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華國六大製片廠之一的聯合院線總部某間辦公室內。

董事長孫立恆有些難以置信:“豆瓣這評分通貨膨脹的太快了吧?《盜夢空間》9.5也不說什麼了,一部動畫電影也來這一套?這個機器人動畫真有這麼了得?

《大聖歸來》不是才八點幾分嗎?《功夫熊貓》多少分?”

營銷部門總監負責人方濤連忙接道:“到目前為止是8.4分,開畫時是8.7分。”

孫立恆滿臉疑惑:“所以《機器人瓦力》比《功夫熊貓》直接高了一分?直接高一個檔次?”

春節假期,大部分公司都會放假,不過不包含影視公司。

更別說聯合院線這種春節檔的參與者了,節假日他們甚至還要比平時更忙。

就連他這個掌舵人都要時刻關注市場動向,關注數字變化。

今年春節檔聯合院線參與出品的電影就有三部,一部是《唐探Ⅲ》,這部電影的出品方不少,而聯合院線是這個一號種子選手的最大出品方,投資份額相對最高。

一部是《平行任務》,這部電影是聯合院線、企鵝影業與港島的程龍英皇影業共同出品的。

最後一部則是《恐龍歷險記之暴龍危機》。

而這一部動畫電影卻是聯合院線獨資出品的。

前年孫立恆拍板收購了一家知名動畫公司。

在央視少兒頻道黃金時段熱播了三年的《恐龍歷險記》就是這家公司的支柱作品。

孫立恆就是衝著這部動畫片改編成動畫電影在春節檔分一杯羹的目的才收購的這家公司。

彼時夢工廠的《你的名字》和《大聖歸來》已經用7億和15億的票房證明了動畫電影在國內的票房潛力。

《恐龍歷險記》作為聯合院線獨資出品的動畫電影,孫立恆對這部作品的關注不比《唐探Ⅲ》和《平行任務》這兩部的大片低。

甚至重視程度更甚。

畢竟《恐龍歷險記》的全部收益,全部版權都歸聯合院線所有,製作成本雖然達到了一億,但還是比《唐探Ⅲ》和《平行任務》的投資更少,說不定利潤率還會更高。

儘管孫立恆事前就能想到夢工廠的《機器人瓦力》一定會是最大的競爭對手,尤其是《瓦力》近幾個月的網絡營銷確實也讓公司緊張了一陣,但仍舊是有信心的。

事實上,從排片和先期市場反應來看,《恐龍歷險記》仍要超出《機器人瓦力》一頭。

最關鍵的就是《恐龍》有強大的群眾基礎,連續三年在央視熱播,連續三年的動畫片收視冠軍,可以說國內沒有哪個小朋友沒看過這部動畫,不是在這部動畫的陪伴下長大的。

這樣一部極有國民度的動畫改編而成的電影,起跑線就跟《瓦力》不是一個級別的。

要是夢工廠今年拿出了《大聖歸來》或《功夫熊貓》的續集那還另說,但一部原創的沒有神話傳說加持的機器人動畫電影確實是沒有群眾基礎的。

他其實對自家動畫電影是有準確定位的,目前限於投資風險和技術水平,聯合院線自然不可能像夢工廠一樣投巨資製作《功夫熊貓》這種級別的動畫。

但《恐龍》瞄準的就是親子觀影市場,透過市場調研,這部分市場怎麼也有個五六億七八億了。

當然要達到十幾億的票房成績,肯定就要吸引成年人來觀影了。

但聯合院線是有自知之明的,並不狂妄,是精心根據自身掌握的資源打造了這麼一部在孫立恆看來很精緻的親子電影,足以制霸親子觀影市場,狠狠教訓一頓這兩年狂妄的夢工廠,從動畫市場撕下一大塊肉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瓦力》在網絡營銷的再狠,再怎麼萌即是正義,吸引的其實是年輕人,是動漫迷,不太能吸到兒童觀眾。

而家長要問起孩子想看哪一部動畫,那肯定是《恐龍》無疑,大人的錢包也得跟著孩子走啊。

但顯然事情沒有跟著他的預想走。

與《恐龍》事前進行了點映不同——這也是《恐龍》能在三部動畫電影中拿到最高排片的一個原因——《機器人瓦力》並沒有進行點映,但在昨天大年初一前兩場後,晚上黃金場還未到來,高口碑就快速出爐,成了春節檔群雄中第一個憑藉口碑脫穎而出的電影。

網路上《瓦力》的熱度和話題也在飛速增長。

到了今天初二,除了網路上進一步發酵外,豆瓣也對《機器人瓦力》第一個開分,9.4分。

這個分數是讓孫立恆極為驚訝的。

倒也不是說豆瓣分數在他心裡有多重要,而是這反映了一個危險的訊號。

口碑落差!

高分並不一定代表著危險,沒有高分影片票房一定高於低分影片的說法,但對於同一賽道的影片來說,同一檔期同一時段內過高的口碑落差就有可能帶來明顯的市場效應。

一個七分的電影和一個八分的電影通常不會帶來輿論上的捧一踩一效應,也不太會僅僅因為質量的差距導致票房的分化。

但當這種差異大到了一定程度,而且還是同一檔期撞車的同型別影片,口碑的分化很容易會引發大規模輿論評價分化,形成追捧+踩踏效應,進而直接影響後續票房曲線。

如果豆瓣沒有抽風的話,9.4分的成績在大規模公映的動畫電影中已經是神片或者傳世經典的級別了。

孫立恆在意的不是分數本身,而是分數背後代表的意義,代表《機器人瓦力》的質量可能到了讓所有同型別撞車影片面臨絕大危險的程度。

在觀眾心目中比《功夫熊貓》還要高足足一個檔次,這是什麼概念?

這樣的口碑足以透過社交平臺制造輿論話題,並讓觀眾帶著孩子用腳投票了。

世界上有這樣的動畫電影?

“你說你白天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你覺得呢?有到比《熊貓》和《大聖》高那麼多的程度?”

孫立恆盯著自己的得力干將,掌管營銷部門的方濤繼續發問。

他自己作為日理萬機的大佬,直到目前還沒看過這部讓他感到有些難以置信的神奇動畫。

方濤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而看向了坐在他對面的另一個與會者,動畫總監,也同時是《恐龍歷險記》的製片人。

動畫總監跟他一樣也是今天看的《機器人瓦力》,對方是動畫行業專業人士,評價應該比他更準確。

不過動畫總監似乎沒有接到他的眼色,處於發呆中,方濤只能硬著頭皮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嗯……怎麼說呢,故事很簡單,不過講述的很真摯,能直接打動觀眾的內心,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迎著老闆再次緊皺眉頭的視線,方濤呼了口氣,繼續道:“技術非常棒,cg效果非常好,完全領先我們一個檔次——”

“就技術領先一個檔次?”孫立恆不耐煩的打斷了方濤的話:“和《功夫熊貓》比怎麼樣?你的意思是比《熊貓》還要高一些?”

技術上的差距孫立恆自然是知道的,先不說動畫人才和夢工廠的差距,《恐龍》的製作成本只有一億,雖然也算是不菲了,但在三維動畫領域,尤其還是三維動畫電影題材上還是不夠看。

如果只是技術上的差距,孫立恆倒並不那麼怕。

可能又是一部動畫領域的《地心引力》?視覺奇觀很棒?

但透過砸錢是能夠彌補不少的,50分和90分的差距一眼就能看出,但80分和90分的差距就沒那麼明顯了,又不是非要達到好萊塢那種一根頭發絲都要做出來的程度。

動畫技術是有邊際效應的,90分的技術很難達到,但80分的技術靠砸錢不是不能接近,這就足夠了,觀眾不是列文虎克,直觀感受差距不會那麼明顯。

技術夠用就行。

“不是技術的事兒!”

一直沉默的動畫總監終於開口,讓老闆孫立恆和方濤齊齊看向他。

他的語氣有些苦澀:“這根本不是什麼技術的差距……”

……

“這已經不是技術的差距了!”

在遠隔一千多公裡的杭州的一棟樓的辦公室裡,類似的對話在同一時間發生著。

這是太陽神動畫公司的總部。

太陽神也是國內新近崛起的一家明星動畫公司,在夢工廠帶來的這一波動畫產業投資浪潮中算是主要贏家之一。

企鵝、天潤影業等大公司都下了重注在太陽神身上,創下過國內動畫產業目前最大的融資記錄。

今年春節檔的三部動畫電影之一《少年雷震子》就是太陽神製作的。

當然雄心勃勃的太陽神融來了鉅額資金自然不是只有這麼一個專案,什麼孫悟空、哪吒、封神等五六個動畫專案都在進行中。

只不過《少年雷震子》是最先完成的,投資金額也不高,還不到1億,所以才被推到了擁擠的春節檔試試水。

即便是在大年初二,但仍舊有一場小型會議在進行。

話題的主角仍舊是夢工廠在春節檔,在整個動畫界投下的一枚炸彈《機器人瓦力》。

與會的除了公司的高層與營銷部門外,還有幾個項目組負責人。

其中一個動畫專案導演似乎仍舊沒有從某種震驚中醒來,說話中帶著強烈的感嘆:“這已經不單純是技術的追趕能企及的了……”

“老趙,你也看過了,整部電影中出現的所有臺詞加起來有沒有一頁?

我是看了兩遍的,在第二遍的時候我特意看了表,整部電影前四十分鍾都沒有真正的對話!兩個機器人,還有影片中出現的所有機器人幾乎都只有語氣的助詞,只有磕磕絆絆的念著對方的名字……”

被cue到的老趙也默默點著頭迎著會議室內或已看過電影,或沒看過這部電影的好奇視線說道:“確實,劇情非常簡單,甚至我覺得都沒什麼可劇透的,而且幾乎可以算是一部默片,尤其是前二十分鍾,這段劇情我甚至認為是可以在影史中,請注意不是動畫史中,可以在影史中留名的。”

“這是一部只需要你去感受的動畫,如果說《功夫熊貓》是一部王道劇情的動畫,夢工廠在這部電影中表現的功力是一流高手。

那麼這部《機器人瓦力》,已經臻至化境了,我只能用大巧不工,返璞歸真來形容,是宗師級的講故事能力。

技術的差距我有信心將來能追上,我和夢工廠的項軒也是老同學了,當年在美國的時候,我的職位比他高,當然這得公司拿出足夠的資金。

但這份講故事的能力,我再不服也不得不承認,我不覺得我和我認識的同行們能夠達到這種水準,甚至將來我也不覺得我能達到這種水平。

包括項軒,包括我認識的夢工廠動畫部門的那些人,咱們國家頂尖的動畫人就這些,大家其實都知根知底,我不覺得他們到了夢工廠就能任督二脈大開,能達到這種程度。

咱們和夢工廠在動畫上的差距不是我們這些動畫師,我不是在推卸責任,我只是在實話實說。

我和項軒的差距不在技術不在隊友,而是在陳景行,或者夢工廠的那個傳說中強大的編劇團隊。

我建議如果公司的志向真的是想在未來,在動畫產業中跟夢工廠一較高下,雙雄逐鹿,夢工廠的那些編劇我覺得至少要挖一兩個來。

我也很好奇他們的這些動畫作品創意是怎麼來的,是怎麼立項的,劇本是怎麼完成的。”

老趙帶著強烈不甘情緒的話語在辦公室內擲地有聲,而回應他的則是一片沉默。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