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

趙槿麥跪在冰面上撕心裂肺的喊叫著。

白羽扮演的劉啟跟171-11救援小隊隊長打了起來,雙方摔倒在了冰面上,哭喊與爭吵聲讓整個影廳的氛圍都暗澹了下來。

管琥面無表情的看著大銀幕上的畫面,心中卻暗自點頭,《流浪地球》從開始到現在,情緒始終循著一起一伏的節奏,可謂張弛有度。

這段劇情前一刻還驚險刺激,下一刻就讓一個重要人物領了盒飯,緊張的一段劇情結束後的悲壯氛圍渲染得不錯。

郭凡這個比自己小了一輪的導演當真已經到了舉重若輕的地步了。

管琥這兩年一直在忙《八百啟示錄》,這也是他第一次掌舵這種級別的工業大片,所以他更知道這種商業大片有多不好拍。

腦海中正在翻騰著這些念頭的管琥突然睜大了眼睛。

周圍也響起了聲聲驚呼。

白羽在被救援小隊隊長按在冰面上的時候,隔著防護服的他雙手不經意間撥開了厚厚的白雪,一張人臉露了出來正與他對視!

突然的驚悚讓銀幕中的角色和銀幕外的觀眾都有些措手不及。

隨著救援小隊將周圍的皚皚白雪清除後,伴隨著陡然升起的音樂,一副駭人的畫面在鏡頭下呈現了出來。

晶瑩剔透的冰面下,大批大批被急速冷凍時,保持著臨終前向水面掙扎姿態的屍體群映入眼簾。

這些穿著普通衣服的人表情各異,動作各異的被定格在了冰面下,彷佛是被封入了琥珀的蟲子。

無數雙手掙扎著往上伸,凝固在痛苦的瞬間,再往下,隱隱約約有更多的人。

韓朵朵在驚駭中摸著冰面,隨即眼淚落在頭盔裡,“啪噠啪噠”的濺出水花。

“爸爸,媽媽,我來了……可哪個才是你們……”

鏡頭逐漸沉入冰面,被封凍在冰面下的人似乎活了起來,時間瞬間回到了地球封凍之前,溺水的人努力上浮呼吸,絕望的父母舉起孩子,瀕臨死亡的人停止掙扎隨波逐流……

隨即所有人的動作定格在了畫面中,水面下再次回到了此刻的冰面下,鏡頭迅速後退擴大視野,讓這一幕的震撼與殘酷撲面而來。

管琥一直沉穩的表情在此刻破功。

是了,這應該是地球停轉後,巨大海嘯淹沒魔都,但仍舊有人沒有進入地下城,或者說地下城承載不下的那些人。

電影中屢屢提及那些抽籤沒有抽中進入地下城資格的,被犧牲的35億人。

這也是電影從開始就營造出的沉重氛圍。

而這種殘酷和沉重在這樣一個鏡頭中被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

幾分鐘的劇情,先是“最後一分鐘營救”式的驚險、刺激,然後是悲壯、犧牲,緊接著是驚悚以及驚悚後的沉重和震撼,觀眾的情緒像過山車一般被電影牽著往前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管琥難以剋制的在心中發出了讚歎,以同為導演的視角。

陳景行和郭凡以及電影主創是坐在一起的。

影院內的聲聲驚呼以及隨之而來的殘酷沉重的氣氛也讓陳景行和郭凡兩人不由得相視而笑。

導演的樂趣就是在自己的電影放映時品味觀眾做出的種種反應,這是一種操縱別人情緒的快感。

郭凡和陳景行都是深度參與到《流浪地球》電影劇本創作的,而且郭凡還掌舵了整部電影從籌備到拍攝到後期制作的整個過程。

這部電影就像是郭凡的孩子,顯然郭凡自己對自家孩子的模樣是很自豪的,而觀眾的反應也讓他獲得了更大的滿足感。

陳景行的感受甚至更複雜,因為他們這一版的《流浪地球》跟前世的原版是有不少變化的。

特效的提高是一方面,畢竟是高達一億美金的製作,無論是資金還是工業電影的拍攝經驗,都要比前世高不少。

原版的特效水準在國產電影中確實是有突破的,但很多特效鏡頭確實有強烈的cg和動畫感,尤其是頭盔的透光與反光處理,顯得太“乾淨”,從而有些假。

其次是原版在劇情上的缺點,人物塑造和劇情設計都有很多突兀、漏洞、牽強的地方。

還有演員演技的問題,客觀的說,原版中大部分演員的表演都配不上電影本身的故事,再加上突兀的配音,從主角到配角,很多角色沒體現出電影級別該有的表演水準,甚至有濃濃的違和感。

當然這也跟原版電影做了大量刪減有關,原本是接近兩小時四十分鍾的體量被刪減到了兩個小時,其中有精簡冗餘情節的考慮,但主要還是為了電影排片。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春節檔競爭太激烈,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相比不到兩小時的電影在影院排片上劣勢太大了。

除非導演或演員自身具備強大的號召力,或者電影口碑爆炸,但前世位面的片方,尤其是郭凡顯然是不敢賭的。

而大量的刪減也讓劇情的流暢和人物弧光變得有些稀碎,有些扁平。

不過在本位面,《流浪地球》有些劇情上人物塑造上處理不夠的地方都被彌補了,時長也到了兩個半小時。

不僅有剛才的這段展示冰面下眾多的被淹死被凍死的屍體群。

還有原版中趙槿麥飾演的韓朵朵強烈想去地面的原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這是讓這個人物變得扁平、不夠討喜,甚至有些像被驕縱的專門負責闖禍的小女孩的重要原因。

這個角色單薄成了耍孩子氣的拖油瓶。

而這一版《流浪地球》中在“犧牲者”的戲份中加入了韓朵朵的父母——沒進入地下城的那35億人之二。

韓朵朵強烈想去地面的原因,是去找父母的屍體,而非耍孩子氣的“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後在大樓旁的的冰面下看到了無數掙扎的屍體,而她卻無法分辨哪一個是她的父母,這讓這個角色能在瞬間讓觀眾共情。

還有救援隊隊長王磊,為什麼不惜犧牲去救韓朵朵?那是因為他的女兒也在杭州地下城,老婆孩子犧牲後,他漸漸地把朵朵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還有原版中男主和朵朵前往濟南時,中途遇到王磊的171-11救援小隊,小隊遇到道路問題車輛損壞,根據《流浪地球法》,臨時徵用兄妹倆的運載車。

而在這一版中,直接引入了反叛軍。

也就是王磊的171-11救援小隊是途中遭遇了反叛軍,然後與叛軍交火,才導致的車輛損壞。

因此在這一版的三線敘事中,救援小隊這一條線加入了與叛軍的槍戰戲份。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救援小隊全副武裝。

否則活人都在地下城,外面如果不穿戴防護服都不適合生物生存,全副武裝是為了對付誰?

這還能解釋為何主角一行人在途中遇到了身為聯合政府緊急技術觀察員,最後想出了“點燃木星計劃”的李一一,李一一卻強烈抵抗,不惜舉槍對準他們。

因為他以為主角他們也是反叛軍成員,這個科學宅男是為了保護車上救地球用的“火石”,所以才不惜魚死網破的搏命。

他為什麼會以為主角等人是反叛軍?

因為跟王磊的171-11救援小隊一樣,李一一原本所在的救援小隊在馬尼拉也遭遇了反叛軍的襲擊,電影在隨後李一一的回憶中也會進行簡略的呈現。

還有171-11小隊,在拖拽火石前往杭州的路上,有一名成員因防護服電量不足,被活活凍死——因為“火石”要時刻保持電量充足,他用自己防護服的電池給“火石”充電,保持“火石”正常運轉。

隊員周倩要開槍把火石打壞,並說“不能再死人了!”她打壞火石,是因為隊長王磊執著的要去杭州,途中為了保證“火石”不熄火,肯定還會有人必須拆自己的電池給它充電。

而隊長王磊之所以那麼執著,即使拖著“火石”步行也要去杭州,除了要執行任務,還因為他的老婆孩子在杭州地下城。

“火石”被打壞後,他才會那麼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地怒吼自己隊員:“我老婆孩子全TM白死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內容都做了改動。

以上種種或是補足原版電影刪減的劇情,或是重新編排的劇情,都讓夢工廠這一部《流浪地球》從人物弧光到敘事都更加流暢,且更加合理。

當然也因此,這部電影也從原版的雙線敘事變成了三線敘事。

太空中,領航員一號中吳景是一條線,從地下到地面,男主、妹妹還有姥爺這是一條線,然後171-11救援小隊是一條線——要展現叛軍的戲份。

三條線同步進行,時而交叉,以男主和父親的父子情、女主尋找父母遺體的親情和戰友的友情為主要線索,匯入同一點。

最終在“點燃木星”以幫助地球逃脫木星引力,避免超越洛希極限最終解體毀滅的計劃被提出後,一個三條線都同時進入了最緊張最刺激的高潮戲份。

主角和救援隊負責把“火石”放入反應堆點火閘,重新點燃發動機。噗,火焰噴向七萬公裡高空,引爆木星,爆炸產生的衝擊波順著大氣臍帶返回地球,把地球推走!

太空中,吳景與空間站主機鬥智鬥勇,試圖中止火種計劃,奪回控制權。

然後在吳景這個角色解除領航員號空間站人工智慧許可權,並最終犧牲自己以及整個空間站為代價接力行星發動機,點燃了木星,達到整部電影敘事的最高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