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大劫正式開啟,一個又一個天降魔星,在命運的牽引下,不由自主的踏進一個名叫“梁山”的漩渦之中。

宋江私放晁蓋的事也發了,不得不逃離鄆城縣,先去投奔了花榮,又賺了秦明,眼看要一條路奔著落草去了,又被宋父一封書信詐回家中,託了關係刺配江州,到得江州,於潯陽樓上醉酒,終於提下了反詩。

最著名的當屬兩句:“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和“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卻被一個叫黃文炳的發現並告發了,於是直接判了斬首之刑。

宋江等於是晁蓋的救命恩人,哪怕落草在梁山也一直關心著,發配江州的路上還曾將其“請”上梁山一趟,只是當時的宋江還未對皇宋絕望,直至此刻,終於掙脫了心中的枷鎖,決定落草為寇。

晁天王親自帶隊下山劫了法場,又有浪裡白條張順一夥,共計二十五人於白龍廟小聚會。

面對江州派出的追兵,這一行人輕鬆打發了,回返梁山路上又收了“摩雲金翅”歐鵬等四魔星,隊伍愈發壯大。

到了梁山,魯達等人早早在山外等著迎接,一群人歡宴一番,終於到了排座次之時。

晁蓋和宋江團伙屬於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基本都是濟州鄆城一代的根底,再加上這一趟江州之行的額外收穫。

反而魯達等人是老君山和京師的班底,雙方本就有些不同,自難完全融合在一起。

魯達毫不猶豫的將西梁山讓於了宋江,請宋江做了梁山第三把交椅,整個梁山之上,頭領交椅瞬間排到了四十八位。

宋江一喜梁山如此壯觀,儼然成了氣候,哪怕不能改朝換代,至少也能封疆裂土,又驚於自己如今只是第三把交椅,東西中三座山頭三股勢力,卻難真正的融為一體。

而且大頭領魯達是個有傳承的道人,只看其營造的各種建築,便帶著種種道韻,二頭領晁蓋有著“天王”稱號,豪爽大方,天生領袖,哪怕吳學究和自己私交甚篤,如今也是在晁天王座下效命,更有個“入雲龍”公孫勝,儼然也是一幅閒雲野鶴的道門高真形象。

唯有自己這西梁山,有秦明花榮等猛將,有張順李逵等親信,但最缺少的是有道全真。

神洲界中,道士為尊,宋江只是在梁山上細心觀察,就看出了許多資訊來,對梁山前途愈發有信心的同時,對於自己的權柄,卻也漸漸有些失望。

尤其是自己,雖然只是學了些粗淺的拳腳功夫,只當是強身健體,就已然有了築基武者的水平,但是卻從未得授上乘道法,是最大的短板。

於是緊接著,宋江就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貴人——“九天玄女”娘娘。

九天玄女於夢中賜宋江三杯仙酒,三枚仙棗,又授予宋江天書三卷,命宋江“替天行道,全忠仗義,輔國安民,去邪歸正。”

又言三卷天書乃是絕密,唯有天機星和天閒星可以同觀,其他人萬萬不可得見。

宋江一夢清醒,卻發現自己突然有了金丹武者的實力,手中還握著三個棗核,懷裡還包著三卷天書。

宋江如何不知自己得了仙緣?

又聽玄女娘娘的話,暗中會見了天機星吳用和天閒星公孫勝。

宋江剛拿出三卷天書,吳用和公孫勝對視一眼,瞬間就知道了宋江的身份。

正是上清派郭真君選中的魔星!

但是同是被三大仙山選中的棋子,命運卻截然不同。

公孫勝運氣最好,被靈寶派羅真君親自收為真傳弟子,吳用稍遜,被正一道道務院松石真人收為弟子,只在天師跟前聽講一月。

但是和宋江一比,就幸福多了。

宋江根本沒有被上清派收入門下,只是郭真君假借“九天玄女”之身份,傳了三卷天書,根本沒有定下師徒名分,純純的工具人而已。

這也意味著郭真君根本沒有打算在大劫之中用上清派的氣數來庇護宋江的劫運,保他不死。

主要還是宋江的星命太過重要,乃是天罡地煞之首的天魁星,不出意外將會是梁山之首,如此掀起大劫的風雲弄潮兒,其身上的劫運將會遠超其他魔星,縱使上清派萬年大教,也不能拿自家宗門氣數這般糟蹋。

這三卷天書,吳用和公孫勝細細看了,卻是氣運驅使之法。

施法者消耗自己的氣數星命,自可施展各種玄妙道法,威力無窮。

當梁山氣運旺盛,天地所鍾之時,自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但是當氣運衰敗之時,這三卷天書就是完完全全的催命符。

公孫勝嘆了口氣:“宋三哥,這三卷天書之上的道法,乃是玄女娘娘所賜,玄妙非凡,唯有哥哥方能催使,但即是天賜仙寶,自然不能輕用,唯有必要之時,方可開啟!”

宋江雖然沒有拜入上清派,但卻是個察言觀色的高手,顯然以凡人之身使用天書道法要付出某種代價,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要用,於是鄭重的點了點頭。

有此一事,宋江吳用和公孫勝就是三大仙山在梁山的代表,此後關係愈發密切。

宋江有了三卷天書之助,又和吳用公孫勝有了密約,自是心中大定,開始了大舉擴張。

梁山在魯達等人的經營下蒸蒸日上,無論是修行資源還是錢糧兵甲一概不缺,因此宋江想要立功,就必須對外擴張,靠著打仗來立威望,招來更多好漢,自己在梁山上的話語權才會更加強。

於是在宋江的運營之下,梁山先後三次攻打祝家莊。

神洲界的祝家莊是一等一的修仙世家,其家主祝老太公是位步虛真人,祝氏三兄弟皆為金丹真人,莊上又有大陣,易守難攻。

最終還是被宋江帶著一眾兄弟攻了下來,佔據了一大塊靈石礦,斬獲天材地寶無數,自此人望大增。

魯達對於宋江的攻略非常配合,雖然自己不下山,但是林沖武松戴宗都軍前效命,糧草兵馬物資從未短缺,也是讓宋江打了一場又一場富裕仗。

平定祝家莊後,因柴進失陷在了高唐州,梁山大舉攻打高唐州,然後又賺了徐寧,大敗呼延灼,平定青州,呼延灼上山,攻打曾頭市,賺盧俊義上山,擊敗並收服關勝,打破大名府,打破東平,東昌府,先後征戰三年,所向披靡,整個皇宋朝約十分之一的疆域都歸於梁山治下。

整個征戰期間,幾乎都是宋江在指揮,別說魯達,就連晁蓋都逐漸被架空了。

如今梁山之上一百零八群星聚義,其中大半都是宋江招攬而來。

而早年魯達定下的三不收一必斬也成了廢紙,單單108魔星之中,就有孫二娘張青、鄧飛、燕順、王英、李逵七個吃人惡魔。

最早時中梁山上魯達麾下十萬百姓,一萬嘍囉,如今散的只剩兩千人,大半都投了宋頭領,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去了。

但事實上,剩下的人都已經是堅定的大同黨人,而且人均開竅修士,小隊長都是築基起步,是整個梁山之上最堅定也戰力最強的隊伍。

隨著宋江班師回山,整個梁山也迎來了最熱鬧最輝煌的時刻。

宋江心中最大的苦惱就是他只是梁山三頭領,上面還有個大頭領魯達和二頭領晁蓋。

沒錯,晁蓋並沒有死,隨著麾下吳用公孫勝三阮等人逐漸向宋江靠攏,晁蓋也漸漸被宋江架空,成了個光桿司令。

於是魯達和晁蓋的關係反而漸漸靠近,魯達對於梁山之上唯一不是天降魔星的晁蓋也是有些欣賞,遂暗中傳了他《不滅玄功》。

唯一死掉的魔星是矮腳虎王英,被史文恭一箭射死,正好給晁蓋騰出來了位置。

還未等吳用定計,宋江發難,魯達和晁蓋就先一步宴請了宋江,吳用作陪,四人小敘一番,只有一個意思,就是將大頭領的位置讓出來給宋江。

“灑家固然有一膀子力氣,衝鋒陷陣還行,指揮千軍萬馬卻是萬萬不能。過去梁山僅有十多位頭領,不過是在梁山泊附近收取過路費,因此灑家還能安心坐這大頭領,但如今梁山大興,進一步可改朝換代,退一步可列土封疆,灑家屁股上就像是著了火,無論如何也坐不得這梁山頭把交椅!”魯達拉著宋江的手真誠的說道:“唯有宋兄弟,方可坐得!”

晁天王也是連忙捧哏一番。

宋江萬萬沒想到,自己苦心謀劃了三年之久的寨主之位,得來卻是全不費工夫。

宋江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吳用,只見吳學究微微頷首。

宋江推讓再三,這才哽咽著答應下來。

晁蓋勢力早就被宋江掏空,魯達勢力這三年來幾乎沒有擴張,唯有九紋龍史進等故人加入,內部早就做了思想統一的工作,因此並無人鬧騰。

而被宋江招攬來的諸多魔星自然對自家宋哥哥坐頭把交椅期待已久,於是只用了短短三日,整個梁山的格局就已經顛倒了過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江頭把交椅,魯達第二把交椅,晁蓋第三把交椅。

魯達非常乾脆,連中梁山都讓給了宋江,唯有傳道閣還在掌控中。

這一步叫“以退為進”,也叫戰略性收縮。

馬上就要大聚義定交椅了,這為首的位置,必然將會和大劫氣運牢牢繫結,除非能夠改天換地建立新朝,否則唯有一死。

但是宋江自身的愚忠思想,加上郭真君三卷天書的佈局,再加上本次大劫的背景和誘因,都將宋江和梁山導向了詔安,然後和四方妖魔火併的局面。

因此這頭把交椅,魯達必須讓出來,他也早就不耐煩了。

非常完美的和平交接,沒有任何齷齪。

宋江自然是非常尊重兩位老哥哥,依然由魯達來執掌梁山上上下下的政務,晁天王則執掌所有禮節,負責和所有兄弟們交接。

宋江自身,則牢牢的將**掌握在手中。

宣和元年四月,宋江命公孫勝主持羅天大醮,將聚義廳改做忠義堂,向那堂前掛起長幡四首,堂上扎縛三層高臺,堂內鋪設七寶三清聖像,萬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堂外仍設監壇崔、盧、鄧、竇神將。擺列已定,設放醮器齊備,共有真人七位,道人四十九位。

這七位真人,便有撼天地魯達、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圓月彎刀武松、神行太保戴宗、玉麒麟盧俊義和小旋風柴進。

俱是有道高真,貨真價實的金丹真人。

其中盧俊義和柴進,都出自大派,定是五老傳承。

此外關勝、呼延灼、花榮、董平、索超、徐寧、燕青、朱武、孫立、郭盛……

等等三十餘魔星,俱是神州各方道門佈下的棋子,整個梁山大聚義,簡直就是神洲道門大聯歡。

羅天大醮共舉辦了七日,第七夜三更時,只見天上一聲陣響,西北天門大開,霞彩萬丈,電光繚繞。

隨後又有一大火球從天而降,直直向忠義堂落來,剛到地面,就地一滾,火焰全熄,竟化作一方石碑,正反兩面,各有天書道文。

其上一側“替天行道”字樣,另一側“忠義雙全”,正面三十六天罡星,背面七十二地煞星。

為首者天魁星“呼保義”宋江,第二位天樞星“撼天地”魯達,第三位天權星“天王”晁蓋,第四位天機星“智多星”吳用,第五位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病關索楊雄被晁蓋擠出了天罡星,位列地煞第二,神武軍師朱武還是地魁星。

此番天星應命,其實都是宋江吳用和公孫勝的佈置,諸位魔星的交椅順序和稱號都是由此三人敲定,再施展道法。

但是一眾好漢欣然接受,整個梁山歡宴三日,不醉不歸。

第四日,梁山之上高舉起一面杏黃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個大字,忠義堂前繡字紅旗二面:一書“山東呼保義”,一書“西北撼天地”。

宋江於忠義堂中大聚群星,分配了各自任務和權柄。

作為主動交出頭把交椅的回報,魯達等人的差事都非常好,要麼是位高權重,要麼是清淨閒貴。

替天行道之後,梁山便在北起大名府,東至大海,西至清河縣,南至金陵的廣闊疆域上行使執政權,一應貪官汙吏,欺壓良善之輩,皆是梁山打擊的物件,百姓莫不歡呼,只叫宋江“賊青天”。

梁山泊佔據了皇宋朝將近十分之一的疆域,官變成了賊,賊變成了官,朝廷終於坐不住了,先派童貫兩次征討,後高太尉又接連三次征討,卻落了個次次大敗,最後一次更是全軍覆沒,就連高太尉都被梁山生擒了。

一時間,天下震動,京師不安。

就連一心修仙享樂的趙佶都坐不住了,主動向蔡京和林靈素詢問。

當此之時,東有宋江,西有王慶,北有田虎,南有方臘,並稱四大寇,將整個皇宋朝近半疆域攪入其中,再加上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愈發破敗,整個皇宋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之時。

奸相蔡京終於沒辦法了,他是個政鬥的高手,但卻拿盜匪沒辦法。

趙佶又向林靈素問計,林靈素如何不知此次大劫之中,梁山的一群魔星乃是三大仙山的佈局?

他作為神霄派之主,一心只想早日證得長生,根本不願意去征伐梁山,天下如此多妖魔,自己如何能殺得完?

於是只是向著東南方指了一指:“陛下何不向龍虎山張天師請教?”

趙佶恍然大悟。

皇宋朝對於龍虎山正一道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恭敬的,直到趙佶登基之後想要長生被張天師一封書信教育之後。

這些年來他頗有“此間樂不思蜀”的快樂,如今終於要面對現實了。

於是再次派遣一位太尉快馬加鞭向龍虎山張天師請教。

兩個月後,天師回信只有四個字:“招安梁山”。

正巧此時高太尉被宋江放還,只求招安。

於是趙佶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下來,命高俅主持招安事宜,並招宋江、魯達、晁蓋、吳用等首領一併赴京覲見。

宋江等人早就等候多時,率領最精銳的騎兵隊伍,一路上打著“順天”和“護國”旗幟,向著京師行去,令行禁止,絕無任何不法之事,軍紀堪稱當世第一。

眾頭領大多戎裝披掛,戰袍金鎧,看起來威武霸氣,雄壯非凡。惟有吳學究綸巾羽服,魯達、公孫勝、武松等人鶴氅道袍。

魯達道士打扮的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下跪。

道士在皇宋朝是一等人,只要有了金丹道行,得了真人稱號,面見皇帝也不用跪,只需跪天地三清和祖師。

趙佶對於梁山勢力也不是一無所知,知道其中七位金丹真人,許多道士。

要知道皇宋朝百多年經營,手中修行資源無數,也才培養出二十四位金丹真人,小小一個梁山,一群賊寇,居然就有七位金丹真人,足可見其背景深厚,水到底有多深。

這是其他三大寇中都沒有的現象,也可以說梁山天然就有詔安的氣數。

PS:萬字奉上,月初求月票!(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