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一部接近完美的商業電影!”

江勇手指在鍵盤上快速的敲打,擬出了標題,伸手拿起咖啡杯抿了一口。

從首映影院出來後,他幾乎沒有任何停頓的就迅速開車回家了,回到家後跟妻子和孩子草草打了招呼,簡單洗漱一番後就在家人驚訝的目光下關上了書房的門,迫不及待的開始撰寫影評了。

他本來是想把標題寫成“一部完美的電影”。

考慮到他自己在影評圈確實還是有一定影響力,不能把文字寫的跟腦殘粉絲一樣,儘管“完美的電影”是他此刻真實的感受,但以他的身份這樣寫確實有些不妥。

矜持還是得有的。

而且此刻的感受可能是並不理智的,畢竟離電影結束才不到兩個小時。

所以他把標題改成了“接近完美的商業電影”,加上了接近和商業兩個詞語,讓他在文字中體現的激烈情緒有所緩和。

身為業內知名的影評人,江勇上一次這麼幾乎失去了的要瘋狂讚美安利一部電影還是在兩年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地心引力》

那是一部對於華國工業電影而言開天闢地的影片,是一部真正的IMAX+3D電影,只屬於電影院的電影。

將視聽奇觀開發到極致的電影。

一部全程發生在太空的奇特電影。

而之後的《矩陣》雖然也令他震撼,但主要震驚在科幻概念,電影本身的鋪陳是沒有太大新意的,是符合商業電影套路的。

當然《矩陣》強大的高概念完美的遮掩了這一切,事實上對這部電影提出更高的電影敘事結構的要求某種意義上也是不公平的。

要構建出一個驚世駭俗的世界觀所需要傳達的信息量也是驚人的,所以大量的對話不可避免,能將這樣一個科幻概念融入進一個套路的敘事邏輯中已經算是很牛了。

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嘛。

電影結構和敘事越複雜,玩的越花,通常故事就要越簡單,簡單的故事搭配上複雜的敘事結構就能創造出一部燒腦電影了。

高信息量和複雜的電影敘事結構通常都是無法共存的。

而在江勇看來《盜夢空間》成功的做到了這一切。

複雜的電影結構與信息量驚人的世界觀架構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這部電影信息量之多,結構之複雜甚至讓大腦仍舊興奮的江勇一時之間找不到影評開篇的線頭,不知從何說起。

沉靜了一會後,江勇才在鍵盤上快速敲打了起來。

“獨一無二的震撼人心的傑作!

對於像我這樣睡覺時很少做夢(也有可能是記性太差第二天總是快速忘記)的人來說,看到這樣一部電影令人無比興奮。

由於這部電影是如此的複雜,我相信即便是以超人一等的腦洞著稱的陳景行也一定是構思了很久才完成劇本。

在我看來,這是迄今為止他輝煌的編劇兼導演生涯中最大的成就,是其科幻創意的集大成之作。

從《盜夢空間》中你可以看到陳景行乃至夢工廠過往的很多作品的影子。

真實與虛假是陳景行非常核心的一個科幻概念基石。

在《致命身份》、《原始碼》、《矩陣》、動畫《你的名字》、《特別機動隊》等作品中都有呈現。

原始碼世界與現實,矩陣與現實,夢境中的互換靈魂,連大腦都改裝成機械的義體人,他們的記憶是真實還是虛幻,虛假的記憶如何定義什麼是‘我’?什麼是我的靈魂?

關於真實與虛假的討論幾乎貫穿了陳景行的創作歷史。

此外主人公因為極致的愧疚與悔恨分裂出的那個妻子的人格,以及目標主意識的潛意識投影在夢境中化為路人,這些概念你都能感到強烈的既視感。

我想也許《盜夢空間》的創意可能在《致命身份》後就在陳景行天才般的大腦中生出了。

說完科幻概念,再來說這部電影的劇情,以下涉及劇透,不想看劇透的可以跳過,不過我認為劇透對觀影體驗的影響並不大。

這是部很奇特的電影。

我甚至認為這是一部根本不怕劇透的電影,劇透甚至可以讓人有更好地觀看影片,可以讓你提前對於陳景行灌輸的那套夢境理論更好地接受。

陳景行這次時隔幾年再次玩起了迷局一樣的高智商,你別指望看一兩遍電影就可以找出這套理論的漏洞。

如果你不習慣關注電影中的每一個小細節和對話,你可能會收穫非常多的困惑。

他的偉大之處除了這套理論就是理論背後的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視覺畫面,還有這位天才強大的細節落實能力,最終成就了無與倫比的刺激效果。

在這一切的背後,它的骨子裡還是一部間諜片,我願意稱之為諜戰版《矩陣》。

而且這次陳景行玩起了非線性敘事。

以令人難以置信的富有想象力的非常敘事手段完成了非常多令人驚嘆的場景,透過細緻的剪輯來操縱時間,以提供震撼的視聽體驗。

我相信其中一些會在觀眾的腦海中留下很長時間(巴塞羅那的城市彎曲,顛倒重力和零重力戰鬥,雪山的反重力雪崩,陷入困境,夢想破滅等等……)。

此外,還有一個表現出色的演員陣容來幫助陳景行傳達他的所有資訊。

而我認為電影中最最讓我痴迷的概念毫無疑問是那個‘意識中的寄生蟲’——意念!

比從一個人的夢境中竊取一個想法更瘋狂的就是在一個人的夢境中植入一個想法。

如果陳景行只是拍一部符合電影名字的從夢境中竊取想法的故事,這已經足以成為一部一流電影了。

但並不讓人意外,陳景行不滿足於此。

他更進了一步,玩起了更加抽象的,常人連想象都很難找出具體方法的植入想法。

在人心的方寸之間,透過情感的微妙連線,出人意料的選擇。

一組讓人迷惑的數字,一個兒時的紙風扇,一個小小的陀螺,竟然能在一瞬間顛覆一個人的大腦,重塑一個人對世界的認知,修復一個人的情感,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注入一個微不足道額意念。

從某種意義上說,《盜夢空間》這個電影名稱同樣是一重障眼法,就像主角在電影中的第一層夢境中愚弄陳昆這位富二代一樣,陳景行也在誤導或者說愚弄著觀眾……

……值得慶幸的是,在一個充滿翻拍、重啟、改編、續集的平庸世界裡,我們有幸可以看到迄今為止真正的無與倫比的不同事物——一部精彩的充滿驚喜的原創電影,甚至是一部完美無瑕的商業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沒有看到真正的缺陷。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是獨一無二的,甚至可以說是一件藝術品。

同時鞏固了陳景行作為世界範圍內這一代最聰明的電影導演和編劇之一的地位。

我甚至都不想加之一,原諒我將這樣的讚譽送給這位導演——這種構想只能來自陳景行這樣的天才。

而《盜夢空間》甚至讓他超越了他自己。

最後,當你從美夢中醒來時,你會覺得現實很殘酷。當你在噩夢中醒來時,你會對現實的美麗產生感情。

但只要生活是美好的,現實和夢想並不重要。”

寫完後,重新通讀了整段影評,確認沒有錯別字,或語句不通順等毛病後,江勇選擇了傳送。

隨即湧上心頭的,是興奮過後的一絲悵然,以及還有一點彷彿仍舊置身夢中的不真實感。

一部好的電影帶給人的後勁是強大的,夢境與真實的混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也從男主角身上蔓延到了觀眾身上。

在洛辰著了魔一般轉動著陀螺的時候,電影的某種魔性似乎也灌注到了他身上。

在走出影院的時候像是剛剛做了一場久遠的夢,而這種對現實的陌生感直到現在仍留有餘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