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行之所以暫時放下影片的剪輯工作跑來沒有員工的公司,是為了面試。

面試人事主管。

許文深,科班出身,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這所學校與京津電影藝術學院並稱國內影視與表演藝術人才的兩大搖籃。

學的是導演,但並沒有當過導演,一畢業就進了東海衛視,趕上了東海衛視快速發展的好時候,沒過多久就遇到了一檔後來紅遍全國的選秀節目,而後被快速提拔,不久就擔任了一檔影視評論節目的監製。

沒過幾年,東海衛視換了臺長,許文深就開始靠邊站了,心灰之下離職跳槽到了一家規模較大的影視制作出品公司,擔任了一部青春愛情電視劇的監製,收視率火爆後,又歷任了幾部小成本電影和電視劇的監製或製片人,票房和收視率還不錯。

眼看一枚業界大佬就要冉冉升起,卻突然遭遇了滑鐵盧。

由他擔任製片人的一個號稱1.5億投資的大專案,遭遇了史詩級的票房失敗,網路上對這部票房慘敗的電影的吐槽文章和影片汗牛充棟,某瓣評分6.5,這個分數在國產電影中其實還可以了,但這挽救不了商業上的損失。

然後許文深就被掃地出門了。

陳景行翻著手裡的簡歷,問道:“《武裝風暴》是公司交給你的專案?”

《武裝風暴》就是這個撲街大片的名字。

一身西裝,領帶整齊,沒有鬍鬚的許文深沉默了一下:“並不能這麼說,《武裝風暴》是我和王墨林導演一起推動的專案。”

陳景行瞭然,王墨林就是《武裝風暴》的導演。

“是因為《狼牙》的成功嗎?”

許文深有些驚訝的看著陳景行,他之前特意查過夢工廠的資料,法人是個年輕的過分的大學生,以為是個公子哥跟很多富二代一樣想玩女明星才成立的影視制作公司,沒想到這年輕老闆對電影行業還挺瞭解的,不像是純玩票。

“是,其實我很早就有這個想法,但是《狼牙》的成功才真正讓我有勇氣推動這個專案。”

《狼牙》是一部特種兵小說改變的軍事題材電影,在如今國內的電影市場中算是開山怪,填補了國內這種型別電影的空白。

關鍵是還獲得了商業成功,投資5000萬,票房錄得4.5億,這是什麼概念呢?

在去年也就是2012年華國全年電影票房榜中排名第十。

這個排名是把當年在華國上映的國外電影也算在裡面的。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名利雙收。

“就算你們要跟風,1.5億的投資也有些冒險了吧?”

又是一陣沉默。

“1.5億是發的通稿,實際投資7000萬,算上宣發,大概有1億。”

《武裝風暴》最終票房9200萬,無論怎麼算都是鉅額虧損了。

陳景行點了點頭,怪不得看著有點五毛特效,這部電影可是有倆一線明星啊,7000萬的製作費用,怕是光片酬都起碼有4000萬了吧。

其實華國影視業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怯步不前,只盯著那幾個題材往死裡拍,什麼行業裡都不缺想開疆拓土的人,誰不知道型別商業片的成熟才是電影產業成熟的標誌?誰不知道現在電影市場爛片橫行?內容供給太過貧乏?哪個電影人不嚮往大洋彼岸的電影工業?

知道容易做起來難,小部分的冒險成功了,大部分都失敗了。

“你覺得《武裝風暴》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最開始票房慘淡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還是電影市場還是沒有真正接受這個型別,《狼牙》只是個特例。”

“當然後來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後,我認為不是觀眾的問題,還是電影本身的問題,這部電影的故事和敘事節奏確實比《狼牙》差,差很多。”

陳景行還是有些不解:“你在天潤待了這些年,也出過不少成功的影視劇,對天潤也算貢獻不菲,只因為這一部電影就被掃地出門?王墨林導演不還在天潤待著呢?大家都聽過王導的名聲,王墨林導演的戲,你這個製片人怕是在電影製作過程中沒有太多話語權吧,這個黑鍋怎麼也安不到你身上啊。”

大洋彼岸的電影工業,主流是製片人中心制,而國內就靈活的多了,導演牛就是導演中心制,演員牛就是演員中心制,這倆都不牛製片人的話語權就比較大了。

而王墨林的名聲連普通影迷都知道,在他的戲裡面,許文深的製片人最多就是掛個名。

“陳總您既然知道王墨林導演的名聲,應該也瞭解王墨林和天潤老闆關係不一般,別說這一部電影失敗,就是連虧三部電影,他的地位也是穩的。”

“所以鍋全落你頭上了?”

“……也不全是這個原因,您應該聽過天潤打算上市的訊息吧,天潤吳總曾經承諾過給我股票期權,一直沒有動靜,我催過很多次,但他一直找各種藉口拖延,實話說,我覺得這是我被掃地出門的主要原因。”

陳景行瞭然。

三年前有一家影視制作發行公司成功上市,堪稱里程碑式的事件,也為影視行業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原來影視產業只能吸引到煤老板玩票,一是市場規模不大,二是沒有發財的通天大道。

而上市則是為所有影視產業從業人員開啟了二級市場的金錢大海。

近幾年,所有影視公司高管的最高追求從升職加薪變成了趕快拉著公司衝進二級市場,套現股權,實現財富自由。

本來就功利的影視行業也因此變得更加功利了,當行業裡的大部分人想的不是細水長流,把下蛋的母雞養的健健康康,不斷能獲得雞蛋,而是想著怎麼更快的衝向終點線——上市,然後直接財富自由,那這個行業當然免不了踩著油門往下坡衝,怎麼沒下限怎麼來了。

這就跟熱門旅遊城市的熱門旅遊景點裡面的飯館一樣,人家不賺回頭客的錢啊。

在初步瞭解了許文深的“悲慘遭遇”後,陳景行也很有同理心的表達了同情,許文深如果真的拿到了股票期權,天潤又如果真的上市了,這可能就是數千萬甚至更多的數字,許文深剩下的就是祈求天潤維持三年正常經營,禁售期限一到,就能跟陳景行一樣財富自由了,可如今金山一樣的泡沫突然破裂,一般人都受不了這打擊。

又短暫交談了幾句後,陳景行對許文深的面試就果斷的透過了。

其實在面試之前,他已經基本確定了許文深就是他要的人,面試不過是最後一道把關。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國內影視行業具有很明顯的作坊手工業屬性,電影本身就是一個很難工業化的產業,這是由其基本的創作規律決定的。

許文深這種監製過多部影視劇製作的資深人士,在他手下吃飯的影視劇從業者非常多,如果他有專案,導演組、統籌、財務、劇務、攝影、美工、錄音等等一整套班子都能不費什麼力氣的組出來。

手工業有很強的技術黏性和勞動力黏性。

一個混出名堂的攝影師,他身邊的副攝影師、攝影助理、機械員、燈光師、燈光助理等等可能都是同鄉甚至親戚,相互之間都是師傅與徒弟這樣的帶有前工業社會特性的關係,並不是成熟工業體系裡面的螺絲齒輪,可以即換即走。

劇務甚至導演組同樣如此,很多導演身邊都跟著固定的副導演或執行導演,有的副導演一個電話就能拉出幾百個有表演經驗的群眾演員,你換了別人就未必有這樣的能力。

手工業行業內的人際關係具有極強的黏性和排外性,外人想進去混出個地位不交夠學費可不行,如果對此沒有足夠概念的話,想一想相聲行業。

本位面2013年的華國,資本對這個行業的改造和重塑還未徹底完成,也許再過十年,這種手工業屬性會消減一大半。

但是現在,陳景行想儘快的將夢工廠填充起來,而且是相對靠譜的填充起來,少交點學費,最好的辦法不是釋出招聘公告,而是招一個資深導演、副導演或者監製製片,起碼一個完整的劇組班子不難組出來。

當然質量就另說了,但這是急不得的,很多大導的成名班底也是經歷過很多戲,慢慢淘汰換血熬出來的,這樣的班底內部甚至是有化學反應的,絕對不是短時間能組建起來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