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滿身大汗的武大郎揹著賣光的挑籃回到家中,驚喜的發現病床上的老母居然站起身來,好像恢復了健康。

一家三口又是千恩萬謝。

李彌看了一眼武大郎,又取出一顆丹藥:“你是個純孝信義的人,服下此丹,便可恢復正常身材!”

武大郎喜出望外,用顫抖的手接過丹藥,不等喝水,直接一口氣將丹藥吞下。

緊接著,整個人噼裡啪啦作響,原本只有一米左右的侏儒身材瞬間膨脹起來,肉眼可見的長高變壯,不到一刻鍾,已然成了五尺的漢子,雖然還稍稍有點矮,但絕對是正常人的體型。

武大郎和武松是一母同胞,儘管凡人和魔星投胎差距有點大,但是變成正常人之後,原本猙獰的面目也舒展開來,絕對長得不賴,朝思夢想的變化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簡直像是一場夢。

對於李彌而言,兩丸丹藥不過是舉手之勞,對於武松一家,卻是命運的極大轉折。

母親恢復健康,至少還能活幾十年,家中也多了一個勞力,武大郎變成正常體型,加上勤勞苦幹,獨門絕技的煎餅手藝,將來娶妻生子,過上小康生活也不難。

而對於武松而言,原本灰暗的童年也瞬間有了色彩。

就在此時,李彌才開口,說要收下武松為徒。

李彌已經用望氣術觀察了武松的神魂,清濁近乎各半,清氣還要隱隱壓過濁氣一籌。

要知道魔星的前世,可是禍亂整個神洲,一等一的大妖大魔,八千載的封印之後,居然清氣壓過了濁氣,足以證明其本性純良。

如今李彌對於武家堪稱再造之恩,一看就是個有道行的,如何不答應?

李彌便留在清河縣,開始指點武松修行。

武松資質之高,幾乎和魯達相當,兩人在108魔星中的排名也是緊挨著,李彌教導起來非常輕鬆愉快,武松修行進展極其神速。

清河縣距離老君山並不太遠,李彌時常往來回返,兼顧門中事務和個人修行。

如此三載之後,武松同樣進入開竅境界,李彌為其選定的功法,是《長生訣》和《不滅玄功》。

如今李彌手中所有的功法,最合適魔星修行的就是《不滅玄功》,其次是《長生訣》,最次才是《神霄無量造化經》。

武家也蒸蒸日上,在清河縣繁華街道上買下一處鋪子,開了一個餐館,武大郎也在去年成了親,娘子就是原本的街坊,長得還算清秀,家境一般,但是知根知底,同樣是吃苦耐勞的典範。

甚至到現在,已經是懷胎七月,很快就要生下一個大胖小子。

按理來說,武松的命運已經徹底被自己改變,只要成年之後上山修行,不可能捲入水滸大劫,但是李彌有一種預感,這一劫,魔星們躲是躲不過去的,唯有迎難而上,當個大劫之中的弄潮兒,方有一線解脫的生機。

這一日,就在李彌將要下山,再次前往清河縣時,上界接引符詔再次啟用,天夏第五位飛昇者正是守常真人。

李彌和守常真人算是忘年交和道友,關係自然比周軒和王虎更親密的多,兩人交談許久,共話離別之事。

守常真人也給李彌帶來了三個弟子的信箋,如今太極宗蒸蒸日上,已然坐穩了天夏武林第一聖地的寶座。

如今有真傳弟子九人,入室弟子三百,記名弟子一千,雜役八百,如今的青年武者大師賽上,太極宗弟子極為顯眼,接連拿下了數屆冠軍。

在守常真人飛昇之後,天夏最頂級的武道大宗師,就是已經開了九竅的玄微真人葉長生。

反而是原本的幾位武道大宗師,多有蹉跎不前被反超的。

其中悟心禪師更是大限已至,直接圓寂了。

為何差距如此之大,很簡單,就在功法之上。

天夏裡面,就算是雷音寺,也只有一本《彼岸佛掌》算是直指天人的功法,卻根本不完善,靠雷音寺歷代高僧推衍,終於在度真禪師這裡完成了最後一步。

其他寺廟固然有開竅功法,但距離天人境界的差距更大,急切間根本不可能突破,只能靠一代代傳人前仆後繼的衝擊,一點點積攢經驗,一關關突破。

但是現在,李彌親手傳下了數十部功法,最差的也能修行到天人,頂級的更是直指金丹,其中不少已經對道門開放,功法修行上根本不愁,還挺選最合適自己的。

再加上洞天福地的差距,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佛門和道門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還在以極快的速度拉大。

如今天夏的年輕人,幾乎都以投身道門為榮,太極宗每年一次的招生大會,簡直是所有天才少年的最高舞臺,至於佛門,就只能招收一些子弟後人,或者資質差一些的。

和二十年前一比,形勢完全相反,徹底逆轉。

李彌將老君山第四峰授予守常真人,今後道門飛昇者皆可於此地修行,未來必將是老君山上最人多勢眾的一峰。

守常真人也不像周軒和王虎那樣急於收徒,只要等待天夏一波接一波的道門飛昇者即可,整個天夏都是其人才來源。

至於功法,李彌授以守常真人《長生訣》和《神霄無量造化經》,未來如果其他龍君對應的功法合適,也會有所傳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道門和太極宗的關係,自然更加親近,弟子之間也能互相轉移交換,並沒有門戶隔閡。

如此一來,老君山七峰已經全部安排完畢,整個太極宗的發展也將步入快車道。

安置完畢之後,李彌選擇了再次下山,前往大名府。

這一次的目標,是天罡星盧俊義。

盧俊義在水滸之中被譽為第一好漢,武力巔峰,完全可以對標三國中的呂布,還要勝過魯智深和武松一籌。

其本人也有一定的道義,算是可以挽救的魔星。

李彌大鵬變逍遙遊整整十五日,才算抵達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皇宋朝的北·京,同樣非常繁華,居民數百萬。

李彌花了十日,方才敲定了盧俊義的位置。

並非是望氣術和定星盤失效了,而是盧俊義的命星已經有了遮掩。

李彌感應到了一位強大同道的存在,籠罩於大名府上,至少也是半步真君,甚至可能是三君五老之一。

很顯然,天罡星盧俊義已經是某位大能的棋子了,自己不可能再染指。

而李彌也透過自己的觀測,確定了這位大能的背景——神洲三仙山中的靈寶派。

隨著水滸大劫越來越近,天象和命運也就愈發混沌,所有用以推衍天機的功法和法寶作用都在衰減,而遠遠還沒有到極致。

可以說能夠搶下魯達和武松沒有受干擾,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李彌從大名府直接回返,然後將魯達和武松接上了老君山,自家弟子千萬別被其他宗門給找到了,那可是大麻煩。

如此一來,老君山上已經聚齊了天孤星魯智深、天傷星武松和天速星戴宗,在水滸大劫之中,李彌已經搶先一步,收穫僅次於主持大劫的三君,估計還要勝過五老。

魯智深、武松和戴宗基本都是孤身一人修行,如今終於有了同伴,簡直樂開了懷。

在天夏,歷史和前世大有不同,漢朝延續了八百年,也沒有宋朝,水滸的故事根本沒有流傳開來,所以守常真人等天夏飛昇者,也沒有認出來魯智深等人的根底,自當是李彌精心挑選尋覓的天才。

是的,魯智深和武松的修行資質都還在天生道體的葉長生之上,倒是戴宗這小子嚴重偏科,最早入門,如今還在三竅境界,但是踏雲步已然大成,開始了逍遙遊的修行。

一年後,上界接引符詔再次觸動,飛昇者正是李彌的三弟子葉長生。

師徒重逢自然是一場大喜事,葉長生對著李彌一拜再拜,叩謝師恩。

一年時間變化不大,如今大師兄老貓五竅境界,二師姐出雲千代八竅境界,最接近飛昇的反而是王虎的弟子,八極門吳少鍾,已經是九竅了。

衝和真人也已經七竅,郝真人六竅,扛起了道門的大旗。

守常真人的高徒寧玉如今也已經五竅,每一步走的都非常紮實。

佛門妙法也已經六竅,成了雷音寺當代主持,算是佛門的頂樑柱。

面對恩師新收的三個弟子,葉長生也是大吃一驚,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居然一個個都到了開竅境界,這資質遠遠超過了天夏的天才,不愧是上界。

魯智深等人也上前來拜見三師兄。

李彌在八景峰上同樣給幾位弟子留了住處,八景洞天之中堪稱一等仙山,神洲界最頂級的修行聖地。

在此地修行,又有李彌親自指點,幾個弟子道行當真是突飛猛進。

水滸大劫既然是能攪動整個神洲界的劫難,那麼這108魔星的道行必然很高,前期也要是金丹境界方能嶄露頭角,後期至少要是步虛真人,甚至有望長生果位,否則如何掀起大劫,對戰域外妖魔?

只不過留給絕大多數魔星的道路,只有一條速成法,沒有未來。

李彌自己的修行,也要加速了。

《不滅玄功》本就是《八九玄功》和《開天功》的下位功法,李彌自身道行已成,修行《不滅玄功》沒有什麼難度,不滅龍君已經在兩年前成就。

如此一來,李彌已經先後成就了長生龍君、神霄龍君和不滅龍君,還有六龍未成。

李彌對於太極大道的領悟最深,一條太極龍君已經隱隱成形,但李彌有種預感,要將太極龍君放在最後收尾,方才最合適。

因此李彌接下來籌備的,正是一條五行龍君。

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色,天下符籙道法大半出自此道。

李彌於五行之道的領悟卻有些淺薄,想要提速,就必須藉助外力——悟道之機。

想要觸動悟道之機,就必須“創造”長生果位級別的法術,而李彌的選擇,是再次推衍——《太陽金真九煉法》。

《太陽金真九煉法》是老君親自傳承文始真人的神魂修行法,直至陽神境界,大成之後便可羽化飛昇,成為真正的仙人。

這也是李彌所有功法中,最契合目前選擇的一部。

《八九玄功》入門篇之後的正式篇開始,就直接跳躍到了仙人境界起步,斷層如此巨大,只能說李彌完成《八九玄功》入門篇的修行近乎於一個奇蹟,在他本不應該成就的境界提前完成。

因此李彌現在就是有足夠的傳道度去推衍《八九玄功》正式篇,他也根本沒法修行。

在推衍《太陽金真九煉法》之前,李彌正式在兜率宮中講道,不獨太極宗弟子,前四峰上道門、大同道、八極門和長生宗正式弟子皆可前來。

既然是太極真人講道,一眾修行者自然不會錯過,紛紛前來兜率宮聽講。

如今的老君山中,算上前四峰,正式弟子也僅有百餘人,遠遠配不上仙山應有的境界,大片地方都還是空白。

李彌並不急,有著一整個世界做後盾,太極宗早晚能夠興旺發達起來。

此番講道整整七日,李彌先後闡述了太極、清濁、陰陽、生死、神霄、造化、不滅等大道,都非常淺顯,並不深入。

但即使如此,也堪稱天花亂墜,眾人聽得如痴如醉,皆有所得。

七日之後,李彌停止講道,一眾同門紛紛行師禮。

第八日,將魯達三人託付給葉長生後,李彌開始閉關入定。

“太上道印,斡旋造化,我選擇推衍——太陽金真九煉法!”

紫霄雲霧現,萬界周遊轉,再清醒時,面前是一棟熟悉的山門。

九州界,樓觀道。

這還是李彌第一次回到同一個世界,只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

如今樓觀道的第八代掌教,正是李彌上一次的師父陳延英,如今已經是元嬰境界,道號玄真子。

如今的李彌道號通玄,正是掌教真人真傳弟子,年僅42歲,已經是築基後期,前途遠大。

九州界和神洲界一比,瞬間壓抑了許多。

一是此方世界靈機層次較低,上限也僅有元嬰境界,難以成就長生果位,二是此方世界清氣再次降低,如今已經到了清二濁八的水準,已經近乎於妖魔亂世。

果不其然,天下道門傾頹衰敗到了極致,百多年過去已經有數十家斷了傳承,更有被妖魔竊據宗門和真傳,如今僅存下了七脈。

這七脈道門便以樓觀道為首,但絕大多數也已經閉門封山,任由妖魔肆虐人間。

非是道士們不作為,只是如今連自保都困難了。

樓觀道眾也比一百年前少了許多,元嬰修士僅剩掌教真人一位,金丹修士也僅有七位。

百年前大隋徹底覆滅了南晉,如今妖魔雖然是亂世,分成了數個國度互相征伐,但國主都是元嬰級數的大妖,任何一國的實力都可以碾壓道門,若是等到了九州一統的那一天,恐怕殘存的道門也將會被伐山破廟,無法繼續存在了。

一個世界靈機本質不可能在短短時間內發生如此巨大的改變,除非像天夏遇到了冥域一般。

果不其然,隨著李彌施展望氣術,九州界正北方已然有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看缺口的樣子,好像是被一個不知名的怪獸咬上了一口,後來又嫌棄不好吃,才未完全吞下。

這個怪獸的道行已經恐怖到了極致,至少也是仙人層次,上限不可知,根本無法力敵的存在。

只是從外界虛空中不斷湧入的濁氣,已經將此方天地徹底汙染,化作妖魔樂園。

整個世界已經沒救了,人類正在逐漸滅絕,道門也不可能再堅持多久。

到了如今,樓觀道的修行已經極其艱難,每天只有日出的一個時辰,可以尋覓到輕靈之氣修行,其他時辰若是膽敢修行,一定會被濁氣侵蝕汙染。

除非文始真人能夠再次下凡,將這支樓觀道傳承拯救,否則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李彌欸乃一嘆,默默前往大殿之中,前去拜會自家師父。

一百多年過去了,陳延英已經變成了中年人,兩鬢斑白,唯有一股頂天立地的俠義精神沒有改變。

“通玄,有何事?”陳延英關切的目光停在了李彌身上。

42歲成就築基後期,資質上比起他當初還要高好多倍,更何況是如今這個每天只能修行一個時辰的末法時代?

只可惜生不逢時,否則有極大的機率成就長生果位。

“弟子想要請教極正思修行法!”

“極正思?你大正思已經大成了?”

“正是。”

《太陽金真九煉法》九室存思並非嚴格對應修行境界,天才是可以超脫的。

第五思極正思對應金丹境界,第六思深正思對應元嬰境界,第七思正真思對應真君境界。

陳延英自己修行到了深正思,只可惜末法時代已經到來,很難再進一步了。

陳延英檢查了一番李彌的道行,欣慰的點了點頭,然後傳承了李彌極正思的修行法。

李彌在陳延英的指導下修行了七日,極正思已經轉入正軌,效率神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