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廠能夠在大洋對面參與這些遊戲的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夢工廠和環球影業的合作關係更加緊密了。

兩家合拍的《第九區》雖然製作期間略有波折但最終還是順利殺青。

《矩陣Ⅱ》環球純粹就是投資者,自然也沒有什麼么蛾子。

《行屍走肉》改編電影也提上了日程,而且根據兩家協商,電影是分為兩個系列的,華國和美國各一個系列,都採用雙方合拍的模式。

畢竟喪屍病毒的起源總要冤有頭債有主,還是美國更合適。

而且浣熊市被軍隊封鎖,然後核彈洗地的劇情不拍多可惜,這可是此類題材的高光時刻。

這放到華國顯然是不行的。

兩波主角一個在華國,一個在美國,各拍幾部電影,等到合適的時候再來個匯合也算給影迷的驚喜。

本位面此前並沒有這類設定和大格局下的喪屍電影,在觀眾厭倦之前應該還是能出很多部的。

除此之外,環球影業也在購買夢工廠的股票,甚至雙方還討論到了股權置換的可能性,只不過因為夢工廠這邊股價還在上升期,所以要價比較高讓環球影業有些顧慮。

在陳景行和許文深等人制定的大戰略中,夢工廠在國內深耕院線,持股C站,老老實實的持續拍能輸出海外的工業電影就能維持在官方,在行業內的地位。

而在國外則要繫結兩個盟友,一個是網飛,這是流媒體平臺,本質上兩家是互補的,沒有利益衝突。

網飛就是未來,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影視產品傳播的英語中心制,在流媒體掀起的大變局下,非英語影視作品獲得了一個低成本的跨國的跨語言的傳播渠道。

這艘船夢工廠是必須要登上的,而且已經登上了,兩家的股權置換協議早已達成。

另一個就是環球影業,北美市場仍舊是英語強勢文化區的至高點,夢工廠的影視劇和IP要能在北美立足,才能更深入的輻射歐美地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只是環球一家,兩家公司透過合作和深入繫結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直接競爭,畢竟夢工廠就算撤出北美市場,吐出的利益就能被環球吃到嗎?

在海外只要繫結網飛和環球這兩個合作伙伴,夢工廠在可預期的未來,世界頂尖的內容生產者的身份將穩如泰山。

在環球的支援下,《火星救援》以超過四千家影院的空前規模開畫,最終票房達到了1.82億美元,在2017年北美票房排行榜排到了第12位。

值得一提的是票房前11位中有8部都是漫改電影,《火星救援》竟然是環球影業2017年發行的60多部電影中票房最高的,還有上半年的《明日邊緣》也拿到了接近60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環球與夢工廠在事實上繫結的越來越緊密的盟友關係也讓各大獎項對夢工廠的電影,前提是在北美上映並取得了不低的票房成績的電影敞開了大門。

不僅《火星救援》拿到了金球獎的提名,《大聖歸來》也同樣提名了金球獎最佳動畫,《大聖歸來》在北美獲得了超過700萬的票房成績,而其獨特的帶有東方美學色彩的3D動畫畫風比票房成績影響力更大。

《大聖》也因此成為了本屆金球獎最佳動畫提名的兩部外國動畫電影之一,另一部動畫電影是法國動畫電影《摯愛梵高》。

不過有了上一屆《地心引力》和《矩陣》的提名,華國網民和媒體對金球獎再次提名《火星》就沒有那麼關注了,陳景行的影迷也遠沒有去年那麼激動了。

反倒是對《大聖歸來》提名最佳動畫反應更大一些。

網民是覺得華國動畫終於支愣起來了。

2015年的時候,因為夢工廠這支鯰魚大舉進入動畫產業,並且一下子製作出了三部高質量的非子供向動畫番劇,所以那一年曾被媒體稱為華國動畫崛起之年。

而2017年剛剛過去,網民和媒體回望這一年才發現17年才能算作是華國動畫飛速崛起的開始。

不僅是夢工廠帶來了《大聖歸來》這部創造了票房奇蹟的電影,帶來了《天鷹戰士》和《特別機動隊》這樣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動畫神作。

刺激的其他影視公司也都紛紛動作不斷,入股、投資、挖角、成立動畫公司,大量資金投入了動畫產業。

佈局更早的企鵝影片和幻世網這樣的流媒體巨頭更是已經製作、產出了不少非子供向的自制動畫,個個都是知名網絡小說改編。

雖然沒有能跟《天鷹戰士》和《特別機動隊》媲美的,但面向青少年或成年人的動畫數量和質量都有了跨越式的提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聖歸來》在金球獎的突破就有了非凡的意義。

而這也讓要在春節檔亮相的《功夫熊貓》變得更受關注。

夢工廠從2016年開始征戰春節檔,連續兩年每一年都是最大的贏家。

《湄公河行動》上演逆襲奇蹟,力壓《美人魚》成為票房冠軍。

去年《大聖歸來》力壓除了《唐探Ⅱ》以外的所有真人電影,拿到了15.8億的票房,本身就已經足夠讓人驚歎了,更別說夢工廠參與出品的《唐探Ⅱ》還成為了春節檔票房冠軍。

而今年夢工廠的陣容則更加豪華,《紅海行動》和《功夫熊貓》,同樣是一部真人,一部動畫的組合搭檔,讓其他公司暗自凜然。

《狼牙Ⅱ》的43億影史票房紀錄還在票房排行榜上掛著呢,《紅海行動》這部同樣是在非洲拍攝,據說還同樣有撤僑的元素,同樣的軍事動作題材,自然是讓人望之生畏。

哪怕《捉妖記Ⅱ》這種級別的製作也無法動搖《紅海》在媒體與網民心目中的最熱門電影的定位。

即便一些媒體和業內很多人覺得《捉妖記Ⅱ》作為喜劇題材的閤家歡影片,比《紅海》優勢更大,但言辭之間也都相當保守。

華國觀眾的口味真的不好捉摸,你覺得大過節的誰會愛看打打殺殺呢?但這種觀點早在兩年前就被打臉。

而且口碑重要性也已經在業內形成共識。

甚至能夠讓動畫電影逆襲真人電影。

在春節檔這種上億人次觀影量的檔期內,社交媒體的發達讓再了得的營銷公關手段也頂多能迷惑人一兩天,真實的口碑不出三天一定會暴露。

而口碑那真是夢工廠的強項了,很多人都期待著夢工廠陰溝裡翻船的一天,但這種可能性真的不大,夢工廠要是哪一天拍出個爛片來那可真是能讓吃瓜群眾狂歡的事件了。

除了《紅海》是主力軍,《功夫熊貓》也讓人無法報以輕視。

這部與《大聖》同時期立項的動畫電影,據說投資比《大聖》還高,哪怕沒有西遊IP的加持,也讓一幹要在春節檔上映的片方如臨大敵。

更何況《功夫熊貓》雖然沒有西遊IP,但有功夫和熊貓的加持啊,不得不說夢工廠這選材相當雞賊。

前有虎後有狼,但《捉妖記Ⅱ》等片方還得硬著頭皮上,春節檔是沒法躲的,《捉妖記Ⅱ》和《唐探Ⅱ》一樣,在拍攝的時候就是衝著春節檔來的。

《捉妖記Ⅱ》相比第一部加了更多的喜劇與閤家歡元素,就是為春節檔而生的,今年有《紅海》和《功夫熊貓》所以退避三舍,明年難道夢工廠就沒有電影上了?沒有夢工廠也有其他電影公司往裡擠啊。

明年說不定就要迎來《唐探Ⅲ》了,兩部喜劇電影還是同質競爭。

不過江河文化與來自港島的安樂影業也不是沒有應對方法。

錯位競爭嘛。

春節檔一定是有閤家歡觀影需求的,也一定有喜劇的觀影需求的,這些都是《紅海》無法滿足的,一家從爺爺到孫子去電影院,大人買票的時候難道不會考慮到《紅海》的暴力和血腥嗎?電影院都是小孩的哭鬧聲觀影體驗會好嗎?

或許閤家歡有《功夫熊貓》可以代替,但畢竟是動畫電影,肯定還是有大把人對動畫題材不感冒的,否則去年春節檔按《大聖》的口碑哪會止步15億呢?《唐探Ⅱ》都得給他揚。

而《捉妖記Ⅱ》既包含了真人,也包含了動畫,覆蓋範圍一定是比《功夫熊貓》大的。

這是江河文化敢拿《捉妖記Ⅱ》硬碰《紅海》的根本原因,春節檔市場這麼大,你《紅海》再牛也不影響我賺我的,你拿30億也不妨礙我拿25億吧,兩年前的《美人魚》雖然被《湄公河》壓了一頭,但其實人家也是大賺啊。

除了題材上的優勢,更大的信心就是天價的宣發費用,鋪天蓋地的營銷了。

營銷重點直接就往腦白金的方向去了。

把《捉妖記Ⅱ》與春節緊緊捆綁——春晚、《捉妖記Ⅱ》反正你得看一個,啊不對,春晚加《捉妖記Ⅱ》才是完整的,要不然你這節白過了。

儼然是把《捉妖記Ⅱ》往春節的一項風俗去營銷了。

更是打出了真人電影+動畫電影二合一的口號。

預告片也分成了真人版和以妖怪為主的動畫版,別說妖怪建模還挺萌。

孩子想看動畫?沒關係,《捉妖記Ⅱ》全包了,花一份錢大人小孩都滿意。

因為《捉妖記》第一部的質量其實還不錯,而且在本位面也沒有發生票房注水的醜聞。

在陳景行前世位面中,《捉妖記》是為了創造影史紀錄,拿到打破好來塢壟斷的第一部票房冠軍國產電影,所以等票房接近22億的時候透過這種方式硬生生拔到了24億。

本位面因為有夢工廠這只蝴蝶,15年票房紀錄是《原始碼》的20億,《捉妖記》票房超過20億成為新科冠軍後片方也就再沒作妖了。

所以《捉妖記Ⅱ》的營銷倒還真沒有讓人起太大的反感,觀眾也是樂意去影院看一部質量不錯的閤家歡電影的。

不過這一出史無前例的營銷不僅讓業內和媒體為之震驚,陳景行和夢工廠的一眾高管也咋舌不已。

有錢也不是這麼花的啊,夢工廠宣發成本最高的也就是《地心引力》了,而且主要是投入到了海外的宣發。

按照陳景行的估算,《捉妖記Ⅱ》這誇張的宣發少說也得往裡砸個1.3億,《大聖歸來》的製作成本也才1.3億。

而且從院線那裡反饋的資訊,《捉妖記Ⅱ》也把排片費用砸出了天價。

按照去年的行情,春節檔大概每家影院給的排片費在2000元左右,《捉妖記Ⅱ》竟然直接翻倍,漲到了4000到5000元。

中心城市的大影院更是超過了萬元。

全國一萬家影院,就算給七成,光是排片費用就要三四千萬了。

要知道排片費用和發行費用不是一回事,發行費是給院線的,每家影院還要給排片費的,尤其是一二三線城市的影院是必須要給的,處於灰色地帶,算是一種潛規則。

《捉妖記Ⅱ》這麼搞,包括夢工廠在內的其他公司也都頭大,這是徹徹底底的內卷啊,許文深更是破口大罵。

也在這樣的瘋狂營銷下,《捉妖記Ⅱ》反超《紅海行動》,拿到了34%的排片佔比,也成了春節檔最熱門的電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