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彌決定三管齊下。

第一步,挑動貴族鬥王族。

貝國還處於封建領主模式,而非中央集權,貴族們的權利非常大。

王族手裡掌握著最頂級的武道和神文,貴族掌握著較為粗淺的,戰力差距很大。

因此哪怕只是為了傳承血脈和鎮壓暴亂,貴族們也會想辦法搞到最強大的修行法。

第二步,繼續傳火,在整個大陸培養反抗力量。

貝國的統治還極其殘暴,大半的國民,尤其是原本修國和靈國的,都屬於奴隸,哪怕自由民,也隨時都可能淪為奴隸。

在這種朝不保夕的情況下,蘊藏著極大的反抗土壤,只是超凡力量掌握在貴族手中,起義才無法成功。

第三步,另闢蹊徑,直接跳過陸地生物,開始培養海洋生物。

海洋中所能孕育的生命個體和強度遠超陸地,唯一缺陷的就是智慧,但也相差並不太遠。

幸好在這場遊戲中,李彌有的是時間,對於劫運的操縱也越來越嫻熟,越來越瞭如指掌。

每一個生命,在關鍵時刻都會面臨著抉擇,每一個抉擇都通向著完全不同的未來,而李彌透過劫運,就可以在這樣的十字路口,將這個生命向選定的方向推一步。

雖然只是增加機率,並非完全操縱,但是隨著時間推移,聚少成多,編織成網,大趨勢還是牢牢掌控在李彌的手中。

又過了百年,貝王老了,二子爭龍,大王子賢名遠揚,有屬於自己的班底,二王子是如今的王后所生,備受貝王寵愛。

最終貝王老死,大王子以失敗而告終,在一群手下的幫助下,逃到了曾經的靈國,如今的靈州。

靈公第一時間收留了這位王子,並舉起了反旗,要為大王子奪取王位。

大王子不得不娶了靈公的女兒,並將神文和武道傳授給了靈公,被王族死守了三百年的奧秘終於開始了流傳。

此時整個貝國所能承載的人口已經到了當前文明階段的極限,戰火逐漸席捲了整個大陸,戰爭的烈度,遠超任何人的想象。

最終,整個貝國裂為五塊,貝國只剩下了王城和附近一小塊土地,靈公成了霸主,天下十室九空。

隨著王權分列,戰火重燃,武道和神文再次重獲生機,不再只是一家一姓的工具。

在這個時代,湧現出了一位大賢者“文”。

文周遊列國,廣收弟子,傳授神文玄妙,武道奧秘。

最大的貢獻,大幅簡化了神文,使得修行人的數量大幅提升。

在這個時代,賢者層出不窮,武道和神文發展突飛猛進,一個個大賢者,自身道行都到了天人境界,但是直到這一刻,李彌才意識到遊戲成功的難度。

世界太小了,靈機層次太低了,培養出天人武者已經非常難得,想要凝聚金丹,千難萬難,幾乎要做到以天下奉一人,才有一線可能。

又三百年,隨著修行之人增長,天地靈機已經到了極限,劫運不斷增長,到達了極致。

大劫開啟。

這一次,是在原本修國基礎上建立起的袞國,連續出了五代明君,掀起了征服整個大陸,終結亂世的戰爭。

在李彌劫運的引導下,無數賢者紛紛投袞國,興水利、變新法、重軍功、道法大興。

與此同時,李彌在海洋深處發現了一隻神奇的白鯨,或許是基因突變,也或許是氣運所鍾,它天然就生出了靈智,極其聰慧,而且悟性極高。

李彌稍作引導,它就能夠從天地萬物之中領悟道法,很快就發現了李彌培養數百年才剛剛開始形成部落的魚人文明。

這只巨大且聰慧的白鯨,瞬間被魚人部落供奉起來,視為海神。

在白鯨的帶領下,魚人部落到處征戰,統合海洋中被李彌一一點化的文明,所向披靡。

而在袞國,第六代王子終於誕生了,出生之時,天上五色祥雲,庭中芝蘭芬芳,都是投效袞國的修士暗中做法造勢。

這位小王子的靈性也極佳,一歲就能如同大人般講話,三歲就能讀各種神文,五歲就開始武道修行,儼然是一代新的明君。

等到王子成年之時,袞國雖然只據有天下五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但是在五代明君的積蓄下,國力已經遠超其他國度,可徵三十萬大軍,國中天人強者七名,開竅武者過百。

小王子剛成年,袞王就害了重病,一命嗚呼。

小王子登基,做了第六代袞王,用三年時間執掌軍權,清除國內異見人士,整合武道,隨後發起了西征。

一戰滅山國,吞掉了只有一城的貝國,天下大驚。

然而剩餘的四國並沒能真正聯合在一起,而是不斷被袞國挑撥離間,其間袞國甚至和靈國簽訂了盟約,兩國永久結盟,未來平分天下。

二十年間,袞王鞭笞天下,大軍南征北戰,所向披靡,平定了所有的國度,再度一統天下,袞王自身的實力,也已經提升至天人後期,距離金丹只有一步之遙。

與此同時,“海神”白鯨也一統海洋,麾下魚人數百萬,為他奉上所有的資源用於修行,個體實力同樣增長到了極限,還在袞王之上。

到這個時候,候選者只有袞王和海神了,無論是誰凝成金丹,都代表著李彌這一局遊戲的勝利。

而經過長達三千年對於劫運細緻入微的操縱,儘管其中不斷加速再加速,但是李彌對於劫運的領悟也已經愈發深入,將無數棋子推到袞王和海神的身邊,匯聚起最豐富的劫運,如同兩個風暴眼。

再透過《大夢心經》,模仿郭真君化身“九天玄女”傳授宋江三卷天書的操作,夢中傳授了袞王和海神定鼎樞機凝聚金丹的法門。

無論是袞王還是海神的修行法都太粗糙了,以此法行,根本不可能成就上品金丹,最多五品。

而且李彌還有一條最後預案。

無論是袞王還是海神,都將李彌當做了真正的“天”,對於他夢中傳授的修行法,稍作實驗就意識到了其神妙。

於是袞王和海神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以舉國之力奉一人,收集國中各種修行資源,目標凝聚金丹。

三十年後。

袞國大亂,到處都有百姓起義,只因民力被袞王壓榨的太厲害,無數類似於花石綱生辰綱的東西從四面八方被匯聚至袞京,都由袞王來修行。

然而靈機還是不足,關鍵時刻,一位老道為袞王獻上了一張丹方,可將天人武者祭煉,化作血丹,只要袞王服下,便可增長道行。

這一點絕非李彌所推動,但是袞王欣然接納,他的心中只有長生不老,統治天下萬載,永遠不要終結。

為此一切都可以犧牲。

於是袞王暗中開始抓捕天人武者,一開始很順利,一年時間抓了十二位,祭煉出十二顆血丹,實力大進。

然而李彌暗中搖頭,這血丹的質量太低了,雜質太多了,表面上可以增加法力道行,但實際上卻是汙染了本身修行,越吃,越不可能凝成金丹。

但是現階段的袞王已經“瘋”了,心中只有長生一個想法,李彌根本無法用劫運觸動,哪怕再託夢也一樣。

偏執之人,在關鍵時刻,就會失去控制。

於是李彌不得不提前了計劃,讓袞國和海國第一時間意識到了對方的存在。

海神雖然沒有服血丹,也同樣定鼎樞機,來到了凝聚金丹的最後一道門前。

但是海洋中數千載積蓄的“靈珠”都被採集的一乾二淨,海洋中已經沒有可以幫助他增長道行的天材地寶了。

在這一刻,可以說整個世界九成的靈機,都已經被袞王和海神化作了道行。

隨著兩國交鋒,袞王和海神都意識到了對方的存在。

最後,在對長生的渴望下,袞王和海神終於正面對決,戰場在天上,不受任何人干擾。

儘管海神還有一線凝成五品金丹的希望,但是他的道行遠不如吃下了三十六顆血丹的袞王,最終一戰的結果,就是海神戰死,天降血雨,染紅了大地和海洋。

李彌一聲嘆息,啟用最後預案,再次傳夢袞王,傳授了他外丹之法。

袞王大喜,自以為得到了上天的認可,命煉丹師將海神精元,按照上天所授妙法煉製成一顆魚龍丹。

袞王最終服下了這顆魚龍丹,並將其煉化,順利再進一步,凝成最下等的九品金丹。

在袞王喜悅的笑容中,這局長達三千二百年的遊戲,終於結束了。

只能說李彌還是作弊了,若非先後夢中傳道,授了定鼎樞機和外丹之法,自己哪怕再用劫運推動,至少也要數百年上千年,等到一個驚豔才絕的超級天才,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李彌不能再等了,三千多年時間過去,整個麻雀大陸的靈機已經開始變得渾濁,層次也開始慢慢下降,由盛轉衰。

袞王和海神爭鋒之時,正是此方小世界氣運最鼎盛的時刻。

李彌有一種預感,若是此番不成,等到未來功法成熟之時,怕是天地靈機已經不足以培養出一位金丹真人了。

這一局遊戲,同樣是悟道之機,給了李彌長達三千二百年操縱領悟劫運的機會,消耗了李彌三千二百億傳道度,堪稱天文數字。

但是最終的《無量劫經》李彌非常滿意,這是一部大乘期功法,而非真君級!

如同《大夢心經》一般,《無量劫經》也帶著不少佛門色彩,將一個世界分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

“成”就是世界的成長期,以麻雀世界舉例,從李彌開始操盤到貝國一統,就是成。

“住”就是世界的巔峰期,從貝國一統到袞王成就金丹,就是住。

“壞”就是世界的衰敗期,世界開始不斷走下坡路,直至末法時代。

“空”就是世界的終結,從末法時代,慢慢走向寂滅,和天夏界擦肩而過的冥域,就處於空的階段。

每一個階段的轉變,都是劫運的巔峰期,都將掀起一次大劫,而到了空的階段,則將會掀起終末大劫,無量量劫。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天夏界已然處於“壞”的階段,天地靈機逐漸衰敗,今不如古,若非李彌給天夏界注入靈機,重得新生,未來前途一片黑暗。

神洲界八千年前的大劫,便是由成轉住的大劫,如今的水滸大劫,還不好界定,最壞的可能,就是由住轉壞。

畢竟每個世界的層次和底蘊不同,承受能力也不同,或許神洲界還將經歷很多次大劫,才會導致成住壞空的變化。

《無量劫經》可以操縱天下劫運,因勢導利,堪稱一等一的應劫法門。

透過《無量劫經》,李彌也對長生道果之後的修行境界有所瞭解。

無論是什麼樣的世界,如何稱呼境界,修士證長生果位之後,已經不再被壽限所困擾,最大的危機,就是天劫!

在絕大多數世界,劫都以雷劫的形式呈現,一位長生真君,需要先後度過四九天劫,方可得大乘,也可以叫做地仙。

《無量劫經》可以極大程度的削減自身劫運,並引導劫運來打擊敵人,改變世界走向,絕對是上乘道法,這三千二百億傳道度,並不虧。

《無量劫經》修行起始於避劫法,然後才是引劫法,最後是定劫法。

第一階段固守,第二階段出擊,第三階段主導。

而李彌這三千二百年的悟道之機,讓他有些偏科,直接跳過避劫法,進入了引劫法。

當然,李彌如今的道行才步虛中期,距離長生果位還有一段距離,根本用不到避劫法,那是長生真君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甚至按照神洲界的承載上限,要等他飛昇到下一個世界,才會需要。

一場三千二百年的遊戲,現實中也只過了三年。

這三年間,梁山軍死守大名府,其餘四京,也各有道門鎮守,加上神霄道兵,可以在第一時間開啟大陣,緊閉城池,等待援兵。

只要遼國不出動妖皇,林靈素就不主動出擊,一旦妖皇出手,他就再次帶著真人天團結陣降雷。

林靈素和神霄派的名聲大噪,一時間徹底壓過了三大仙山和大德至誠造化真君,成了億萬人心中的救世主。

因此在皇宋北方邊境淪陷之後,一時間戰爭竟然進入了相持狀態。

被山河社稷圖庇護的五京之地,雖然有零星妖魔入侵,但都被當地道門第一時間打殺,非常安全。

梁山軍多次主動出擊,收復失地,解救淪陷區百姓,運回後方。

梁山一眾頭領的境界也隨著一場場戰鬥不斷提升,在長生果位以下的戰鬥中,越發無敵。

遼國也開始不斷改變策略,調整了兵力,調往西線。

西軍壓力大增,節節敗退,如今已經重兵退守京兆府。

三年時間,皇宋淪陷了三分之一的疆域,近十億百姓被妖魔蹂躪,能夠順利逃掉的基本都是道士,要麼就是消息靈通提前逃難的人。

如今五京之地聚集了不少北方逃難之人,紛紛要求朝廷主動出擊收復失地,但是朝廷置若罔聞,根本不搭理。

趙佶根本沒這個打算,只要五京不丟,他就可以高枕無憂。

再加上皇宋不過是世俗王朝,如何能和五個妖皇並列的遼國相比?

如今是靠著神霄府君林靈素和神霄派的威懾,才能勉強堅守,不至於被人一波捅穿。

南方也不太平,據說海外有四個妖皇結義,盡起百萬妖族大軍,誓師要踏平人族。

不少前些年去海外仙山洞府坐鎮的門派紛紛逃竄回來,帶回了這一條駭人的訊息。

甚至有些碧落神人也開始從天而降,襲擊城池,放眼整個天下,竟無一處樂土。

李彌走出八景宮,以望氣術仰觀碧落,探查四極。

這一次,他不僅僅能夠看到靈機,亦能看到劫運。

整個神洲界劫運升騰,充盈四極,顯然此番是席捲整個神洲界的大劫,誰也無法逃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人族的氣運最盛,也是所有其他勢力圍攻的物件,劫運也是最盛。

北方蠻荒妖魔氣運僅次於人族,劫運也極盛,正是此次大劫主角。

碧落神人氣運再次之,劫運稀少,此番大劫,應該只是配角。

海外妖皇氣運再次之,劫運中等,更像是趁火打劫的。

此番神州大劫天地棋局,除了一個個棋子,還有一位幕後導演,正是高居於碧落上層的域外天魔。

這些異界來客,來者不善,在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庇護神洲的日子裡,早就暗中佈局蠻荒和海外,牽連起一張大網,要將人族一舉攻滅。

不同於劫運之法順水推舟,暗中引導,了無痕跡,域外天魔的手法非常簡單粗暴,直接操縱人心,種下魔種,化作傀儡。

不過李彌發現了非常精彩的一點,他打殺了十幾個域外天魔,其中不乏長生果位,居然沒有沾染一絲劫運。

難道劫運只針對此界原住民?

是了,李彌雖然也是外來者,但是積極融入了神洲界,但是域外天魔不同,他們本質上是將神洲界當做了獵物和食糧,只有破壞這一種可能,自然是神洲界天道人道所敵視的物件。

殺域外天魔,不沾染劫運,也就是說可以放心殺,隨便殺。

不僅如此,還有正面回饋。

一張針對人族的大網正在逐漸收攏,各族長生大能加起來數十位,人族三君五老,誰知道其中多少選擇避劫,留給李彌破局的時間不多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