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態度還是沒有變,我們團隊雖然人還不多,但這幾年發展還是很迅速的,我現在並沒有任何賣掉墨的想法。”徐盛邊從鍋裡夾起一片毛肚邊說道。

雖然是火鍋,但是是在包廂中,環境優雅,隔音效果也不錯,這裡是徐盛經常來談生意的地方。

楊代榮輕聲笑道:“徐先生,我們夢工廠並非一定要謀求控股的地位,我們也並沒有要把公司從你手中搶走的意思。”

徐盛皺了皺眉,坐在他對面的兩個人都來自夢工廠工作室,他們剛找來的時候徐盛是很激動的。

夢工廠工作室他當然知道,是最近風頭正盛的一家電影製作公司,和幻世網聯合製作了《致命身份》這部電影,最關鍵的是這家公司的老闆是一個如同彗星一般崛起的年輕導演。

徐盛對於夢工廠來找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又有大單要來了,畢竟陳景行的前兩部電影都是小成本的科幻影片,想必這是要開始籌備第三部電影了,很可能仍舊會是一部科幻電影,而且涉及到很多後期特效。

雖然這樣的單子基本也掙不了什麼錢,夢工廠也不是那種財大氣粗的大公司,通常這樣的電影必然是摳著錢花,起碼在後期視效這塊不會大方,但也能給墨帶來名氣啊。

MoreVFX雖然2007年就成立了,但也是近幾年才有了一次跨越式發展,而給他們帶來機遇的就是寧皓導演的《黃金大劫案》。

透過這部電影,他們在業內打響了名氣,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也給了他和幾個創業夥伴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念。

陳景行作為名氣不下於寧皓的新銳導演,他的電影自然也會受到矚目,這對墨來說必然又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在這個行業裡面名氣實在是太重要了,後期特效專業性比較高,懂行的甲方是鳳毛麟角,尤其是熱錢不斷湧入的影視行業,大部分客戶都不懂誰好誰壞,名氣是獲客的最重要因素。

有名氣的特效公司業務忙的恨不得一個人分成兩半用,沒名氣的後期團隊能閒得養雞。

但徐盛萬萬沒想到自己以為的找上門的肥魚竟然是一頭鯊魚。

他最開始的時候還激動地引著夢工廠來的兩個人參觀工作室,展示公司的得意作品,介紹整個工作流程,恨不得把墨吹成國內第一特效公司,技術比肩好萊塢。

沒想到人家是想收購他的公司。

徐盛當即便予以了堅定的拒絕,要是擱幾年前他說不定也就同意了,這幾年墨的發展確實迅速,而且國內影視產業也開始有了重視特效的意識,徐盛認為自己能夠把握住這個風口,將公司帶到更高的位置上。

沒想到夢工廠被拒絕之後竟然還沒有放棄,隔了兩天又來約他談專案合作事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徐盛以為對方求購不成,想退而求其次在電影上進行合作,沒想到竟然還沒放棄收購的打算。

夢工廠這次確實是帶著誠意來的,第一次求購被拒絕之後,楊代榮也意識到了對方的態度很難軟化,所以跟陳景行做了電話溝通,認為不太可能達到目的。

陳景行本來想要放棄另選目標,但跟楊代榮一起來成都跟墨接觸的李會成卻認為這家公司實力確實不錯,在他合作和接觸過的所有後期公司裡面算是最強的那一檔。

李會成是許文深挖到夢工廠來的,曾做過監製、副導演和電影特效總監,與後期特效公司對接工作的經驗豐富。

楊代榮和李會成一個負責談判,一個負責考察特效公司的實力。

陳景行對特效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既然李會成認為這家公司實力一流,陳景行便不想放棄,準備再爭取一下,當然還要做出一些讓步。

那就是楊代榮說的“不謀求控股地位”。

不謀求控股地位,自然就算不上收購。

一般說的收購也就是將對方變成自己的控股子公司,而股份至少要在51%以上才能談得上是控股子公司。

在聽到夢工廠明確表示不謀求控股地位之後,徐盛也有些軟化了,大多數企業都不會拒絕正常的投資。

何況夢工廠也是電影行業冉冉升起的新星,夢工廠如果成為墨的股東,陳景行未來要拍的電影,大機率也會交給墨來做後期,這是能帶來資源的優質投資啊。

徐盛表情放鬆了下來:“20%以內都可以談。”

楊代榮笑著搖了搖頭:“徐總,我們夢工廠不是大公司,沒有那麼多閒錢只是在一家特效公司身上做財務投資。”

顯然楊代榮的意思是夢工廠就算不追求控股地位也要至少成為大股東。

徐盛搪塞著拒絕:“墨並不是我一個人的公司,如果只是20%以內的股份,我有把握說服其他人,但是夢工廠想要成為墨的大股東的話,這是基本不可能的。”

徐盛個人擁有墨43%的股份,加上其他三位創業夥伴合起來擁有超過90%的股權。

對於這些資訊楊代榮自然瞭如指掌,而且他早有準備。

“徐總,你難道不想聽一下我們對墨的估值嗎?”

在徐盛不置可否的表情下,楊代榮豎起了兩根手指。

兩千萬?不可能……難道是……

徐盛控制不住自己臉上的驚訝:“兩……兩億?!”

“夢工廠願意出資8000萬,購得墨40%的股份,這些資金墨可以自由支配購買硬體裝置或軟體,比如徐總可以搭建出屬於自己的大型渲染農場,又或者購買徐總眼饞已久的核外光線跟蹤系統。”

徐盛能聽到自己的心臟砰砰跳動的聲音。

國外很多大公司基本都擁有自己的render farm或者超級計算機,而國內卻鮮有公司擁有這樣的裝置。

核外光線跟蹤系統更是能大大加速巨大場景的渲染效率。

即便墨屬於不缺乏業務的公司,但國內普遍低廉的後期制作費用讓墨獲得的利潤也就剛剛夠擴充團隊,增添普通裝置,最多再漲一點工資,很少有投資人願意拿出大把鈔票投入這個行業。

魔鬼般的聲音繼續響起:“而且夢工廠將改變後期視效的承包模式,如果墨是夢工廠的後期制作公司,你們將和美術部門獲得一樣的待遇。

按人頭,按時間,劇組買單,不管是停工也好,換演員也好,改劇本也好,延長拍攝時間也好,劇組按月發勞務。

從此你們再也不用趕工期,甚至徹夜通宵幹活。”

徐盛目瞪口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