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浪地球》在魔都電影節作為開幕影片展映後,憑藉著之後一週的飢餓營銷,以及5月之後的澹季讓影院等待的如飢似渴,直接在首映日拿到了20萬的場次,排片佔比超過67%。

首日就拿到了2.38億的票房。

首週末三天共報收9.4億人民幣,暑期檔提前開幕。

魔都國際電影節是在《流浪地球》首映後的第四天結束的。

陳景行看好的波斯電影《夢之城堡》成為了最大贏家,包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男演員三項大獎,讓媒體稍顯詫異。

畢竟通常這種電影節都少不了分豬肉,最佳影片、導演和影帝三合一的電影在魔都電影節還沒出現過呢。

這實際上也是陳景行的“一意孤行”。

本身作為評委會主席,話語權就大,再加上他國際大導的身份,不說兩位華國評委郝蕾和施南笙,就算其他四位外國評委陳景行也絕對能鎮得住。

他倒是體會到了一番當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快感。

也難怪很多國際名導樂此不疲的當評委會主席,而且歐洲三大這樣的電影節也經常出現黑馬。

這種幾個人組成的評委會確實容易以評委,尤其是主席的偏好為準。

不過照例,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頒獎並不受人關注,畢竟絕大部分觀眾此生都不太可能看獲獎的這些國內外文藝片。

反而是《流浪地球》和還未公映的《八百啟示錄》佔的版面更多一些。

閉幕頒獎儀式和開幕式一樣,都有紅毯。

《流浪地球》的主創和《八百啟示錄》的群星才是真正的主角。

論明星質量,《流浪地球》擁有吳景、趙槿麥和白羽,各個分量十足。

論明星數量,《八百啟示錄》堪稱京圈年會。

哪怕《流浪地球》正在熱映,也無法阻擋《八百啟示錄》的風頭。

雙雄爭霸的場面也讓魔都電影節組委會既傷心又高興,畢竟這也能提高關注度。

電影節閉幕後,《流浪地球》繼續高歌勐進,上映七天累計轟下15.3億,到了7月4號,《八百啟示錄》公映前,累計上映14天,拿下了24.1億的票房。

這樣的成績對一部在6月份上映的電影來說實屬難得,如果《流浪地球》能在暑期檔上映,票房肯定會更高。

不過已經上映了兩週,進入暑期檔的《流浪地球》仍舊維持住了堅挺的票房曲線,即便《八百啟示錄》上映後,在對方強勢的擠壓下也沒有失去後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八百啟示錄》其實也很難受,有這麼個上映了兩週仍舊堅挺的釘子戶也妨礙自己搶排片,但沒辦法,暑期檔競爭激烈,《八百》上映8天后馬上又會有一部分賬大片上映,之後更是有好幾部國產大片排排坐等著上映呢。

因為國慶檔要上獻禮片的緣故,很多國產電影都堆積到了暑期檔,競爭比去年還要激烈。

想要在暑期檔這段時間前無狼後無虎舒舒服服的獨佔檔期,無論是夢工廠還是京影都是痴人說夢。

不過幸好,還有海外票房。

《流浪地球》在亞太地區和北美市場幾乎是同時上映。

北美首周票房超過2400萬美元,預期票房落點有可能接近6000萬,亞太地區對《流浪地球》的接受度更高,票房也有望突破5000萬美元。

雖然海外票房遠不如陳景行的太空兩部曲和《矩陣》系列,甚至也遠不如夢工廠近兩年的動畫電影,但是也超過了郭凡導演的《明日邊緣》,對於郭凡個人而言還是有不小進步的。

郭凡在海外的名氣也進一步獲得了提升。

陳景行對這個成績也是相當滿意的,《流浪地球》肯定是會拍續集的,系列電影開頭難,現在票房不高,將來隨著IP的開發,續集只要質量不拉胯,票房肯定會節節升高的。

現在只是先打響招牌而已。

……

就在暑期檔紛爭愈發激烈的時候,《天鷹戰士》經過了四個多月的拍攝終於結束,陳景行也抽出了時間來參加殺青宴。

這個專案從去年四季度就立項了,中間經過了四個多月的籌備,直到三月底才正式開機。

四個月完成拍攝算是很迅速了,不過距離製作完成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甚至電影製作還沒走到一半。

《天鷹戰士》算是一部特效鏡頭空前多的電影,在夢工廠的所有專案中僅次於《地心引力》。

因為所有的機甲,所有的怪獸,幾乎所有的戰鬥場面都要建模製作cg。

《天鷹戰士》不是特攝片,也沒辦法搭建超過七八十米的模型。

正是因為大量鏡頭都要進行CG製作,所以實際的拍攝才這麼快。

而且按照劇本的要求,《天鷹戰士》中有不少戰鬥鏡頭都是在白天。

這也大大增加了特效製作量和難度,畢竟夜間的大型特效鏡頭在細節上更寬鬆,還可以用夜間進行遮擋和模湖化,不僅省預算還能減少工作量。

就連久經考驗的墨的王牌特效團隊也感覺壓力山大,再加上墨還有其他的特效工作要忙,面對龐大的工作量不得已又拉來了國內的其他兩家特效公司一起承擔。

按照墨給出的工期,《天鷹戰士》的特效製作至少需要半年。

“恭喜啊,身價又漲了。”

“又不是我一個人漲,跟你比不是小巫見大巫啊?”

殺青宴上不僅演員和其他劇組成員喜氣洋洋,導演田鑫業心情也相當舒暢。

不全是因為拍攝工作終於結束,畢竟其後的特效製作,田鑫業也要一直跟進參與的。

主要是隨著夢工廠市值的大漲,田鑫業的身價也漲了不少。

7月份通常是港股上市公司釋出半年報和中報的時間,夢工廠也不例外,而且釋出的相當積極,算是最早一批釋出半年報的港股了。

這份半年報也讓夢工廠的市值再一次大漲7.16%,市值跑過了1300億大關。

夢工廠的營收直接達到了10.28億美元,也就是接近70億人民幣。

要知道去年一年夢工廠的營收也不過91億。

僅僅是《機器人瓦力》的票房分賬和周邊版權收益就給夢工廠帶來了超過4.5億美元的收入,《行屍走肉Ⅱ》更是讓夢工廠從網飛那裡拿到了1.7億美元的分賬,當然這遠遠比不上網飛自身得到的收益。

《唐探Ⅲ》也給夢工廠帶來了2億人民幣的分成,當然這是沒有減去成本的。

再加上《流浪地球》拿到的第一筆分賬,夢工廠的其他影視版權收益,還有其他投資收益,總計便達到了10億美元的級別。

利潤也很可觀,雖然因為大手筆的投資在魔都的數字影視制作基地,電影製作成本也節節攀升,但也足有19億,達到了網際網路企業的水平。

雖然這樣的市值放在影視公司上泡沫仍舊很大,但夢工廠的發展前景和利潤率確實足以讓投資者另眼相待了。

要知道大部分影視公司哪怕投中了一個爆款,獲得的收益也要被其他不成功作品的投資宣發成本分擔。

賺一部的錢,虧九部的錢,這是大部分影視公司的常態。

夢工廠這半年一共才兩部電影,一部劇集,但都獲得了不得了的成功。

可謂部部精品,百發百中,所以才有利潤率比肩網際網路公司的奇蹟。

當然,這也跟《流浪地球》口碑和票房都立起來了,眼看著一個有潛力成為系列電影的大IP即將成形有關。

夢工廠馬上要結束《矩陣》這個IP,但又很快的立起了另一個電影系列,這就是能支撐資本信任的信心。

田鑫業作為夢工廠倚重的簽約導演,自然也有配的股權,也是這輪市值大漲的受益者,當然跟陳景行相比確實是小巫見大巫了。

互相交流了一下身價大漲的喜悅後,田鑫業也關心了一下另一部正在影院征戰的電影:“《流浪地球》最終票房壓過《八百》應該沒問題吧?”

陳景行神情放鬆:“沒問題,已經跟院線協商過了,從明天開始《流浪地球》票價普遍降5元,按照預測是有望達到35億的,反正超過《八百啟示錄》沒問題。”

《流浪地球》和《八百啟示錄》相隔兩週上映到底是對兩部電影都產生影響了。

只是很明顯對《八百啟示錄》的影響更大,《流浪地球》靠著口碑,長線走的相當穩,進入30億俱樂部沒有任何問題。

購票平臺對《八百》的票房落點預測則是止步28億。

《八百啟示錄》不甘心被擋在30億門檻前,率先搞出了降票價的操作,名義上降低了服務費,實際上就是變相票補。

陳景行也只能奉陪,反正國內哪家影視公司也沒有夢工廠有錢啊。

真能把《流浪地球》的票房推到35億也不錯,雖然仍舊比不上前世,但也能排在國內電影票房排行榜排到第三位了。

畢竟《流浪地球》在本位面已經不是國產科幻電影大門的開啟者,觀眾也已經經歷過不少國產科幻佳作了,再加上影片上映的前兩週不在熱門檔期,對這個票房成績他是很滿意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