的一次關鍵事件。

果不其然,三大仙山的對策也已經浮現。

吳用和公孫勝以“加固防護大陣”的名義下,在整個大名府,佈設了一套極其玄妙的大陣,其層次決不在神仙殺劫陣和混淆顛倒陣之下。

城內城外,三大仙山和蠻荒妖魔幾乎是同時間佈下了頂級大陣,就看著一戰誰能佔據上風了。

李彌如今就置身三大仙山大陣之中,誰也沒有關注一位垂垂老矣的普通老道,任由其觀摩大陣玄妙。

七日之後,李彌終於梳理了其中關竅,猜到這大陣的作用。

“好狠的心啊,以一城百萬生靈,一殿一百零八魔星為祭品,最終煉化十二殺神,使其證得長生果位,一舉扭轉大局。”

“也是,從一開始,三大仙山就將水滸108將視作了棋子,並不以羅真君收公孫勝為徒而改變。”

這大陣,極大機率是祖天師張道陵飛昇前所佈下,其作用,就是將一百零八魔星的星命和天命,全數轉移至最多十二位魔星之中,使其道行大增,直接證得長生果位,成長生魔君。

如此急功近利之法,逆天而行之舉,當然有代價,就是這些魔君今後再難進一步,長生真君就是他們修行道途的終點。

更重要的是,這十二魔君今後餘生,都並非逍遙自在,而是有著屬於自己的主人,必須聽其號令和驅使。

比棋子更悲慘的命運,則是永遠看不到自由的奴僕。

而這,就是三大仙山應對神州大劫的底牌。

可悲,可嘆。

如今魯達、武松和戴宗都是李彌的真傳弟子,怎麼可能讓他們入陣?

只此一點,李彌和三大仙山就有了不可彌合的矛盾。

而且城外的蠻荒妖魔,也佈下了一座絲毫不亞於此陣的大陣,這一場大名府之戰,或許就將決定整個神州大劫的走向。

面對這樣如同火藥桶一般一點就爆的局面,李彌也必須掌握著隨時可以掀桌子的底牌,否則根本無法掌控大局。

幸而為了這一天,李彌早就做了萬全準備。

隨著妖魔大軍分散兵力進攻薄弱之地,大名府的戰鬥烈度在逐漸下降,但是整體的戰局如同黑雲壓城,今日丟一城,明日再丟一城,從一個失敗走向另一個失敗,如今皇宋核心掌控疆域,只剩下了五京之地。

哪怕林靈素在大名府外出手,擊退了赤炎妖皇,也只是一場小勝,並不能扭轉大局。

梁山眾將也算是徹底拼上了性命,用他們多年征戰的經驗和熱血來堅守這座城池。

哪怕戰果輝煌,但犧牲依然不可避免,如今的梁山好漢,僅剩三十二位了。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時常有蠻荒妖魔用無法監測的手段潛入大名府,刺殺梁山好漢,雖然死掉的大多都是排名靠後的文職,但這一點更加令人恐懼。

難道大名府城防大陣已經失效了?

為什麼在重重保護下的梁山好漢,還是這麼不堪一擊?

妖魔們什麼時候有了如此恐怖的間諜能力,但在戰鬥的一開始並不使用呢?

魯達即使再不想思考,亦能感覺到其中的重重疑雲。

大名府梁中書早就被林沖暗中拿下,生怕其已經投靠了妖魔,一番審問,卻毫無所得。

總之,戰士們的壓力越來越大,距離崩潰邊緣越來越近。

尤其不是死在沙場上,而是死在暗箭之中,真是令人憤慨和猶疑。

就連智計百出自信滿滿的軍師吳用,如今也是眉頭緊皺,難以舒展;入雲龍公孫勝更是舉行祈福大典,希望能驅散大名府上空的陰雲。

宋江無能狂怒,卻依然無法改變局勢。

李彌暗中前往大名府外,變化其中一位妖魔,近距離觀摩這神秘大陣的作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很快就有所收穫。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