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鷹戰士》作為魔都電影節開幕影片,開幕展映當天也是事實上的首映。

雙重buff加持不僅讓出席開幕紅毯的明星幾乎全部到場,也雲集了一大批影迷、動漫迷,給魔都電影節之後的奇幻科幻展映單元吸引來了巨大的人流量。

畢竟這是從18年就宣佈立項,到現在差不多已經接近兩年的被天鷹粉絲們期待已久的電影。

更是華國第一部漫改大片,雖然以前也有由動漫ip改編的真人電影,但都是中小投資的電影,跟《天鷹戰士》這種量級的,甚至在粉絲嘴裡直接對標好來塢漫改的大製作沒有可比性。

夢工廠在影視劇創作這方面一向是走在潮流前沿的,對於這個巨大突破,媒體和動漫迷們也提前就營造了萬眾矚目的氛圍。

而且《天鷹戰士》動畫在海外也有不小的影響力,尤其是在東亞、東南亞地區,所以這絕對是今年暑期檔最受矚目的商業電影。

安排《天鷹戰士》在本屆電影節進行為期五天的小規模展映,再加上奇幻科幻展映單元的設立,對電影節流量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今年電影節的各項展映活動仍舊集中在一直合作的五家大型影院,影展購票渠道剛剛上線就被搶票搶到癱瘓了。

組委會甚至預計相比去年延長了兩天,一共持續十二天共四百餘部電影的影展平均每場上座率有望超過70%。

可以說陳景行這兩年在評委會主席的位子上也算是問心無愧了,畢竟電影節這個東西不是靠幾個國際大牌導演就能有顯著提升的。

事實上同型別的電影節,有了歐洲三大,其他電影節基本都只能算是分三大吃剩下的殘羹冷炙,沒什麼往上提高的空間。

哪怕在國內高大上的僅次於三大的聖塞巴斯蒂安和洛迦諾也不過如此,更別說更在其後的東京、魔都電影節了。

按陳景行的本心想法,還不如拋下所謂的競賽型綜合類電影節的架子,學多倫多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不搞亂七八糟的獎項,不搞競賽,直接變成電影展映盛會加影視、IP交易平臺。

說不定反而更加具有商業價值和影響力。

只是他這想法註定不可能實現,畢竟國際A類電影節的頭銜誰敢放棄?儘管所謂的A類B類C類只是電影節型別分類,不代表影響力。

“陳董當主席這兩年,咱們魔都電影節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了,我之前還跟李局說起過,應該讓陳董再繼續當兩年,對面的李安不就在金馬獎主持了三年了,明年繼續那就四年了。”

電影還沒開始,不過片頭開始加了貼片廣告,陳景行坐在座位上看著貼片廣告中《李延年》的預告,聽著身旁京影老總傅盛的恭維。

“傅總客氣了,就這大家都說我這是假公濟私,把銅臭味帶到藝術殿堂,甚至是把魔都電影節變成夢工廠電影節,再繼續一年怕不是要被罵死啊。”

傅盛一臉為陳景行打抱不平,推心置腹的說道:“這都是無知網民和個別無良媒體的詆譭,這兩年魔都電影節影響力,尤其是在海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我太太這幾天在韓國,昨天還跟我打電話說韓國媒體也都報道了今年電影節的開幕訊息,甚至說有不少韓國年輕人跨國來魔都想參加開幕影片展映呢,陳董的貢獻大家都有目共睹。”

“呵呵……”陳景行也不得不為這位京影掌舵人的臉皮厚度而讚歎了。

這種對他和夢工廠的批評聲音是誰主導的?是誰推波助瀾的?

現在業內誰不知道去年《流浪地球》搶走了《八百啟示錄》的開幕展映機會讓京影忌恨的不得了?

而且明年的魔都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已經定下了,是管琥。

傅盛這話明裡是恭維,暗地裡倒像是示威呢。

“我不過是末學後進,能把接力棒安安穩穩交到管導手上就滿足了,我看馮導也帶著劇組主創來了?人太多,還沒來得及跟他聊,是什麼電影?”

傅盛臉上笑意一僵:“不是電影,這不是曉崗想換換腦子,想拍一部網劇。”

“哦,那可不得了,馮導上一次拍電視劇還是二十多年前吧?這是好現象,國內電視劇也越來越精品化了。”

馮曉崗自從被曝光陰陽合同惹了一身騷,雖然沒有被進一步陷下水,但也低調了好一陣,現在風頭差不多已經過去,開始在京影的支援下拍起了電視劇。

雖然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電影導演都開始拍電視劇了,但還沒有馮曉崗這種級別的大導。

當然這也是給京影掙錢,畢竟跟京影對賭失敗,肯定不能閒著。

“現在網劇中除了夢工廠以外確實是有些粗糙,藝術水平也不夠高,我們京影也準備學習夢工廠,打造有電影質感的精品網劇,電影藝術家‘下凡’造福的也是觀眾嘛。

不過只是一部都市劇而已,跟陳董的大手筆肯定不能比,陳董才是敢為天下先啊,五億的太空科幻鉅製,這個魄力別說網民和媒體了,業內誰不佩服啊。”

傅盛說的是前幾天夢工廠官宣的國內首部太空科幻劇《死在火星上》。

這個訊息也是相當有震撼度的,太空科幻劇一向是大洋彼岸的專利,畢竟這種型別的劇對電影工業製作水準和投資都有極高的要求。

當然現在2020年,華國電影產業現在也初步具備了製作能力,更別說擁有亞洲第一特效工作室的夢工廠了,創意更是夢工廠的強項。

但鉅額的投資仍舊是最大的障礙。

國內不是沒有投資數億的劇,撇開水分不提,這些鉅額投資可以被更多的集數分攤稀釋,實際上平均到單整合本並不高,而且更多的集數也能賣出更多的價格。

且這樣的劇通常都是古偶,受眾群體相當大。

但科幻題材的劇受眾群體就小得多了,即便是堪稱現象級的《行屍走肉》、《疑犯追蹤》和今年年初的《開端》,播放量跟大熱的古偶相比仍舊有差距,可以說製作成本大半都是靠網飛收回的。

如果要拍太空科幻劇,少不了注水增加集數,但這樣一來單整合本降低,也達不到好的視效水準,到時候被罵五毛特效,還不如不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夢工廠官宣的這部國產太空科幻劇,已經確定一共十集,投資五億,意味著單整合本將會達到5000萬人民幣。

通常來說,這種單整合本的劇想要收回成本根本是不可能的。

當然美國單整合本過千萬美元的劇不少,但人家能在有線電視臺播出,像是HBO這樣的有線臺一年訂閱觀眾超過兩三千萬,流媒體加電視臺訂閱費每月十五美元,一個月就是兩三億美元的訂閱收入。

再加上比較成熟的其他版權開發,覆蓋成本甚至大賺一筆並不難。

如果是像《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的衍生劇,或者漫改電影的衍生劇,更是電影宇宙搭建的一部分,電視劇虧損能帶來整個IP的開發的盈利就是值得的。

而在國內,這種太空科幻劇哪怕能上星,賣給電視臺,那結果也只能是撲街。

根本不可能有電視臺會花高價購買的。

國內電視受眾群體和網路受眾群體是有巨大區別的,夢工廠從電視劇《訊號》之後一直走網劇路線主要原因其實也是源於此,夢工廠的劇跟電視臺收視群體壓根就不搭。

《訊號》能高價賣給芒果衛視,人家也主要是衝著孫麗和鄧朝來的。

沒了孫麗和鄧朝,電視臺瘋了才會花上億買一部20集的科幻懸疑劇啊?

哪怕《死在火星上》有85花中公認比較能扛收視率的趙莉穎,有一線巨星洛辰,也不可能有電視臺會掏出超過2000萬的價格去買一部只有十集的太空科幻劇。

對於傅盛的有些看笑話的語氣,陳景行一點沒有掛心:“製作成本壓力確實不小,不過幸好網飛已經承諾要花四千八百萬美元採購,也算能分擔一大部分了,能收回成本就行,盈利多少我們也不怎麼指望就能為國產劇開拓更多的領域,摸著石頭過河也算值了。”

這次換傅盛呵呵了,隨後賀喜的語氣中難掩酸意。

夢工廠和網飛建立的合作關係確實是國內其他公司很眼饞的,誰讓夢工廠早就開始了出海戰略呢,本身就有國際化的品牌支撐,再加上《行屍走肉》創造的現象級影響力,也不怪網飛買賬。

《死在火星上》的預算最開始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減少特效鏡頭的三億,一個是能還原出故事大部分場面的五億——因為不考慮大銀幕,不使用IMAX鏡頭,也並不是3D攝影機拍攝,藉助已經建成的自家影視基地的虛擬製片技術,確實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最終預算確定為五億是因為陳景行跟網飛的溝通比較順利,這幾年開始把重心挪到開發亞洲市場的網飛很捨得花錢,在日韓印都投入了上億美元,利用本土影視人才製作面向亞洲的作品。

而在本位面,東亞其他國家,尤其是韓國在搞非偶像劇電視劇輸出方面不如華國,確切的說是夢工廠。

基於此前的成功經驗,網飛也就更加重視夢工廠。

五千萬美元的採購對網飛實屬九牛一毛了,網飛這兩年立項的自制劇集,集均千萬美元已經是平均水準了,堪稱花錢如流水。

畢竟此時正是網飛最巔峰的時候,市值超2000億美元。

傅盛呵呵完,又把話題轉到了電影上:“聽說夢工廠要把《李延年》提到暑期檔?”

“哦?傅總怎麼看?”

“陳董別怪我說話冒昧啊,我覺得《李延年》何不放到年底?暑期檔這麼好的檔期還是適合更重量級的電影。

我知道陳董你的《一九五一》特效製作沒那麼快,不過上部應該趕得及啊,要不然錯過暑期檔,國慶檔,明年春節檔也未必能上得了,還分了上下兩部,就壓得太遲了。”

陳景行眉毛一挑,好傢伙原來是來示威的。

他一直把《一九五一》上部瞄準國慶檔的,只不過國慶檔競爭過於激烈,現在還確定不下來,最終還得看國影和電影局的意思。

傅盛建議他把分量低一些的《李延年》從暑期檔移開,自然不是怕了這部電影,恐怕他都未必把這部比較有人物傳記色彩的獻禮片放在心上。

讓他把《一九五一》替代《李延年》放到暑期檔,意思就是認為《一九五一》與國慶檔無緣了,明年春節檔也夠嗆,不趁著現在趕緊上,將來恐怕要壓很長時間了,要麼就只能選在非熱門檔期。

傅盛難得沒有維持自身的城府,神情中有些許故作的驚訝:“秦五爺沒跟陳董說嗎?電影局已經決定讓管導的《金剛川》放到國慶檔了,李局對《金剛川》挺看好,而且對《奇襲白虎團》的劇本也很滿意。”

陳景行心中咯噔了一下,看來人走茶涼還真沒錯,秦中和一退休確實是有影響的,如果秦老爺子知道《金剛川》確定國慶檔,肯定會跟自己透風的。

國慶檔已經確定了寧皓、徐徵、陳四成等導演合拍的獻禮片《我和我的青春》,《金剛川》如果也定檔國慶檔的話,那就肯定沒有其他獻禮大片的空間了。

或許還有其他中小成本或其它題材電影的空間。

但肯定容不下同樣朝戰題材的大投資軍事大片了。

這意味著《一九五一》鐵定無緣國慶檔了。

“《奇襲白虎團》?”

傅盛呵呵笑道:“《金剛川》的續集,本來上面交代的任務就是金城戰役,管導拍《金剛川》的時候,我交代了梁輝把《奇襲白虎團》劇本寫出來了,李局和上面看了都很滿意,讓我們馬上開拍,最好能趕在明年春節檔上映,唉,時間緊迫啊。”

《金剛川》描寫的是朝戰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的開端,保衛金剛川橋,而奇襲白虎團則毫無疑問是金城戰役的高潮。

以第68軍第203師第609團第2營和第607團偵察班組成的穿插支隊,透過3千米的炮火封鎖區,向南朝軍縱深疾進。

在將南朝軍大部殲滅的過程中,一個偵察班化裝成護送美軍顧問的南朝兵,巧妙透過多道崗哨,衝破南朝軍增援部隊阻攔,迅速插至南朝軍白虎團團部。

而後趁其開會之際,突然開火,擊斃白虎團團長,繳獲了白虎團團旗,搗毀了該團指揮系統,使部署於周圍的南朝軍失去指揮,士兵丟棄武器彈藥,四散奔逃。

可以說是二戰以來戰爭史上的一次奇蹟。

離奇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斬首行動,13人小隊殲敵223人,無一人傷亡。

《紅海行動》和《狼牙Ⅱ》的故事在其面前都顯得真實了很多。

京影接下了金城戰役這個任務,在拍完《金剛川》後順勢再把金城戰役的高光——奇襲白虎團拍出來也並不奇怪。

事實上陳景行當時也想過拍奇襲白虎團,這個故事太有傳奇色彩了,諜戰、潛伏、奇襲等戲劇性的元素很飽滿,而且這還是真實事件,拍出來觀眾不信也得信。

但考慮到這個故事已經有珠玉在前了,不止有改編的京劇作品還是電影作品。

力求新穎的陳景行才放棄了拍攝這個故事,改為了《一九五一》。

所以京影是靠這個讓電影局領導很滿意的奇襲白虎團的劇本讓《金剛川》得以定檔國慶檔的?

陳景行心中思慮萬千但並沒有露出聲色,雖然有些許失望,但實際上他對國慶檔的執念並沒有那麼強,不在熱門檔期難道就沒辦法取得好的票房成績了?

也就只有傅盛急於藉此在夢工廠面前扳回一局,所以才示威兼得瑟來了。

“那要恭喜傅總,恭喜管導了,去年的《八百啟示錄》我就覺得管導拍得好,《金剛川》肯定不會遜於《八百》。”

“哪裡哪裡,軍事題材電影確實不好拍,想拍好不容易啊,不過夢工廠算是這條路上的先行者了,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京影學習的。”

傅盛確實是很得意,夢工廠號稱華國商業電影的破冰船,不僅開拓了科幻電影、太空電影、動畫電影,同時也是軍事動作片的大拿,成績輝煌。

不過從去年的《八百啟示錄》開始,京影也開始迎頭趕上了,讓管琥拍軍事題材電影真是他最英明的決定了,夢工廠有郭凡,京影也有管琥。

而且透過獻禮片的競爭,京影還有後來居上的趨勢。

反倒是夢工廠在軍事行動三部曲後在這個題材上有些陷入頹勢了,《李延年》這種中低成本的人物傳記電影不說——1.5億成本的軍事電影根本不放在傅盛的眼裡。

即便是陳景行親自執導的《一九五一》,分了上下兩部不說,據他所知成本、陣容和場面也不大,好像只有張若勻和白羽兩個男主,跟《八百啟示錄》、《金剛川》比看起來不是同一規模的電影。

《一九五一》兩部加起來才7億的成本,光《金剛川》一部就這個預算。

心中暗爽的傅盛直到電影正式開始都嘴角帶著笑意。

直到在恢弘的音樂中,高達80多米的超級機甲在大銀幕上攜帶著巨大的衝擊力讓影廳內發出一聲聲驚呼時才收回了笑容。

動畫中的機甲在真人電影中,大IMAX銀幕上展現出來的效果著實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出於對夢工廠拍攝的真人版《天鷹戰士》的忌憚和研究,動畫原版他也是硬著頭皮看了幾集的。

這種二維動畫對他來說自然是不感冒的,而且也看不出什麼震撼的地方來。

但此刻,複雜的機械裝置發出“唭唭卡卡”的巨響,那透過銀幕撲面而來的機油味兒。

還有影廳內迅速被吊起的激動情緒縈繞的氛圍,甚至還有口哨聲。

都讓傅盛沒有準備的驚覺到這種把二次元世界的巨大機甲真的搬到三維電影中時是什麼演的效果。

甚至都不需要什麼劇情,只是機甲呈現在大銀幕中,影廳內的氣氛就肉眼可見的火熱了起來。

傅盛的那點沾沾自喜和得意的情緒已經被一掃而空了。

獻禮片、軍事大片贏了夢工廠又如何?

華國的科幻電影、商業電影領域,夢工廠永遠是最閃耀的那顆明珠。

眼前這一切就是例證。

已經接近花甲之年的傅盛就算對這樣的電影不感興趣,但作為浸淫影視圈幾十年的人,他不會看不懂什麼樣的電影能大賣,看不懂觀眾此刻有沒有被調動起腎上腺素,不知道觀眾喜歡什麼。

毫無疑問眼前的電影哪怕只是進行了幾分鐘,甚至連劇情都沒展開,但他也能十二萬分的確定,華國的觀眾對這種電影沒有招架之力。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