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重複章節先別開啟)

李彌的望氣術得自文始真人,後來更是耗費海量傳道度加強了三次,到了如今這個境界的極限,已經能看出來許多常人看不到的東西,只憑一雙眼睛,也能勝過許多易數大師。

這小沙彌面相非常好,唇紅齒白,清秀過人,自帶一種讓人信任的感覺,和後面一群面帶兇相的胖大和尚一比,自然是先入為主就被認為好人。

於是一位書生護住了小沙彌,攔住了胖大和尚,要為他們評理。

“這混蛋,不敬佛祖,犯了酒戒,以乞食為生,更是偷雞摸狗,今日偷了寺中經卷,方丈著我等前來追拿!”為首的胖大和尚怒目道。

一聽這話,一眾旅客不再開口聲援。

然而小沙彌卻是擠出了兩行清淚:“小僧名靈噩,自幼於釋門修行,不敢有半點懈怠,偏是因為師父一句誇讚,就被大師兄暗中嫉妒,鞭打出門!如今家中無父無母,無處為生,不得不乞食度日,卻被栽上了偷盜之名!小僧願以一死證得清白,還望諸位看官為小僧做主!”

一番對峙,最後還是在胖大和尚的監視下,書生給小沙彌搜了身,一無所得。

胖大和尚懊惱的摸了摸頭,卻又不肯認錯。

小沙彌跪倒在書生面前,自稱無家可歸,希望能給書生做個書童,隨侍左右。

書生固然有所意動,自家娘子卻堅決不肯,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畢竟他們是要渡江去對岸的,帶上小沙彌,就是額外百兩銀子的船票,等閒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得起。

小沙彌一邊垂淚,一邊目光巡視了一圈,最後卻是對準了李彌。

緊接著他撲上前來,一把抱住李彌的腿,哭喊著要“棄佛從道”,希望李彌收下他當道童。

道士在如今的神洲可謂是一等一的好職業,人人嚮往的存在,於是在一眾善良人可憐的目光下,壓力轉到了李彌這裡。

“你姓甚名甚,何方人士,年歲幾何?”李彌開口問道。

小沙彌大喜,機靈的回答道:“小子姓林,名靈噩,溫州永嘉人,今年十七歲了!”

林靈噩,溫州永嘉人,對上了。

此人在兩宋之交,也是一個鼎鼎有名的大人物,他還有一個名字,正是神霄派林靈素。

宋徽宗“道君皇帝”的大名,正是這位林靈素奉上的,他固然是個靠著吹噓逢迎上位的道士,但是得寵期間還是幹了一件大事。

定道教為國教,改天下寺廟為道觀,釋迦改為天尊,佛陀改為大覺金仙,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為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髮頂冠執簡。

非常牛逼,直接將佛教徹底吞併了,可惜只維持了短短一段時間。

這位“金門羽客”,最牛逼的就是一張嘴,把宋徽宗吹的是吃了人參果一般舒坦,只要暫時投資一二,還愁將來趙佶上位之後沒有回報?

而且對於自己的棋局,也極有助益,李彌心思一轉,笑道:“貧道方外之人,不缺道童,況且船銀百兩,更是不湊手。”

林靈噩非常失望,但還是將李彌當做了最後的救命稻草,他在望海城已經混不下去了,雖然僥倖騙過了胖大和尚,但是遲早會被拆穿,再不渡河,怕是很快要被打死。

“仙師,真人,還請救小子一命,否則怕是要被那些僧眾給活活打死!”林靈噩再次俯首拜倒。

“既然如此,貧道送你一程,如何?”

“多謝仙師!”

李彌輕輕一擺手,林靈噩直接飛身而起,被一團氣流裹住,如同炮彈一般向著長江對岸打去。

一眾旅客眼前一亮,眼見面前的道士是有真本事的,連忙圍上前來想求仙緣。

李彌只是一揮大袖,整個人已然化作一隻仙鶴,飄然飛去,很快就不見蹤跡。

到了大江對岸,林靈噩癱倒在草地上,全身發軟,險些站不起來身子。

一見到李彌,直接掙扎著跪倒,高喊:“師父!”

李彌擺了擺手:“我可做不得你師父。”

“小子向道之心甚堅,今日有幸遇到道長,正是小子三世才能修來的福分,還望道長收小子為徒,今後鞍前馬後,絕沒有半點怨言!”林靈噩人生第一次觸發仙緣,那是決計不肯錯過的。

“既然如此,貧道有一道法,剛有思路,卻缺個實驗的……”李彌正色道。

“小子願學,能為道長完善道法,是小子的榮幸!”林靈噩多麼機靈,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我這道法,沒有半點保障,還是操縱雷霆的雷法,若是有半點失誤,直接雷霆入體,化作焦炭,連搶救的機會都沒有,你還願意?”

“弟子願意!”

“既然你向道之心如此堅定,今後你便修行貧道這門全新道法,成了,也別叫我師父,今後道友相稱,若是身隕了,貧道也給置辦一身棺材,不至於讓你葬身荒郊野外!”

“好!”林靈噩咬著牙答應下來。

林靈素這個人,膽大包天,舌燦蓮花,屬於是亂天下的天才人物。

李彌不喜歡此人的本性,自然不可能收他為徒,只是拿來當工具人用一用。

而要傳授他的正是雷法,也契合歷史上他自創神霄派的壯舉。

至於具體的功法,當然還未創造出來。

於是李彌帶著林靈噩一路同行北返。

林靈噩這個人,真的是頂級的逢迎人才,放在現代當個駐京辦主任綽綽有餘,馬屁拍的更是恰到好處,即使是李彌的心性,也不由得對他生出一絲好感。

這樣的人才,只要給他一點機會,絕對能爬上來,但是當他身居高位之後,也別想他多麼有報恩之心。

而林靈噩的資質,也是非常頂級的“神霄道體”,說白了就是修行雷法的天才,最契合各種雷法。

若非是其本性已經根深蒂固,李彌還真是生出了愛才之心,可能收為門下弟子。

給林靈噩準備的雷法,叫做《五雷正書》,最大程度上還原歷史,這是一門能夠修行到金丹境界的功法,花了李彌二十萬傳道度,當真是毛毛雨。

可惜來到神洲界後,再創造功法只有短暫的悟道之機,卻沒有了前往其他世界的機會,無論是電影模式還是體驗模式。

或許是功法層次太低的緣故?

李彌暗自記下後,開始傳授林靈噩《五雷正書》。

159

林靈噩這小子果真是天生契合修行雷法的“神霄道體”,一接觸雷法,修行直接突飛猛進,有李彌隨時指點,再加上親手煉製的靈丹妙藥,只是短短三年,就修行至開竅境界。

皇宋朝真的很大,李彌也不著急,帶著林靈噩一路北返,過大江,穿淮河,入目所及盡是山川湖海,鄉村田園,城池驛站,還有非常常見的土匪山賊。

皇宋朝對於普通百姓的剝削力度非常的大,或許是已經承平數百年的緣故,整個皇宋朝的子民數量已經和藍星差不多了,在比較古代的生產力環境下,真的是非常恐怖的數量。

由於各種超凡力量的存在,官府幾乎無法對各種仙山道觀還有道士和尚收稅,因此全靠盤剝小民才能維持驕奢淫逸的生活。

哪怕是最窮鄉僻野的地方,也會有小吏登門,收取每人每年十鬥米或者一百文的人頭稅。

這個稅費非常恐怖,幾乎每個小民都無法逃脫,然而偏偏是富貴人家,還能少交或者乾脆不交。

因此哪怕靈機層次遠超天夏,達官貴人普遍能活百歲,普通小民的平均壽命也就三十歲。

而且正因為超凡力量的存在,農民起義造反的可能性更低了,被壓迫的更是不見天日。

在這樣的世界裡,道士還真是一等人。

一旦取得度牒,直接就免稅了,不但個人所有稅費取消,連名下的產業也不用交稅了。

更重要的是,道士們掌控超凡力量,堪稱天然的統治階級,儘管少數修士的目的是為了長生或者登臨最高的境界,但絕大多數道士都會有“自知之明”,在晉升到極限的位階之後,就會選擇躺平,開始成家立業,建立家族,出任官職,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傳承下去。

真正意義上的修仙者,還不到廣義上道士數量的百分之一,絕大多數道士非常世俗化,而且也享受著作為一等人的各種特權。

在皇宋朝,儒家和佛家也掌握著超凡力量,儒家的浩然正氣可以藉助詩詞字畫來施展,戰鬥力並不弱。

唯一的問題就是,儒道之力,無法長生。

神洲界的通神修士,壽限接近三百歲,金符修士,根據金丹品級從五百歲至八百歲不等,步虛修士,壽限兩千歲,至於真君,就難以揣測了。

而儒家戰力等同於金符修士的大儒,也就壽限一百五十載,和常人區別不大,到了亞聖,也才二百歲。

因此最頂級的修行人才都選擇修道,次一級的才會選擇習文。

因此皇宋朝基本可以概括為一等道士二等官,三等和尚四等軍,五等小吏六等田,七等小民八等奴。

而皇宋朝的歷代皇帝,壽命也都和普通人一般無二,沒有半分長生可能。

與之相反,各種親王郡王之類的皇帝近親,只要不沾染皇位權勢,還是可以修行,只要境界到了,就能大幅延長壽限。

因此皇室宋家,堪稱天下第一修行世家,雖然明面上沒有長生真君,但是步虛修士的數量並不少。

皇帝無法長生,應該是天道人道限制,加上修行界有意無意的制約下形成的。

至於具體原因,還需要前往京師一探究竟。

不過李彌並沒有急著前往京師,而是直奔老君山而去。

雖然“待選開山符詔”有三十年的有效期,但是老君山上的長生宗只能等八年了。

如何萬無一失的拿下老君山,李彌已經有了想法。

這三年間,李彌自身的修行並未拉下。

整個神洲界核心都被籠罩在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中,加上高天之上,還有許多層域,因此李彌的望氣術無法直接看破世界真實,找到神洲界靈機的來源。

但是在對北斗星落陣晉升了三次之後,依舊能穿破天幕和大陣,藉助北斗星光從高天之上直接接引天地靈機,只不過由於層層阻礙,增幅比例有所降低。

如果天夏平均靈機層次是1,那麼北海福地就是20,八景洞天就是120,幾乎和皇宋朝平均水準相當。

而李彌佈下的北斗星落陣,能夠將靈機提升到接近300的層次,已經足夠用了。

《八九玄功》入門篇的修行已經完成,接下來的變化篇需要長生真君級數的道行,李彌還差得遠,現階段只需要熟練就行。

《長生訣》的修行非常順利,短短三年間已經來到了築基後期,已經可以開始定鼎樞機,凝結長生金丹的準備了。

但是《長生訣》固然非常出色,有著長生真君級別的潛力,但是李彌最核心的功法,還是《開天功》。

《開天功》的修行快不起來,鑄就大道之基之後,需要做的就是梳理九九八十一個靈竅對應的不同功法道果,凝聚成九條真龍,然後定鼎樞機,成就混沌無極金丹。

這三年來,李彌嘗試了幾次,都無法觸發前往異世界的“悟道之機”,通行異界的門檻顯然被抬高了很多,至少要長生真君級數的功法,才有資格觸發。

這一點也很好理解,天夏界就像是一個不設防的小山村,神洲界至少也是一個縣城,通行往返兩個界域需要消耗的能量,完全不在同一個數量級。

沒有了悟道之機帶來的額外修行時間,加上也沒有安穩的洞天福地修行,李彌三年來只凝聚成了第一條真龍,其名“長生龍君”,內藏清濁、陰陽、生死三條大道。

沒錯,正是《長生訣》功法所代表的“真氣之龍”,李彌也是取了個巧,隨著開天功一步步境界的推升,這九條真龍的境界也會不斷提升,越來越向著真龍轉化。

至於第二條龍君,李彌正在嘗試的是“神霄龍君”。

沒錯,正是神霄雷法的集合,雷霆不僅僅是自然現象的一種,更蘊含著陰陽、創造和毀滅等大道,單論位格,基本和長生龍君相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林靈噩修行《五雷正書》的同時,李彌也沒閒著,推衍出了十餘種不同“雷法”,至少也能成就金丹,高的能夠成就元嬰,但是受限於神洲界獨特的架構,所謂的步虛境界是如何修行的,李彌暫時還無法得知,因此長生真君境界的雷法和神洲界契合度太低,沒必要浪費傳道度。

林靈噩發現,李道長所謂的“試驗功法”,還真不是託詞,十幾種雷法他都嘗試過,最終還是《五雷正書》修行起來最為契合自身,雖然簡單,但卻有種大道至簡的韻味。

雷霆為陰陽之氣所生,雷為陽,霆屬陰。依《洛書》五行之數,“東三南二北一西四,此大數之祖而中央五焉。“而雷霆行天地之中氣,故曰五雷。

而《五雷正書》開篇就直接講述道:“夫雷霆者,天地樞機。”“故雷乃天之號令,其權最大,三界九地一切皆屬雷可總攝。”

在林靈噩沉浸在修行的樂趣時,李彌也將神霄雷法的道領悟的七七八八了。

畢竟每創造一次雷法,就能有一次悟道之機,這十幾次是那種沒有異世界干擾,很純粹的悟道之機,加起來帶來的提升非常大。

如今李彌的雷法已經堪稱爐火純青,信手拈來,而“神霄真君”也近乎成型,到了最後一步——畫龍點睛的環節。

而這,就需要李彌親自編寫一部《神霄無量造化經》,將自身對於神霄雷霆之道的領悟盡數融入其中,形成完全屬於自己的東西。

而就在這時,李彌神情微微一變,原來是袖裡乾坤小天地中的“飛昇符詔”被觸發了。

李彌從天夏飛昇之前,留下了三十六枚如同龍珠一般的青銅飛昇符詔,六枚可以傳承的金質飛昇符詔,自然還有一件統領一切,總掌樞機的寶玉飛昇符詔在自己手中。

而這張“寶玉飛昇符詔”,也可以叫做“上界接引符詔”,顧名思義,所有持飛昇符詔從天夏而來的修行者,都需要李彌的接引,才能透過漫長的高維通道,穿過神洲界域,直接來到李彌身邊。

“上界接引符詔”,李彌用了整整十億傳道度打造,算是和戊己杏黃旗、番天印同一級數的玄級法寶。

而接引一次,也要消耗一百萬傳道度,雖然單次不多,但積少成多,也非常可觀。

李彌在神洲界三年,還未立足安穩,只傳道了林靈噩一人,因此收穫的傳道度近乎於無,全靠藍星每天三千萬傳道度頂著,因此天夏可謂是李彌如今最大的基地,非常值得重視。

林靈噩正在山坡上修行雷法,卻突然見李道長飛到了山頂,手中捧著一枚白玉符印,一看就是好寶貝,機靈的他直接停下了修行,暗中觀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