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總部一間辦公室內。

新浪娛樂文字記者程興嘉看著電腦屏幕有些發愁。

“怎麼了是?是啥任務值得這麼唉聲嘆氣?”身後娛樂明星組的編輯楊曉煜邊檢查著一篇稿件的文字一邊問道。

“《機器人瓦力》唄……”程興嘉頭也不回道。

楊曉煜有些奇怪:“是票房破36億的事嗎?你不本來就是動畫愛好者?這能難住你?”

程興嘉呼了口氣,晃了晃脖頸,開始碼字:“我都寫吐了好嘛,10億,20億,25億,30億,誰知道熱度還能延續到現在啊,里程碑、創紀錄,這些東西我都寫了不止一次了,真的都已經沒東西可寫了。”

2019年的正月已經過去,春節檔已經落下了帷幕,春節檔大部分電影已經下映。

但《機器人瓦力》是個特例,熱度並沒有消散,堪稱春節檔馬拉松,這一個多月所有上院線的新片話題和熱度都被這部現象級動畫電影所壓制。

網路上關於影視劇的高頻詞彙搜尋量《瓦力》仍舊佔據半壁江山。

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媒體參與進來。

不只是央媒,財經類、科技類的媒體參與度也都很高。

拋開質量和內容,《瓦力》本身的票房奇蹟都已經成了引動各大媒體分析討論的話題,堅挺的票房曲線連院線都為之震驚。

儘管這幾年華國電影市場屢次創造奇蹟,黑馬並不鮮見,但這部科幻動畫電影仍舊讓不少人感嘆,果然活得久什麼事情都能遇到。

《瓦力》票房超過《唐探Ⅲ》已經引發了一輪大討論。

一部動畫電影票房逆襲一部真人的大IP電影,即便論黑馬,《瓦力》也絕對是近些年來華國電影市場最大的黑馬了。

遠比三年前《湄公河》逆襲《美人魚》要來的震撼。

而到了今天,《瓦力》更是國內總票房突破了36億。

這個數字的意義就在於其超越了《矩陣Ⅱ》,超越了《地心引力》,成為了華國電影票房榜的第二位。

僅次於《狼牙Ⅱ》。

一部科幻動畫片力壓幾乎所有國內外電影,一片之下,萬片之上。

這個成就也讓其熱度繼續延燒了下來。

而且看起來可以蓋棺定論了。

畢竟超越《狼牙Ⅱ》已經不可能了,而且也沒有多少潛力了,剩下的一個月金鑰延期頂天了也就能再拿一個億的票房。

程興嘉因為本身就是動畫愛好者,所以也從組長那裡接下了《瓦力》的跟蹤報道任務。

只不過他已經從大年初二寫到了現在。

大大小小出爐了十幾篇稿件。

從劇情分析到導演採訪,從動畫產業到電影工業,從太空文化到票房意義,基本都寫遍了。

連國外票房和影響力都寫了三篇報道。

兩天前剛寫了一篇總結《瓦力》在海外成績的稿件。

《瓦力》的全球票房已經超過了9.5億美元正往10億的關卡衝刺,而且很明顯10億大關擋不住。

這將讓其成為全球最賣座的動畫電影前八位。

也是夢工廠的第三部全球票房進入10億俱樂部的影片,前兩部是《矩陣Ⅱ》和《地心引力》。

當然10億美元看起來有些誇張,國內電影市場還是佔大頭的,36億人民幣換成美元也足有5.4億了。

夢工廠的名氣與發行能力相比好來塢巨頭還是有不小距離的。

“小程,我這有幾篇資料和採訪稿件,你根據這些資料《行屍走肉》趕出三篇來,下午上班前要出來,發到我企業微信上!

對了,要兼顧準確性、時效性、和原創新聞點!”

新浪娛樂影視組組長匆匆走過來撂下一疊資料吩咐完又匆匆離去。

只留下程興嘉欲哭無淚。

他本身也算是陳景行的影迷,也是所謂的“夢吹”,但只有到了這種時候才會發現一旦自己喜歡的東西變成工作就不那麼美好了。

他現在對陳景行,對夢工廠已經有些愛恨交加了。

從春節檔憑藉《機器人瓦力》脫穎而出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後,夢工廠似乎不想把輿論熱點讓出來。

春節檔的喧囂剛剛落幕,讓全世界的廣大劇迷等待已久的《行屍走肉Ⅱ》也馬上就要上線。

而且讓國內外觀眾興奮的是《行屍走肉Ⅱ》這次並沒有延續夢工廠劇作一向的擠牙膏風格。

而是一口氣直接放出了前九集。

後三集將會隔一個月播出。

而且是國內國外一致的播放進度——這是理所當然的,作為全球火熱的劇集,國內外任何一方播出進度滯後都只會自己造成損失。

恐怕連半天都不需要,盜版資源就會飛速鋪開。

《行屍走肉Ⅱ》作為華語劇集,連字幕組翻譯的工作都省下了呢。

所以儘管國內三網聯播的企影片、幻世網都不太樂意——C站倒是沒什麼意見,有利於賣他的大會員——但還是無可奈何的接受了這種播出模式。

這其實是遷就了網飛。

網飛是純粹的會員訂閱制,沒有廣告。

而一次性放出整部劇或者大半部劇算一個爆點,有利於衝動消費包會員。

就像往貨架上一次性裝滿商品,會讓使用者覺得會員付的值。

付完費能看全集和只能看一兩集,使用者的心態是不一樣的,儘管最終結果是一樣的。

當然《行屍走肉Ⅱ》一共十二集分成前九集和後三集,中間還要隔一個多月這當然也包含了網飛的險惡用心。

首先是一舉放送制不是沒有缺點。

如果一部劇集沒有一個播放的週期,就不會有一個給觀眾消化劇情、討論劇集的時間。

沒有這個過程,也就吸引不到其他路人觀眾去入坑觀看,比起傳統下那種每週一播的劇集在傳播效果和力度上是有缺陷的。

當然網飛更多考慮的還是賣會員。

大部分會員都不是包年會員,而是包月會員,這點國內外差不多。

顯然先放出九集吸引人包會員,然後在第九集末尾製造個懸念,後三集則要等一個多月後再更新,這就是逼包月會員再續一個月,或者乾脆包季、包年。

用心相當歹毒。

而國內的影片網站,廣告收入還要超過會員收入,廣告收入中佔大頭的還是片頭廣告、貼片廣告。

因此只有擠牙膏式的播放才能將廣告收益最大化。

所以夢工廠之前的劇集其實是遷就國內的影片網站,無論是《疑犯追蹤》還是《行屍走肉》第一季在網飛也是採用擠牙膏的播放方式。

畢竟國內影片平臺給的錢是超過網飛的。

而夢工廠在《行屍走肉Ⅱ》改為遷就網飛自然也是因為見錢眼開了。

主要是《行屍走肉》在海外的火爆程度是超越國內的。

倒不是說國內不火,一方面是網飛版和國內版確實是有區別的,一些鏡頭有刪減。

另一方面也是這種重口味的劇集在國內確實是受眾群體更狹窄一些,主要以年輕人為主。

國內電視劇市場,也包括網劇的主要受眾還是女性,中年以上的女性觀眾佔比也很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國內的電視劇題材是以大女主和偶像劇為主的。

因為電視臺劇集尺度小,國人對《行屍走肉》這種重口電視劇的接受程度本身就低於國外很多國家——《行屍走肉》這種尺度也就是美國有線電視網的水平。

而女性觀眾對《行屍走肉》這種重口味獵奇劇的接受程度又是低於男性的,更別說年齡段更大的女性觀眾了。

喪屍本身又是好來塢的血漿片小眾題材。

所以海外熱度更高也就不稀奇了。

《行屍走肉》第一季自上線網飛以來,總的點播用戶數量——觀看時長超2分鐘——已經超過了1.21億。

89%的網飛會員至少看了一集,66%的網飛會員已經看完了整一季。

這個概念是相當恐怖的。

跟《行屍走肉》相比,《疑犯追蹤》和《黑鏡》都是小意思了,這兩部劇集的觀看人數遠遠不如《行屍》。

當然夢工廠考慮遷就網飛的播放模式,主要也是為了海外市場。

夢工廠此前的所有電影主要票房都在國內,但《行屍走肉》未來的電影版就不一樣了。

內容的刪減是一回事,喪屍題材在國內電影市場本身的票房潛力就不高。

雖然國內沒有推出分級制度,但越是靠近R級的電影,票房天花板越低,《湄公河》、《紅海》這種戰爭片當然是另外一回事。

這種重口大尺度電影本身就已經將許多觀影群體阻擋在影院門外了。

不管《行屍走肉》電影版能不能以分賬片的名義引進內地,在這個IP的開發上必然是要倚賴海外市場的。

包括《行屍走肉Ⅱ》的主創人員,尹方、趙槿麥等主演都已經提前到了國外進行宣傳。

夢工廠上下對《行屍走肉Ⅱ》在海外的宣傳力度不亞於特效大片。

環球也跟著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宣傳,畢竟這個IP越火,他的《行屍:生化危機》系列電影專案錢景也就越光明。

《行屍走肉Ⅱ》上線成績也不負這種力度的宣傳和本身發酵的IP熱度。

在網飛上線當天立刻成為了美國地區熱播的外語片名單,更直接奪下了網飛美國收視排行冠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