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燕聽到陳景行說,都靠同行的襯托,心裡有些複雜,連忙道:“好,陳大導演你最牛,劇本呢?我看完馬上還要回去跟任總彙報呢。”

她今天是來看劇本的,只要劇本沒有什麼大問題,幻世網就打定主意,閉著眼睛也要往裡投錢了。

春節檔開始到目前也有半個月了,《樂滿人間》的累計票房還不到2億,而且《樂滿人間》的排片是春節檔四大巨頭裡掉的最快的,剩下半個月裡恐怕連5000萬都收不到。

雖然幻世網仍舊能收回成本,甚至還有的賺,但凡事就怕比較,跟《致命身份》近10倍的收益相比,簡直是天和地的差距。

要知道《樂滿人間》是春節檔電影,要跟其他三部大片同臺競技,宣發費用那是如同流水一般的往外撒。

5000萬成本在《致命身份》這裡是注水,但是在《樂滿人間》這裡是實打實的數字,宣發費用比製作成本還要高在春節檔電影中是不鮮見的。

這就讓幻世網更加重視夢工廠接下來的電影了,幻世網之前已經催了好幾遍,問夢工廠接下來的專案何時立項,但一直說沒準備好,結果陳景行這邊剛露出口風,張京燕就火急火燎的趕來了。

張京燕看著陳景行從抽屜中掏出了兩個劇本……呃,兩個?

對張京燕眼神中透出的疑問,陳景行做出了肯定回答:“是兩個劇本,確切的說,這兩個專案差不多要同時啟動。”

“你要同時拍?還是其中一個劇本你要給其他的導演拍?”

陳景行搖了搖頭:“其中一部電影需要的準備工作可能會比較多,所以雖然是差不多同時啟動,但是是可以先後拍攝的,把前一部電影拍完,我會無縫進另一個劇組。”

張京燕的表情有些驚喜,不管怎麼拍,陳景行把兩部劇本同時擺在桌上,這就意味著給予了幻世網連續兩部電影的投資機會,至於劇本質量會不會不理想張京燕倒是沒有考慮過,從彗星就開始與陳景行合作,張京燕對陳景行的信心莫名的堅定。

張京燕接過兩個劇本,一本上面寫著《訊號》倆字,一本上面寫著《原始碼》。

好傢伙,科幻感撲面而來!

陳景行看著已經沉浸在劇本中的張京燕笑了笑,他接下來要拍的這兩部電影在前世叫《黑洞頻率》和《原始碼》。

在漢化《黑洞頻率》的時候,陳景行思考了很久決定把名字改成《訊號》。

本身《黑洞頻率》這個譯名就比較讓人迷惑,因為影片跟黑洞壓根沒什麼關係,翻譯成《太陽黑子頻率》還差不多。

另一個譯名《生死頻率》也還不錯,但還是覺得不如《訊號》簡潔,而且更符合他對電影做的一些改動。

《黑洞頻率》在前世位面是2000年拍的電影,開創了一個流派,在其影響下誕生了很多經典的影視劇。

比如港劇《隔世追兇》

英國電影《超時空來電》

韓劇《訊號》

西班牙電影《海市蜃樓》

等等。

你如果看了《黑洞頻率》再看以上這些影視劇,一定會產生很強烈的既視感。

區別是,《黑洞頻率》是無線電臺,《隔世追兇》與《超時空來電》是電話,《訊號》是無線電對講機,《海市蜃樓》是電視。

在陳景行嘗試把《黑洞頻率》的故事搬到華國的時候,發現跨時空傳遞信息的關鍵核心——短波無線電臺相當違和。

HAM圈在歐美是出現過一個萌芽成熟巔峰到衰退的過程的。

但在華國是未盛便衰了,更何況原版的故事是20世紀69年到99年,69年沒有手機,99年手機也不普及,沒有那麼多電子設備干擾,電磁環境也還算乾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陳景行的漢化版,時空背景則是98年到15年,98年也還好,電子設備不多,但2015年的電磁環境那可就差的太多了,僅僅是LCD顯示器和電動車充電器的頻譜洩漏造成的諧波干擾都能讓40米波基本上啥都收不到,小區裡面如果再有個電力貓,那就根本沒有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生存空間。

而且在華國業餘無線電是受到嚴格管控的,操作員要經過考試獲得執照才能使用無線電臺。

種種考慮讓陳景行不得不放棄無線電臺這個設定。

電話也不行,15年除了單位哪還有座機啊?這就有些違和,手機當然也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從98年一直使用到15年的手機。

電視的話也不是不行,比如老電視沒有扔掉,放在了儲物櫃裡面之類的,但一旦父子之間透過電視跨時空相見不就立刻知道互相的身份了?就沒有了影片從最開始的陌生人到懷疑到憤怒再到父子相認的戲劇化過程了。

那就只剩下行動式的無線對講機了。

而這也是相對違和感不多的選擇,父親是消防員,那麼有無線對講機就相當合理了,父親在火場中因救人而犧牲後家人把他留下的對講機妥善保管,這也很合理。

良久,張京燕放下了手中的劇本。

她只是看完了《訊號》,《原始碼》還沒看,電影劇本其實並不厚,不到一個小時就能看完。

即便張京燕對陳景行很有信心,但還是被《訊號》的劇本驚豔到了,從故事跟創意來講比之《致命身份》絲毫不差,而且可喜的是商業度明顯更高。

陳景行含笑問道:“怎麼樣?”

“這部電影票房一定會超過致命身份!”張京燕斬釘截鐵的讚歎道。

聽到張京燕這麼說,陳景行與許文深相識而笑。

雖然陳景行也覺得《訊號》這部劇本對觀眾的友好度要超過《致命身份》,但聽到張京燕這種“閱片無數”的資深影視劇採購經理的肯定,心中也極為振奮。

陳景行在採訪和首映式中是說過諸如華語型別片的未來是光明的,懸疑電影也有春天之類的場面話。

但他知道懸疑電影在華國的票房天花板真的不高,說不定再過四五年《致命身份》還是華國嚴肅懸疑類電影的票房冠軍呢,在前世位面華國電影人是融合了喜劇元素才突破這個桎梏的。

懸疑片?前途無亮。

喜劇懸疑片才是真的前途無量。

歷史證明了只有加入了喜劇愛情或親情元素的懸疑片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