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晚了北美市場一個月的漫改大片《泰坦之怒》引進內地,國慶檔以《盜夢空間》和《烏龍山伯爵》為首的票房大戰也基本落下了帷幕。

雖然有例行的金鑰延期,但資料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了,陳景行的第九部電影《盜夢空間》以28億的票房結束了國慶檔征程。

這個成績是比去年國慶檔的《火星救援》差一些的,雖然《盜夢》的口碑和評分都全方位的超過了《火星救援》。

《火星救援》的豆瓣評分是8.7,imdb是8.2,而《盜夢》的分數卻是9.4和9.2,是陳景行導演生涯的巔峰。

不過就觀影群體來說《盜夢》確實是比《火星》差一些的,比如在購票平臺貓眼上《盜夢》的分數是9.3,淘票票上則更是只有9.0。

要知道在淘貓上,不是那種天怒人怨的電影都能拿到8分以上的,9分以上更是多如牛毛。

主要是很多觀影群體對於《盜夢》這種多線敘事,資訊高密度,節奏高速度的電影的觀影體驗是沒有那麼好的。

如果沒有跟上劇情的話,電影後半部分的劇情你會覺得莫名其妙,而且所有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高潮點,比如男主對自己妻子的植念,主角團隊對陳昆這個商業帝國繼承人的植念,可能都會get不到。

這種情況陳景行其實是早有預料的,前世位面《盜夢》引進內地的時候,票房不到5億,觀影人次只有1400萬,主要觀影群體也是以一二線觀眾,尤其是經常看好來塢大片的年輕觀眾為主,當然這跟銀幕數量不夠也有關係。

而票房要達到20億以上的級別,就要吸引大量非影迷群體,以及更廣的年齡群體,用網際網路的時髦話就是“下沉市場”。

能get到的人自然會大呼神片,get不到的人會感到莫名其妙,這就是故事和結構過於複雜的代價。

這也是為什麼不獨華國,世界票房排行榜排名前列的電影基本都是王道劇情,單線敘事,故事不能太複雜。

不過《盜夢》的海外票房表現還是比較亮眼的,因為人種的原因,陳景行和夢工廠的電影在亞洲根基一直是比較深的,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拿到了1.7億美元的票房。

再加上北美的1.6億美元,歐洲預測票房落點也能到1.4億,以及國內的4億美元,全球票房還是能超過9億美元的,這個成績也將僅次於《矩陣Ⅱ》的12.9億美元和《地心引力》的10.2億美元,成為陳景行票房第三高的電影。

這其實也是經過了《地心》、《火星》和《矩陣》系列後,陳景行的國際大導名氣越來越大的原因,他在海外市場的號召力也更大了。

不過雖然陳景行能接受,但很多影迷,還有陳景行的粉絲們對於《盜夢》的國內票房竟然沒有破30億還是有些憤憤不平的——只能說很多粉絲的眼界確實太高了。

緊接著一種“國內觀眾不懂欣賞高逼格影片”的言論自然就出來了。

嚇得陳景行趕緊滅火。

雖然陳景行已經算蝨子多了不怕咬了,畢竟正主是真控制不住自己的粉絲,以他今時今日的成就,粉絲拉仇恨的言論那是數不勝數的。

國內外知名的導演沒有一個沒被“景粉”拉踩過,包括國內的明星們也被他的粉絲們猶如菜市場挑水果一樣挑剔過,每次陳景行一有個新片選角,他的粉絲就跟選秀一樣,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對很多明星的貶低和挑剔。

只是明星粉絲們到底還是期盼著自家偶像能上陳景行的船所以還算低調剋制,懂得忍辱負重的道理。

就等某天陳景行但有一個失手,這些年自家粉絲造的孽就是應景的罪證,怕是要迎接大規模嘲諷和反撲了。

只是雖然陳景行也管不住粉絲拉仇恨,但也要看拉誰的仇恨,這點他還是有分寸的,其他明星導演倒罷了,衣食父母可不能得罪,更不能放地圖炮。

但這也不好親自下場,你要實話實說“電影結構太複雜,信息量太密集,對觀眾不友好,28億票房已經很好了,我很滿意”云云,這是嫌營銷號和媒體沒業務,給人家送炒作話題的把柄呢。

指不定這話一發出來第二天就成了歧視觀眾智商了。

雖然陳景行本人並不覺得這跟智商有關係,但要解釋起來,什麼觀影習慣啊,觀劇模式啊,閱片量啊,年齡段啊太複雜太冗長,又不是寫小作文,這種解釋性的語言不適合網路公關,甚至可能會適得其反。

所以他祭出了用明星新聞轉移輿論視線,設定網路議題的傳統手法。

突然之間,洛辰要參與環球影業製作的《行屍走肉》前傳電影《生化危機》的新聞就被爆料了出來。

隨後又是知情人言之鑿鑿的肯定,然後又傳洛辰將會在《生化危機》中扮演男主角,又有訊息說不是男主角而是男二號,其後環球影業又開始否認,最後洛辰也正式出面否認。

一場波及了整個飯圈的瓜讓大家吃的有滋有味。

畢竟哪怕洛辰再飛昇,再怎麼國際影星,國內還是粉圈那一套,還是有對家的。

除非是沒有什麼粉絲的老戲骨,或者乾脆就走青衣路線,否則任何明星都有對家,洛辰不管是往高走還是往低走,都會引來對家粉絲的反應。

不過這個瓜當然不是陳景行杜撰編造的,夢工廠營銷部門只是把之前外界不知道,而且已經結束的事情披露了出來而已,當然也是跟洛辰商議過的。

環球主導的前傳《生化危機》電影確實有想過邀請洛辰加盟。

畢竟《行屍走肉》這個IP本身就是華國人、黃種人為主,環球出於謹慎考慮,當然還有華國及亞洲市場的考慮——這種電影作為分賬片引進是可操作的——想要找個東亞面孔是很合理的。

洛辰是陳景行三部作品的主演,儘管前兩部算是前期的小成本作品,但國際知名度還是不錯的,好來塢選擇邀請洛辰加盟很容易理解。

洛辰對此其實也是心動的,面對好來塢的橄欖枝,而且劇本有夢工廠的參與,不會是爛片,少有明星能忍住。

只是環球給出的角色不是男主角,而是一個配角,儘管戲份不低,但洛辰徵詢了一下陳景行的意見,三思過後還是拒絕了。

換成十年前,哪怕是五年前,這種機會他肯定是不會放過的。

國內明星的好來塢夢一直都有,哪怕是一個不起眼的配角,好來塢真要邀請國內演員,不少一線影帝影后和頂流也是搶著上的,畢竟人家的電影是在全球上映的,出於仰望好來塢的心態上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

只是洛辰畢竟屬於夢工廠系,甚至可以稱之為陳景行的嫡系,儘管現在華國電影仍舊遠遠比不上好來塢,還是要仰望人家,但對於洛辰來說這種仰望的角度是被拉平了不少的。

尤其《盜夢空間》全球票房已經破了8億美元,在這種全球火熱的電影中演主角到你那裡演配角,這就不太好接受了。

好來塢一貫以來歧視亞裔並不稀奇,當然這也跟族裔群體有關,白人佔人口比例多少?非裔佔比多少?亞裔又佔比多少?

而影視產業對亞裔的歧視中又以男性亞裔更重,亞裔女性反倒機會更多。

但陳景行也並不打算用出品方的話語權要求環球影業把男主角給華國演員。

一是《生化危機》的男主角人物設定是曾經犯過罪的美軍特種部隊軍官,這個人設用華國演員本身就是不太合適的,非要用華國演員,可能還要改人設改劇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二是在協議中並沒有選角權利的要求,《第九區》在合作協議中是寫明了男女主由夢工廠確定,必須是華國演員。

《生化危機》本來就是《行屍走肉》世界觀中北美這一條線的故事,國內的TWD系列電影用華國演員,環球負責的TWDB線夢工廠除了參與劇本創作,擁有一部分投資份額,其他都是不干涉的。

因此陳景行也沒有立場對環球影業指手畫腳。

與其在好來塢給人家做配刷臉,還不如拍好華國自己的電影,在自家電影裡當主角,而且也不是不能走出國門在海外刷臉。

陳景行作為導演,他是這種想法,很早的時候就有好來塢製片廠邀請他拍戲了,但還是沒有任何動心。

洛辰這個時候倒也有類似的想法,不足為奇。

當然目前也只有洛辰這種一線的而且是陳景行嫡系的演員才有這種資格這麼想。

因此在國內不少明星甚至頂流的粉絲對洛辰也不乏松了口氣甚至嘲諷的,更有人覺得肯定不是洛辰拒絕了環球,而是環球拒絕了洛辰。

畢竟洛辰的對家之一,二代歸國頂流吳廷軒去年在好來塢的漫改大片《變種人:地獄火》中是打了個醬油的,儘管只有5秒鐘的鏡頭,而且是華國特供,但粉絲也是吹過的。

不少人肯定是沒辦法理解有人會拒絕一部好來塢大片的男二號這個角色的。

不過為了轉移自家粉絲為《盜夢空間》票房不如“自己的預期”的氣憤,進而幫陳大導演得罪衣食父母,陳景行不止拉出了洛辰的瓜轉移視線,也同樣放出了太空三部曲終篇的立項與選角訊息。

而且電影名字也同時放了出來,《星際穿越》。

訊息一出,直接就幹到了熱搜第一,把《盜夢空間》的餘韻徹底掃清。

無數影迷都往陳景行和夢工廠的微博下詢問,雀躍之情溢於言表。

經過了《地心》和《火星》,還有天宮二號與月球探測器的發射,華國太空熱正夯。

之前就一直在猜測陳景行的太空三部曲最後一部是月球還是哪裡,此刻名字公佈,自然就引得影迷和航天愛好者展開了大討論。

當然陳景行的粉絲自然也開始了傳統專案——菜市場挑菜一樣的操心選角。

陳景行見此還是有些欣慰的,與其繼續幫自己拉衣食父母的仇恨,還不如拉娛樂圈的這些明星們的粉絲的仇恨呢。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